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 1 页 共 9 页九年级语文下册文言文复习18 .公输文学常识1墨子,名翟,相传为战国时期宋国人,后长期住在鲁国,墨家学派创始人。2本文选自墨子公输。墨子一书是墨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记述墨子言行的辑录。文言词语1) 夫子何命(吩咐,见教) 焉为(表疑问语气) 为(替,给)楚造云梯之械 0) 将以(凭借)攻宋 1) 子(夫子,即先生、老师)墨子闻之 2) 起(出发、动身)于(从)鲁 3) 北方有侮(欺侮)臣(秦汉以前一般人称呼自己时的谦称)者,愿借子(您,对男子的尊称)杀之 4) 公输般不说(通“悦”,高兴) 5) 请(相当于“愿”,“请允许我”)献(奉送)十金(先秦二十两为一金) 6) 吾
2、义(善良坚持正义)固(坚决)不杀人 7) 请说(解释)之 8) 不可谓智(聪明) 9) 不可谓仁(对人亲善、友爱) 10) 不可谓忠(忠诚) 11) 争而不得(获得,即达到目的) 12) 不可谓强(坚强) 13) 不可谓知类(明白事理。知,知道、懂得) 14) 公输盘服(佩服、信服) 15) 然(既然这样),胡(为什么)不已(停止)乎 16) 吾既已(已经)言之王矣 17) 胡不见(引见)我于王 18) 舍其文轩(装饰华美的车。文,彩饰;轩,有篷的车) 19) 邻有敝舆( 破车。敝,破旧;舆,车厢) 20) 邻有短褐(粗布衣服) 21) 舍其粱肉(好饭好菜) 22) 此为何若(怎样的)人 23
3、) 此犹(好像)文轩之与(同,跟)敝舆也 24) 犀(雄性的犀牛)兕(雌性的犀牛)麋鹿满之 25) 无雉(野鸡)兔鲋鱼(像鲫鱼的一种小鱼)者也 26) 宋无长(剩余,多余)木 27) 臣以(认为)王吏之攻宋也,为与此同类 28) 虽然(虽是这样),公输盘为我为云梯,必取(攻下,夺取)宋 29) 子墨子解(卸下)带为(当作)城 30) 以牒(木片)为械 31) 九(指多次)设攻城之机变(巧妙的方式) 32) 子墨子九距(通“拒”,抵抗)之 33) 子墨子之守圉(通“御”,抵挡)有余 34) 公输盘诎(通“屈”,理屈) 35) 吾知所以(用什么方法)距之矣 36) 楚王问其故(原因) 37) 公输
4、子之意(心意,想法) 38) 在宋城上而待楚寇(入侵)矣 39) 虽杀臣,不能绝(尽)也 阅读理解1楚国攻宋的借口是什么?公输盘为楚造云梯。2墨子去楚国见公输盘的原因是什么?反映了墨子什么思想?劝阻公输盘助楚攻宋。反映了墨子坚持正义、反对战争的思想。(“兼爱”、“非攻” )3墨子让公输盘帮助自己杀掉仇人的目的是什么?巧设陷阱,诱使公输盘说出“吾义固不杀人”。4墨子是怎样劝说公输盘的?抓住“吾义固不杀人”这句话,指出他为楚国造云梯是不智、不仁、不忠、不强、不知类,使公输盘理屈词穷。5“公输盘服”中的“服”说明了什么?公输盘为什么能“服”?公输盘服”中的“服”说明了墨子论说有理有据,使公输盘无话可
5、说。公输盘之所以能“服”,是因为墨子抓住了要害(“义” ),巧用言辞,据理反驳,使公输盘落入自己所设的陷阱中,使他自我标榜的“义”失去根据,站不住脚。6接表明公输盘不肯为墨子杀人的原因的句子是什么?“吾义固不杀人”。7墨子在楚王面前,为什么不直接说出攻宋的不义,而诱使楚王说出“必有窃疾矣”?引鱼上钩,先发制人,进一步以子之矛攻子之盾,以使楚王陷入墨子设定的圈子中无话可说。8“文轩”与“敝舆”、“锦绣”与“短褐”、“粱肉”与“糠糟”三组词语既构成比喻,又是对比,它们各自比喻什么?对比起到了怎样的作用?“文轩”比喻楚国地域辽阔,“敝舆”比喻宋国地域狭小;“锦绣”“粱肉”比喻楚国富有,“短褐”“糠糟
6、”比喻宋国贫穷。对比的作用是:揭露楚国扩张领土的攻宋本质;满足了楚王的大国虚荣心;使楚王觉悟到以大攻小、以富攻穷是无利可图的愚蠢之举。从而增强了论辩的说服力。9墨子为什么要模拟攻守?从心理上、战略战术及准备上彻底挫败楚王攻宋的阴谋,防止战争发生。10楚王最后放弃攻宋的原因有那些?楚王和公输盘不敢轻举妄动的最主要的原因是什么?楚王最后放弃攻宋的原因有:攻宋1从道义上讲不通;2从国力上看不值得;3从战术、战备的实力上不及人。楚王和公输盘不敢轻举妄动的最主要的原因是:在战略战术和实力准备上比不上宋国。11从全文上看,墨子是从哪几方面劝阻楚国攻宋的?1道义上(可包括情理上、穷富上)2实力上(包括攻守战
7、术及准备)。12从全文看,墨子、楚王、公输盘各是什么样的人?墨子:敢于斗争、机智善辩、镇定无畏、舍生忘死、反对战争。公输盘:好战,为战争而自我标榜,内心虚弱又仗势欺人,阴险狡猾。楚王:好战,强硬霸道、阴险狡猾。13墨子阻止楚国攻打宋国的过程可分为哪几个层次?1与公输盘论辩,使公输盘理屈词穷;2与楚王论辩,使楚王理屈词穷;3模拟攻守,说明攻宋无益,使楚王放弃攻宋。14墨子善于守城,由此而来的一个成语是什么?现在是什么意思?墨守成规。现在形容因循守旧,不肯改进。15当今世界,世界呈现多极化发展趋势,但在局部仍有战争发生。学了本文,你怎样看待以美国为代表的大国发动的战争?怎样才能阻止这种战争?当今世
