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018九年级(一模)试卷化学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Ca40 Fe56 N14一、选择题(本题共 l5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 2分,共 30分)1下列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A品红在水中扩散 B蜡烛燃烧 C铁生锈 D电解水2下列化肥中,属于钾肥的是A尿素 B氯化钾 C硝酸铵 D磷酸二氢铵3 “绿箱子环保计划废弃手机及配件回收联合行动”已在全国 40个重点城市中开展了多年。下列有关废弃手机中的金属材料回收利用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可以节约金属资源 B可以节约冶炼相关金属所消耗的能源C可以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D回收废弃手机中的金属材料没有任何价值4下列物质由离子构
2、成的是A铁 B硫酸铜 C氨气 D金刚石5下列粒子结构示意图中,表示阳离子的是A B C D6在元素周期表中锡元素的某些信息如图所示,下列有关锡的说法正确的是A原子序数为 50 B属于非金属元素 C相对原子质量是 118.7g D原子核内中子数为 507下图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A稀释浓硫酸 B加热液体 C称量固体质量 D测溶液的 pH8下列有关材料的说法错误的是A 蚕丝属于合成纤维 B保鲜膜属于塑料C不锈钢属于金属材料 D玻璃钢属于复合材料9下图表示治理汽车尾气所涉及反应的微观过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图中所示单质的化学式为 N2 B图中所示有三种氧化物的分子C生成单质与化合物的质量比为 71
3、1 D此反应发生后,分子总数减少 10 葡萄糖属于糖类,其化学式为 C6H12O6。下列有关葡萄糖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 葡萄糖为有机化合物 B一个葡萄糖分子中含有 24个原子C葡萄糖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180 D18%的葡萄糖溶液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96% 11下列各组离子在水中一定能大量共存,并形成无色溶液的是A Na + 、H + 、NO 3- 、OH - B H + 、K + 、Cl - 、HCO 3- 镊子pH 试纸2C H + 、NH 4+ 、NO 3- 、SO 42- D Na + 、K + 、MnO 4- 、NO 3-12下列实验不能成功的是A 用肥皂水区分软水和硬水 B 用食醋
4、区分食盐和小苏打C 淬火后的缝衣钢针不能弯曲 D 加熟石灰粉末研磨,区分氯化铵和硫酸铵13除去下列物质中混有的少量杂质(括号内为杂质) ,所用方法正确的是ANaCl 溶液(MgCl 2)加入过量的 NaOH溶液,过滤BMnO 2(KCl)加水充分溶解,过滤,蒸发结晶CCO 2(HCl)通入 NaOH溶液,干燥DCu(NO 3)2溶液(AgNO 3)加入过量的铜粉,过滤14下列四个图像不能正确反映其对应实验操作的是A B C D A等质量碳酸钙分别与等体积等质量分数的稀盐酸(足量)反应B20时,向一定量不饱和的硝酸钾溶液中加入过量的硝酸钾晶体C向一定量的氢氧化钠溶液中逐滴加入 pH =2的稀盐酸
5、至过量D向 盐 酸 和 氯 化 钙 的 混 合 溶 液 中 滴 加 碳 酸 钠 溶 液15某无色气体可能含有 CO2、CO、H 2中的一种或几种,依次进行以下实验(假设每步反应均完全进行):通过赤热的炭层后,恢复到原状态,气体体积增大 通过灼热的 CuO时,固体变成红色 通过白色 CuSO4粉末时无明显现象(提示:白色 CuSO4粉末遇水变蓝)通入澄清石灰水中,石灰水变浑浊。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原混合气体中一定含有 CO2和 CO,一定没有 H2B原混合气体中一定没有 CO2和 H2,一定含有 COC原混合气体中一定含有 CO2,可能含有 CO,一定没有 H2D原混合气体中无法确定是否含 CO2
6、二、 (本题包括 1小题,共 10分)16 (10 分)请结合下图回答问题:(1)标出仪器 a的名称: (2)实验室通常利用上图中 装置的组合制取二氧化碳(选填字母)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选用 E装置收集氧气的原因是 。(4)工业上煅烧石灰石可制得生石灰和二氧化碳。如果要制取 5.6t氧化钙,理论上需要含碳酸钙80%的石灰石的质量是多少?3三、 (本题包括 2小题,共 13分)17 (9 分)水和溶液在生产、生活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请回答下列问题:(1)对于静置沉淀、吸附沉淀、过滤、蒸馏等净化水的操作中,单一操作相对净化程度较高的是 。(2)根据右图 A、B、C 三种固体的溶解度曲
