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高考模式考试试卷解析版第 1 页,共 15 页交口县二中 2018-2019 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卷物理班级_ 姓名_ 分数_高佣联盟邀请码 13579 高佣联盟运营总监邀请码 1357 注册高佣联盟 app一、选择题1 如图所示,光滑的水平地面上有三块木块 a、b、c,质量均为 m,a、c 之间用轻质细绳连接。现用一水平恒力 F 作用在 b 上,三者开始一起做匀加速运动,运动过程中把一块橡皮泥粘在某一木块上面,系统仍加速运动,且始终没有相对滑动。则在粘上橡皮泥并达到稳定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无论粘在哪块木块上面,系统的加速度都不变B. 若粘在 b 木块上面,绳的张力和 a、
2、b 间摩擦力一定都减小C. 若粘在 a 木块上面,绳的张力减小, a、b 间摩擦力不变D. 若粘在 c 木块上面,绳的张力和 a、b 间摩擦力都增大2 如图所示,正方形容器处在匀强磁场中,一束电子从孔 A 垂直于磁场射入容器中,其中一部分从 C 孔射出,一部分从 D 孔射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从 C、D 两孔射出的电子在容器中运动时的速度大小之比为 21B. 从 C、D 两孔射出的电子在容器中运动时间之比为 12C. 从 C、D 两孔射出的电子在容器中运动时的加速度大小之比为 11D. 从 C、D 两孔射出的电子在容器中运动时的加速度大小之比为 213 某同学利用测力计研究在竖直方向
3、运行的电梯运动状态,他在地面上用测力计测量砝码的重力,示数是G,他在电梯中用测力计仍测量同一砝码的重力,发现测力计的示数小于 G,由此判断此时电梯的运动状态可能是A加速下降 B加速上升 C减速下降 D减速上升4 如图所示,a 、b、c 是一条电场线上的三个点,电场线的方向由 a 到 c,a、b 间距离等于 b、c 间距离。高考模式考试试卷解析版第 2 页,共 15 页用 a、 b、 c 和 Ea、Eb、Ec 分别表示 a、b、c 三点的电势和电场强度,可以判定:( )A a b c B a b b cC EaEbEc D Ea=Eb=Ec5 如图所示,竖直平行线 MN、PQ 间距离为 a,其间
4、存在垂直纸面向里的匀强磁场(含边界 PQ),磁感应强度为 B,MN 上 O 处的粒子源能沿不同方向释放比荷为 q/m的带负电粒子,速度大小相等、方向均垂直磁场。粒子间的相互作用及重力不计。设粒子速度方向与射线OM 夹角为 ,当粒子沿 =60射入时,恰好垂直 PQ 射出。则A从 PQ 边界射出的粒子在磁场中运动的最短时间为B沿 =120射入的粒子,在磁场中运动的时间最长C粒子的速率为 x-kwDPQ 边界上有粒子射出的长度为6 如图甲所示,在升降机顶部安装了一个能够显示拉力的传感器,传感器下方挂一轻质弹簧,弹簧下端挂一质量为 m 的小球,若升降机在匀速运行过程中突然停止,以此时为零时刻,在后面一
5、段时间内传感器所显示的弹力 F 的大小随时间 t 变化的图象如图乙所示,g 为重力加速度,则下列选项正确的是A升降机停止前在向上运动B0t 1 时间小球处于失重状态,t 1t 2 时间小球处于超重状态Ct 1t 3 时间小球向下运动,速度先增大后减少Dt 3t 4 时间小球向上运动,速度在减小高考模式考试试卷解析版第 3 页,共 15 页7 如图所示为一质点从 t 0 时刻开始,做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的位移时间图象,图中斜虚线为t 4 s 时对应图象中的点的切线,交时间轴于 t2 s 处,由此可知该质点做匀加速运动的加速度为( )A. B. C. . D. 2m/s21/s23m/s2/
6、s38 (多选)如图所示,在足够长的光滑绝缘水平直线轨道上方的 P 点,固定一电荷量为Q 的点电荷一质量为 m、带电荷量为 q 的物块(可视为质点的检验电荷),从轨道上的 A 点以初速度 v0 沿轨道向右运动,当运动到 P 点正下方 B 点时速度为 v.已知点电荷产生的电场在 A 点的电势 为 (取无穷远处电势为零),P 到物块的重心竖直距离为 h,P、A 连线与水平轨道的夹角为 60,k 为静电常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块在 A 点的电势能 EPA =Q B物块在 A 点时受到轨道的支持力大小为 238kqQmghC点电荷Q 产生的电场在 B 点的电场强度大小 BED点电荷Q 产生的电