8、界,以美国为代表的少数大国,经常寻找借口,以强凌弱,挑起事端,以“世界警察”自居,干涉他国内政,发动非正义战争,给世界和平造成了严重威胁,也给某些国家的人民造成了严重的灾难。作为爱好和平的人们,要认清战争的性质,既不支持战争,也不畏惧战争,运用智慧和正义的力量,善于斗争、敢于斗争;同时,积极建设自己的国家,增强国家的综合国力,防止贫困受欺。19. 孟子二章第 2 页 共 9 页文学常识1孟子,名轲,字子舆,邹人,战国时期思想家、教育家。是孔子之孙孔伋的再传弟子,儒家思想的代表人物,被尊为“亚圣”。地位仅次于孔子,后世常“孔孟”并称。孟子提出了“仁政”的思想和“民贵君轻”的主张。2孟子是孟子及其
9、门人所作,现存七篇。是儒家经典之一。孟子在先秦散文中独具风格,对后世散文的发展有着很大的影响。其中得道多助,失道寡助选自孟子公孙丑下,生于忧患,死于安乐选自孟子告子下。文言词语天时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气候条件)。地利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人和人心所向,上下团结。 郭外城。环围。是这样。池护城河。兵革兵,兵器。革,甲胄。泛指武器装备。坚利坚,(甲衣)坚固。利,(兵器)锐利。泛指武器精良。米粟泛指粮食。委放弃。去离开。这里指弃城而逃。域界限,这里是限制。固巩固.国国防.威威慑.道道义,道理。这里指儒家所提倡的“王道”,即施行仁政。寡少。至极点。畔通“叛”,背叛。顺归顺,服从。亲戚内外亲属,包括
10、父系亲属和母系亲属。 君子指得道者。发起,指被任用。畎亩田间、田地。举任用,选拔,这里是被选拔的意思。版筑版,筑墙用的夹板。筑,捣土用的杵。 士狱官。市集市。任责任,使命。是这样。苦使痛苦。心志指内心。劳使劳累。饿使饥饿。空乏资财缺乏。这里使动词,使受贫困(苦)。拂(f)乱不顺,错乱。拂,违背。乱,扰乱。所为所行。所以用来(通过那样的途径来)。动使惊动。忍使坚韧。曾益增加。曾,同“增”,增加。益,增加。能才能,才干,本领。恒常。过犯过失。衡同“横”,梗塞,不顺。作奋起,指有所作为。征征候,迹象。色面部气色、表情。喻明白,了解。入在里面。指在国内。法家守法度的大臣。拂(b)士辅佐君王的贤士。拂,
11、同“弼”,辅佐。出在外面。在国外。敌国势力、地位相等的国家。敌,相等,相当。患祸患,灾难;忧虑。生因得以生存。死因衰亡。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决定战争胜负的三要素是什么?天时、地利、人和。全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三里之城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论述了哪两方面的内容?论述天时不如地利。论述地利不如人和。用“三里”、“七里”的目的是什么?“环而攻之”说明了什么?极言城小,容易攻打。“环而攻之”说明了攻势之大。“三里之城,七里之郭”,城小易攻,“然而不胜”,说明守城和攻城双方各占什么条件?说攻城一方失利的目的是什么(说明了什么道理)?守城方占地利,攻城方占天时。说明“天时不如地
12、利”。. “三里之城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分别从什么角度说的?这样写有什么好处?先从进攻一方失利说,再从防御一方失利说。这样写使行文简洁。“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以双重否定排比句表明守城一方城高、池深、武器装备精良、粮食充足,但“委而去之”,这说明守城、攻城双方各占什么条件?说守城一方失利的目的是什么(说明了什么道理)?守城一方占地利,攻城一方占人和。说明“地利不如人和”。“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连用双重否定排比,强调了什么?三个句子的顺序为什么不能颠倒?强调地利不足恃。三句是按照治国顺序排列的,是递进关系,必须将前一个事情做好
13、,才可能做好后面的事。全文的主旨句(结论句)是什么?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文中的“君子”指什么样的人?得道(施行仁政)的多助之君。.君子“战必胜”的前提条件是什么?根本原因使什么? 凭借施行仁政,人民支持拥护他的前提条件,去攻打连父母兄弟都背叛他的寡助之君。 根本原因是“得道者多助”。.君子“战必胜”的结果说明了什么?人和最重要。(施行仁政的重要性).本文体现出的作者的主要观点是什么?人和是战争胜利的重要条件,君主只有施行仁政,才能取得民心,巩固天下。.孟子认为怎样才能“得道”?“得道”的结果怎样?施行“王道”,即仁政。结果是能得人和,取得广大人民的支持和拥护,“战必胜”。.孟子写本文的目的