7、线回答:50时,等质量的 A、C 的饱和溶液中溶剂的质量大小关系为:A C(填“” 、 “=”或“” ) 。将三种物质饱和溶液的温度分别从 50降到 20时,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最大的是 。(3)若要配置 98g质量分数为 10%的稀硫酸,需要质量分数为 98%的浓硫酸(密度为 1.84g/cm3)mL(计算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在实验室用浓硫酸配制稀硫酸的主要步骤有:计算、量取、 、冷却至室温装瓶并贴上标 签。(4)粗盐提纯的步骤如下:a操作中用到的仪器有铁架台、玻璃棒、酒精灯、坩埚钳、 。其中玻璃棒的作用是 。b实验结束后称量获得的精盐,并计算精盐的产率,发现产率偏低,其可能原因是 。A食
8、盐没有全部溶解即过滤 B蒸发时食盐飞溅剧烈C蒸发后,所得精盐很潮湿 D器皿上沾有的精盐没全部转移到称量纸上18 (4 分)我国著名的化学家侯德榜发明的“侯氏制碱法” ,是向饱和食盐水中通入过量氨气,再通入过量的二氧化碳,即可析出 NaHCO3固体,将其加热得到纯碱。其原理流程如下图所示 :(1)操作的名称是 。(2)氨气极易溶 于水,向饱和食盐水通入氨气可得到饱和食盐水和氨水的混合盐水(称为氨盐水) 。氨盐水比食盐水更容易吸收二氧化碳,其原因是 ;(3)写出制取碳酸氢钠的化学方程式 。四、 (本题包括 2小题,共 15分)19 (10分)阅读下面科普短文。一段时间以来,网传隔夜菜、肉类腌制品不
9、能吃,是因为含亚硝酸盐。对于亚硝酸盐大家有众多疑问。疑问一:亚硝酸盐是什么东西?亚硝酸盐是一类无机化合物的总称,主要指亚硝酸钠(NaNO 2) ,它是白色或淡黄色粉末,有咸味,易溶于水。它是一种常见的食品添加剂,广泛用于各种火腿、酱卤肉等熟肉类食品加工,作为防腐剂和护色剂。国家对食品中含有的亚硝酸盐的最大含量限定为:蔬菜溶解度/ g温 度 /ABC20 544 mg/kg,肉类 3 mg/kg。疑问二:亚硝酸盐的“毒”从何来?亚硝酸盐本身并无致癌效应,它被吸入血液 15 分钟后,就已经分解。亚硝酸盐在胃中酸性环境下,易与氨基酸的分解产物发生反应,产生致癌物。当摄入维生素 C时可以阻止致癌物产生
10、。疑问三:隔夜菜中的亚硝酸盐含量会超标吗?实验人员准备了清炒菠菜、清炒芹菜和小白菜炒肉,三种菜各自被分成 6份,常温和冷藏条件下各保存一半。实验人员分别取 1小时后、6 小时后、20 小时后的剩菜,经过捣碎、提取、离心、过滤,取出汤汁。通过比色法逐一测得样品中亚硝酸盐含量,如下图所示。实验结果表明,三种菜在放置 20小时后,无论常温还是冷藏,亚硝酸盐含量虽均有增加,但都远未超过国家标准。疑问四:摄入多少亚硝酸盐会对人体产生危害?人体对亚硝酸盐的一次性安全摄入量为每千克体重 0.2 mg。我们日常吃的大米、蔬菜、肉品里面几乎都含有亚硝酸盐。有数据显示,人体摄入的亚硝酸盐 80%来自蔬菜。如果你体
11、重 50 kg,即使一次性吃 25 kg蔬菜也是安全的。因此,将亚硝酸盐摄入量控制在安全范围内不会对人体造成危害。依据文章内容,回答下列问题。(1)亚硝酸钠中氮元素的化合价为 。(2)人体对亚硝酸盐的一次性安全摄入量为 。(3)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 “吃隔夜菜会致癌”是没有科学依据的B常温储存及冷藏储存条件下,亚硝酸盐含量均呈增加趋势 C适量吃富含维生素 C的新鲜蔬菜水果,有利于抑制致癌物的产生 D从实验数据中发现蔬菜类的隔夜菜亚硝酸盐含量要高于含肉类的隔夜菜(4)亚硝酸钠是实验室常用的试剂,实验室一般用亚硝酸钠溶液与氯化铵溶液反应来制取 N2。N 2的化学性质十分稳定,但在一定条件下能
12、与 H2部分化合生成 NH3。右图为制取少量 NH3的装置(制取 H2的装置已略去):C 装置的硬质玻璃管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 _。反应时 N2和 H2的质量比是_ _。如果按此比例进行反应,反应时,D 中导管口有气泡逸出,说明逸出气泡的原因(已知 NH3极易溶于水):_。B 中浓硫酸的作用是 。用实验方法证明确实有 NH3生成: _ _ _。20 (5 分)图中 A、B、C、D、E、F 是初中常见物质。其中 A、B、C、D、E 是五种不同类别的物质,D是氧化物,且 D中两种元素的质量比为 3:8。图中“”表示两端物质间能发生化学反应,“”表示物质间存在转化关系;反应条件、部分反应物和生
