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409 分司考者讲述 8 月份司考冲刺的 7 点经验1、关于复习安排去年我从 4 月到 9 月,每天拿出 10 个小时左右来复习,本以为很充分,可到了 8 月底还是紧张的很,我报了万国班,班里的同学无论程度如何,绝大多数人都会觉得时间不够:“快考试了还有很多没有看完,看过的也忘了很多,没有时间准备卷四,没有时间再系统的看一遍。”要知道,无论给你多长时间,面对司考这种考试,很少有人会觉得自己完全没有问题了,所以都会觉得时间紧。这时候,首先要安下心,大家的时间都一样,都觉得不够用。其次,要科学的分配剩余的时间,并按自己的计划系统的复习几遍。2、关于冲刺阶段的方法到了这个时候,大多数考生都是系统的
2、复习过 1 遍或者 2 遍甚至更多的,再扣那些细枝末节的问题已经没有意义了,剩了一个月,就是要加快速度。我自己来说,第一遍看民法看了 20 天,第二遍 15 天,第三遍8 天(中间有近 2 个月没有看,因为自己对民法比较有底气),到了最后就是半天看一遍民法。以前复习一轮最快也要 20 天,但是最后都是每门压缩到半天,即使这样 4 天才能看一轮。9 月初至考试前,希望你可以尽快系统的看两轮,因为很多东西会忘得,看完最后一门,脑海里不可能有第一门完整的轮廓。当然,这需要在复习的过程中总结出一套适合自己的讲义,或者划出自己不会的、易忘的知识点,在最后的时间内有选择的复习。3、关于卷四首先说论述题吧,
3、我报的万国,陈璐琼老师给我们讲了关于卷四的课,当时大家都很怀疑,有你说的这么简单?很多人都向上一级的学长学姐打听,他们说“反正我们都是按那个写的,其他的也写不出来,最后分数都还可以。”虽然不敢完全信任,但也没用什么好的办法,当时我的想法是结合老师讲的,另外自由发挥一部分。卷四考试的时候,书写量是非常大的,我从开场一直写到结束前 10 分钟,根本没用思考的时间,第一题和最后一题,我都直接套用的陈璐琼的模板,考试那会我的思路也特别顺,没用时间犹豫,也不敢犹豫,从头写到尾是一气呵成的。最后我卷四得了 116 分,说到这,不排除一部分非常有思想、非常有文采的考生,但对于大多数人,我的建议是可以相信陈璐
4、琼的模板,不要想太多,卷四的时间宝贵,能省则省。然后说一下案例题,这一块很多人直到考试都是空白,这样是不好的,我把近几年的卷四都做了好几遍,做的时候感觉很悲剧,很多都不会,有时甚至排斥卷四。但平时不会,可以预见到考试时候你应该也不会,唯一的方法就是多做,熟悉卷四标准答案是如何表述的。最后说一下答题方法,首先摆明观点,如:“我认为是故意杀人罪,理由如下:1、2、.”,尽量的表述的详细些,有条理些。4、关于四张卷我四卷的分数:卷一 84,卷二 106,卷三 103,卷四 116都说卷一好拿分,只要背就行。可能每个人的侧重不同,我的精力在卷一放的比较少,印象很深的是到了 9 月 3 号,我做卷一的模
5、拟题,根本就做不了,基本都不会,只能蒙。呵呵,想想当时自己竟然也不是很害怕,还很淡定的和同学讨论卷二卷三。法制史、经济法等,我没有系统认真的复习过,都是出于不放心,抽时间略读过几遍,因为我不喜欢背书。宪法倒是看了很多,但考试时候基本也做错了,法制史我觉得背不背都一样,反正都做不对。最后卷一大多是蒙的,考了 84,也还说得过去(不要拍我,呵呵)。但我同学卷一有考 110 多的,所以我的意见:如果能非常踏实地复习卷一那几门,记忆的很深刻,就多下点功夫,拿个高分。否则就像我,看不看都一样,基本靠蒙的,把时间分给其他的科目。2卷二三放在一起说:都说诉讼法好拿分,据讲诉讼法的老师说有些考生民诉拿满分,刑