14、是讲战争吗?不是。是借助战争讲民心向背,论实施仁政的重要性,突出君主如何治国。.生活中要做到人和,必须坚持怎样的原则?谦虚真诚,与人为善;心系他人,团结友爱;摈弃私欲,胸襟开阔;明事理,辨是非。.三国演义再现了群雄逐鹿、三国鼎立的历史画卷,以本文道理分析三国各占怎样的优势?魏占天时,吴占地利,蜀占人和。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第一段运用排比句列举事实,这些人物的共同点是什么?列举人物的目的是什么?都经历了艰难困苦之后才成就了不平凡的事业。目的是以事实证明只有经历艰难困苦的磨练才能成就不平凡的事业(逆境造就人才),从而证明“生于忧患”的道理。“是人”指什么人?作者由列举的历史人物写到“是人”,这是什
15、么顺序?像上文说列举的经历了艰难困苦之后才成就了不平凡的事业的人。采用了从个别到一般的顺序。作者在第一段列举事实之后说明了什么道理?说明人要有所作为,成就大业,就必须在生活、思想和行为等方面都经受一番艰难困苦的磨练。一段的可以分为两个层次,二者之间是什么关系?先列举事实,再从事实中归纳出作者的基本观点。人经受一番磨练的目的是什么?“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使其内心惊动,性情坚韧,第 3 页 共 9 页原来所没有的才能得以增长,从而担当起上天下达的重大担子。)造就人才的客观(外部)条件是什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艰难困苦的磨练)造就人才的主观(内部)条件是
16、什么?困于心,衡于虑。(内心忧困,所行不顺,经历一番艰苦的思想斗争)“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说明了什么道理?人处于困境能激发斗志。“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这句论述了什么道理?怎样理解这句话?论述了“死于安乐”的道理。这句针对国君提出,意思是说如果国内没有执法严格、敢于直谏的臣子,国君就会胡作非为;外面如果没有势力、地位相等的国家,国君就会耽于安乐。这样,国家常常会灭亡。.第一段和第二段分别论述了什么?第一段侧重论述“生于忧患”,第二段侧重论述“死于安乐”。.本文的论点是什么?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全文最后一段有什么作用?归纳论点,得出结论。.全文
17、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举例论证、类比论证、道理论证、对比论证。.本文重点论述了什么?生于忧患。. 结合本文,谈谈中学生为迎接时代赋予的使命应作好怎样的准备。作为中学生,担负着将来建设国家的重大使命,要承担起这一历史赋予的重任,就必须抛弃物质、精神上的各种享受,勇闯困境,磨练自己的意志,有起百折不回的信心、勇气和力量,为将来报效国家打下坚实的基础。.有人说,现在生活条件优裕了,“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已经失去了意义,请谈谈对这一观点的看法。这一观点不正确。越是生活条件优裕,越要居安思危。一方面,优裕的条件容易使人懒散、堕落、不思进取。另一方面,即使优裕的生活中,也会有各种各样的挫折,要想战胜这些挫折
18、,必须树立忧患意识。其三,经历过困境的人,才干会得以增长,这会提高他应对各种复杂多变的客观世界的能力,从而提高工作效率和效果。所以,生活条件优越与树立“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意识并不矛盾。20. 一、 基本知识掌握1 本文选自孟子告子上。论述了在人生的道路上,会面临许多抉择,要以“义”为重,为了维护它,要不惜“舍生取义”。2 本文气势磅礴,感情强烈,生动活泼,体现了孟子大义凛然的个性,表现了他雄辩、善辩的才华。主要运用了排比、比喻、对比、对仗的手法,在论证方法上,举例论证、道理论证、比喻论证、对比论证相结合。二、文言词语积累欲想要、需要。舍放弃。生生命。义大义,正义。甚超过、胜过。于比。苟得苟且
19、取得。这里有苟且偷生的意思。苟,苟且。恶(w)讨厌,憎恨。患祸患,灾难。辟通“避”,躲避。如使假如,假使。由是用这样(的手段)。由,用。是故因此。独仅。心指思想认识。丧丧失,丢掉。箪(dn)古代盛饭用的圆竹器。豆古代一种木制的盛食物的器具。呼尔轻蔑地、呵斥地,形容没有礼貌地吆喝。与给。蹴(c)用脚践踏。不屑因轻视而不肯接受。屑,认为值得。万钟这里指高位厚禄。钟,古代的一种量器。辩通“辨”,辨别,礼义这里指道德规范。加这里指好处。奉侍奉。穷乏穷困。得通“德”,恩惠,这里是感激的意思。与通“欤”,语气助词,相当于“呢”。乡通“向”,从前。已停止,放弃。本心本性,天良。三、 阅读理解与运用1 作者开