13、成物已略去。(1)D 物质是 (填写化学式) 。(2)写出 B与 C反应的化学方程式:。5(3)写出 FE 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五、 (本题包括 1小题,共 12分)21 (12 分)我国钢铁年产量居世界第一,为国民经济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工业上以空气、铁矿石、石灰石和 为原料来冶炼生铁。铁矿石冶炼成铁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某炼铁厂用赤铁矿来炼铁,其炼铁的主要原理是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已知某铁锈的成分为 Fe2O3xH2O和 FeCO3,某兴趣小组的同学在老师指导下测定其组成。【提出问题】(1)根据铁生锈的成分推测,参加反应的除了空气中的氧气和水蒸气之外,还有 参加了反应。(2)如何确定此铁
14、锈的组成?【查阅资料】Fe 2O3xH2O失去结晶水温度为 110,FeCO 3在 282分解为 FeO和 CO2,Fe 2O3在 300时不分解。本实验条件下,二氧化碳气体的密度为 1.80g/L,装置内空气中的水蒸气和二氧化碳对相关数据测定的影响可忽略不计。【设计方案】兴趣小组的同学设计了如下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夹持仪器省略)进行实验。 (B、D 装置中药品均足量)A B C D【实验步骤】连接仪器,并检查装置气密性。取一定量此铁锈样品,准确称得其质量为 5.44g。按上图所示装入药品,测量并记录相关数据 I。连接 A、B、C 装置,关闭装置 A中活塞,控制 A装置在 300进行实验。当观察
15、到 C装置中有 现象时,停止加热,待装置冷却后,再次测量并记录相关数据II。【相关数据】 (见右上表)【问题讨论】(1)量气管中水面上油 的作用是 。分析计算测量的数据,FeCO 3的质量为 g,x 为 。(2)下列数据组合能确定样品组成的是 (填序号) 。 A、B 装置反应前后测得的数据 A、C 装置反应前后测得的数据I IIA装置的质量/g 55.44 53.92B装置的质量/g102.00103.08C装置读数/mL 0 244.46 B、C 装置反应前后测得的数据【拓展探究】小华同学将上述实验中的 C装置换成 D装置来测定二氧化碳气体的质量,并根据测定的数据确定样品的组成。小华同学通过
16、多次反复实验发现,在此实验中,小华同学将上述实验中的 C装置换成 D装置来测定二氧化碳气体的质量,并根据测定的数据确定样品的组成。小华同学通过多次反复实验发现,在此实验中,用 C装置测定二氧化碳气体的体积与用 D装置测定二氧化碳气体的质量相比较,当误差数 值都为 01 时,前者对实验结果影响小。试通过计算说明原因。 7加热催化剂高温九年级(下)期中试卷 化学参考答案一、 选择题(本题共 15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 2分,共 30分)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A B D B C A B A C D C D D C C二、 (本题包括 1
17、小题,共 10分) (方程式每个 2分,多选题每空 2分,其余每空 1分)16 (10 分)长颈漏斗 BC CaCO 3+2HCl=CaCl2+H2O+CO2 (3)氧气不易溶于水且不与水反应(4) (5 分) 解:设:需要碳酸钙的质量为 xCaCO3=CaO+CO2100 56x 5.6t100 : 56 = x : 5.6t x=10tm(石灰石)=10t/80%=12.5t 答:理论上需要含碳酸钙 80%的石灰石的质量是 12.5t。三、 (本题包括 2小题,共 13分)17 (9 分) 蒸馏 B 5.4 混匀(4)蒸发皿 搅拌,防止局部温度过高,造成液滴飞溅 ABD18 (4 分) (
18、1)过滤 (2)氨盐水显碱性 (3)NaCl + H 2O + CO2 + NH3 =NaHCO3 + NH4Cl 四、 (本题包括 2小题,共 15分)19 (10 分)(1) +3 0.2mg/kg (3) ABC (4) N 2+3H2 = 2NH3 14:3 因为是“部分化合” ,仍会有未反应的氢气和氮气逸出干燥气体 向 D中滴入无色酚酞溶液,酚酞变红20 (5 分) CO 2 (2)Ca(OH) 2Na 2CO3=CaCO32NaOH(合理即可)(3)2H 2O 2H2O 2(合理即可)= = = = =通 电 五、 (本题包括 1小题,共 12分)21 (12 分) 焦炭 3COFe 2O3 2Fe3CO 2 = = = = =高 温 【提出问题】 (1) CO2 【实验步骤】量气管中液面高度不再变化【问题讨论】 (1)防止 CO2溶于水 1.16 3 (2)【拓展探究】当测定气体体积误差为 01mL 时,对测定气体的质量产生的误差为0.1mLx0.001L/mL=0.0001L 0.0001Lx1.80g/L=0.00018g,0.00018g 远远小于0.1g,因此, 当误差数值相同时,用 C装置测二氧化碳气体的体积对实验结果影响小。 (2 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