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高考模式考试试卷解析版第 1 页,共 19 页淮滨县民族中学 2018-2019 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卷物理班级_ 姓名_ 分数_高佣联盟邀请码 13579 高佣联盟运营总监邀请码 1357 注册高佣联盟 app一、选择题1 如图所示,长均为 d 的两正对平行金属板 MN、PQ 水平放置,板间距离为 2d,板间有正交的竖直向下的匀强电场和垂直纸面向里的匀强磁场,一质量为 的带电粒子从 MP 的中点 O 垂直于电场和磁场方向以v0 射入,恰沿直线从 NQ 的中点 A 射出;若撤去电场,则粒子从 M 点射出(粒子重力不计)。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该粒子带正电B若撤去电场,则该粒子运动时间为原来的
2、 倍C若撤去磁场,则该粒子在运动过程中电势能增加D若撤去磁场,则粒子射出时的速度大小为 v02 用一根绳子竖直向上拉一个物块,物块从静止开始运动,绳子拉力的功率按如图所示规律变化,0to时间内物块做匀加速直线运动,to 时刻后物体继续加速,t 1 时刻物块达到最大速度。已知物块的质量为 m,重力加速度为 g,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高考模式考试试卷解析版第 2 页,共 19 页A. 物块始终做匀加速直线运动B. 0t 0 时间内物块的加速度大小为C. to 时刻物块的速度大小为D. 0t 1 时间内绳子拉力做的总功为3 一个物体以初速度 v0 沿光滑斜面向上运动,其速度 v 随时间 t 变化的规律如
3、图所示,在连续两段时间 m和 n 内对应面积均为 S,则 b 时刻瞬时速度 vb 的大小为A. B. C. D. 4 (2018 江西赣中南五校联考)如图所示, a、 b 两颗人造地球卫星分别在半径不同的轨道上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高考模式考试试卷解析版第 3 页,共 19 页A.a 的周期小于 b 的周期B.a 的动能大于 b 的动能C.a 的势能小于 b 的势能D.a 的加速度大于 b 的加速度5 如图所示,一根质量为 m 的金属棒 AC,用软线悬挂在磁感强度为 B 的匀强磁场中,通入 AC 方向的电流时,悬线张力不为零,欲使悬线张力为零,可以采用的办法是A不改变电流和磁
4、场方向,适当减小电流B不改变磁场和电流方向,适当增大磁感强度C只改变电流方向,并适当增加电流D只改变电流方向,并适当减小电流6 如图甲所示,不计电表对电路的影响,改变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位置,测得电压表 和 随电流表 的示数变化规律如图乙中 a、b 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图线 a 的延长线与纵轴交点的坐标值等于电源电动势高考模式考试试卷解析版第 4 页,共 19 页图线 b 斜率的绝对值等于电源的内阻图线 a、b 交点的横、纵坐标之积等于此状态下电源的输出功率图线 a、b 交点的横、纵坐标之积等于此状态下电阻 R0 消耗的功率A B C D 7 如图所示,直线 a 和曲线 b 分别是在平直公
5、路上行驶的汽车 a 和 b 的位置时间(xt)图线。由图可知:( )A在时刻 t1,a 车追上 b 车B在时刻 t2,a、b 两车运动方向相反C在 t1到 t2这段时间内, b 车的位移比 a 车的大D在 t1到 t2这段时间内,b 车的速率一直比 a 车的大8 在地质、地震、勘探、气象和地球物理等领域的研究中,需要精确的重力加速度 g 值,g 值可由实验精确测定,近年来测 g 值的一种方法叫“对称自由下落法”具体做法是:将真空长直管沿竖直方向放置,自其中 O 点向上抛小球又落至原处所用的时间为 T2在小球运动过程中经过比 O 点高 H 处的 P 点,小球离开 P点至又回到 P 点所用的时间为
