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台州市 2012 年高三年级一模文综地理科考试分析执笔:温岭中学 李俊成 黄岩中学 毛庆云 说明:文中图表需放大 200%才清晰可见 一、 试卷特点1目标明确,容量合理本次命题以浙江省考试说明的考核目标和要求为指导,突出原创,在考查内容范围内设计体现不同层次能力要求的试题,希望给 2012 届高三在一模后的复习提供一个比较合理的导向。台州市 2012 年高三年级调考试题命制以高考为主要目标,考查范围为高考大纲全部内容。本次试卷的自然与人文地理考查内容分值比例为 56:44,增加了试卷的整体难度。试卷形式与高考相同:文综试卷中的地理部分由客观题和主观题两部分组成-客观题 11 题,5 个组题和
2、1 个单题,主观题 2 大题共 6 小题。字数 1593(不含图),比 2011 年浙江高考试卷(1682 字)少 89 字。选修部分(城乡规划和自然灾害防治)2 题(6 小题) ,共 20 分,字数 573,比2011 年浙江选修部分(字数 473)多 100 字。整体文字数量两卷基本相当,这对考生在考试时间上的把握上有一定的模拟作用。2.追求原创,不断磨合和去年的台州统考相比,本次考试题目均为原创,所选的 13 张图(含自选模块 2 张图)均为原创图。下面以选择题部分为例说明磨合简况。图 1 原本从 M 国的自然地理环境特征、石油、岛屿 N 到 M 国家大陆的最短距离、M 国家的面积估算和
3、岛屿 N 所在群岛被称作“独特的活的生物进化博物馆和陈列室”等五个角度命选择题,同时还从 M 国东西两个城市的气候特征差异的描述与成因分析、农业经济、资源开发角度命制选择题。最后在不断的磨合中舍弃非选择题(因为以伊朗为载体的题目设计更成熟,另一个题目必须为中国区域。同时区域只是一个载体和形式,本质是考查“四个能力” ) 。图 2 原本命制两道题目,后舍弃不成熟的一题;图 3 原本在过年前的台州统考中使用,后保留在本次考试中使用;图 4 的绘制比较繁琐,题目设置的修改也是经过多次磨合,尤其是第 6 题,每一次修改必改第 6 题;图 5 所示的两道题目也同样经过了多次的修改,如在河流袭夺和人工裁弯
4、取直中的比较,改图 1968 年绘制,图示区域的中部在 1948 年前后进行过一次人工裁弯取直,但如何考查更有地理味道,我们从侧重人工裁弯取直转移到了流水侵蚀的角度。图 6 成题最快,改动最小。3.设问限定,关注切口非选择题尽量设问明确,切口较小并易于学生分层和有针对性的答题,也使得试题本身命制更加科学、具体、注重实效。如 36 题三个小题的设问非常具体,第(1)小题中的“甲地形区” 、 “从地形和大气环流的角度” 、第(2)小题中的“从地形和气候角度推测” 、第(3)小题中的“七级及以上地震” 。再如 37 题三个小题的设问也很有味道,第(1)小题中的“M 虚线框、 “海岸线的变迁” 、第(
5、2)小题中的“结合长三角旅游城市首位度的变化情况” 、第(3)小题中的“当前产业投资构成” 。4.难度偏大,积极引导地理学科的考核目标与要求主要有: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的基本技能、描述和阐述地理事物、论证和探讨地理问题等四个方面,这四个方面进一步又分为三个不同的水平层次。本次考试为高三第二学期一模考试,参加考试的对象为 29 所重点中学,平均 41.43 分,平均分超过 45 的仅有 4 所学校,尽管考试数据与高考 0.57 左右的难度系数相比难度偏大,但教师应有意识的去帮助学生分析本次考试中丢分的“主体盲区” ,有助于学生克服畏难情绪并在不断的查漏补缺中充实和完善,并在“我