20、头写鱼和熊掌的目的是什么?以鱼和熊掌为喻,引出论点“舍生而取义”。2“鱼”和“熊掌”各比喻什么?这样写有什么好处?“鱼”比喻“生“,“熊掌”比喻“义”。以比喻引出论点,化抽象为具体,深入浅出。3 作者是怎样正面阐述自己的观点的?“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辞也。”4“甚于生者”和“甚于死者”各指什么而言?“甚于生者”指“义”;“甚于死者”指“不义”。5从第一段看,作者为什么可以“舍生”并不去做“不义”之事?因为作者所喜爱的有比生命更重要的,所厌恶的有甚于死亡的。所以他为了“义”可以“舍生”;即使死掉也不做“不义”之事。6 作者是怎样从反面申
21、述观点的?“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避患者何不为也?”而这为生而无所不为的卑鄙无耻的做法,对于一个“所欲有甚于生”“所恶有甚于死”的人来说是不能容忍的。7 第一段作者得出的结论是什么?“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8为什么“贤者能勿丧”?“义”是充塞天地之间的正气,无处不有,但面临生死考验时,贤者能固守“义”,而其他人做不到。9 第一段作者采取的论证方法是什么?比喻论证、道理论证。10第二段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举了哪两个事例?目的是什么?运用了举例论证、对比论证的方法。(1)行路人、乞人不受“嗟来之食”的正面事例;(2)“不辩
22、礼义”而受“万钟”俸禄的反面事例。目的是说明“义”的重要性,从而论证了“舍生取义”这一中心论点。11在看似微不足道的“一箪食,一豆羹”关系人的生死时,“行道人”和“乞人”为什么“不受”?举这一事例有什么作用?“不受”的原因是有“羞恶之心”,认为“义”重于“生”。作用是通过事实证明“非独贤者有是心,人皆有之”,并衬托出“万钟而不辩礼义而受之”的错误。12“万钟”、“一箪食、一豆羹”、“义”三者哪一个更重要?“万钟”指位高禄厚,是身外之物;“一箪食物,一豆羹”决第 4 页 共 9 页定的是生命,它比“万钟”更重要。但二者与“义”比起来,“义”最为重要。13说明“乡为今为是亦不可以已乎?”这一句式的
23、修辞方法及其作用。综合运用了排比、对比、反问的修辞方法,写出了一些人在穷困危急的情况下可以拒绝别人的施舍,而在和平安宁的社会环境中却见利忘义的事实,摆出同一人今昔判若两人的表现,突出了这种现象的严重性,引人深思,表达了孟子对这种做法的坚决否定,从反面说明了“万钟”亦不应受之,应以“义”为重,再次印证了“舍生取义”这一中心论点。增强了文章的气势和雄辩力量。14那些“万钟不辩礼义而受之”的人当初宁可饿死也不愿受辱,现在却为了身外之物而不顾廉耻,孟子认为这是什么原因?“此之谓失其本心。”孟子认为,这种人原来也有舍生取义之心,后来因为贪求利禄而丧失了。15“此之谓失其本心”的“本心”指什么而言?有的人
24、为什么会失去“本心”?“本心”是“我固有之”的“羞恶廉耻”之心,即“义”“善”的本性。人失去“本心”的原因是“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即贪恋身外之财,为自己谋取私利。16本文哪些地方运用了对比?“鱼”和“熊掌”;“生”和“义”;“重义轻生”的人和“贪利忘义”的人;不食“嗟来之食”的人和“万钟不辩礼义而受之”的人。17文中“乡为今为”作对比,摆出一些人今昔的不同做法,结合实际谈谈孟子所列举的事例的代表性及其意义。有些人在民族存亡和革命危难之际,能够宁死不屈,舍生取义,而在革命成功、天下太平之际,却不顾廉耻、不择手段地追逐名利,甚至违法乱纪为亲戚朋友谋取私利,这就是“为宫室之美,妻
25、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他们确实丧失了原来的立场和品德。这些现象在今天仍存在于某些领导、干部身上。文章不但对当时的贪官污吏有揭露和批判意义,而且也提醒后人要时刻警惕和反省自己,不要贪图爵禄而做不合礼义的事情。18历史上许多志士仁人把舍生取义作为自己的行为准则,对国家和民族做出了贡献。举例说明。南宋文天祥被俘,面对元统治者的威逼和利诱,宁死不屈,写出“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豪言壮语,并写出气壮山河的正气歌。21.一、基础知识掌握1本文选自左传。左传旧传是春秋时期左丘明所做,近人认为是战国时人所编。是根据鲁国史料编写的编年体史书,保存了我国自公元前722年以后二百多年间的许多史料,是
26、一部史学名著和文学名著。2本文记叙了齐鲁长勺之战的全过程,通过曹刿和鲁庄公的关于战争问题的对话,阐明了弱国在对强国战争中应采取的战略战术原则,即政治上取信于民,军事上后发制人,作战中要掌握战机、详察敌情等。3本文的特点是“记言”,剪裁得当。以“远谋”为线索组织材料;并使用对比手法,以鲁庄公的“鄙”,突出了曹刿的“远谋”,从而塑造了军事家曹刿的形象。二、文言词语积累(一)常规词语【我】指鲁国。【肉食者】吃肉的人。指居高位、得厚禄的人。【谋】谋划。【间(jin)】参与。【鄙】鄙陋。这里指目光短浅【远谋】深谋远虑。【安】有“养”的意思。【弗】不。【专】个人专有。【对】回答。【惠】恩惠。【牺牲】指猪、