6、 T1,测得 T1、T 2 和 H,由可求得 g 为A. B. 218HgT218C. D. 2424g9 在如图甲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动势为 3V,内阻不计, L1、L 2 位相同规格的小灯泡,这种小灯泡的伏安特性曲线如图乙所示,R 为定值电阻,阻值为 10当开关 S 闭合后高考模式考试试卷解析版第 5 页,共 19 页A. L1 的电阻为 1.2 B. L1 消耗的电功率为 0.75WC. L2 的电阻为 5 D. L2 消耗的电功率为 0.1W10探月卫星绕地运行一段时间后,离开地球飞向月球。如图所示是绕地飞行的三条轨道,轨道 1 是近地圆形轨道,2 和 3 是变轨后的椭圆轨道。A 点是
7、 2 轨道的近地点, B 点是 2 轨道的远地点,卫星在轨道 1 的运行速率为 77 km/s,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 )A卫星在 2 轨道经过 A 点时的速率一定大于 77 km/sB卫星在 2 轨道经过 B 点时的速率一定小于 77 km/sC卫星在 3 轨道所具有的机械能小于在 2 轨道所具有的机械能D卫星在 3 轨道所具有的最大速率小于在 2 轨道所具有的最大速率11如图所示为一个质量为 m、电荷量为q 的圆环,可在水平放置的足够长的粗糙细杆上滑动,细杆处于磁感应强度为 B 的匀强磁场中,不计空气阻力,现给圆环向右的初速度 v0,在以后的运动过程中,圆环运动的速度图象不可能是下图中的(
8、) 12 如图所示,光滑半 球形容器固定在水平面上,O 为球心。一质量为 m 的小滑块,在水平力 F 的作用下静止 于 P 点。设滑块所受支持力为 FN,OP 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 。下列关系正确的是( )AF BFmgtan mgtan CF N DF Nmgtan mgtan 13如图所示,在一次救灾工作中,一架离水面高为 H m,沿水平直线飞行的直升飞机 A,用悬索(重力可忽略不计)救护困在湖水中的伤员 B,在直升飞机 A 和伤员 B 以相同的水平速率匀速运动的同时,悬索将伤abMNdc高考模式考试试卷解析版第 6 页,共 19 页员吊起。设经 t s 时间后, 、 之间的距离为 l m,
9、且 ,则在这段时间内关于物体 B 的受力情况和运动轨迹正确的是下列哪个图A B C D14电磁波在空中的传播速度为 v,北京交通广播电台的频率为 f,该电台所发射电磁波的波长为A. B. C. D. 15如图所示是物体在某段运动过程中的 vt 图象,在 t1和 t2时刻的瞬时速度分别为 v1和 v2,则时间由 t1到 t2的过程中,物体的 ()A 加速度增大B 加速度不断减小C 平均速度D 平均速度高考模式考试试卷解析版第 7 页,共 19 页16一正弦交变电流的电压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如图所示。由图可知该交变电流A周期为 0.125s B电压的有效值为 V102C电压的最大值为 V D电压瞬时值
10、的表达式为 (V )sin8ut17(2016河北仙桃高三开学检测)某蹦床运 动员在一次蹦床运动中仅在竖直方向运动,如图为蹦床对该运动员的作用力 F 随时间 t 的变化图象。不考虑空气阻力的影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t 1 至 t2 过程内运动员和蹦床构成的系统机械能守恒Bt 1 到 t2 过程内运动员和蹦床构成的系统机械能增加Ct 3 至 t4 过程内运动员和蹦床的势能之和增加Dt 3 至 t4 过程内运动员和蹦床的势能之和先减小后增加18如图所示,倾角为 的斜面静置于地面上,斜面上表面光滑,A、B、C 三球的质量分别为 m、2m 、3m,轻质弹簧一端固定在斜面顶端、另一端与 A 球相连
11、,A 、B 间固定一个轻杆,B、C 间由一轻质细线连接。弹簧、轻杆与细线均平行于斜面,初始系统处于静止状态,现突然剪断细线或弹簧。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弹簧被剪断的瞬间,A、 B、C 三个小球的加速度均为零B弹簧被剪断的瞬间,A、 B 之间杆的弹力大小为零 C细线被剪断的瞬间,A、 B 球的加速度沿斜面向上,大小为 gsinD细线被剪断的瞬间,A、 B 之间杆的弹力大小为 4mgsin二、填空题19在“描绘小灯泡的伏安特性曲线”的实验中,小灯泡的规格为“2.0V,0.5A ”。备有下列器材:高考模式考试试卷解析版第 8 页,共 19 页A. 电源 E(电动势为 3.0V,内阻不计)B. 电压表 (
