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宽甸满族自治县二中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卷物理.doc

上传人:爱你没说的 文档编号:8966235 上传时间:2019-07-18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898.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宽甸满族自治县二中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卷物理.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宽甸满族自治县二中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卷物理.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宽甸满族自治县二中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卷物理.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宽甸满族自治县二中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卷物理.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宽甸满族自治县二中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卷物理.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高考模式考试试卷解析版第 1 页,共 14 页宽甸满族自治县二中 2018-2019 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卷物理班级_ 姓名_ 分数_高佣联盟邀请码 13579 高佣联盟运营总监邀请码 1357 注册高佣联盟 app一、选择题1 如图所示,带正电的小球 Q 固定在倾角为 的光滑固定绝缘细杆下端,让另一穿在杆上的质量为 m、电荷量为 q 的带正电小球从 A 点由静止释放,到达 B 点时速度恰好为零。若 A、B 间距为 L,C 是 AB 的中点,两小球都可视为质点,重力加速度为 g。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 从 A 至 B,q 先做匀加速运动,后做匀减速运动B. 在 B 点受到的库仑力大小是

2、mgsinC. Q 产生的电场中,A、B 两点间的电势差大小为 U=D. 在从 A 至 C 和从 C 至 B 的过程中,前一过程 q 电势能的增加量较大2 以下各选项中属于交流电的是3 如图所示,在 x 轴上的上方有沿 y 轴负方向的匀强电场,电场强度为 E,在 x 轴下方的等腰直角三角形CDM 区域内有垂直于 xOy 平面向外的匀强磁场,磁感应强度为 B,其中 C、D 在 x 轴上,它们到原点 O 的距离均为 a。现将质量为 m、带电荷量为q 的粒子从 y 轴上的 P 点由静止释放,设 P 点到 O 点的距离为 h,不计重力作用与空气阻力的影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高考模式考试试卷解析版第 2

3、页,共 14 页A若 h= ,则粒子垂直于 CM 射出磁场B若 h= ,则粒子平行于 x 轴射出磁场C若 h= ,则粒子垂直于 CM 射出磁场D若 h= ,则粒子平行于 x 轴射出磁场4 如图所示,在一次救灾工作中,一架离水面高为 H m,沿水平直线飞行的直升飞机 A,用悬索(重力可忽略不计)救护困在湖水中的伤员 B,在直升飞机 A 和伤员 B 以相同的水平速率匀速运动的同时,悬索将伤员吊起。设经 t s 时间后, 、 之间的距离为 l m,且 ,则在这段时间内关于物体 B 的受力情况和运动轨迹正确的是下列哪个图A B C D5 如图,通电导线 MN 与单匝矩形线圈 abcd 共面,位置靠近

4、ab 且相互绝缘。当 MN 中电流突然减小时,线圈所受安培力的合力方向( )A向左 B垂直纸面向外C向右 D垂直纸面向里6 在日光灯的连接线路中,关于启动器的作用,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日光灯启动时,为灯管提供瞬时高压高考模式考试试卷解析版第 3 页,共 14 页B日光灯正常工作时,起降压限流的作用C起到一个自动开关的作用,实际上可用一个弹片开关代替(按下接通,放手断开)D以上说法均不正确 7 如图所示,回旋加速器 D 形盒的半径为 R,所加磁场的磁感应强度 为 B,用来加速质量为 m、电荷量为 q 的质子( ),质子从下半盒的质子源由静H1 止出发,加速到最大能量 E 后,由 A 孔射出则

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回旋加速器加速完质子在不改变所加交变电压和磁场情况下,可以直接对 ( )粒子进行加速e24B只增大交变电压 U,则质子在加速器中获得的最大能量将变大C回旋加速器所加交变电压的频率为2mE2mRD加速器可以对质子进行无限加速8 如图甲所示,不计电表对电路的影响,改变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位置,测得电压表 和 随电流表 的示数变化规律如图乙中 a、b 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图线 a 的延长线与纵轴交点的坐标值等于电源电动势图线 b 斜率的绝对值等于电源的内阻图线 a、b 交点的横、纵坐标之积等于此状态下电源的输出功率图线 a、b 交点的横、纵坐标之积等于此状态下电阻 R0

