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三门湾规划一、公示注意事项 1. 发布时间:2011 年 9 月 28 日2. 公示期限:2011 年 9 月 28 日 2011 年 10 月 4 日3. 公示类型:批前公示 4. 联系人:5. 联系电话:二、公示文本三门湾规划(文本)2011 年 08 月目 录第一章规划总则. 1第二章定位、目标与战略. 3第一节 发展定位. 3第二节 发展目标. 3第三节 发展战略. 3第三章总体发展框架. 5第一节 战略空间选择. 5第二节 空间发展战略. 5第三节 空间发展框架. 6第四节 政策分区指引. 9第四章产业经济协同发展指引. 12第一节 产业选择原则. 12第二节 产业发展方向. 12第
2、三节 主导产业及产业集群. 13第四节 产业布局指引. 14第五节 重点产业区规划. 16第五章一体化支撑体系规划. 19第一节 综合交通规划. 19第二节 区域水资源保护和利用. 23第三节 区域给排水系统. 25第四节 区域电力系统. 26第五节 区域通讯系统系统. 27第六节 区域燃气系统. 28第七节 区域重大防灾系统. 28第六章公共空间与生态保护空间规划. 31第一节 区域性生态敏感保护区. 31第二节 重要空间景观控制保护区. 32第三节 重要资源保护区. 32第四节 近海围垦空间保护区. 33第七章重大区域、资源与设施协调规划. 34第一节 总体协调策略. 34第二节 区际发展
3、衔接. 34第三节 区内发展协调. 37第八章规划实施政策. 40附 则. 44第一章 规划总则第一条 编制目的为了进一步深化落实浙江省城镇体系规划(20112020)和浙江省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规划,推进省域协调发展,加快三门湾地区保护与开发,促进三门湾可持续发展,浙江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三门县、宁海县、象山县共同组织编制了三门湾规划(20092030 )(以下简称“ 本规划”)。第二条 编制依据1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七十四号);2城市规划编制办法(建设部令第 146 号);3国务院关于加强城乡规划监督管理的通知(国发200213 号);4浙江省城乡规划条例(201
4、0);5浙江省城镇体系规划(20112020)。6.浙江省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规划第三条 指导思想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致力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深入贯彻实施浙江省“两创总战略” ,按照海洋经济战略与新型城市化发展的要求,以三门湾地区当前及未来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大战略需求为基础,充分发挥规划的空间协调作用,统筹空间资源开发与保护,合理组织经济社会发展的空间格局,强化交通等基础设施的衔接,突出海湾开发与保护,为三门湾的崛起提供具有战略性、科学性和可操作性的规划方案。第四条 规划原则本次规划遵循以下主要原则:统筹规划,协调发展原则;保护优先,持续发展原则;陆海联动,山海兼顾原则;整体推进,突出重点原