27、牛、羊等祭品。【帛(b)】丝织品。【加】虚报。这里指以少报多。【信】实情。【孚】为人所信服。【福】赐福,保佑。【狱】案件。【虽】即使。【察】明察。【情】(以)实情判断。【忠】尽力做好本分的事。【属】类。【鼓】击鼓。【败绩】大败。【驰】驱车(追赶)。【轼】古代车子前面的横木。【逐】追赶,追击。【既】已经。【克】战胜。【故】原因,缘故。【再】第二次。【衰】减弱。【竭】尽,消失【盈】充满。这里指士气正旺盛【测】推测,估计。【伏】埋伏。【靡(m)】倒下。(二)通假字 【徧(bin)】同“遍”遍及,普遍。(三)一词多义【从】听从(民弗从也);跟从(战则请从)。(四)成语【一鼓作气】(成语)第一次击鼓(能
28、够)振作(士兵们)的勇气。后比喻鼓起干劲,一口气完成。 【辙乱旗靡】后形容军队溃败混乱。三、阅读理解运用1表明对话背景的句子是:齐师伐我;公将战。2反映人民对统治阶级的态度的话语是: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3表明全文线索(纲,文眼)的词语是:远谋。表明曹刿请见的原因的句子是:肉食者鄙,未能远谋。4曹刿认为作战的先决条件是:政治上取信于民。5“取信于民”在文中是指: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6分析鲁庄公“鄙”的表现。战争前:“将战”轻率;前两次答语将战争胜利寄托在臣子支持、神灵保佑上,目光短浅。战争中:“将鼓”“将驰”不察敌情,急躁冒进;战后:“问其故”胜不知因,平庸。7分析曹刿“远谋”的表现。
29、战前启发鲁庄公认识取信于民的重要性,战中掌握战机、详察敌情、后发制人;战后总结经验。8证明曹刿指挥正确的句子是:齐师败绩;遂逐齐师。9曹刿认为反攻的有利时机是:彼竭我盈之时。10表明曹刿必待“齐人三鼓”而后“鼓”原因的句子是: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11曹刿“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后才追击原因的句子是: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12评价鲁庄公其人。鲁庄公是平庸的国君,他把战争胜利寄托在施行“小惠”和祈求神的保佑上,说明他目光短浅,在战争上无能;他急于迎战,又说明他军事上无知;但在曹刿启发下终有所悟,在作战中听从曹刿的正确指挥,说明他与一般昏君有别。13怎样评价
30、曹刿其人?有远见卓识,临危不乱,胸有成竹,从容不迫,有卓越的军事才能。14大凡高瞻远瞩者都注重人民的作用。举例说明。李世民说:“民,水也;君,舟也。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孟子主张“民贵君轻”。这些都说明人民的作用是不可估量的。作为封建社会的君主应时刻为人民着想,以人民疾苦为念,取得人民的支持和拥护,巩固天下。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第 5 页 共 9 页,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推动社会发展的核心力量。所以中国共产党始终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党的宗旨,始终代表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执政为民。15浅谈曹刿战略思想的现实意义。曹刿强调弱国在对强国战争中应采取政治上取信于民,军事上知己知彼、后发制人
31、的战略战术原则,在现代战争中仍然适用。取得人民的支持是取胜的先决条件,采取正确的战略战术才能克敌制胜。这已经被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所证明。16写出古代以少胜多的战例。 赤壁之战、官渡之战、淝水之战。17文中曹刿的形象,令人钦佩,写出中国历史上你最崇敬的一位爱国将领,并写出评价。邓世昌,奋勇抗日,壮烈殉国。 林则徐,不畏洋人,虎门销烟22、邹忌讽齐王纳谏二、掌握下列句子的翻译:1、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译:邹忌身高八尺多,容貌美丽。2、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译:城北的徐公,是齐国的美男子。3、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曰:“吾孰与徐公美?”译:邹忌不相信自己会比徐公美,就又问他的妾说:“我同徐