12、量程 0-3V,内阻约 )C. 电压表 (量程 0-15V,内阻约 )D. 电流表 (量程 0-3A,内阻约 )E. 电流表 (量程 0-0.6A,内阻约 )F. 滑动变阻器 (0- ,3.0A )G. 滑动变阻器 (0- ,1.25 A)H. 开关和若干导线为了尽可能准确地描绘出小灯泡的伏安特性曲线,请完成以下内容。(1)实验中电压表应选用_,电流表应选用_,滑动变阻器应选用_(请填写选项前对应的字母)。测量时采用图中的_图电路(选填“甲”或“乙”)。(2)图丙是实物电路,请你不要改动已连接的导线,把还需要连接的导线补上。_(3)某同学完成该实验后,又找了另外两个元件,其中一个是由金属材料制
13、成的,它的电阻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而另一个是由半导体材料制成的,它的电阻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他又选用了合适的电源、电表等相关器材后,对其中的一个元件进行了测试,测得通过其中的电流与加在它两端的电压数据如下表所示:U/V 0.40 0.60 0.80 1.00 1.20 1.50 1.60I/A 0.20 0.45 0.80 1.25 1.80 2.81 3.20高考模式考试试卷解析版第 9 页,共 19 页请根据表中数据在图丁中作出该元件的 I-U 图线_;该元件可能是由_(选填“金属”或“半导体”)材料制成的。20在“伏安法测电阻”实验中,所用测量仪器均已校准。其中某一次测量结果如图所示,其
14、电压表的读数为_V,电流表的读数为 _A。21在做“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的实验时,某学生将实验装置如图甲安装,准备接通电源后开始做实验。(1)图中砂和砂桶的总质量为 m,小车和砝码的总质量为 M,实验中用砂和砂桶总重力的大小作为细线对小车拉力的大小,试验中,为了使细线对小车的拉力等于小于所受的合外力,先调节滑轮的高度,使细线与长木板平行,接下来还需要进行的一项操作是_。A将长木板水平放置,让小车连着已经穿过打点计时器的纸带,给打点计时器通电,调节 m 的大小,使小车在砂和砂桶的牵引下运动,从打出的纸带判断小车是否做匀速运动B将长木板的一端垫起适当的高度,让小车连着已经穿过打点计时器的纸
15、带,撤去砂和砂桶,给打点计时器通电,轻推一下小车,从打出的纸带判断小车是否做匀速运动C将长木板的一端垫起适当的高度,撤去纸带以及砂和砂桶,轻推一下小车,观察判断小车是否做匀速运动D当改变小车的质量时,需要重新平衡摩擦力(2)实验中要进行质量 M 和 m 的选取,才能认为绳子的拉力约等于 mg,以下最合理的一组是_。AM=100 g,m=40 g、50 g、60 g、80 g、100 g、120 gBM=200 g,m=10 g、15 g、20 g、25 g、30 g、40 g高考模式考试试卷解析版第 10 页,共 19 页CM=200 g,m=40 g、50 g、60 g、80 g、100 g
16、、120 gDM=400 g,m=10 g、15 g、20 g、25 g、30 g、40 g(3)图乙是实验中得到的一条纸带,A、B、C 、D、E 为 5 个相邻的计数点,相邻的两个计数点之间还有四个点未画出。量出相邻的计数点之间的距离分别为 sAB=4.22 cm、s BC=4.65 cm、s CD=5.08 cm、s DE=5.49 cm。已知打点计时器的工作周期为 T=0.02 s,则打点计时器打下 C 点时的速度大小为:v C=_m/s(结果保留2 位有效数字),小车的加速度为:a=_。(4)在验证当小车的质量一定时,小车的加速度与合外力 F 的关系时,小华所在的实验小组根据实验数据作
17、出了如图所示的 aF 图象,其原因可能是_;图线的斜率代表的物理意义是:_。三、解答题22以下说法中错误的是A水平地面上滑动的木块最终停下来,是由于没有外力维持木块运动的结果B不受外力作用时,物体的运动状态保持不变C牛顿第一定律反映了物体不受外力作用时的运动规律D自由下落的石块,速度越来越大,是由于重力改变了它的运动状态23 如图所示,一质量 M=3.0 kg、足够长的木板 B 放在光滑的水平面上,其上表面放置质量 m=1.0 kg 的小木块 A,A 、B 均处于静止状态, A 与 B 间的动摩擦因数 =0.30,且最大静摩擦力与滑动摩擦力大小相等。现给木块 A 施加一随时间 t 变化的水平力