6、诉拿多少多少分,我不赞同这种说法。2010 年考试两门诉讼法的一些题目,是根本没有见过的考点,那些多选题都是靠人品蒙的,我不认为有人可以考高分,自我感觉复习的已经较全面了,但面对根本没有见过的问题,我:。反而是行政法和刑法,可能我这两门学的踏实,没有错很多,卷二考的还可以。至于民法,考试时候大多数人会觉得简单,因为大多数人都是很重视民法。考完卷三,大家都很高兴,脸色看起来都不错。可对完答案。心都凉了,不要小瞧民法,可能不是你学的不好,而是标准答案会让你感慨:坑爹啊。民法争议太多,对答案的理解也不同,有多少以卷三为赌注的考生,最后考了 80 多,90 多的。我感觉卷三 130+的分都是有把握的,
7、最后考了 103 分,呵呵,到了现在,我还是会偶尔自嘲一下。5、关于今年的考题和历年真题的区别大家应该都是重视历年真题的,这是对的,因为很多考点都会重复出现。做真题,要熟到什么程度?我自己来说,考前几天我做了按年份编的真题,09 年的卷二卷三,我都做了 145 左右。基本没有错的,那些题我一看基本都知道答案是什么,不是仅知道选 ABCD,而是可以把答案表述出来。所以敬告一部分考生,真题是你反复做过多次的,做的好是应该的,不能心高气傲。上了考场,会发现很多题是没有见过的,心会变凉,自信会被打击。这不是你复习的不好,因为这才是真正的司考题,每一年的题对于当年的考生来说,都是新鲜的陌生的,我们大多数
8、同学都觉得出题老师太坑人了,那么多没见过的考点,复习不值啊,付出那么多,没有收获。呵呵,都是普通人,都会有这样的心理,但放心,付出总有收获,这些陌生的知识点,对于所有的人都是陌生的,只要把你熟悉的那些做好就行了,剩下的,相信自己的人品。(马上进入做司法考试真题)6、关于考试那两天现在想想,确实那两天挺难熬的,过得很不舒服。考完卷一觉得一塌糊涂,但因为自己也没重视复习,就算了,考不好是应该的。自信满满的考卷二,考完出来,脸色都白了,心里很难过,觉得复习了那么久,怎么都不会!晚上没有一点食欲,想给父母打个电话,又怕父母担心,就忍住没打。最后和我一位恩师通话,说不想考了,觉得很亏,考的都是不会的,今
9、年考不过了。老师说反正考了一天了,明天也要坚持考完,不管怎么样要坚持到最后,先去吃点饭,一定要吃饭,晚上好好休息。吃了一碗泡面,浑浑噩噩的就睡着了。卷三考完,心情好了一些,如同前面所说的,自我感觉 130+(各种讽刺,各种自嘲啊,呵呵。)下午考卷四,一气呵成,一支笔用掉了 2/3,手写的酸疼。司法考试 30 天冲刺:认清自己 把握重点2011 年的司法考试离我们越来越近,在冲刺复习阶段如何合理安排时间、高效的利用手中的资料,在一个多月的时间里,将成绩再提高一个层次,顺利通过司法考试,是每一个考生都在考虑的问题,根据本人的冲刺阶段高效复习经验,希望可以给 2011 年的司法考生以帮助。许多考生是
10、越临近考试越紧张迷茫,不知所措,感到什么东西都拿不准,已经学过的又忘了,因而需要从头再来,全面复习,可是在短短的一个月中又不能全面复习一遍,更别说全部掌握、全部记住。究竟该怎么办呢?担忧、焦虑、烦躁、失望,诸如此类的负面感情纷至沓来,搅得自己更加心绪不宁,难以安心复习。但是军心不稳,则难以克敌制胜,如果想要通过考试,首先要做的就是让自己的心情平静下来,稳定下来。在考前一个多月的时候,绝不能再紧张兮兮地埋头苦学了,而必须坐下来好好想一想。有必要重新思考司法考试的特点和要求,思考自己与司法考试及格线的距离,找出不足,有针对性地改进、提高。 司法考3试的特点与要求:作为一种中等难度的广度考试,司法考