32、公相比,谁美?”4、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译:第二天,徐公来了,邹忌仔细端详他,自己觉得比不上徐公美丽;再照镜子看看自己,更觉得远远不如。5、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妾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译:我确实知道自己比不上徐公美丽。我的妻子偏爱我,我的妾害怕我,我的客人想要有求于我,他们都认为我比徐公美丽。6、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臣,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臣,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译:如今齐国的疆土方圆千里,拥有一百二十座城池,宫中的嫔妃和身边的亲信,没有不偏爱您的;朝中的大臣没有不害怕您的;全国的老百姓没有不
33、有求于您的。由此看来,大王您受蒙蔽很深啦!7、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这进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这耳者,受下赏。 译:所有的大臣、官吏、百姓能够当面指责我的过错的,可得上等奖赏;上书劝谏我的,可得中等奖赏;在公共场所批评议论我的过失、传到我耳朵里的,可得下等奖赏。8、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译:命令刚刚下达,臣子们都来进谏,门前、院内像集市一样;几个月以后,还不时有人偶尔来进谏;满一年后,即使想要说什么,也没有可进谏的了。9、此所谓战胜于朝廷。译:这就是人们所说的在朝廷上战胜敌人。三、文意把握:1、这篇文章生动地
34、记叙了邹忌讽齐王纳谏,使齐王广开言路,修明政治的故事。2、全文分三个部分:第一部分:写邹忌与徐公比美,不因妻妾客的赞美而自喜,而是从中悟出直言不易的道理。析: “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丽。”介绍邹忌的身材 、相1貌,这是邹忌自美和被别人赞美的基础。对邹忌的问题,妻、妾、客的回答都是赞扬,但语气明显不2同,区别为:妻:回答中多了“君美甚”三个字,表示了偏爱之情,用的是反问句,表示一种十分肯定,不用怀疑的语气。妾:回答中少了“君美甚”三个字,仍用反问句,表现出她低微的地位和畏怯顺从的心理。客:回答中无“君美甚”三个字,不用反问,只平淡地肯定,表示出一种应酬逢迎的态度。“忌不自信” 一句既写出了 邹
35、忌不偏听偏信的态度,也推动3了情节的发展。邹忌两次“窥镜 ”的心理分别是 A:自得 B:自惭4此段表现出邹忌虽有点虚荣,但头脑冷静,善于思考,实事5求是的品质。第二部分:写邹忌以切身经历设喻,讽谏齐王除蔽纳谏。析: 邹忌怎样成功说服齐王1邹忌先以切身经历设喻,再拿齐王的地位和自己作比较,把家事、国事进行类比,最后得出“王之蔽甚矣”的结论。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即从小事入手,以小见大,以家比国,寓治国安邦之道于形象的比喻、类比之中)邹忌的劝说方式(成功说服齐王的原因)2邹忌采取了委婉劝说的方式,巧妙设喻类比,充分尊重被劝说者,使之受到启发,明白事理,从而愉快地接受意见。今天的人际交往中仍然可以借鉴
36、这种方法。邹忌的劝说语言 在表达上的特点及作用 3使用排比句,营造了一种强烈的气势,环环相扣,给人以无可辩驳之感,有力的论证了中心论点。第三部分:写齐王纳谏及其结果。析: 此部分先 写齐王纳谏的 态度和决心,然后分国内国外两1个方面写出纳谏后取得的巨大成效,概括出齐王纳谏的深远意义 ,精练含蓄,意味深长。文中依次叙述“令初下”、 “数月之后”、“期年之后 ”进2谏的人数,说明了 “令初下,门庭若市”说明进谏人多,齐王治政问题很大;“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说明了齐王渐渐采纳了很多意见,正在不断改进方法;“期年之后,无可进者”说明齐王完全采纳了群臣吏民的进谏,国家大治。齐王接受邹忌的劝谏后,齐国出
37、现的局面3人们争相进谏,各诸侯国皆朝于齐。齐国能“战胜于朝廷 ”的原因:一是 有邹忌这样的敢于进谏4的且善于劝谏的忠臣,二是齐威王善于采纳百姓意义,使齐国内政修明。3、由全文看,邹忌从与徐公比美中,悟出的治国的道理是要广开言路,虚心纳谏,让人们敢于说真话,这样才能修明政治,实现大治。4、从“ 邹忌讽齐王纳谏 ”的故事中可受到的启示如:A:游说别人要讲究方式方法,既不能刺激对方,又要不失自己的尊严,是邹忌给我们的启示,也是人际交往的基本准则。B:要善于接受别人的意见和建议。C:要正视自己,保持清醒的头脑,不偏听偏信,应善于思考,实事求是。二、文学常识1、本文选自 战国策或战国策齐策一,短长、国事