6、能行”的潜意识中突破自已原有的思维封锁,并以良好的心态与高考同行,那就是与自己的成功携手。二、成绩分析本次参加联考联评的学校有 29 所,文科考生 4694 名。具体各项指标如下:1平均分地 理 平 均 分41.430102030405060台州中学路桥中学仙居中学天台中学玉环楚门中学玉环玉城中学黄岩中学温岭新河中学三门中学台州一中椒江书生中学温岭中学 29校椒江洪家中学天台育青中学临海回浦中学黄岩二高临海大田中学路桥蓬街私立中学玉环实验学校椒江三梅中学温岭二中温岭箬横中学天台平桥中学临海六中温岭泽国中学温岭大溪中学临海杜桥中学温岭松门中学台州市实验中学从上图可看出,本次评估基本上检测出了各校
7、的真实水平,但 29 校间的差距还是较大的,最高的台州中学与最低的台州市实验中学平均分相差 22.15 分。尤其是平均分第一的台州中学与第二的路桥中学相差了 5.85 分,说明台州中学学生的地理能力水平明显高于我市其他学校。台州中学、路桥中学、仙居中学居领先水平,天台中学、玉环楚门中学、玉环玉城中学、黄岩中学紧跟其后。值得一提的是路桥中学、玉环楚门、玉城等学校进步很大。客 观 题 平 均 分16.970510152025台州中学仙居中学温岭新河中学玉环楚门中学天台中学三门中学玉环玉城中学黄岩中学天台平桥中学椒江书生中学路桥中学椒江洪家中学 29校台州一中天台育青中学温岭箬横中学温岭中学路桥蓬街
8、私立中学临海回浦中学黄岩二高温岭二中椒江三梅中学临海大田中学温岭泽国中学温岭大溪中学玉环实验学校温岭松门中学临海六中临海杜桥中学台州市实验中学从客观题角度看,台州中学、仙居中学、温岭中学有优势,而总分平均分居前 2 的路桥中学并不十分突出,说明不少学校在主、客观题的得分水平是有差距的。5.85主 观 题 平 均 分24.5305101520253035台州中学路桥中学天台中学玉环玉城中学黄岩中学台州一中玉环楚门中学仙居中学临海回浦中学温岭中学椒江书生中学温岭新河中学三门中学 29校天台育青中学椒江洪家中学临海大田中学黄岩二高玉环实验学校路桥蓬街私立中学椒江三梅中学温岭二中临海六中临海杜桥中学温
9、岭泽国中学温岭箬横中学温岭大溪中学温岭松门中学天台平桥中学台州市实验中学从主观题角度看,台州中学、路桥中学、天台中学等学校平均分较高,路桥中学和天台中学的主观题得分情况明显比客观题好,而仙居中学的主观题得分比客观题差些。从总体上看,选择题得分、主观题得分与平均分的相关性还是正常的。但路桥中学明显表现出选择题学生客观题应试能力不足,且主观题非常不错,下阶段若在客观题训练上多下功夫定能考出更好的成绩。而仙居中学刚好相反,客观题远比主观题好,这类学校要抓住自己的薄弱环节进行提高,势必能取得更好的效果。2各校优秀生人数、优良生人数对比050100150200250300350台州中学路桥中学天台中学仙
10、居中学临海回浦中学 黄岩中学温岭新河中学临海大田中学椒江书生中学玉环楚门中学玉环玉城中学 台州一中 三门中学 黄岩二高 温岭中学椒江洪家中学天台育青中学温岭箬横中学路桥蓬街私立中学 温岭二中 临海六中天台平桥中学玉环实验学校温岭松门中学临海杜桥中学温岭大溪中学台州市实验中学椒江三梅中学温岭泽国中学优 秀 人 数优 良 人 数本次成绩的优秀分数线是 54 分,优良分数线是 42 分。从图中可以看出,台州中学是优秀生、优良生人数的第一梯队,路桥中学、天台中学、仙居中学为第二梯队,其他学校还需要努力。3各分数档人数的分布0200400600800100012001400160090档 80档 70档
11、 60档 50档 40档 30档 30下地理成绩峰值出现在 4049 分之间共有 1427 人,60 分以上人数 299 人,从分数看,难度要求看是偏高的。借用牟老师在市高三研讨会上的一句话, “考试结果,这是我主持命题以来从成绩层面看最“失败”的一次命题。 ”很值得我们深思。三、学生答题状况及存在问题分析1选择题答题情况分析(均以 29 校数据来分析)第一组题:1、难度:0.05,属超难题;2、0.2,属难题。题号 标准答案 A 选择项 B 选择项 C 选择项 D 选择项 上(30%) 中(40%) 下(30%)1 B 14.61 5.39 57.29 22.67 0.28 0.21 0.1