5、则;强化控制、节约集约原则;区域合作、利益共享原则。第五条 规划重点规划对三门湾地区的发展目标、定位和发展战略,三门湾地区的空间布局框架,重点协调地区的开发与保护战略,区域基础设施体系,区域生态格局以及规划保障措施等六个方面进行重点研究。第六条 规划范围规划范围分两个层次。1三门湾协调发展地区:三门、宁海、象山县域全部,面积约为4297 平方千米。2.三门湾重点规划地区:以山脊线为基础,把湾区内部的雨水汇集区域作为三门湾重点规划地区。主要包括象山县的石浦、鹤浦、高塘、晓塘、定塘,宁海县的县城、长街、力洋、一市、越溪、茶院、黄坛、前童、宁海县城以及三门县的海游、沙柳、蛇蟠、六敖、健跳等乡镇,面积
6、约为 1800 平方千米。重点协调地区是产业布局、城市建设、生态保育和基础设施共建共享的重要区域。第七条 规划期限规划期限设定为 2009-2030 年,规划基期年为 2009 年,近期到 2015年。重大问题可展望到 2050 年,甚至更长远的期限。第八条 法律效力1本规划报浙江省人民政府审批后,具有法律效力。2本规划是统筹三门湾城乡空间发展、合理配置空间资源、提供区域重大基础设施和社会服务设施、促进地区可持续发展、指导城乡规划和建设管理的基本依据。3在三门湾规划范围内审批城乡规划和涉及到区域性重大项目选址,必须遵守本规划。第二章 定位、目标与战略第一节 发展定位第九条 发展定位“生态港湾,
7、产业蓝海,宜居新城” ,形成“一节点二高地五区” 的海湾城镇集群。“一节点”,为浙江沿海南北两翼新节点; “二高地”分别指海洋新型产业集聚高地和滨海新区建设高地;“五区” 分别为浙江省海洋经济重点发展区、浙江省新型城市化实验区、浙江省区域合作示范区、浙江省海湾综合保护与开发先行区、海湾型宜居新城区。第二节 发展目标第十条 发展目标以建设环境优美、经济发达、社会和谐的城镇集群为总目标,逐步建设定位明确、布局合理、设施完善的沿海新节点。至 2030 年,三门湾地区常住总人口规模约为 350 万人,城市化水平约在 74%-77%之间,城镇人口约为 260 -270 万人,城乡建设用地总规模控制在52
8、5 平方千米左右。第三节 发展战略第十一条总体发展战略三门湾地区的总体发展战略为:壮大海湾经济集聚圈,培育海湾城镇群,推进浙江省沿海都市带与经济带发展,成为“海上浙江” 的新兴增长极。第十二条具体发展策略三门湾地区的具体发展战略为:三转变、四推进。1、三转变分别为:变沿海谷地为沿海高地,变海湾分割为海湾融合,变资源优势为发展优势。2、四推进分别为:推进甬台一体化,推进中小城镇群发展,推进县域经济整合,推进海湾地区协调开发。第三章 总体发展框架第一节 战略空间选择第十三条战略空间选择战略空间可以分为战略开发空间、战略保护空间和战略预留空间。规划确定三门湾地区战略开发空间主要位于健跳-六敖片区、宁
9、海中心城区南部、力洋-茶院片区、三门中心城区南部(火车站周边区域)、浦坝港片区、石浦港北部区域,这些区域发展空间相对充足,交通区位优势明显。战略保护区主要位于三门中部水源保护区、宁海蛇蟠涂生态湿地区、象山蟹钳港北部湿地生态区和水源涵养区。战略预留区主要位于下洋涂片区和南田港片区,这两个区域港口资源优越,是未来环三门湾地区临港功能与产业的主要承载地。第二节 空间发展战略第十四条环湾保护、拥湾发展加强三门内湾的保护,科学确定环湾地区的城市发展规模,制定区域环境政策,进行生态环境空间管制分区,建立产业发展的环境管制体系。制订区域的产业引入标准,提高产业准入门槛,形成以高科技产业为主导、以循环经济为特
10、色的生态型工业体系。建立发展与保护的良性互动,协调经济发展与自然文化遗产保护的关系。利用湾口的港口资源、滩涂资源进行适度的开发,在保护的前提下发展,在发展的过程中保护。打造现代化的生活岸线、生产岸线、生态岸线,打开三门湾的全新战略空间。第十五条联动南北、拉近东西通过高速公路、轨道交通的建设,把被海湾分割的三个县联系起来,改变三门作为台州交通末端,象山、宁海作为宁波交通末端的地位,变末端为通途,打通浙江沿海经济发展带,整合三县的资源,促进三县真正进行一体化的开发建设。规划通过东西向道路建设,把山区与滨海联系起来,促进人流、物流的东西向联系,促进整个地区经济的发展。第十六条组团集聚、轴线拓展引导城
