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隧道监控量测技术交底书.doc

上传人:精品资料 文档编号:8984521 上传时间:2019-07-18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249.7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隧道监控量测技术交底书.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隧道监控量测技术交底书.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隧道监控量测技术交底书.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隧道监控量测技术交底书.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隧道监控量测技术交底书.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施 工 技 术 交 底交底单位:中天路桥有限公司 工程名称 寺坪隧道 日 期施工部位 监控量测交底内容:一、 监控量测的目的二、 监控量测的内容及方法三、 数据分析与反馈四、 量测断面布置五、 监控量测管理- 1 -一、监控量测的目的把量测结果反映到设计施工中的目的,首先是确认施工的安全性,其次是提高工程的经济性。通过施工现场监控量测监视围岩变化,掌握支护结构在施工过程的力学状态和稳定程度,确保施工安全。为确定二次衬砌和仰拱施作时机,了解和掌握围岩变化规律, 评价和修改支护参数及施工方法。为最终稳定时间等提供信息依据,并为以后设计、施工积累资料。因此必须加强围岩及支护的施工监控量测工作,并贯穿

2、于施工全过程。其目的是:1.1、提供监控设计的依据和信息。掌握围岩力学形态的变化和规律,掌握支护的工 作状态。于了解围岩稳定状态和支护、衬砌可靠程度,确保施工安全及结构的长期稳定性。为围岩级别变更、初期支护和二次衬砌的参数调整提供依据,是实现信息化施工不可缺少的工序,是直接为设计和施工决策服务的。1.2、指导施工,预报险情。作出工程预报,确立施工对策,做到监视险情、安全施工。1.3、验证支护结构型式、支护参数的合理性,对支护结构、施工方法的合理性及其安全性作出评价及建议,为确定二次支护时间提供科学依据。 二、监控量测的内容及方法2.1、量测的内容及方法见表 2.1。表 2.1 量测内容及方法量

3、测间隔时间项目名称 方法及工 具 布 置 115d 16d1 个月1 3 个月3 个月以后- 2 -结合设计规范要求及本隧道特点,本隧道监控量测必测项目为:洞内、洞外观察净空变化拱顶下沉地表沉降2.2、监控量测系统的测试精度(必测项目)拱顶下沉、净空变化、地表沉降测试精度为 0.51mm.洞内、洞处观察岩性、结构面产状及支护裂隙观察开挖后及初期支护后进行 每次爆破后进行净空变化 收敛计 每 530m 一个断面,每断面 2 对测点 12 次/天 1 次/2天 1 2 次/周 1 3 次/月拱顶下沉电子水准仪及铟钢尺每 1050m 一个断面,每断面 1 个测点12 次/天1 次/2天1 2 次/周

4、1 3 次/月必测项目地表沉降全站仪及 2m带支架对中杆浅埋、洞口(埋深 40m) ,每 1020m 一个断面,预测断裂面上 25m 一个点12 次/天1 次/2天1 2 次/周1 3 次/月围岩压力 压力盒钢架压力 钢筋计、应 变计喷混凝土内力 混凝土应 变计二次衬砌内力混凝土应变计、钢筋计初期支护与二次衬砌间接触压力 压力盒锚杆轴力 钢筋计围岩内部位移 多点位移计隧底隆起水准仪、钢挂尺或全站仪爆破振动振动传感器、记录仪孔隙水压力 水压计水量 三角堰、流量计 选测项目纵向位移 多点位移计、全站仪- 3 -2.3、量测方法洞内洞外观察隧道开挖后应及时进行地质素描及数码成像,必要时进行物理力学试

5、验。施工过程中应进行洞内、洞外观察。洞内观察可分开挖工作面观察和已施工地段观察两部分。开挖工作面观察应在每次开挖后进行,及时绘制开挖工作面地质素描图、数码成像,填写开挖工作面地质状况记录表,并与勘查资料进行对比;已施工地段观察,应记录喷射混凝土、锚杆、钢架变形及初期支护完成喷层表面面裂缝及其发展、渗水、变形观察和记录及二次衬砌等的工作状态。洞处观察重点应在洞口段和洞身浅埋段,记录地表开裂、地表变形、边坡及仰坡稳定状态、地表水渗漏情况等,同时还应对地面建(构)筑物进行观察。2.3.1 地质素描爆破后立即进行工程地质、水文地质状况的观察和记录,并进行地质素描,地质变化处和重要地段要有照片记录。代表

6、性测试断面的形状、位置、尺寸及编号;岩石名称、结构、颜色;层理、片理、节理裂隙、断层等各种软弱面的产状、宽度、延伸情况、连续性、间距等;各结构面的成因类型、力学属性、粗糙程度、充填的物质成分和泥化、软化情况;岩脉穿插情况及其与围岩接触关系,软硬程度及破碎程度;- 4 -岩石风化程度、特点、抗风化能力;地下水的类型、出露位置、水量大小及锚喷支护施工的影响等;施工开挖方式方法、锚喷支护参数及循环时间;围岩内鼓、弯折、变形、岩爆、掉块、坍塌的位置、规模、数量和分布情况、围岩的自稳时间等;溶洞等特殊地质条件描述;喷层开裂、起鼓、剥落情况描述。2.3.2 拱顶下沉和地表下沉在地表稳定处设一固定点做为基点

7、并设定高程,即可进行地表下沉的观测(具体式样见附图) 。净空变化值用收敛仪进行测量,拱顶下沉使用电子水准仪 DINI03 及铟钢尺量测,读数精确到 0.1mm。地表沉降使用拓普康 GTS-751 进行量测,读数精确到 1mm。2.3.3 净空变化隧道开挖后,围岩向坑道方向的位移是围岩动态的最显著表现,最能反映出围岩的稳定性。因此对周边位移的量测是最直接、最直观、最有意义、最经济的量测项目。周边位移用收敛仪量测其中两点之间的相对位移值,来反映围岩的动态。测试方法及注意事项A 开挖完成后尽快埋设测点,并测取初读数,要求在 24 小时内完成。B 测点要尽量靠近开挖断面,要求在 2m 以内。C 整个过