12、52 A 20.39 12.38 6.48 60.69得分 1.03 0.83 0.55第 1 小题,从经纬度判断该国(厄瓜多尔)位于南美洲西北部,西临太平洋,赤道横贯国境北部。从地形看,有海拔超过 5000 米的高大山脉(安第斯山)纵贯国境中部,全国分为西部沿海、中部山地和东部地区三个部分。从纬度位置和地形角度,可判读该国中部山区海拔较高处多草地,而西部沿海、东部地区和中部山区海拔较低处森林广布;河流补给尽管存在冰川融水,但仍旧以雨水补给为主。图中岛屿 N(加拉帕戈斯群岛)为火山岛,其地理位 置 极 其 特 殊 , 处 在 寒 暖 洋 流 交 汇 处 , 来 自 南 部 的 秘 鲁 寒 流
13、和 北 部 的 赤 道 暖 流 交汇 于 此 。 这 里 海 洋 生 物 异 常 丰 富 , 喜 寒 、 喜 暖 动 物 一 应 俱 全 。 热 带 气 候 使 岛 上 大 部 分 地区 干 燥 少 雨 , 甚 至 无 雨 。从 考 试 情 况 来 看 , 有 57%的 学 生 认 为 该 岛 沿 海 生 物 资 源 单 一 而 错 选 ; 从 考 试 的 区分 度 而 言 , 本 题 的 区 分 度 差 异 很 小 , 不 具 备 考 试 选 拔 功 能 ; 从 教 学 角 度 而 言 , 高 二 旅 游地 理 第 二 章 第 三 节 国 外 名 景 欣 赏 一 课 的 第 一 张 图 提
14、及 到 的 12 个 名 景 应 让 学 生 大 致了 解 , 其 中 南 美 洲 两 个 , 本 题 中 的 岛 屿 N 就 是 其 中 之 一 , 因 此 从 知 识 点 梳 理 和 解 题 技巧 角 度 , 本 题 以 其 切 口 独 特 不 失 为 一 道 很 好 的 课 堂 教 学 素 材 。第 2 小题,石油分布在该国的西部沿海(瓜亚基尔湾一带)、东部地区(亚马逊平原地区),从题干中的“近年来”、“大力发展”和“原油出口”关键字眼中,不难将选项框定在 A 和 D 中,回归到题目的本源,问的是原油出口,则首先需要开采出大量的原油,作为南美一个经济发展并不起色的国家,亟 需 解 决 的
15、 问 题 是 引 进 资 金 和 技 术 , 后 续 工 作才 是 完 善 相 关 配 套 的 基 础 设 施 , 其 中 修 建 交 通 设 施 仅 是 其 中 一 个 环 节 。 若在该题题组的题干中增加“该国一半左右的人从事农牧业生产,渔业比较发达。”的简要文字信息,即题目改为“图 1 为 M 国简图(岛屿 N 所在群岛是该国的一个省),该国一半左右的人从事农牧业生产,渔业比较发达。”这样既有助于第 1 题选 C 的比例下降,也有助于说明该国的大致产业结构和经济发展水平,从而降低难度系数,使得题目区分度更加合理。第二组题:3、难度:0.78,属容易题。本题组侧重考查学生读图能力,从图中看
16、,大致以上个世纪 7080 年代为界,该国的人口增长率呈现先下降后上升的特征,且上升的势头快于下降的势头,尤其是本世纪以来上升势头更猛,与此同时,该国的人口自然增长率呈现先下降后平稳波动的特征,也就说明从上个世纪 80 年代以来,两条曲线的差距呈现拉大的趋势,表明该国人口的机械增长不断增加。结合北欧诸国近三十年来经济的发展、比较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和福利制度等因素,可以判断经济发展是导致这种差距拉大的主要因素。第三组题:4、难度:0.68,属中等题;5、0.54,属较难题。题号 标准答案 A 选择项 B 选择项 C 选择项 D 选择项 上(30%) 中(40%) 下(30%)4 D 7.33 4.