18、 F=kt(k=2.0 N/s),取 g=10 m/s。(1)若木板 B 固定,则经过多少时间木块 A 开始滑动;(2)若木板 B 固定,求 t2=2.0 s 时木块 A 的加速度大小;(3)若木板 B 不固定,求 t1=2.0 s 时木块 A 受到的摩擦力大小。高考模式考试试卷解析版第 11 页,共 19 页淮滨县民族中学 2018-2019 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卷物理(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 【答案】A D 【解析】 撤 去 电 场 , 粒 子 从 M 点 射 出 , 粒 子 刚 射 入 磁 场 时 所 受 洛 伦 兹 力 竖 直 向 上 , 由 左 手 定 则 知 粒 子 带正 电
19、 荷 , 故 A 正 确 ; 电 磁 场 共 存 时 , 粒 子 运 动 的 时 间 , 撤 去 电 场 后 , 粒 子 在 磁 场 中 做 匀 速 圆 周 运动 的 时 间 : , 则 该 粒 子 运 动 时 间 为 原 来 的 , 选 项 B 错 误 ; 若 撤 去 磁 场 ,得 : v= v0, 故 D 正 确 。【名师点睛】本题考查带电粒子在电场、磁场中两的运动,粒子在电场中做类平抛运动,在磁场中做匀速圆周运动,分析清楚粒子运动过程是解题的前提,根据粒子在磁场中的偏转方向判断出洛伦兹力方向,应用左手定则可以判断出粒子的电性;应用类平抛运动规律与牛顿第二定律可以解题。2 【答案】D【解析
20、】由图可知在 0-t0 时间内物块做匀加速直线运动,t 0 时刻后功率保持不变,根据 P=Fv 知,v 增大,F减小,物块做加速度减小的加速运动,当加速度减小到零,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故 A 错误;根据P0=Fv=Fat,由牛顿第二定律得:F=mg+ma,联立可得:P=(mg+ma )at ,由此可知图线的斜率为:,可知 ,故 B 错误;在 t1 时刻速度达到最大,F=mg,则速度: ,可知 t0 时刻物块的速度大小小于 ,故 C 错误;在 P-t 图象中,图线围成的面积表示牵引力做功的大小即:,故 D 正确。所以 D 正确,ABC 错误。 3 【答案】C高考模式考试试卷解析版第 12 页,共
21、 19 页【解析】设 b 点的速度为 vb,加速度为 a,根据位移时间公式: 可得: 和,速度位移间的关系为:v b=va+am,联立解得: ,故 C 正确,ABD 错误。4 【答案】 AD【解析】地球对卫星的万有引力提供卫星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向心力即:G 2Mmr=ma=m2Tr ,解得: T=23rM.。由于卫星 a 的轨道半径较小,所以 a 的周期小于 b 的周期,选项 A 正确;由 G 2=ma 可知,a 的加速度大于 b 的加速度,选项 D 正确。5 【答案】B【解析】6 【答案】C【解析】7 【答案】 B高考模式考试试卷解析版第 13 页,共 19 页【解析】8 【答案】B9 【答案
22、】BC【解析】AB、当开关闭合后,灯泡 L1 的电压 U1=3V,由图读出其电流 I1=0.25A,则灯泡 L1 的电阻,功率 P1=U1I1=0.75W故 A 错误,BC 正确;1320.5URIC、灯泡 L2 的电压为 U,电流为 I,R 与灯泡 L2 串联,则有 ,在小灯泡的伏安30.1RUI特性曲线作图,如图所示,则有 ,L 2 的电阻为 5,L 2 消耗的电功率为 0.2W,故 C 正确,D 错误;0.2,1VIAU故选 BC。10【答案】AB【解析】高考模式考试试卷解析版第 14 页,共 19 页考点:考查了万有引力定律的应用【名师点睛】题要掌握离心运动的条件和近心运动的条件,能够
23、根据这两个条件判断速度的大小还要知道卫星的运动的轨道高度越高,需要的能量越大,具有的机械能越大11【答案】B12【答案】A【解析】解法三:正交分解法。将滑块受的力水平、竖直分解,如图丙所示,mgF Nsin ,FF Ncos ,联立解得:F ,F N 。mgtan mgsin 解法四:封闭三角形法。如图丁所示,滑块受的三个力组成封闭三角形,解直角三角形得:F ,F Nmgtan ,故 A 正确。mgsin 高考模式考试试卷解析版第 15 页,共 19 页13【答案】A 【解析】 根据 ,可知 B 在竖直方向上是匀加速上升的,悬索中拉力大于重力,即表示拉力 F 的线段要比表示重力 G 的线段长,