6、消耗的功率A B C D 9 (多选)如图所示,一个圆形框架以竖直的直径为转轴匀速转动,在框架上套着两个质量相等的小球A、B,小球 A、B 到竖直转轴的距离相等,它们与圆形框架保持相对静止,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小球 A 的合力小于小球 B 的合力高考模式考试试卷解析版第 4 页,共 14 页B小球 A 与框架可能没有摩擦力C小球 B 与框架可能没有摩擦力D增大圆形框架的角速度,小球 B 受到的摩擦力可能增大10如图,电梯的顶部挂有一个弹簧测力计,其下端挂了一个重物,电梯匀速直线运动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 10 N,在某时刻电梯中相对电梯静止不动的人观察到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变为 8 N,g 取

7、10 m/s2,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电梯可能向下加速运动,加速度大小为 2 m/s2B电梯可能向下减速运动,加速度大小为 12 m/s2C此时电梯对人的支持力大小等于人的重力大小D此时电梯对人的支持力大小小于人对电梯的压力11甲、乙两汽车在某平直公路上做直线运动,某时刻经过同一地点,从该时刻开始计时,其 vt 图象如图所示。根据图象提供的信息可知( )A. 从 t0 时刻起,开始时甲在前,6 s 末乙追上甲B. 从 t0 时刻起,开始时甲在前,在乙追上甲前,甲、乙相距最远为 12.5 mC. 8 s 末甲、乙相遇,且距离 t0 时的位置 45 mD. 在 04 s 内与 46 s 内甲的平均速度

8、相等12如图,理想变压器原、副线圈匝数比 n1n2=41,电压表 V 和电流表 A 均为理想电表,灯泡电阻RL=12,AB 端电压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12si(V)utA电流频率为 100Hz B电压表 V 的读数为 96VC电流表 A 的读数为 0.5A D变压器输入功率为 6W高考模式考试试卷解析版第 5 页,共 14 页13如图甲所示,足够长的传送带与水平面夹角为 ,在传送带上某位置轻轻放置一小木块,小木块与传送带间动摩擦因数为 ,小木块的速度随时间变化关系如图乙所示, v0、t 0已知,则A. 传送带一定逆时针转动B. C. 传送带的速度大于 v0D. t0后木块的加速度为14如图,一

9、辆有动力驱动的小车上有一水平放置的弹簧,其左端固定在小车上,右端与一小球相连,设在某一段时间内小球与小车相对静止且弹簧处于压缩状态,若忽略小球与小车间的摩擦力,则在此段时间内小车可能是A向右做加速运动 B向右做减速运动C向左做加速运动 D向左做匀速运动15将质量为 m 的圆环套在固定的水平直杆上,环的直径略大于杆的截面直径,环与杆间的动摩擦因数为,对环施加一位于竖直平面内斜向上且与杆夹角为 的拉力 F,使圆环以加速度 a 沿杆运动,则 F 的大小不可能是 高考模式考试试卷解析版第 6 页,共 14 页图甲A BC D二、填空题16 测定一节干电池的电动势和内电阻的实验中,备有下列器材:A待测的

10、干电池(电动势约为 1.5V,内电阻小于 1.0 )B电流表 G(满偏电流 3mA,内阻 Rg=10)C电流表 A(00.6A,内阻 0.1)D滑动 变阻器 R1(020,10A)E. 滑动变阻器 R2(0200,lA)F定值电阻 R0(990)G开关和导线若干某同学发现上述器材中虽然没有电压表,但给出了两个电流表,于是他设计了如图中甲的(a)、(b)两个参考实验电路,其中合理的是_图的电路;在该电路中,为了操作方便且能准确地进行测量,滑动变阻器应选_(填写器 材前的字母代号)(2)图乙为该同学根据(1)中选出的合理的实验电路利用测出的数据绘出的 I1I 2图线(I 1为电流表 G 的示数,I

11、 2为电流表 A 的示数),则由图线可以得被测电池的电动势 E=_V,内阻 r=_。17如图,为测量作匀加速直线运动小车的加速度,将宽度均为 b的挡光片 A、 B 固定在小车上,测得二者间距为 d。(1)当小车匀加速经过光电门时,测得两挡光片先后经过的时间出t 1和t 2,则小车加速度a=_。(2)(多选题)为减小实验误差,可采取的方法是( )图 乙 高考模式考试试卷解析版第 7 页,共 14 页(A)增大两挡光片宽度 b (B)减小两挡光片宽度 b(C)增大两挡光片间距 d (D )减小两挡光片间距 d三、解答题18如图 所示,在坐标系 xOy 的第一、第三象限内存在相同的匀强磁场,磁场方向