17、73 19.81 67.94 3.46 2.81 1.755 B 53.88 35.11 5.65 5.33得分2.41 1.24 0.47第 4 小题,该河流的一个明显特征是上游和下游多支流,中游几乎没有支流。再从经纬度判读,该河流的上游和下游都在热带多雨区,中游在热带沙漠区,再加上中游地区的强烈蒸发和渗漏,因此年平均流量中游最低,从本题的选项的对比中不难选出正确选项。如果解释测站和的年平均流量哪个更大时,可通过纬度位置、测站上游干流汇入支流长短和距离入海口位置得出正确的判断。第 5 小题,本题是基于第 4 题思考基础上的延伸,结合 15N 纬线从该河段中部穿过,影响其支流汇入少的主要是因为
18、降水少、蒸发旺盛而导致支流少。近 54%的学生易将“汇入支流少”理解为“无支流汇入”并结合我国黄河下游地上河的特征想当然地迁移为该地北部因地势高而汇入支流少,其实,河流永远往低处流,并且该河段汇入的支流少并不是没有支流,否则按照这样的思路分析,该河流上游因地势更高而汇入支流应该更少,因此关于选择题思考到位的训练仍需要加强。第四组题:6、难度:0.12,属超难题;7、0.64,属中等题。第 6 小题,本题考查地理信息系统的原理。本题也是考后广大一线教师争议最大的一道选择题。争议的关键点是对图的理解角度。本题题干中的关键词是“拟扩建”和“预测图” ,将 4 张图叠加在一起,发现图示区域中唯有东南区
19、域污染物浓度变化明显,而其它区域污染物浓度变化基本稳定,因此可以判定该扩建的火电厂应该分布在该区域的东南部,因此选 C。更多的同学没有理解题意,大多根据我国包头冬季盛行西北风,在 B 和 D 选项中进行想当然的痛苦式的舍弃选则。本题有许多许多老师和我探讨火电厂的合理区位问题,认为正确答案选项的火电厂位置不合理,这是将我们的教学引入了死胡同。本题并没有任何信息要求判断火电厂区位的合理性,只是要求学生根据题干及图示信息判断出拟建火电厂的位置即可,至于这个火电厂是否扩建得合理、是否在原厂址扩建,不是本题需要探讨的问题。同时,许多老师在试题号 标准答案 A 选择项 B 选择项 C 选择项 D 选择项
20、上(30%) 中(40%) 下(30%)3 B 7.46 77.91 8.29 6.26得分 3.58 3.26 2.4题号 标准答案 A 选择项 B 选择项 C 选择项 D 选择项 上(30%) 中(40%) 下(30%)6 C 13.95 41.67 12.21 32.1 0.41 0.51 0.547 A 63.89 1.51 18.39 16.13得分 3.13 2.54 1.92卷评析课中没有抓住解题的关键词:火电厂会对周边地区造成一定的大气污染,扩建后污染物浓度有变化(许多老师和学生认定图示地区污染都是火电厂造成的,也是误区) 。既然不知道扩建前的污染状况,只有通过四幅图的比较才能
21、了解。 (牟哲富)第 7 小题,本题考查环境污染与人口分布的关系。关注题干中的“进一步”,该区域内的人口分布密度信息需要搜集,城市交通类型和区域地质地貌容易排除,但城区近期规划又是一个争议点,其实预测是基于现实的推测,若将推测基于一个假想的空间中,这样的推测意义本身不大。(而且规划只是愿景,什么时候实现是不知道的,以假想推测假想更不符合题目要求。如果按此逻辑推理,城市交通类型是否也对,地铁影响最小,骑自行车影响最大。牟哲富)第五组题:8、难度:0.16,属超难题;9、0.32,属难题题号 标准答案 A 选择项 B 选择项 C 选择项 D 选择项 上(30%) 中(40%) 下(30%)8 D
22、31.74 5.2 46.21 16.77 0.89 0.61 0.519 A 32.42 16.23 38.82 12.44得分 1.69 1.3 0.85第 8 小题,本题考查从等值线分布规律中判读地理信息,选项 A、C 的迷惑性很强,若“根据等值线越密集则变化差异越大的”常规规律来迁移,很容易错选 C,46%的错选率也证明了这一点;若从树龄数值越大的区域信息只能推导出该地距离河水曾经覆盖时间越久,并不代表河道变迁速率一定小,否则易错选 A;本题还是从概念的本源出发,变迁速率是指单位时间内的河道迁移的距离,从图中看,相邻两条等值线的时间间隔基本上是以 25 年为单位,等值线越稀疏,意味着单