7、场在 B 点的电势 20()vq 9 如图,A、B、C 是相同的三盏灯,在滑动变阻器的滑动触头由 a 端向 c 端滑动的过程中(各灯都不被烧坏),各灯亮度的变化情况为AC 灯变亮,A、B 灯变暗 BA、B 灯变亮,C 灯变暗CA、C 灯变亮, B 灯变暗 DA 灯变亮,B、C 灯变暗10如图所示,匀强电场中有 a、b、c 三点,在以它们为顶点的三角形 中,高考模式考试试卷解析版第 4 页,共 15 页a30,c 90,电场方向与三角形所在平面平行。已知 a、b 和 c 点的电势分别为(2 )V 、(23) V 和 2 V。该三角形的外接圆上最低、最高电势分别为3A(2 ) V、(2 ) V3
8、3B0、4 VC(2 ) V、(2 ) V433433D0、2 V311如图所示,A、B、C 三球质量均为 m,轻质弹簧一端固定在斜面顶端、另一端与 A 球相连,A、B 间固定一个轻杆,B、C 间由一轻质细线连接。倾角为 的光滑斜面固定在地面上,弹簧、轻杆与细线均平行于斜面,初始系统处于静止状态,细线被烧断的瞬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A 球的受力情况未变,加速度为零BC 球的加速度沿斜面向下,大小为 gCA、B 两个小球的加速度均沿斜面向上,大小均为 0.5gsin DA、B 之间杆的拉力大小为 2mgsin 高考模式考试试卷解析版第 5 页,共 15 页12右图中 a、b 为真空中竖直向上的电
9、场线上的两点,一带电质点在 a 点由静止释放,沿电场线向上运动,到 b 点恰好速度为零。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带电质点在 a、b 两点所受电场力都是竖直向上B.a 点的电势比 b 点的电势高C.a 点的电场强度比 b 点的电场强度大D.带电质点在 a 点的电势能比在 b 点的电势能小13如图,通电导线 MN 与单匝矩形线圈 abcd 共面,位置靠近 ab 且相互绝缘。当 MN 中电流突然减小时,线圈所受安培力的合力方向( )A向左 B垂直纸面向外C向右 D垂直纸面向里14如图,两根相互平行的长直导线分别通有方向相反的电流 I1 和 I2, 且 I1I2;a、b、c 、d 为导线某一横截面
10、所在平面内的四点,且 a、b、c 与 两导线共面;b 点在两导线之间,b、d 的连线与导线所在平面垂直。磁感应 强度可能为零的点是( )Aa 点 Bb 点 Cc 点 Dd 点 15如图所示,直线 a 和曲线 b 分别是在平直公路上行驶的汽车 a 和 b 的位置时间( x t)图线。由图可知:( )A在时刻 t1,a 车追上 b 车B在时刻 t2,a、b 两车运动方向相反C在 t1到 t2这段时间内, b 车的位移比 a 车的大D在 t1到 t2这段时间内,b 车的速率一直比 a 车的大16如图所示,四个电荷量相等的带电粒子(重力不计)以相同的速度由 O 点垂直射入匀强磁场中,磁场垂直于纸面向外
11、。图中 Oa、Ob、Oc、Od 是四种粒子的运动轨迹,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b cdI1 I2高考模式考试试卷解析版第 6 页,共 15 页A打到 a、b 点的粒子带负电B四种粒子都带正电C打到 c 点的粒子质量最大D打到 d 点的粒子质量最大17(多选)有 a、 b、 c、 d 四颗地球卫星,a 还未发射,在赤道表面上随地球一起转动,b 是近地轨道卫星,c 是地球同步卫星,d 是高空探测卫星,它们均做匀速圆周运动,各卫星排列位置如图所示,则( )A.a 的向心加速度等于重力加速度 g B在相同时间内 b 转过的弧长最长Cc 在 2 小时内转过的圆心角是 6 Dd 的运动周期有可能是 20 小
12、时二、填空题18在伏安法测电阻的实验中,待测电阻 Rx 约 200,电压表 V 的内阻约为 2k,电流表 A 的内阻约为10,测量电路中电流表的连接方式如图甲或图乙所示,结果由公式 计算得出,公式中 U 与 I 分别为电压表和电流表的示数。若将用图甲和图乙电路图测得 Rx 的电阻值分别记为 Rx1 和 Rx2,则_(填“R x1”或“Rx2”)真更接近待测电阻的真实值,且测量值 Rx1_(填“大于”“等于” 或“小于”) 真实值。测量值Rx2_ (填 “大于”“等于”或“小于”)真实值。 (2)图丙所示是消除伏安法系统误差的电路图。该实验的第一步是闭合开关 S1,将开关,2 接 2,调节滑动高