12、垂直于 xOy 平面向里;第四象限内有沿 y 轴正方向的匀强电场,电场强度大小为 E。一带电量为q、质量为 m 的粒子,自 y 轴上的P 点沿 x 轴正方向射入第四象限,经 x 轴上的 Q 点进入第一象限,随即撤去电场,以后仅保留磁场。已知OP d, OQ2d。不计粒子重力。(1)求粒子过 Q 点时速度的大小和方向。(2)若磁感应强度的大小为一确定值 B0,粒子将以垂直 y 轴的方向进入第二象限,求 B0。(3)若磁感应强度的大小为另一确定值,经过一段时间后粒子将再次经过 Q 点,且速度与第一次过 Q 点时相同,求该粒子相邻两次经过 Q 点所用的时间。19为了使航天员能适应失重环境下的工作和生

13、活,国家航天局组织对航天员进行失重训练时创造出了一种失重环境。航天员乘坐在总质量 m=5104 kg 的训练飞机上,飞机以 200 m/s 的速度与水平面成 30倾角匀速飞升到 7 000 m 高空时向上拉起,沿竖直方向以 v0=200 m/s 的初速度向上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匀减速的加速度大小为 g,当飞机到最高点后立即掉头向下,沿竖直方向以加速度 g 做匀加速运动,这段时间内便创造出了完全失重的环境。当飞机离地 2 000 m 高时,为了安全必须拉起,之后又可一次次重复为航天员提供失重训练。若飞机飞行时所受的空气阻力 F=kv(k=900 Ns/m),每次飞机速度达到 350 m/s 后必须

14、终止失重训练(否则飞机可能失控)。求(整个运动过程中,重力加速度 g 的大小均取 10 m/s2)高考模式考试试卷解析版第 8 页,共 14 页(1)飞机一次上下运动为航天员创造的完全失重的时间。(2)飞机从最高点下降到离地 4 500 m 时飞机发动机的推力。高考模式考试试卷解析版第 9 页,共 14 页宽甸满族自治县二中 2018-2019 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卷物理(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 【答案】C【解析】2 【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交流电是指电流的方向发生变化的电流,电流的大小是否变化对其没有影响,电流的方向变化的是 C,故 C 是交流电,ABD 是直流电。考点:考查了对交

15、流电的理解3 【答案】AD 【解析】 若 h= ,则在电场中,由动能定理得:qEh= mv2;在磁场中,有 qvB=m ,联立解得:r=a,如图,根据几何知识可知粒子垂直 CM 射出磁场,故 A 正确,B 错误;若 h= ,与上题同理可得:r= a,则根据几何知识可知粒子平行于 x 轴射出磁场,故 C 错误,D 正确。【名师点睛】本题是带电粒子在组合场中运动的问题,要能熟练运用动能定理求得加速得到的速度,分析向心力来源,由牛顿第二定律求出磁场中轨迹的半径,再结合几何关系进行分析。高考模式考试试卷解析版第 10 页,共 14 页4 【答案】A 【解析】 根据 ,可知 B 在竖直方向上是匀加速上升

16、的,悬索中拉力大于重力,即表示拉力 F 的线段要比表示重力 G 的线段长,飞机在水平方向匀速率运动,所以 F、G 并且都在竖直方向上;向上加速,运动轨迹应向上偏转,只有 A 符合,所以在这段时间内关于伤员 B 的受力情况和运动轨迹正确的是 A。5 【答案】C6 【答案】C【解析】镇流器的作用是在日光灯启动时,为灯管提供瞬时高压,在日光灯正常工作时,起降压限流的作用 所以 AB 错误。启动器起到一个自动开关的作用,实际上可用一个弹片开关代替(按下接通,放手断开)7 【答案】C8 【答案】C【解析】9 【答案】CD【解析】10【答案】A【解析】AB、电梯匀速直线运动时,弹簧秤的示数为 10 N,知

