1、中外城建史复习资料王腾乘版 2011-01-08 16:35 | (分类:默认分类)首先,我今天跟汪哥交流了一下,他说,你们最好不要都抄这一份答案,最好自己改改,要不都一样的话,分数都不给你们很高,恩,大家好自为之吧。还有这些资料基本上可以了,汪哥说,把这份资料背下来就可以了,觉得还不够详细的,你们自己去问汪哥要卷子吧。一、名词解释 45(分)1、城与廓:都城一般都有城与廓之分:有的相重,如齐临淄;有的内外两重,如鲁国都城;有的并列,如燕下都。城为贵族王宫,城中一般都有王宫,修筑在人工夯筑的高台上,目的是防卫及显示其威严。廓主要是工商业者、平民、农民居住的地方,以及商市的集中地。城是保护国君的
2、。郭是看管人民的。也就是说,城是国君所住的地方,也称子城、内城、厥城。郭是外城,人民住的地方。2、里坊制:春秋至汉,把全城分割为若干封闭的“ 里”作为居住区,商业与手工业则限制在一些定时开闭的“市” 中。 “里”和“市” 都环以高墙,设里门与市门,由吏卒和市令管理,全城实行宵禁。3、闾里制:汉代实行闾里制,25 家为一闾,闾里的街道称闾巷,每个闾里用高墙将数十百家围在一个方正的院里。院里四面或两面有门,叫里门。门巷修直,闾里设里正管理,早晚定时启闭里门。4、厢坊制:由于经济的发展,城镇人口增长迅速,而城市内部用地不足,于是沿城门外道路形成新的发展带,起初这些发展带并无城垣,随后为了便于统治阶级
3、的管理,便修筑城垣加以包围。特点:自发性建设5、雅典卫城:1.雅典全盛时期的纪念碑。2.希腊战争后历经 40 年建造叫“ 卫城”实为圣地建筑群和平民公众活动地。3.祭奠守护神雅典娜女神。4.陡峭山地建筑群、按行进路线视线来设计、建筑类型多样。5.体现希腊民主政治的进步,平民对现实生活的讴歌、和城邦对自己力量的信心。6、圣地建筑群:1. 利用利用复杂的地形和自然景观,构成活泼多姿的建筑群空间构图。2.以神为构图中心。3.贵族寡头专政时期的产物。 4.公众场所。7、希波丹姆规划型式:希波战争前,希腊大多数城市都是自发形成,建设时没有统一的规划,路网不规则。战后重建时希波丹姆采用了一种几何形状的,以
4、棋盘式路网为骨架的规划结构型式。他遵循古希腊哲理,探求几何和数的和谐,以取得秩序和美。城市建设的主要的形式为: 1)几何形式,以棋盘路网为城市骨架 2)两条垂直大街从城市中心通过,中心大街一侧布置中心广场,中心广场占 1 个或 1 个以上街坊。3)城市分为三个主要部分:圣地、公共建筑区、私宅地段。私宅地段划分为 3 种住区。8、罗马营寨城:公元前 300 年,罗马人几乎征服了全部地中海沿岸。在被征服的地方建造了大量的营地,把它作为城堡的模式,逐渐演变成了营寨城。它的形式主要为:1)有方整的城墙,城市平面为正方形,朝向罗盘的基本方位2)中央十字交叉道路通向方城的东西南北四门3)在道路交叉处建神庙
5、二、填空题 101(分)三、绘图题 25(分)1、隋唐长安平面 书上 P48 附图 12、周王城平面 书上 P13 附图 23、曹魏邺城平面 书上 P38 附图 34、明清北京城 书上 P138 P142 附图 45、斯卡莫齐理想城 书上 P75 附图 56、罗马营寨城 书上 P37 附图 67、卫星城哈罗新城 书上 P150 附图 78、朗科恩城市规划结构 书上 P208 附图 8四、简答题 58(分)1、隋唐长安布局特点及影响:答:隋唐长安是继魏邺城之后第一个平地而起的城市,继承了古代的优良传统,是按一定意图修建的古代城市规划工整的典范。1.体现了周礼 考工记的城市形制规划,平面呈方形,旁