13、考模式考试试卷解析版第 7 页,共 15 页变阻器 Rp和 Rp,使得电压表的示数尽量接近满量程,读出此时电压表和电流表的示数 U1、I 1。接着让两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位置不动,将开关 S2 接 1,再次读出电压表和电流表的示数 U2、I 2,则待测电阻 R 的真实值为_。19物理爱好者陈向阳同学,为了深入研究“动能定理或功能关系”,利用气垫导轨独立设计了如图甲所示的实验裝置。劲度系数 k=100N/m 的弹簧一端固定在导轨左端,右端紧靠质量 m=1kg 的滑块,但不连接。测量遮光条的宽度 d;利用游标卡尺测量,示数如图乙所示,则 d=_mm。测量弹簧的压缩量 x:陈向阳同学打开气源,调节气垫导
14、轨至水平,并使滑块悬浮在导轨上,向左推滑块使弹簧压缩 x,然后释放滑块,遮光条通过光电门的时间 t=1x10-3s,请你推断弹簧压缩量x=_。(弹性势能与压缩量的关系式 ,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三、解答题20如图甲所示,有一磁感应强度大小为 B、垂直纸面向外的匀强磁场,磁场边界 OP 与水平方向夹角为 45,紧靠磁场右上边界放置长为 L,间距为 d 的平行金属板 M、N,磁场边界上的 O 点与 N 板在同一水平面上,O1、 O2 是电场左右边界中点在两板间存在如图乙所示的交变电场(取竖直向下为正方向)某时刻从 O 点竖直向上同时发射两个相同的粒子 a 和 b,质量为 m,电量为 +q,初速度不
15、同粒子 a 在图乙中的 t= 时刻,4T从 O1 点水平进入板间电场运动,由电场中的 O2 点射出粒子 b 恰好从 M 板左端进入电场(不计粒子重力和粒子间相互作用,电场周期 T 未知)求:(1)粒子 a、b 从磁场边界射出时的速度 va、v b;(2)粒子 a 从 O 点进入磁场到射出 O2 点运动的总时间;高考模式考试试卷解析版第 8 页,共 15 页(3)如果交变电场的周期 ,要使粒子 b 能够穿出板间电场,求这电场强度大小 E0 满足的条件4mTqB21已知氢核(质子)的质量是 1.6710-27kg,电子的质量是 9.110-31kg,质子的带电量为 1.610-19C,在氢原子内它
16、们之间的最短距离为 510-11m。已知静电力常量 k=9109N/C2m2,引力常量 G=6.710-11Nm2/kg2。(计算结果取一位有效数字)(1)计算出氢原子中氢核与电子之间的库仑力和万有引力各是多大?(2)求出库仑力与万有引力的比值。(3)谈谈你对计算结果的看法。高考模式考试试卷解析版第 9 页,共 15 页交口县二中 2018-2019 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卷物理(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 【答案】BD【解析】故选 BD。2 【答案】C【解析】A.从 C、D 两孔射出的电子轨道半径之比为 2 1,根据半径公式 r= ,速率之比为 2 1,故 A 正确;C.加速度 a= ,所以
17、从 C、D 两孔射出的电子加速度大小之比为 2 1,C 错误 D 正确。本题选择错误答案,故选:C。3 【答案】AD 【解析】由题,测力计的示数减小,砝码所受的合力方向向下,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知,加速度向下,砝码处于失重状态,而速度方向可能向上,也可能向下,所以电梯可能的运动状态是减速上升或加速下降。故选AD。4 【答案】A5 【答案】BD高考模式考试试卷解析版第 10 页,共 15 页【解析】粒子在磁场中运动过程中,洛伦兹力充当向心力,运动半径 因为所有粒子 和速度都相同,故所有粒子的运动半径都一样,当粒子沿 =60射入时,恰好垂直 PQ 射出,可得 ,故,解得 ,当粒子轨迹与 PQ 边界相
18、切时,轨迹最长,运动时间最长,此时根据几何知识可得 =120,此时是粒子打在 PQ 边界上的最低的点,故相对 Q 的竖直位移为 ,B 正确,C 错误;由于 v 一定,则弧长最短时,时间最短,根据分析可知当粒子沿着边界 MN 方向向上射入时最短,此时圆心在 MN 上,=30,所以 ,此时是粒子打在边界 PQ 的最上端,根据几何知识可得该点相对 O 点竖直位移为 ,故 PQ 边界上有粒子射出的长度为 ,A 错误,D 正确。6 【答案】AC7 【答案】B8 【答案】BCD【解析】9 【答案】A10【答案】 B高考模式考试试卷解析版第 11 页,共 15 页【解析】11【答案】C【解析】细线被烧断的瞬