11、试的最大特点就是量大,获得满分难于上青天,过关及格却不算太难。去年的全国最高分也不过是 466 分,离 600 分还差一大截子。获得满分是不可能的,所以不要奢望掌握所有的知识点。司法考试是疯狂的,它给出了那么广的复习范围;司法考试又是理智的,它只要求你在 600 分中拿到 360 分,只是一半多一点而已,你只需要掌握重要考点,就能顺利通过司法考试。而且,司法考试的深度是有限的,理论上深不过教材都是各科目最普通的东西,实务上深不过考题法律关系几乎摆在纸面上。所以,不必对理论钻得太深,也不必把实务搞得太通。复习司法考试是放弃的艺术,通过司法考试的关键始终在于把握重点,在于对重点内容的全面理解和准确
12、记忆。一个人所共知的事实是:大家可以查看学法网司法考试题库里面的历年真题,其中 80%以上的内容都是重复考察,商经、三国法中的许多试题几乎就是原题重现,只不过考察的具体点略有不同而已,这些相互关联的姊妹考点只不过占大纲、教材内容的 20%而已。掌握大纲要求的 20%的重点内容,就能做对真题中80%以上的题目,这正是应付司法考试的最大诀窍。否则通过司法考试就是不可想象的事情,没有人会真正懂得那么多的东西并且记得又准又牢。许多从未学过法律的人,能够在半年乃至三四个月的时间内突击通过司法考试,其原因在此。相比之下,一些科班出身的考生勤勤恳恳、兢兢业业,用力不可谓不多,最终往往功亏一篑,差两分没有及格
13、,甚至连续几年都是如此,其教训正在于全面复习、平均用力,那么多考点自然不能全部掌握,对重要考点的记忆反而模糊不清。对于考生而言,要时刻意识到自己是在参加一场考试,自然就要采取最科学、最合理的办法来通过考试。复习司法考试的技巧或许很多,但最基本、最重要的一点永远是把握重点,其他都是细节,唯有把握重点才是根本。目前的复习策略:司法考试对考生的要求是非常明确的,就是及格而已。考生找出自己与司法考试及格水平的差距,并采取有效措施填补这一差距,自然就能通过司法考试。首先要研究自己,看看自己缺什么,然后才知道需要补什么,才能确定努力的方向。第一、认清自己。司法考试要求自己掌握的减去自己已经掌握的就是自己没
14、有掌握的。要知道自己还需要学什么首先要弄明白自己已经掌握了什么。可能有的考生刚刚开始复习司法考试,这些考生除非非常聪慧勤勉,原则上无法通过司法考试。对于那些聪慧勤勉的考生来说,就是要直奔司法考试的重点而去,突击一番,或许能过。当然,大多数考生在此之前已经进行了一段时间的复习,有的还参加了这样那样的培训班,对司法考试的要求和自己的水平可能有更深切的了解。无论学习时间长短,也不管学习方式如何,在考前一个月的时间,大家都要跟自己算一笔帐,算算自己已经掌握多少东西了。掌握的程度,可以从横向与纵向两个方面考虑,哪些科目学得好,哪些科目学得不好;就一科目内部来说,则要考虑是理论掌握不牢,还是法条记得不准,
15、还是做题技巧不够?这种对自己的分析越具体越好,明确划定自己不知道的范围,心里便不会过于紧张,不会再觉得无从下手。有时候未必是整个科目都不好,可能仅仅是某一部分不好。比如,民法学的不错,但是民法中的担保总是搞不懂,或者担保法整体上是明白的,可以不明白保证部分;或者保证整体上是明白的,只是连带共同保证与连带保证总是混淆如此等等。明白了自己的不足,学习起来针对性强,效果自然会好。这里需要特别说明的是增强与补弱的关系。这个问题比较复杂,要看个人情形与具体科目。司法考试不是十项全能,只要总分够了就行,没有人在乎哪些科目得分多一些,哪些科目得分少一些。鉴于每个人都有自己比较擅长的科目,也有自己比较差的科目