23、位时间内的河道迁移的距离越远,表示河道变迁速率越大。第 9 小题,本题考查外力作用和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从题干中的“河道不断变迁”可以排除“人工裁弯取直”,因为后者不会导致河道不断变迁。关于流向的判读,则参照北半球水平运动物体发生偏移的原理并结合图中树龄等值线的数据综合判读即可。(许多老师没有理解,是因为没有抓住最明显的信息,即河道西岸河漫滩上的树龄等值线是按西北-东南走向自南向北递减的,而等值线的位置大致就是历史上河道的位置,说明流水不断向北侵蚀,南侧沉积的。现河道东侧树龄小,只能说明该侧河漫滩较低,经常会被洪水淹。牟)第六组题:10、难度:0.44,属较难题;11、0.48,属较难题题号
24、标准答案 A 选择项 B 选择项 C 选择项 D 选择项 上(30%) 中(40%) 下(30%)10 D 6.86 26.1 22.75 44.21 2.89 1.61 0.7111 C 16.47 15.7 48.06 19.6得分 2.87 1.72 1.11第 10 小题,考查两点间的最短距离和北极点太阳高度的变化规律。该题将图中要素还原到地球的侧视光照图上,会更加直观,有助于轻松解题。Q 点南移,则 P 点北移,太阳直射点南移,P、N 两点之间的最短距离变小,北极周围的极昼范围变小,北极点 N 的太阳高度也随之变小。第 11 小题,主要考查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当“当 P、Q 两点的纬
25、度差达到一年中最小时”,依旧透过侧视光照图可以轻松判断此时为北半球冬至日或者夏至日,选择正确的答案也就水到渠成了。纵观各选项的选择率,发现一个有意思的规律:选择 A、B、D 选项的概率非常相近。说明接近一半的台州考生(约 2500 名)对此类知识点什么都不懂,随机选择,符合概率的随机原理,如果从这个角度考虑,选项 C 中也有 17-18%的学生是随机瞎蒙的,剩下仅有 30%的学生的凭借实力做出来的,这是一个可怕的推论。本题组命题时的主要意图是,有意识引导高三老师将地球运动方面的知识容纳在几张常规的“光照图”来讲透,通过合理的投入来获取更大的效益,避免低效的大量投入,也避免生成一种投机的心里,尤
26、其是对处在台州文科 500 名-1500 名之间(前 30%中扣除一本人数部分的约估数)的学生,碰到这类题目就放手瞎猜一个,结果出了考场发现自己多思考一分钟还是能得满分的。我们认为在一模后的复习过程中,对此类问题,既要引导学生不要太过在意,更要引导学生在“战略上”的心理作用,通过精讲精炼,指导学生通过光照图来掌握主要原理,这部分题目还是有把握的。2.主观题答题情况分析(均以 29 校数据来分析)第 36 题命题思路:近段时间,伊朗、叙利亚问题倍受国际关注,西亚这一小区域是典型的地理热地区。我们本着不回避热点区域的原则,以热点区域为切入点考查该区域地理原理和地理要素分析。第(1)题:难度系数为
27、0.40,属较难题。本小题的命题思路来自于今年的省样卷关于中南半岛上自然带的判断一想法。本题给学生提供伊朗地区的等高线、400mm 等降水量线及经纬线等信息,要求学生判断出自然带,并分析其成因。要求学生能从图中获取以下信息:能够根据经纬度及事物的轮廓准确定位。根据等高线的分布判断地形封闭的特征。再根据以上两点综合分析气候的特点及成因,判断自然带的类型。学生问题:判断为热带草原、热带荒漠及亚寒带针叶林等,主要原因没有根据经纬度及事物的轮廓准确定位。判断为高山荒漠或高寒草原等,主要原因没有根据等高线的数值分析(高山气候应该海拔为 3500 米以上)。判断为亚热带常绿针叶林或阔叶林等,主要原因没有根