8、程做好记录,并随时检查有无错误。记录内容应包括断面位置、测点编号、初始读数、各次测试读数、当时温度、以及开挖面距量测断面距- 5 -离等。2.3.4 数据整理量测数据整理包括数据计算、列表或绘图表示各种关系。A 周边相对位移计算式为i=Ri-R0式中:R0 初始观测值Ri第 i 次观测值i第 i 次观测时,该两点间的相对位移B 绘制位移 时间 t 关系曲线图或位移速度 v时间 t 关系曲线。2.3.5 监控量测频率必测测项目的监控量测频率应根据测点距开挖面的距离及位移速度分别按表 2-2 和表 2-3 确定。由位移速度决定的监控量测频率和由距开挖面的距离决定的监控量测频率之中,原则上应采用较高

9、的频率值,出现异常情况或不良地质时,应增大监控量测频率。表 2-2 按距开挖面距离确定的监测频率监控量测断面距开挖面距离(m) 监控量测频率(01)B 2 次/d(12)B 1 次/d(25)B 1 次/23d5B 1 次/7d- 6 -表 2.3 按位移速度确定的监测频率2.3.6 结束量测的时间考虑到我单位监控量测的实际操作目的和意义,我单位的监控量测的结束时间定为:当围岩达到基本稳定后,以 1 次/3 天的频率量测 2 周,若发觉无明显变形,便结束该点的量测工作。2.3.7 测试断面、测线、测点、测孔的布设测试断面的布置本工程测试断面采用单一测试断面,即把单项测量内容布设在一个测试断面,

10、了解围岩和支护在这个断面的动态变化情况。地表下沉量测与埋深关系很大,其测试断面间距见表 2.4表 2.4 地表沉降测点纵向间距埋深 h 与洞室跨度 B 关系 2Bh5B 1 次/7 天4.5 量测资料的处理及应用4.5.1、根据现场监控量测数据,绘制水平相对净空变化,拱顶下沉时态曲- 11 -线,净空水平收敛曲线进行回归分析。4.5.2、根据量测分析结果及铁路隧道喷锚构筑法技术规范的规定,根据变形管理等级见表 4.2 指导施工。表 4.2 变形管理基准等级表 管理等级 管理基准确 施工状态 UoUn/3 可正常施工 (Un/3)Uo(2Un/3) 加强支护 Uo2Un/3 采取特殊措施注:Uo

11、实测值;Un 允许值4.5.3、观察及量测发现异常时,应及时修改支护参数。一般正常状态必须同时满足以下条件:喷射混凝土表面无裂缝或仅有少量微裂缝。位移速度除在最初 12 天允许有加速外,应迅速减少。4.5.4、位移很快达到稳定,且围岩状况比预计要好时,应适当减弱设计参数。4.5.5、采用复合衬砌地段的监控量测,应在隧道周边变形速率有明显减缓趋势,初期支护表面裂缝不再继续发展,收敛速率 7 天至少的平均值小于0.15mm/天,累计位移值不超过极限位移值的 8090等情况下,选定围岩和喷锚支护基本稳定的最佳时机施作二次衬砌,并根据监控量测信息反馈,及时修正衬砌参数,确报施工和运营安全及经济合理。4

12、.5.6 量测元件埋设情况和量测资料应纳入竣工文件,以备运营中查考或继续观测。4.5.7 隧道周边允许位移值的制定初支结构允许相对位移见表 4.3。表 4.3 初支结构允许相对位移表(%)- 12 -埋深围岩级别 300m 0.150.50 0.401.20 0.802.00 0.200.80 0.601.60 1.803.00注:相对位移指实测位移值与两点间距离之比或拱顶下沉实测值与隧道宽度之比。4.5.8 各项量测作业均应持续到变形基本稳定后 7d 结束。4.5.9 施工参考资料当每天净空变化大于 1mm 时,可认为围岩处于急剧变形阶段,需加强观测,若位移速率长期不下降则需加强支护; 当净

13、空变化值在 0.21.0mm/d 时,可认为围岩处于缓慢变形阶段,表示围岩向稳定方向发展;当每天净空变化值小于 0.2mm 时,可认为围岩处于基本稳定阶段。并规定只有当位移变化速率小于 0.2mm/d 时,方可进行二衬。五、监控量测管理5.1、 成立隧道现场监控量测小组,受项目总工领导并配齐必须的检测仪器、设备、用品,明确工作职责和标准,承担量测任务。5.2、 量测组负责测点埋设、日常量测、数据处理和仪器设备的保养维修工作,并及时将量测信息反馈于施工和设计。5.3、 现场监控量测按制定的量测工作计划认真组织实施,并与其它施工环节紧密配合,不间断的贯穿于整个施工过程中。5.4、 各预埋测点埋设要牢固可靠,易于识别并妥善保护,不能任意撤换和避免破坏。- 13 -5.5、 按现场监控量测计划,在做好现场量测工作的同时,及时分析整理内业资料并分类归档,按规范要求做好量测竣工文件。监控量测流程否是隧道围岩开挖后 24 小时埋设量测点按照规定项目,频率进行围岩监控量测量测数据回归分析变形速率是否逐渐下降变形速率或总变形达到规定数值后作二次衬砌修改支护参数,加强初期支护紧跟衬砌作仰拱- 14 - 15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管理 > 管理学资料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