38、、事语,是一部国别体的历史著作。文章题目中“讽”意思是讽谏,用暗示、比喻之类的方法,委婉地规劝。(用含蓄的话劝说或指责 )。它主要记录了战国时代以战国游士为代表的人物的思想言论、外交辞令、和政治主张等。这里保存了大批寓言,如画蛇添足、鹬蚌相争、狐假虎威之类。既有史学价值,又有文学价值。三、语音 昳(y )丽 朝(zho)服衣冠(gun) 窥(ku)镜 期(j )年 朝(cho)于齐 间(jin)进四、通假字 1、孰视之 孰通熟,仔细第 6 页 共 9 页五、古今异义次:1、今齐地方千里 地方:古义:土地方圆 今义:名词,地点,处所2、宫妇左右莫不私王 左右:古义:国君近旁的近臣 今义:方位词3
39、、明日,徐公来 明日:古义:第二天 今义:今天的下一天4、能谤讥于市朝 谤讥:古义:指责,劝谏(中性词) 今义:诽谤,讥讽(贬 义词)5、窥镜而自视 窥:古义:照 今义:偷偷地看6、暮寝而思之 寝:古义:躺而不睡 今义:睡觉地方六、词类活用1、朝服衣冠 朝:名词作状语,在早晨 服: 名词用作动词:穿戴 2、私我也 私:形容词用作动词,偏爱3、王之蔽甚矣 蔽:受蒙蔽,这里的意思是因受蒙蔽而不明。或:(受)蒙蔽4、闻寡人之耳者 闻:动词的使动用法,使 听到5、吾妻之美我者 美:形容词意动用法,以 为美,认为 美6、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 面:名词用作状语,当面七、一词多义1、孰:疑问代词,谁。如
40、:我孰与城北徐公美。 仔细。如:孰视之。2、美:美丽,漂亮。 如:我孰与城北徐公美。 认为美。如:吾妻之美我者。3、于:向: 欲有求于我也。 在: 能谤讥于市朝。 到: 皆朝于齐。 比: 皆以美于徐公。4、朝:早晨:朝服衣冠。 朝廷:于是入朝见威;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朝见:皆朝于齐。九、特殊句式1、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 判断句。者也,表示判断语气2、忌不自信 宾语前置,正常语序为:忌不信自。3、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 省略句4、我孰与城北徐公美 倒装句,正常语序为:我与城北徐公孰美5、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判断句,状语后置(此所谓于朝廷胜)6、有求于我也 状语后置(于我有求也)7、能谤讥讽于市朝
41、 状语后置(能于市朝谤讥)8、皆以美于徐公 状语后置(皆以于徐公美)9、皆朝于齐 状语后置(皆于齐朝)十一、理解性默写1、邹忌与徐公比美的前提是: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2、表现邹忌有自知之明的句子是:孰视之,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3、邹忌向妻、妾、客发出”的“三问”是: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复问其妾曰:“吾孰与徐公美?问之客曰:“吾与徐公孰美4、妻、妾、客做出的“三答”是: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 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5、邹忌为何在徐公比美时不自信? 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6、邹忌从妻、妾、客的回答中受到启发的句子:暮寝而思
42、之,曰:“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7、邹忌是从什么地方看出齐威王手了蒙蔽的?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8、威王采取纳谏措施后收到效果的句子: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十二、重点语句翻译1、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 大小官吏百姓能够当面指责我的过错的,受上等奖赏。2、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满一年以后,即使有人想进谏,也没有什么可说的了。3、我孰与城北徐公美? 我同城北徐公比,哪一个美?4、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能在公众场所批评议论我的缺点,