16、,从战略上确定哪些科目多拿分,哪些科目力争一个基本的分数,是很有必要的。如果各个科目都是平平的话,也很难通过司法考试。还是要确定自己的强项,依靠强项往上拉分。有的人是靠第一卷、第三卷,有的人是靠第一卷、第二卷,有的人主要靠实体法,有的人主要靠程序法,这个因人而异,通常情形下第四卷是靠不住的。 在强化强的科目的同时,对于弱的科目也不能轻易放弃。比如一个擅长民法的人,如果完全放弃了刑法和行政法,也很难通过司法考试。因为民法学得再好,也不过 80 分而已,而且拿到 80 分几乎是不可能的,刑法、行政法一百多分都不要,必然受损很大。有些考生过于放纵自己,任凭自己沉浸在自己喜欢的科目上,而对自己不喜欢的
17、科目不肯投入足够的精力,致使那些本来可以获得的分数白白失掉。也许你永远不可能学好行政法、获得 50 分,但是花上 5 天掌握行政法的浅层理论和重要法条、获得 30 分还是比较容易的,这总比再花 5 天时间去学习已经学得差不多的民法而只4能提升 5 分好很多吧。第二、把握重点。前面已经谈了把握重点至关重要的意义,具体的各个科目中的重点由考生自己去把握,这里不能多说。需要特别提醒考生的是:关注那些容易捞分的科目。除了民法、刑法、行政法、法理学之外,其他科目都是容易捞分的科目。这些容易捞分的科目分为两类:一类是法条型的,如诉讼法、商经法、宪法等,另一类是理论型的,如三国法、法制史、司法制度和法律职业
18、道德。三大实体法虽然很难,但所占分值不过 200 分左右,而那些容易捞分的科目在司法考试中将近 400 分,在考前一个月的时间内,不致力于那些容易捞分的科目,很难通过司法考试。 民法、刑法、行政法这些实体法学习到一定程度便很难进步,分数难有提升,相同的时间用来学习诉讼、商经、三国法之类的科目,肯定能获得更高的分数。这些科目考察的理论较浅,主要是记忆,放在考前一个月进行突击再合适不过。猛学一个月,怎么着也能拿到 200 多分,再加上以前的积淀,通过司法考试就问题不大了。一为什么有理由放弃正所谓“身怀利器,杀气四起”,只有当你有真本事的时候,才能形成自己的小宇宙啊,而司法考试的我们,必须要有“几把
19、刀”了以后,才可以有资格去放弃。是的,我们要 360 就够了,但不是每个人都有放弃的理由的,特别是全职的复习的人,我认为还没有到放弃的时候。实在要放弃的时候,还是选择在 8.20号以后,给自己来个最后测试,然后放弃自己学得最烂的(仅指一门)和最好的(仅指 2 门,因为已经好了,所以不可能再更好了,考前再复习也没有啥用了),扛几把枪,带点子弹就够了,轻装上阵。二放弃的概念本人 09 年复习的时候,看到自己 08 年考试的时候是因为商经和卷一的原因让自己失利,从 09 年刚刚开始复习的时候,就给自己定位了,一定要把这两个东西拿下。由于在职复习,我在第二轮复习的时候,就大胆的放弃了民法、刑法,时间分
20、别给了卷一和商经,而我选择的策略就是自己学得好的东西,放一放,第二轮我不看了。所以,我认为放弃其实是“时间交换”的问题,这块放弃了就是给自己安排别的时间,那就根据考试的重要性、容易突破性、自身的特点放弃呗,不要有什么犹豫的,有得必有失啊。(同志们看出来了吧,我其实是“伪放弃”,就是只有一轮放弃了自己最好的东西,然后在考前还是会拎一下的,那就自然抓回来了,呵呵。)1.放弃指得不是放弃一个部门法。说是放弃什么行政法,妇人之见,呵呵。行政诉讼法以及证据什么的也是拿分点啊,真要放弃,行政诉讼方面的还是不能放弃。2.法制史你放弃了,也就是放弃 10 分而已,所以也不算是放弃。多选和不定项,法制史没有几个