28、据等高线的分布分析地形对气候的影响。分析原因时,表述不清,不规范。第(2)题:难度系数为 0.48,属较难题。本小题所考查的知识有点与第(1)小题相似之处,但考查的能力不同。要求学生获取有效信息的基础上形成自己的判断,并用准确的语言表达出来。学生问题:因果逻辑不正确。如“地势较高,以山地为主,地形平坦,热量较高” 。迁移能力很差。400mm 等降水量线对气候特征的判断利用不来,在我国属于半湿润与半干旱的分界线;表述不规范。第(3)题:难度系数为 0.52,相对较易些。伊朗是世界多地震的国家之一,想通过伊朗七级及以上地震震中分布示意图来考查学生的描述能力,并分析成因。学生问题:分布特点的描述上,
29、绝大部分学生没有说出“分布范围广” ;分布的地区主要描述为“北部或东部或北部和东部或在国家的周围或国界线一致或周围多内陆少” ,而“西南部”几乎很少学生能够描述出来;“沿断层分布”基本上能够答出,但语言上有所变化,如“与断层分布一致或断层多的地区地震也多或断层多发育的地方地震也发育” 。“分布不均匀的”答案也较多。原因的处理上,学生做得比较好,但写错板块名称的较多。第 37 题命题思路:在命题时,我们查到一张长江三角洲海岸线变迁图,同时联系到黄河三角洲海岸线变迁这一题高考题,决定以此为切入点又考查长三角这一地区。题号 上(30%) 中(40%) 下(30%)36(1) 5.1 3.1 1.11
30、36(2) 6.01 4.85 3.4336(3) 6.21 5.26 3.85题号 上(30%) 中(40%) 下(30%)37(1) 4.41 3.32 2.1937(2) 5.99 5.02 3.89第(1)题:难度系数为 0.42,属较难题。这小题就是以海岸线变化特征来考查学生的描述能力和分析能力。这题有两个难点:一是要求学生在规定范围内分南北进行描述;二是南部退缩原因要联系到杭州湾的潮汐侵蚀。此题的答案也很符合高考题的特点,简洁明了。学生问题:大部分学生没有分段描述图中海岸线的变迁特征,只是描述了海岸线的总体变迁状况。在线状地理事物的描述中往往是要求描述其分布特点,可从走向、延伸方向
31、去考虑,这类题目大部分都需要分段描述。抓不住题目的主线。图示中长江三角洲海岸线的变迁特征,侧重点回答在三角洲海岸线的空间变化状态,而有些学生重在分不同的朝代描述该处海岸线的分布。学生答题措辞不规范,没有用地理术语。北部海岸线向东部(海洋)延伸(推进),而是描述成海岸线向外扩展、向东突出,甚至有许多错别字,如“沿伸”“延升”等。原因分析轻重把握不了。流水沉积导致的海岸线向海洋延伸,而很多学生在分析为什么长江含沙量大,也有说成是人为原因,人类对土地的需求进行填海造陆所成的。这一小题难度不大,大部分在 4 分左右(共 8 分),得 0 分的比得 8 分的多一些。对南部海岸线的变迁特征答出的不多,能答
32、出的学生基本上成因也懂。第(2)题:难度系数为 0.63,属较易题。本小题是在长三角这一区域背景下,以城市首位度这一概念为切入点,考查该地区旅游业的发展特点。本质上还是考查学生材料分析能力和表达能力。学生问题:审题不清,答非所问、有的没有答出特点;概念混淆,有的将特点写成原因(偷换主语,将旅游业写成城市或者其他产业的特点) ; 语言表达不规范、不完整、思维不清、画蛇添足; 自主学习能力(首位度与集聚程度的关系不清)和图表阅读能力(时间表述错误比较多)差。第(3)题:难度系数为 0.24,属难题。本题是以昆山市产业结构变化图和产业投资构成图为切入点,考查学生的获取信息、综合归纳、准确表述等能力,
33、旨在要求学生能回归必修 3 中的区域发展阶的内容。学生问题:基础知识掌握不扎实。学生能够将二个区域发展阶段准确写出的人数不多,而且出现了许多由自己创造的新名词。如将“传统农业为主体的发展阶段”写成“农业化阶段” “低水平阶段” “前工业化阶段”等等;审题不清,理解偏差,答题指向性错误。绝大部份学生将“归纳 19782009 年昆山市经历的区域发展阶段”答成了“归纳19782009 年昆山市产业结构的变化特点” 。将“简析该市当前产业投资构成对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答成了“结合当前产业投资构成说明该市社会经济的发展方向” ;综合分析、运用图表、文字材料的能力薄弱。大多数学生不能有效结合产业投资