6、三门,左祖右社,但市在宫南。2.中轴对称的布局,突出了宫殿的位置,方格道路网,道路宽度超过了实际需求3.实行坊里制,严格管理市民,坊里规模大,各阶层严格分开主要布局形制:宫城在城市中部偏北,主要宫殿坐北朝南。宫城的南面是皇城。宫城、皇城居中偏北,被外城三面包围。这样市在南面。不使“宫殿与居民相参” 。水系与绿化:全城引水分东西二区。东面从浐河上游开渠分水,再分几个支流入城。城内街道两旁都有行道树,一般为槐树,皇城宫城内多为梧桐。影响:国内:东都洛阳,宋汴梁直接受其影响,金中都仿汴梁,元大都仿金中都,间接受其影响国外:渤海国上京龙泉府,日本古都平城京(奈良)平安京(京都),完全模仿长安2、宋东京
7、规划要点:1. 后周世宗柴荣主持,主要没有集中在宫城修建,而是适应城市生产生活方式提出要求。2.平面不方正规则,三套城墙,三条护城河,皇城,里城,外城。3.道路井格,以宫城为中心,也有斜街,水工设施多,号称四水贯都。4.有集中的市,主要转变成商业街,瓦子出现。5.破除坊里制,转向开放的街巷制。6.防御技术进步,建立消防瞭望亭。成就:1)水运道路系统完备 2)御街千步廊,景观好 3)街巷制代替坊里制 4)城市管理完善(福利院卫生设施,防御等)影响 1)改建而成,布局不是很方正,道路有一定的自发性 2)经济发展,市民阶层抬头,有为一般市民服务的行业出现,商业街、夜市出现 3)三套城墙,宫城居中,井
8、格路网,对后世影响很大3、曹魏邺城规划特点及其意义:曹魏邺城虽只是王城,不是全国性的都城,但它继往开来,在城市发展史上占重要地位,在古代城市的规划中有重要的影响,城市有明确的分区,统治阶级与一般居民严格分开,一方面是继承了古代城与廓的区分,也直按继承了汉代宫城与外城的区分。1.平面布局:明确的功能分区,统治阶级与平民的隔离,继承了古代城与郭的区分及汉代宫城与外城的区分。2、道路布局:方格网、重要道路正对城门,中轴线的体现。邺城规划的后世影响:明确的功能分区,中轴线对称的布局手法应用于城市。4、明清北京城市建设的主要特征:答:明清北京城具有封建社会后期城市布局的两重性。一方面,上层建筑部分如宫殿
9、、城制、官署、官方宗教文化设施等要求按照传统的宗法礼制来布局;另一方面,反映城市居民生活方面的建设布局,如府邸、民居、商业市肆等注重因地制宜,具有自发形成的特点,表现出较大的灵活性。明代北京城:1.城市布局符合传统的宗法礼制思想,继承古代城市规划的传统。城市分京城、皇城、宫城三重,以宫城为中心,“前朝后市,左祖右社 ”2.城市布局重点出主,主次分明,强调中轴线的手法,形成宏伟景观。3.道路沿用元大都的基础,皇城居中,将城市分成两部分,带来交通上的不便。4.没有严格的坊里制,采用长条形的胡同划分居住地段5.商业向南发展,行会发达6.园林建设有很大发展清代北京城:1.沿用明代基础,将内城居民迁至外
10、城,内门驻守八旗兵设兵营。2.大量修建园林宫殿,三山五园是世界上最大的皇家园林族群。3.商业进一步发展4.信封喇嘛教,增加了不少喇嘛庙,如雍和宫5、明南京明南京城包括外城(防御性质)、应天府城、皇城三重规划特点:(1)继往开来,城池选址注重风水(规划形成)(2)不规则形都城的典型。宫城区布局方正,市肆区 布局灵活自由(自发形成)(3)皇城区(行政中心区)、军营区、商业中心区6、罗马共和时期与罗马帝国时期广场建设的异同1)罗马共和时期广场是城市社会经济政治中心,罗马帝国时期广场是皇帝树碑立传的纪念地2)共和时期广场建筑连续形成不相协调,帝国时期通过柱廊得到统一3)广场由开敞走向封闭,有自由走向严