11、镇建设向多中心、组团式、紧凑型融合协调模式扩展,严格按照统筹区域、城乡、产业结构与布局的要求,积极推动人口集中、产业集聚,实现三门湾地区的协调高效发展。全面提升和完善主城功能,优化环境,改善交通,依托主要交通轴线,把各个组团串联起来,形成具有明显地域特色的产业发展新平台。第十七条对接通道、网络布局加强与外围县市的通道联系,尤其要加强与宁波、台州的联系,依托两大中心的服务功能进行错位发展,区域内部则通过联动形成网络化的布局结构,通过共建共享,把跨行政区的三个县整合起来,形成合力,共同打造滨海产业的新高地。第三节 空间发展框架第十八条协调发展地区结构规划三门湾协调发展地区的发展框架为“三县协同,两
12、翼联动”1三县协同受交通、行政界线分割,三县之间联系不够紧密,随着浙江省海洋经济上升为国家战略,浙江迎来了海洋经济发展新世纪,具有土地、港口、能源、区位等优势的三门湾将成为全省海洋经济发展的“主战场”之一。为了促进整个区域的协调快速发展,三县必须摆脱各自为政的局面,协同发展,互利共赢,共创美好的未来。2两翼联动北翼为象山港。规划以特色海洋旅游休闲、海洋产业为主导功能,延伸发展港口物流、生态居住功能,保障城乡生活和生产基本功能的生态经济型港湾。南翼为台州湾。以循环经济集群集聚创新发展为主线,以加快体制机制突破、重点项目见效、结构优化推进、空间协同深化为重点,着力增强循环经济示范能力、创新带动能力
13、、区域协作推进能力、资源要素保障能力和生态保护优先能力,加快推进台州湾循环经济产业集聚区建设和发展。第十九条重点规划地区结构规划三门湾重点规划地区的发展框架为“一带四城多片” 。1.“一带”为环三门湾综合保护与开发带。北起象山石浦,南至三门浦坝港,包括新城与重大产业区、重要生态保护区。2、“四城”为三门湾地区重点建设的四大城市,分别是三门中心城市、宁海中心城市、宁东新城(宁海三门湾新区)、石浦新城。其中:三门中心城市包括老城区、新区与滨海区块等,作为县域中心城市,以行政办公、商务商贸、品质居住、文化娱乐功能为主,兼具制造业功能。通过完善市政设施,营造优美宜居环境,提升城市品位,发展现代高端产业
14、,不断增强中心城区的集聚能力、辐射能力和带动能力,切实提高城市首位度。宁海中心城市实施“南改、北联、中突破 ”的城市发展战略,以商贸、金融、旅游服务、文化教育、生活居住等功能为主,整合及适度发展工业职能,进一步增强城市承载能力和辐射能力,推动城市近郊融入发展。宁东新城(宁海三门湾新区)在原有宁东新城范围基础上跨胡陈港发展,整合长街、下洋涂区块,培育田湾港,建设成为以港口物流、一、二类工业为主,融居住生活、研发培训、高新技术产业于一体的现代化、生态型的东部新城。石浦新城结合石浦小城市试点以及南田岛的开发,整合鹤浦、高塘岛等乡镇,环石浦港建设新城,发挥港口优势,大力发展海洋旅游业、海洋运输业和临港
15、型工业,加快实现由滨海重镇向渔港新城的跨越式发展,把石浦新城建设成为千年渔港名城、海洋休闲旅游胜地和象山经济社会副中心。3“多片”为环三门湾综合保护与开发带串联起来的多个片区,包括南田港区特色发展片,蟹钳港港汊生态保护片区,下洋涂战略发展片区,蛇蟠涂生态保护片区,健跳-六敖特色发展片区,浦坝港特色发展片区。其中:南田港区特色发展片结合浙江海洋经济发展与南田岛开发,发挥深水良港优势,重点依托金七门岸线,建设成为三门湾主要的港口,适度发展临港工业与物流业。蟹钳港港汊生态保护片区位于宁海象山之间,周边河汊密布,滩涂甚广,水草丛生,滨海野生生物资源十分丰富,充分发挥湖光山色、风光旖旎的特有自然景观优势
