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沪科版八年级物理 第二章 运动的世界 第4节 《速度的变化》同步练习.doc

上传人:精品资料 文档编号:8979561 上传时间:2019-07-18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24.0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沪科版八年级物理 第二章  运动的世界  第4节 《速度的变化》同步练习.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沪科版八年级物理 第二章  运动的世界  第4节 《速度的变化》同步练习.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沪科版八年级物理 第二章  运动的世界  第4节 《速度的变化》同步练习.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沪科版八年级物理 第二章  运动的世界  第4节 《速度的变化》同步练习.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沪科版八年级物理 第二章  运动的世界  第4节 《速度的变化》同步练习.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沪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二章第四节速度的变化同步练习姓名:_班级:_ _一、填空题1、利用刻度尺测出物体所通过的_,利用停表测出物体通过这段路程所用的_,则可利用公式_计算出物体的平均速度2、小李同学在百米赛跑时,在前 8s 内加速跑完了 36m,接着保持 8m/s 的速度跑完全程,则他百米赛跑的成绩是 s百米赛跑的平均速度为 m/s3、下表记录的是小刚同学 40 m跑的有关数据,请做有关计算:路程/m 10 20 30 40时间/s 2.5 4.5 6.2 7.7(1)前 6.2 s内的平均速度是_m/s;(2)后 20 m内的平均速度是_m/s;(3)全程的平均速度为_m/s。4、小刚上午

2、9 点出发骑车前往相距 12 km 的外婆家,动身前他打电话告诉外婆他到达的时间,他先以 15 km/h 的正常速度骑了 12 min,因在路边书摊买书用了 6 min,为了不迟到,他随后以 18 km/h 的速度骑行,最终按时到达外婆家。则小刚在全程的平均速度为_km/h;小刚在电话里约定的到达时间是_。5、在测运动员短跑时平均速度的实验中,给你的器材有:皮尺、天平、量筒、停表,完成该实验应选用的器材是_和_;实验中要测量的物理量是_和_实验中测得数据如下表所示,则男运动员在前 20 m 的平均速度是_m/s,女运动员在前 5 s 内的平均速度是_m/s.路程 10 m 20 m 30 m

3、40 m男 1.8 s 3.2 s 4.5 s 5.6 s女 2.0 s 3.8 s 5.0 s 6.1 s6、如图是某实验小组做”测平均速度”的情形小车从位置 A 开始沿直线运动到位置 B 为止,通过的距离是 cm;小车从位置 A 出发开始计时,到位置 B 时,所用时间如数字钟所示,小车从 A 到 B 所用时间是 s;小车的平均速度是 m/s7、一天早晨,小明上学时先以速度 V1走了路程的 2/5,因感觉时问紧张,为避免迟到,小明紧接着以速度 V2跑完剩下的路程。则小明这天在上学路上的平均速度为_。二、选择题8、在测量平均速度的实验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要使斜面保持一个很小的坡度,以便于测

4、量时间B.小车在上半程的平均速度 v1大于全程的平均速度 vC.小车在全程的平均速度 v 等于上半程的平均速度 v1和下半程的平均速度 v2的平均值D.测量小车在下半程的平均速度 v2时,要让小车从斜面中点由静止下滑9、2015 年 5 月 31 日,中国选手苏炳添在国际田联钻石联赛男子 100m 比赛中,以 9 秒 99 的成绩获得第三名,成为当今跑得最快的黄种人。在这次 100m 比赛中,苏炳添的平均速度约为A.0.1m/s B. 1m/s C. 10m/s D. 100m/s10、如图所示是测量小车运动平均速度的实验装置示意图,让小车从静止开始沿斜面向下运动,关于小车通过前半段路程 s1

5、、后半段路程 s2 和全程 s 的平均速度的判断,正确的是( )A 小车通过 s1 的平均速度最大B 小车通过 s2 的平均速度最大C 小车通过 s1 的平均速度大于通过 s 的平均速度D 小车通过 s2 的平均速度小于通过 s 的平均速度11、 某学习小组对一辆在平直公路上做直线运动的小车进行观测研究。他们记录了小车在某段时间内通过的路程与所用的时间,并根据记录的数据绘制了路程与时间的关系图象,如图所示。根据图象可以判断( )A.0 5s 内,小车的平均速度是 0.4m/s B.07s 内,小车的平均速度是 1.5m/sC.2s5s 内,小车通过的路程是 2 m D.5s7s 内,小车通过的

6、路程是 6 m12、下列运动物体中,平均速度有可能是 20m/s 的是( )A在平直公路上行驶的汽车 B正在快速爬行的蚂蚁C正在进行比赛的短跑运动员 D在高空中正常飞行的波音 747 客机13、如图为小明做“测量物体运动的平均速度”的实验过程,图中的停表(停表每格为 1 s)分别表示小车通过斜面 A、 B、 C 三点的时刻, B 点是全程 AC 的中点,关于小车通过上、下半段路程所用的时间和平均速度的关系,正确的是( )A tAB tBC B tAB tBCC vAB vBC D vAB vBC14、运动会上,100 m 决赛,中间过程张明落后于王亮,冲刺阶段张明加速追赶,结果他们同时到达终点