11、整,目的在于塑造一个供人观赏的三维空间4)共和时期广场组织较乱,帝国时期通过多个彼此垂直轴线组成一个整体7、英国旧城改建1966 年大火带来的机遇。克里斯多夫.仑的伦敦改建计划:1.适应近代城市功能的客观要求。 2.古典主义+ 法国园林设计手法。 3.城市主轴线、广场序列、放射路。 4.宗教建筑弱化,城市经济职能强化。 5.失败:忽视现状、地形和土地所有制。 6.划时代的意义:资产阶级利益的反映。成果:1.设置专门机构、制定建筑管理规定。2. 有方形广场的建筑群 London Spuare。 3.开放贵族园林为公园。 4.里琴大街的整体风貌。5.连接重要的公园(里琴公园、克莱森特公园)、道路交
12、叉口的广场、立面形象。8、巴黎改建的第三时期背景:法国国内国际铁路建成,巴黎成为欧洲最大的交通枢纽目的:功能需要+装点帝都+军事防御措施:1)完成巴黎大十字和两条环路的建设 2)连续 17 年的道路建设(市中心和市区外围)3)为美化城市面貌,对于街道两侧的建筑高度和建筑物顶坡度都有所规定4)改建市中心大型公共建筑 5)重视城市绿化,修建大面积的公园6)将巴黎市中心分散到几个区中心,适应了当时由于城市结构变化而产生的分区要求7)完善市政设施建设缺点:1)没有解决贫民窟问题 2)没有解决因国内国际铁路网的形成而造成的城市交通障碍五、论述题 120(分)1、大伦敦发展总体规划:集中发展:反磁力吸引中
13、心城市,城市发展长廊,观念反复(1)圈层式管制:圈层式由内到外划分了四层地域圈,即内圈、近郊圈、绿带圈与外圈。(2)同心圆:大伦敦的规划结构为单中心同心圆封闭式系统,其交通组织采取放射路与同心环路直交的交通网。伦敦郡人均规划绿地面积大幅提高,重点绿化泰晤士河两岸。城市规划布局特点:1.单中心、同心圆、放射+ 环路、增加绿化2.伦敦郡 48 公里半径的四个圈层:内圈:降低建筑与人口密度、改善内城功能3.近郊圈:良好居住地、补充绿化8 公里宽的绿带圈:限制、运动场和农副基地 外圈:人口疏散地和工业企业。1946 年新城法 与卫星城、邻里单位的尝试问题:疏解不力、不便60s 设置城市长廊与反磁力中心
14、城市巴黎地区总体规划:(1)在更大区域范围内安排工业和城市人口的分布。(2)改变向心城市结构,提倡平行带状发展战略,城市发展廊带,保护巴黎旧城方针。(3)打破单一中心模式,树立区域发展的战略思路,区域快速公共交通的联系。华盛顿地区 2000 年规划:(1)放射长廊发展战略长廊串联若干生活区,长廊之间为楔形绿地和农业用地。(2)提倡公共交通,限制高速公路(3)限制市区人口增长。华盛顿 2000 年规划:a朗方规划1)借鉴欧洲八个城市,选择两条河的交叉处,北面地势较高用水方便处作为城市发展用地2)设计以国会和白宫为中心,国会位于最高处,作为全城核心和焦点3)以国会大厦为中心,设计一条通向托马克河的
15、轴线,并连结白宫和法院,形成三角形放射布局,构成全城结构中心4)方格型路网和放射路网结合,形成美丽的街道景观5)大胆的人口预测b华盛顿 2000 年规划放射长廊发展战略(图)1)以现有城市为中心,向外建 6 条放射交通线,即长廊形地带。沿长廊建居住区或卫星镇,长廊之间楔形绿地或农田2)鼓励公共交通3)限制建设高速公路4)改造大部分地区5)限制市区人口增长6)就业机构集中在市中心莫斯科城市总体规划:(1)规划特点:规划结构:多中心城市结构,八大规划片规划等级:等级规划分布(规划片、规划区、居住区)绿地系统:限制主城的森林绿带,人均绿地 26 平方米/人交通系统:多级快速放射路与环路(2)综合考虑社会、经济和技术诸方面的问题,制定相应的地区和郊区规划。限制莫斯科中心区人口、产业密度,提倡在市界 100200 公里范围发展工业。多条快捷交通促进城市群的建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