17、重物的重力等于 10 N。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变为 8 N 时,对重物有:mg F=ma,解得 a=2 m/s2,方向竖直向下,则电梯的加速度大小为 2 m/s2,方向竖直向下。电梯可能向下做加速运动,也可能向上做减速运动。故 A 正确,B 错误;C、由于加速度方向竖直向下,人处于失重状态,电梯对人的支持力大小小于人的重力大小,C 错误;D、电梯对人的支持力与人对电梯的压力是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大小相等,D 错误。故选 A。高考模式考试试卷解析版第 11 页,共 14 页11【答案】B【解析】12【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由 可知交流电的频率为 50Hz,A 错误;原线圈输入的电压有效值为 24V

18、,124sin0(V)ut由于 n1n2=U1U2可知,U 2=6V,即电压表的示数为 6V,B 错误;这样电流表的示数 ,260.51UIARC 正确;灯泡消耗的功率 P=U2I=3W,而变压器为理想变压器,本身不消耗能量,因此变压器输入功率也为3W,D 错误考点:变压器13【答案】AD【解析】试题分析: A、若传送带顺时针转动,当滑块下滑( ),将一直匀加速到底端;当滑块上滑( ),先匀加速运动,在速度相等后将匀速运动,两种均不符合运动图象;故传送带是逆时针转动,选项 A 正确 .B、滑块在 0t0内,滑动摩擦力向下作匀加速下滑, ,由图可知 ,则 ,选项 B 错误.C、只有当滑块的速度等

19、于传送带的速度时,滑块所受的摩擦力变高考模式考试试卷解析版第 12 页,共 14 页成斜向上,故传送带的速度等于 v0,选项 C 错误.D、等速后的加速度 ,代入 值得,选项 D 正确。故选 AD考点:考查牛顿第二定律、匀变速直线运动.【名师点睛】本题的关键 1、物体的速度与传送带的速度相等时物体会继续加速下滑2、小木块两段的加速度不一样大14【答案】A【解析】 对小球进行受力分析,因为弹簧处于压缩状态,所以小球受到向右的弹力。由于车的上表面光滑,没有摩擦力,故小球只受到向右的弹力。因此存在两种情况,即向右加速运动和向左减速运动,而小车与小球相对静止,运动情况相同,故 A 正确,BCD 错误。

20、15【答案】C【解析】对环受力分析,受重力、拉力、弹力和摩擦力的作用,其中弹力可能向上,也可能向下,也可能等于零。若环受到的弹力为零,则 Fcos=ma,Fsin =mg,解得 或 ;若环受到的弹力的方向向上,则:Fcos(mgFsin )=ma,解得 ;若环受到的弹力的方向向下,则:Fcos(Fsinmg)=ma,解得 ,故 ABD 是可能的,选项 C 是不可能的。二、填空题16【答案】 b,D 1.48(1.48 士 0.02),0.77(0.750.80)17【答案】(1)(2)B,C三、解答题18【答案】 (1)2 方向与水平方向成 45角斜向上 (2) (3)(2) qEdm mE2

21、qd 2mdqE【解析】高考模式考试试卷解析版第 13 页,共 14 页(2)设粒子做圆周运动的半径为 R1,粒子在第一象限的运动轨迹如图甲所示,O 1为圆心,由几何关系可知O 1OQ 为等腰直角三角形,得R12 d2由牛顿第二定律得qvB0m v2R1联立式得 B0 mE2qd甲(3)设粒子做圆周运动的半径为 R2,由几何分析,粒子运动的轨迹如图乙所示,O 2、O 2是粒子做圆周运动的圆心,Q、F、G、H 是轨迹与两坐标轴的交点,连接 O2、O 2,由几何关系知,O 2FGO2和O2QHO2均为矩形,进而知 FQ、GH 均为直径,QFGH 也是矩形,又 FHGQ ,可知 QFGH 是正方形,QOF 为等腰直角三角形。可知,粒子在第一、第三象限的轨迹均为半圆,得 2R22 d 2粒子在第二、第四象限的轨迹为长度相等的线段,得高考模式考试试卷解析版第 14 页,共 14 页19【答案】 (1)55 s (2)2.710 5 N【解析】(1)上升时间: ,上升高度为: ,竖直下落速度达到 时,下落高度: ,此时飞机离地高度为 ,所以 ,飞机一次上下为航天员创造的完全失重的时间为: ;xk.w(2)飞机离地 4 500 m2 875 m,仍处于完全失重状态,飞机自由下落的高度为 ,此时飞机的速度为 ,由于飞机加速度为 g,所以推力 F 应与空气阻力大小相等,即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等教育 > 高中教育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