43、并能传到我耳朵里的,可得到下等奖赏。5、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这就是在朝廷上战胜(别国)十三、课文内容理解1、面对妻、妾、客的不同程度的赞美,邹忌从“不自信”到“暮寝而思之”,反映出他怎样的品质? 围绕“有自知之明,善于思考”来答。示例:不盲目轻信,对别人的褒奖能理智判断、冷静思考,能正视自己。2、邹忌认为“ 王之蔽甚矣”的原因是什么?请用自己的话简要概括。因为齐王身边的人阿谀奉承(私王、畏王、有求于王),不可能听到真实的情况。意对即可。3、“王曰 善 。”请你结合文意品析“善”字的表达作用。体现了本文语言精练的特点。一个“善”字,既表达了齐王的赞同和诚意,又恰如其分地显示他的矜持和尊贵。4、揣摩
44、“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暮寝而思之”,说说这段描写表现了人物怎样的活动,这些描写有什么作用。人物的活动分为三个层次。邹忌对徐公“孰视之”,表明他的认真,也表明了徐公的美;“窥镜而自视”是为了作比较,显示出邹忌虽不自信但也不轻信;“暮寝而思之”则表明他是一个善于思考的人。5、齐威王下令后,进谏者由“门庭若市”到“时时而渐进”,再到“无可进者”,这种变化说明了什么?齐王纳谏后,朝政的弊端越来越少。或齐王纳谏后,需要改进的地方越来越少。两个要点:一是齐王纳谏,一是朝政的弊端或需要改进的地方越来越少。十四、开放性试题1、请就课文第二自然段的内容或写法写一段评注性的文
45、字。)示例,内容方面:邹忌能以自身为例,由家事巧妙地联系到国事,讽劝齐王纳谏除蔽;写法方面:把家事和国事进行类比,推己及人,以此达到讽劝的目的。2、威王一“善 ”,政局迥异,初时“门庭若市”,后来“无可进者”,请根据“无 可进者”写出“门庭若市”的反义成语。“门庭若市”体现了威王的“广开言路”,在我们学过的古文中,还有哪一篇文章也提到了“广开言路”的问题? “门可罗雀”或“门庭冷落”出师表3、俗话说:“ 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从语言运用的角度,邹忌的进谏引发了你怎样的思考?忠言不一定逆耳。在与同学、父母、师长等的交往过程中,在向对方提出意见或建议时,如果能讲究说话方式,语言含蓄委婉
46、,晓之以理,动之以情,那么忠言完全可以顺耳,从而使对方愉快接受。第 7 页 共 9 页4、对文中的邹忌和齐威王,你更欣赏谁?请简述理由。只要表明自己的观点,并证明自己观点的正确性即可。示例1:喜欢邹忌他有勇气,说话讲究技巧,有自知之明等。示例2:喜欢齐威王他胸怀宽广,虚心纳谏,有富国强兵的愿望等。5、邹忌的谏言和诸葛亮出师表中的进言有相似之处, 邹忌的建议是什么? 请用出师表中的四字词语来回答;邹忌进谏的方式对我们今天的人际交往有什么启示?建议:开张圣听(“咨诹善道”或“察纳雅言”) 启示:在人际交往中要尊重对方,用对方可接受的方式提出建议,注意语言委婉。 这个问题具有一定的开放性,只要能围绕
47、委婉的说话方式谈启示,言之成理即可。6、“门庭若市”是出自本文的一个成语,请写出其反义词。门可罗雀23、愚公移山掌握下列句子的翻译:1、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译:北山有个名叫愚公的人,年纪将近九十岁了,对着山居住。2、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译:苦于山北面交通阻塞,出出进进曲折绕远。3、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译:我和你们竭尽全力铲平险峻的大山,(使道路)一直通到豫州南部,到达汉水南岸,可以吗?4、杂然相许。译:大家纷纷表示赞同。5、且焉置土石?译:况且把土石投放到哪里呢?6、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译:把它扔到渤海的边上,隐土的北边。7、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
48、,箕畚运于渤海之尾。译:于是率领子孙中能挑担子的三个人,凿石头,挖土壤,用箕畚装土石运到渤海的边上。8、寒署易节,始一反焉。译:冬夏换季,才能往返一次。9、甚矣,汝之不惠。译:你太不聪明了!10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译:你的思想顽固,顽固到了不能变通的地步,连寡妇孤儿都比不上。11、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译:子子孙孙无穷无尽,可是山却不会增高加大,愁什么挖不平呢?三、文意把握:1、本文是古代寓言中的名篇,历来脍炙人口。文章通过愚公移山的成功,反映了我国古代人民改造自然的伟大气魄和坚强毅力。2第一段作用:交待故事背景,指出太行、王屋二山的面积、高度和地理位置,为下文移山负山等情节做铺垫。3、愚公移山的原因 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