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白话美术文的典范-朱自清散文冬天赏析记得上学的时候,提及朱自清,大家不约而同的想到的是他那脍炙人口的散文精品,背影、荷塘月色、 桨 声灯影里的秦淮河、 春、等,是公认 的现代散文和现代汉语的楷模。在朱自清的散文中,以抒情散文的成就为最高。朱自清擅长写一种漂亮精致的抒情散文,其构思缜密,笔触细腻,语言优美,是现代散文中的精品。1935 年,郁达夫在中国新文学大系 散文二集导言中说到:“他的散文,仍能够满贮着那一种诗意,文学研究会的散文作家中,除冰心女士外,文章之美,要算他了。” 郁达夫把朱自清的散文 艺术归结为“诗 意” 和“美” ,这几乎成了后来评 价朱自清散文艺术的定论。朱自清散文的感人之处
2、,还在于它们的情真意切。通过朱自清的散文,我们 可以从中窥见他的灵魂,感受他的至情至性。和许多现代白话散文大师一样,朱自清散文的语言也很有特点。朱自清一开始写散文就是用一种很规范的白话文,并纯熟的在文中运用口语。读他的散文,就像跟他面对面坐着,听他亲切地谈话,别有一种感人的风采。散文冬天亦是朱自清的代表作之一,提起冬天,人们自然会想起北国茫茫雪野的世界,灰蒙蒙的天空罩着冷飕飕的寒气,透着冰冷。然而朱自清笔下的冬天,带来的却是一股暖流,一种人间温暖的热流充盈其间。 散文冬天用变幻的镜头摇出了三幅冬日的大特写,主画面中又重现出若干连动的小画面,大中套小,大小衔接粘合,主次相间补充,形成一组冬天里独
3、有的不同景观,别有一番韵味。特别是文章的第一段,那些充满生活情趣的语句,让我获得了很大的精神享受。“ 冬天里吃豆腐”这件事本身也许很普通,但在作者笔下却不平常,你看,“一小块一小块豆腐养在里面,嫩而滑,仿佛反穿的白狐大衣。” 这是多么生动有趣的描写啊! 单从这个“ 养”字,你便可以觉察出作者深厚的语言功底和对生活的真切感受。你不得不为他的个人魅力所折服,真是妙不可言!再看看“我们 ”一家人围 着“小洋锅”吃豆腐的 场面:“ 洋炉子太高了,父亲常常站起来微微地仰着脸,觑着眼睛,从氤氲的热气里伸进筷子,夹起豆腐,一 块块 放在我们的酱油碟里。”“这并不是吃饭,只是玩儿。父亲说晚上冷,吃了大家暖和些
4、。我们都喜欢这种白水豆腐;一上桌就眼巴巴望着那锅,等着那热气,等着热气里从父亲筷子掉下来的豆腐。” 短短几十字,写出了“我们家” 和谐的气氛,写出了“我们”幼时的童真和喜悦,更饱含了浓厚的生活的味道,那是比蘸了酱油的豆腐还醇厚味道。这种味道让人快乐,又容易被人忽略和遗忘,但朱自清以他敏锐的感受力,把它采撷并珍藏起来。简洁生动的寥寥几笔,让我 们又回到了童年时那个温暖的冬天,体会到了简朴的生活所带来的快乐。第二幅画面叠印出另一番情韵:静静的冬夜,“我” 和友人泛舟西湖,头上一弯明月, 远处 一抹湖山,山下一星灯火,身边一阵桨声。我们无言相视,荡着飘着,似醒非醒,似梦非梦。与第一幅画面比,这里少了
5、黑白反差,少了动的知觉,少了喧闹的音色,强化渲染了清幽宁静,映衬出友情的悠远流长。平和冲淡才是一种永恒。这是一幅无声的画面,却胜似有声的世界,在艺术创意上作者玩味出一种佳境。 第三幅画面推出一个空寂的山城峡谷台州。画面跳出了喧嚣的尘缘, 进入松风鸟影的情境。在作者笔端摇曳出一组新的视觉形象, 白天不见人,“ 夜晚点火把” 的长街,好似 “老在过冬天” ,临街的“大方窗”时时闪现出母子三人的微笑迎着 “我” 归来。 这组画面取像上采取了对比的技法,外空内实。外在景观是“ 天地空空”,一片寂寥,而内心世界既隐含着作者难以言表的孤寞又流露出对妻子的无限满足和怀念,对 比中幻化出母子微笑的特写镜头定格
6、在整幅画面上,醒目清晰,难以忘 怀。 三段故事,人物不同、时间不同、地点不同,只取季节的相同,但内在线索是写冬天里作者感到的人情之暖,父子间、朋友间、夫妻间的深挚情感,写这种情感有何意义,文末有一句极为重要的话,“无论怎么冷,大风大雪,想到这些,我心上总是温暖的”。全篇 纵意漫笔,只有一句话串起了所有的材料,三段都写冬天,落笔归结为温暖,写的是人情的暖,是一种心境的反映。而只有亲人朋友在一起时才有春天样暖融融, 由于“ 爱”的情感从内里贯 穿了三段故事,所以全文并不松散 ,它是一个整体。这使我想到我们教师的事业,不正是播撒爱的事业吗?越是有问题的孩子越需要我们耐心的去温暖、开启他的心灵。冬天对准一幅幅不同的冬景,推出、摇近、定格、幻化,使画面中的景色与人物深浅有致,远近相间,动静结合,虚实掩映,营造出“冬天里的春天 ”的意境和氛 围,展 现了人间亲情、友情、爱情永恒这一主题,是文与画合一的佳作。青岛四方小学 姜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