21、你能得分的。史学家也够呛!3.最多只能放弃 150 分吧,自己看看得分点,哪里可以放弃对号入座。4.卷一?放弃卷一?简直是疯了!本人卷一 09 年的时候看了 5 遍,卷一终于从 70 多分突破到 100 多分,我的智商还看了 5 遍呢。个人观点:真正的放弃,仅是指一些小而杂的东西,大块的放弃我认为很不可行。能够放弃不复习的分值也最多150 分吧,所以其分数等值仅指两门课的分数,但千万不要理解成为放弃两门课。而且放弃也应该是无形的,也就是老师讲义中没有的内容就是已经帮助我们做好 选择了。5三实在要放弃的话一般 400 分以下过关的朋友,我听说的卷二一般都是 90 多分左右,所以卷二并没有造成什么
22、优势,卷二想有 100 分挺不容易的。那么只有靠卷一和卷三了。所以必须想办法让自己有一卷突破 100 分。本人运气好点,09 年两卷都突破 100 分了 。以下个人观点,供参考,可以放弃的打“”:1.行政法(不包括诉讼法部分,实在伤脑子的东西就算了,但有一个好办法,对行政法的题目,你先复习好,做题的时候,开卷做。如果开卷做正确率低,那就放弃吧,说明不能得分。如果开卷做,正确率还可以,那说明不是课程本身的问题啊,是考试不开卷制度的问题,所以根据自身情况决定吧!);2.法制史(多听听讲座,混个耳熟就可以了,不用专门利用大块时间来复习的,最多才丢 10 分,再牛 B 估计你也只能得 5 分多,不信你
23、们开卷做做多选和不定项,光翻书就累死你们,所以不能用上述行政法的方法,因为分值少!);3.职业道德(本人从来没有看过,因为我也没有什么道德);4.刑法(仅指分则中的不重要罪名和 4,5 个到最后自己实在弄不明白的难点);5.民法(这个想办法找一份讲义,要没有真题的那种,80 页本人觉得今年王利民法串讲的讲义就不错,打印出来看看,民法肯定有提升的,李建伟的 60 讲我们来不及看了,呵呵。)6.卷一(不包括三国,卷一法理学要的是一种感觉,品味到了,才能得分。宪法 25 分,司法考试就靠这个东西把过关人数控制的,放弃宪法,那卷一想突破 100 就难了。经济法,多看教材,多看几遍,能记住多少算多少,记
24、不住的就放弃,但是劳动法和保险法,不能放弃的,分值可观,以后执业了还要用到的。三国法,没有什么好放弃的。)7.诉讼法(这个就不用说了,是人就应该会,不能放弃);四时间和状态时间不够用的话,那就没有什么好说的了。因为你时间不够用,所以放弃什么都是对的!采用什么复习方法也都是对的,因为时间不够用啊。还有一种放弃的艺术,我认为关于复习方法的,所以可以放弃的复习方式就是听讲座了,到第二轮的时候,我就已经不听讲座了。能循序渐进就还稳扎稳打,再过半个月,你再说放弃的事情吧。第二轮(串讲)复习的状态,是 5 天一法,一共 8 门,40 天搞定,2 天最后模拟测试自己(用不着因为测试结果影响自己心情,洒脱一点
25、),1 天,听听邹建章的课件。(大家上课一定要认真听他的每一句话啊,因为他如果说:这个案例请大家关注一下,全国热点,这就基本不会考,如果他轻描淡写说了一件事情,反而很有可能考到,比如说:08 年的时候他说什么许霆罪社会热点,但他只谈到一句的“裸聊”案就考了,但我相信 09 年“信用卡论述题”应该没有一个人能猜中!)最后自己根据测试安排自己的先冲冲刺,然后再根据 9 月初网上的冲刺班(这个时候,不能贪多,找 8 个自己最喜欢的老师课件就可以了,孤注一掷,选择他就要相信他,水平高的朋友可以有独立的思考性,怀疑老师观点的正确性,但还是不怀疑为妙),再冲一下。冲刺最后的应该是一天一法(其实诉讼法完全可以达到一天看 2 遍,法条一遍,讲义一遍)。到这个状态的时候,你就不会谈放弃了,而是想考试快点来,早考完早解放。早就复习好了,啥了不怕了。这就是胜利的心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