7、。关于全过程中的平均速度,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张明的平均速度比王亮的平均速度大 B.张明的平均速度比王亮的平均速度小C.两者的平均速度相等 D.两人做的不是匀速直线运动,无法比较15、用斜面和滑块做“测物体的平均速度”实验,当滑块自顶端出发开始计时,滑至斜面底端时停止计时,如图所示在此过程中,滑块的平均速度是( )A 10cm/s B. 9cm/s C 8cm/s D 7cm/s三、实验,探究题16、如图 3 所示,在“测量平均速度”的实验中,提供的实验器材有:木板(长 ,底端有金属挡板)、小车(长 )、秒表、木块。 (1)实验时应保持斜面的倾角较小,这是为了减小测量_(选填“路程”或

8、“时间”)时造成的误差。(2)斜面倾角不变时,小车由静止释放,小车通过的路程较长,其平均速度越_(选填“大”或“小”);小车由静止释放,通过相同路程,斜面的倾角越大,小车运动的平均速度越_(选填“大”或“小”)。(3)一次实验中,小华测得小车从静止开始运动两个车长的距离所用时间为 ,则小车的平均速度为_m/s。(4)若保持斜面倾角不变,利用本实验提供的器材最多可测出_组小车从静止释放到撞击金属挡板过程中的平均速度。17、如图所示,是实验小组的同学们用斜面和滑块做“测量物体的平均速度”的实验情形当滑块自顶端 A 出发开始计时,分别滑至 B 和斜面底端 C 时依次停止计时,显示时间的数字钟的时间格

9、式是“时:分:秒” (1)除了数字钟,实验中用到的测量工具还有 (2)滑块由 A 滑至 C 的过程中平均速度是 m/s(3)滑块在 AB 段的平均速度 vAB和在 BC 段的平均速度 vBC的大小关系是 四、计算题18、如图所示是小明乘坐出租车后获得的车费发票,车票上显示了一些数据,试根据其中的有关数据回答下列问题:上车 13:41 下车 13:56起步价 7.00 元 路程 7.2 km金额元(1)出租车行驶的平均速度是多少?(2)由于受到雨淋,车票上金额一项已无法看清,小明在出租车的车门上看到如下消息:“起步价 7 元,限 2 km,按起步价加上超过的里程以 2.60 元/千米收费”根据这

10、些消息,车票的金额应该为多少元?(保留到 0.1 元) 19、一辆汽车在上海到南京的高速公路上行驶,汽车上的速度表指针如图所示,则汽车从图中位置行驶到南京还需 h。参考答案一、填空题1 路程 时间 v 6、3.50 5 0.0077、5V 1V2/(3V1+2V2) 二、选择题8、A9、C 10、B 解:小车由静止释放,在重力、支持力、摩擦阻力作用下,沿斜面做加速运动,是变速运动小车沿斜面做加速直线运动,所以上半段路程的平均速度最小,下半段路程的平均速度最大,整个路程的平均速度居中,所以小车通过 s2 的平均速度最大,小车通过 s1 的平均速度最小,故 A 错误,B 正确小车通过 s1 的平均

11、速度小于通过 s 的平均速度,故 C 错误;小车通过 s2 的平均速度大于通过 s 的平均速度,故 D 错误故选:B11、 A 12、A 13、 D【提示】 由图中停表示数可知, tAB5 s, tBC3 s,所以 tAB tBC, A、 B 两选项说法错误;由图得出小车走的路程,利用速度公式 v 分析判断出小车在不同路程上的平均速度大小关系14、C 解析:两人跑的总路程相等,所用时间相等,根据公式 可知,两人平均速度相等。选项 C 正确。15、分析: 根据图示求出滑块的路程与运动时间,然后由速度公式求出滑块的平均速度解答: 解:由图知,滑块的路程 s=40cm+5cm=45cm,运动时间 t

12、=14:35:0514:35:00=5s,滑块的平均速度 v= =9cm/s;故选 B三、实验,探究题16、(1)时间 (2)大 大 (3)0.25 (4)7(每空 1 分)解析:(1)斜面的倾角太大时,小车下滑时间很短,不便于时间的测量,所以应使斜面的倾角小一些,目的是减小测量时间时造成的误差;(2)小车由静止释放下滑过程中,速度越来越大,所以小车通过的路程越长,其平均速度越大,斜面的倾角越大,小车运动得越快,速度越大;(3)实验用小车的长度是 ,合 ,小车运动的平均速度 ; (4)保持斜面倾角不变,可以通过改变小车在斜面上下滑的位置进行多次测量,观察题图可知斜面长度是小车长度的 8 倍,所以最多可测出 7 组小车的平均速度。17、 解:(1)在实验中,应该用刻度尺测量小车的路程 s;(2)由图可知sAC=40cm=0.4m,s AB=40cm20cm5cm=15cm=0.15m,s BC=20cm+5cm=25cm=0.25m,t AC=14:35:0414:35:00=4s,t BC=14:35:0414:35:02=2s,t AB=14:35:0214:35:00=2s,19、路旁标志牌的含义为此地距离南京还有 120 km。图中汽车速度表显示汽车的速度为 100 km/h。汽车行驶的时间为 t= = =1.2 h。答案:1.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管理 > 管理学资料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