19、间,AB 作为整体,不再受细线的拉力作用,故受力情况发生变化,合力不为零,加速度不为零,A 错误;对球 C,由牛顿第二定律得: ,解得: ,方向向下,B 错误;以 A、 B 组成的系统为研究对象,烧断细线前,A 、 B 静止,处于平衡状态,合力为零,弹簧的弹力,以 C 为研究对象知,细线的拉力为 ,烧断细线的瞬间,A 、 B 受到的合力等于,由于弹簧弹力不能突变,弹簧弹力不变,由牛顿第二定律得: ,则加速度 ,B 的加速度为: ,以 B 为研究对象,由牛顿第二定律得: ,解得: ,C 正确,D 错误。12【答案】ABC13【答案】C14【答案】C15【答案】 B【解析】高考模式考试试卷解析版第
20、 12 页,共 15 页16【答案】AC【解析】因为磁场垂直纸面向外,根据左手定则可知正电荷应向下偏转,负电荷向上偏转,故到 a、b 点的粒子带负电,A 正确,B 错误;根据半径公式 可知在速度和电荷量相同的情况下,同一个磁场内质量越大,轨迹半径越大,从图中可知打在 c 点的粒子轨迹半径最大,故打在 c 点的粒子的质量最大,C 正确 D 错误。17【答案】BC【解析】二、填空题18【答案】 (1). (2). 大于 (3). 小于 (4). 【解析】(1)因为 ,电流表应采用内接法,则 R x1 更接近待测电阻的真实值,电流表采用内接法,电压的测量值偏大,由欧姆定律可知,电阻测量值大于真实值,
21、同理电流表采用外接法,电流的测量值偏大,由欧姆定律可知,测量值 Rx2 小于真实值。(2)由欧姆定律得: , ,联立可得: 。19【答案】 (1). 4.0 (2). 0.40【解析】(1)由图知第 10 条刻度线与主尺对齐,d=3mm+100.1mm=4.0mm。高考模式考试试卷解析版第 13 页,共 15 页(2)滑块通过光电门时的速度为: ,根据能量守恒得: ,即 ,代入数据解得: 。三、解答题20【答案】(1) (2) (3) 2aqBdvmbv22mdLtqB20qdBEmL【解析】(1)如图所示,粒子 a、b 在磁场中均速转过 90,平行于金属板进入电场由几何关系可得: ,r b=
22、d 12a由牛顿第二定律可得 avqBm2bbvqBmr解得: , adb高考模式考试试卷解析版第 14 页,共 15 页(3)粒子在磁场中运动的时间相同,a、b 同时离开磁场,a 比 b 进入电场落后时间 24admTtvqB故粒子 b 在 t=0 时刻进入电场由于粒子 a 在电场中从 O2 射出,在电场中竖直方向位移为 0,故 a 在板间运动的时间 ta 是周期的整数倍,由于 vb=2va,b 在电场中运动的时间是 ,可见 b 在电场中运动的时间是半个周期的整数倍即12batbLTtn2v粒子 b 在 内竖直方向的位移为 21Tya高考模式考试试卷解析版第 15 页,共 15 页粒子在电场
23、中的加速度 0qEam由题知 4TqB粒子 b 能穿出板间电场应满足 nyd 解得20dEL【点睛】本题考查了带电粒子在电场与磁场中的运动,分析清楚粒子运动过程、作出粒子运动轨迹是正确解题的关键,应用牛顿第二定律、粒子在磁场中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周期公式、牛顿第二定律、运动学公式即可正确解题21【答案】(1)8.010 -8N 410-47N (2)比值为 21039 (3)计算结果表明库仑力远大于万有引力,因此在研究微观粒子的运动时,可以忽略万有引力的影响。【解析】试题分析:应用库仑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直接计算,再进行比较。(1)氢原子中氢核与电子之间的库仑力:(2)氢原子中氢核与电子之间的库仑力和万有引力的比值:(3)计算结果表明库仑力远大于万有引力,因此在研究微观粒子的运动时,可以忽略万有引力的影响。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将库仑定律与万有引力定律计算出的电子与质子之间的作用力,从而确定氢原子中氢核与电子之间的库仑力和万有引力的比值,属于基础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