34、材料(图 14和材料二)进行了分析,得出答案。学生比较多地根据自己主观进行作答,且写有利影响的多,不利影响的少,或胡答一通。3自选模块部分(附答题情况供参考)自选 11 题:本题是以浙江省淳安县部分图为背景,结合等高线、城区分布图等信息考查城镇空间形态、人口迁移等地理问题。该县是我省以旅游为主业的县域,产业、人口的规划有其自身的特点。学生问题:本题(1)(2)两题错误率较大。第(2)小题可能因图例中有风频图从而迷惑了学生,使一些同学选择工业用地。第(3)小题失误原因主要表现在:(1)学生对题目的“中心思想”没有把握好,一些学生从向城镇集聚对城市经济、生活的角度去分析,没有从环境的角度去分析。(
35、2)“外迁内聚”的涵义没有真正领会,有的学生回答成外迁内聚所带来37(3) 4.18 2.81 1.63的意义。(3)题目中的设问词“分析”没有注意到,导致 “有因无果”或“有果无因”。自选 12 题:本题是以我国某种自然灾害的地区分布和受灾数据为材料,考查学生的灾害类型判断和受灾成因分析等能力。第(1)题得分率较高。第(3)题主要错因:(1)由于第(2)小题错误导致该省区名称判断错误。有的同学把省区定为海南,答成“人口增长快,经济发展快”。(2) 对我国省区轮廓几相关地理位置不熟悉,有的同学甚至把定位为贵州。(3)没有从“简析”中”的“析 ”的角度去回答题目,答题缺乏因果关系。(4)审题不仔
36、细,很多同学从自然灾害的成因角度去分析。四、命题感言命题是一个不断交流成长的过程,和试题交流、和资料交流、和学生交流、和老师交流,然后回过头来和命题者自身交流,把一个想法变成不成熟的题目,并经过后期的磨合形成比较成熟的题目,一路走来,见证变化,这种变化就像流水侵蚀一样,在不断变迁中追求着一次次的超越和共享。本次考试选择题部分偏难,尤其是 1、6、8 三道题目的正确率均低于 20%,从考试的数据反馈,我市 29 校选择题和非选择题的得分率分别为 16.97%和 24.46%,按照 0.57 的难度系数,这两部分成绩应该分别为 25.08%和 31.92%,与理论值相比,分别下降了 8%和7%。如
37、果把 1、6、8 三道题目改为容易题,则总体难度系数大约会提高 10 个百分点。从考后的教师交流来看,对这三道题目的争鸣给教师教学带来的积极思考却是无法用分数来衡量的,这也是我们牟领导非常期望看到的,关于教学的效率、效果和效能的问题又一次摆在我们面前,我们必须在常规课堂教学的革新中选择适合自己的教学范式并不断完善。从成绩看,这此命题不理想。考后有许多老师电话打来,我们自己都想不通,学生怎么做?但我们有两点思考:一是高考试题绝对是原创的,学生不可能在平时的练习中碰到或做到;也许有的年份可能会出现,但设问角度肯定不一样。我们必须让学生树立起高考绝对原创这种观念,脚踏实地去地提高地理能力;二是说明我们学生对新材料新情况十分不适应,尤其对新试题的考试心理素质差。因此,我们建议各校在高考前的最后一次全真模拟,各校倾全组之力,也进行一次原创命题,让学生再适应一次,以达到遇到任何新情境都能沉着冷面对的效果。到了最后阶段,成绩的提升空间很大程度取决于学生对新试题勇气和心理素质。老师看不懂试题不能怪命题者,只有立足于自己的不断研究。今天你可以怪命题者,我们会虚心接受,假如高考也有类似题目(如去年的第 1、2 题),你水平不够只能哭去了!平时组织教学时试着原创一些题目,或改编一些题目,才是我们进步的阶梯。像质疑模拟卷试题一样质疑任何你要用到的题目,台州地理教学的春天就不远了!牟哲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