24、飞机在水平方向匀速率运动,所以 F、G 并且都在竖直方向上;向上加速,运动轨迹应向上偏转,只有 A 符合,所以在这段时间内关于伤员 B 的受力情况和运动轨迹正确的是 A。14【答案】A【解析】根据光速、频率、波长之间关系有:v=f,所以波长为: ,故 A 正确,BCD 错误。15【答案】 B16【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由电压随时间的变化规律可知,周期为 0.250s,故 A 不对;电压的最大值为 20V,故电压的有效值为 = V ,B 是正确的;C 是不对的;电压瞬时值表达式中,最大值是 V 是不对的,应该是201 10220V,故 D 也不正确。考点:交流电的电压与时间的关系。17【答案
25、】BD【解析】18【答案】BCD高考模式考试试卷解析版第 16 页,共 19 页【解析】若是弹簧被剪断,将三个小球看做一个整体,整体的加速度为 ,然后隔离 A,对 A 分析,设杆的作用力为 F,则 ,解得 ,A 错误,B 正确;剪断细线前,以 A、B、C 组成的系统为研究对象,系统静止,处于平衡状态,合力为零,则弹簧的弹力为,以 C 为研究对象知,细线的拉力为 3mgsin 。剪断细线的瞬间,由于弹簧弹力不能突变,弹簧弹力不变,以 A、B 组成的系统为研究对象,由牛顿第二定律得,解得 A、B 两个小球的加速度为 ,方向沿斜面向上,以B 为研究对象,由牛顿第二定律得: ,解得杆的拉力为 ,故 C
26、D 正确。二、填空题19【答案】 (1). B (2). E (3). F (4). 甲 (5). (6). (7). 半导体【解析】(1)灯泡的额定电压为 2.0V,则电压表选择 B由于灯泡的额定电流为 0.5A,则电流表选择E灯泡的电阻 ,为了便于测量,滑动变阻器选择 F灯泡的电流和电压从零开始测起,滑动变阻器采用分压式接法,灯泡的电阻与电流表内阻相当,属于小电阻,电流表采用外接法,即采用甲电路(2)实物连线如图;高考模式考试试卷解析版第 17 页,共 19 页(3)根据描点法得出该元件的 I-U 图线如图所示,由图线可知,电阻随着电流增大而减小,属于半导体材料成点睛:本题考查了连接实物电
27、路图、描点作图,确定滑动变阻器与电流表的接法是正确连接实物电路图的前提与关键,电压与电流从零开始变化时,滑动变阻器应采用分压接法 20【答案】 (1). 0.80 (2). 0.42【解析】电压表的读数为 0.80V,电流表的读数为 0.42A。21【答案】 (1)B (2) D (3)0.49 0.43 (4)没有平衡摩擦力或平衡摩擦力时斜面的倾角太小 1/M【解析】(1)为了使细线对小车的拉力等于小车所受的合外力,先调节长木板一端滑轮的高度,使细线与长木板平行。接下来还需要进行的一项操作是将长木板的一端垫起适当的高度,让小车连着已经穿过打点计时器的纸带,撤去砂和砂桶,给打点计时器通电,轻推
28、小车,从打出的纸带判断小车是否做匀速运动,即平衡摩擦力,故 B 正确、AC 错误。当改变小车的质量时,不需要重新平衡摩擦力,选项 D 错误;故选 B。(2)当 m M 时,即当沙和沙桶总质量远远小于小车和砝码的总质量,绳子的拉力近似等于沙和沙桶的总高考模式考试试卷解析版第 18 页,共 19 页三、解答题22【答案】A【解析】23【答案】(1)1.5 s (2)1 m/s2 (3)3 N【解析】(1)当木板固定时,A 开始滑动瞬间,水平力 F 与最大静摩擦力大小相等,则:F=f=mg,设经过 t1 时间 A 开始滑动,则:F= kt1,解得 ;(2)t=2s 时,有:F =kt=22 N=4 N,有牛顿第二定律有:Fmg=ma,解得 ;(3)若木板 B 不固定,假设 A、B 间摩擦达到最大静摩擦,此时两物体的加速度相同,高考模式考试试卷解析版第 19 页,共 19 页由 B 应用牛顿第二定律有: ,解得 ,再对 AB 整体应用牛顿第二定律有:F=(m +M)a=4 N,由 F=kt 可知,当 t1=2.0 s 时 F=4 N,即此时 AB 相对静止,所以木块 A 受到的摩擦为最大静摩擦力即为 3 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