16、,适度培育高端人居、水上娱乐、休闲度假等服务功能,打造成为长三角区域最佳休闲区。下洋涂战略发展片位于长街南部,面积较大,近期适度发展先进临港产业、新兴海洋产业和现代物流业等,远期与远景成为港区联动的重点支撑、引领宁海三门湾区域开发建设的龙头和浙江省海洋经济发展新兴战略空间。蛇蟠涂生态保护片区重点发展海水养殖、农业种植、农产品加工和农业休闲观光等,打造成为综合性生态农业示范区。健跳-六敖特色发展片区充分利用港口及电力能源优势,应对区域交通条件变化,发展港口型产业,推进高水平的集聚集约开发,成为三门主攻沿海的主战场、转型升级的主平台、城市拓展的主导区。浦坝港特色发展片区主要发展机械加工、塑料制品、
17、皮革制品等产业。第四节 政策分区指引第二十条战略提升区战略提升区主要指三门、宁海和象山的中心城区。1三门中心城区由海游组团(为县域的核心组团)和滨海新城组团构成。依托海游港湾形成县域产业与城镇发展的主体区域,成为县域行政、经济、科技、文化、教育、卫生等主要公共中心,滨海新城应积极发展现代制造业和特色服务业。2宁海中心城区主要承担商贸、金融、旅游服务、文化教育、生活居住等功能,整合及适度发展工业职能。规划增加城市公共绿地面积,提高环境质量,调整用地结构,增加以旅游、商贸等服务功能,提升旧城品质、增强旧城活力,带动县域整体提升。3象山中心城区规划走综合发展路线,重点开发金融、商贸、信息、科技、旅游
18、等现代服务业和纺织、机电等特色制造业,进一步完善配套设施,提升城市形象,增强现代化城市的服务功能和辐射能力,建设成为象山现代化建设的主导区。第二十一条战略整合区战略整合区包括三门湾南岸地区、三门湾北岸地区和象山港南岸地区。1三门湾南岸地区整合健跳港湾(含六敖)与浦坝港湾(含沿海工业城、浬浦及花桥)的用地与功能,沟通道路等基础设施,培育成为县域城镇与产业发展的主导区域,健跳港湾发展临港型工业和船舶修造业,浦坝港湾发展现代化工业与现代化农业、养殖业。2三门湾北岸地区整合宁海的力洋、茶院、长街以及象山的石浦、鹤浦、高塘等乡镇,分片整合。西片区作为宁海未来发展的主要空间,在保护滩涂资源的同时,集约用地
19、,为远景发展预留空间。东片区结合浙江海洋经济大平台建设,发展特色渔港产业,形成象山副中心。3象山港南岸地区整合宁海的西店、强蛟、大佳何以及象山的西周、贤痒,强化生态环境的保护,宁海片为宁海湾循环经济示范区,建设成为三次产业互为促进、生产生活生态联动发展、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国家级循环经济示范区。象山片作为象山的重要工业功能区,逐步调整工业结构,提高科技含量,向深层次、高科技方向发展,打造成为象山港产业带,成为象山先进制造业基地的核心区和新兴工业城。第二十二条 战略保护区战略保护区包括三门西南地区、宁海西部地区、三门湾湾内地区和蟹钳港周边地区。1三门西南地区范围包括横渡、三门县林场、亭旁及花桥部分
20、地区,以生态保护、水源涵养与旅游开发为主导功能,适度发展生态化产业,进行山体生态环境保护与修复,加强水源涵养和水源保护,建设水利工程,增加供蓄水能力,搞好小流域的综合治理,提高抗灾能力,鼓励下山脱贫,开展生态移民。2宁海西部地区包括岔路、桑洲、前童、深甽等镇,立足山区资源,重点培育发展高山蔬菜、名优茶叶、笋竹、森林旅游等产业,积极构建绿色生态农业和生态旅游农业,加快建成集经济功能、生态功能和生活功能于一体的生态产业区。维护区域生态平衡、水源涵养、洪水调控、保护饮用水水源、保护生态、物种多样性、湿地、遗迹和人文自然。3三门湾湾内地区包括宁海的越溪乡、一市镇以及三门的蛇蟠乡大力发展生态旅游和生态农
21、业,整合旅游资源,建设绿色景区,建设完善旅游配套服务设施,发展以旅游为龙头的第三产业。积极开展基础设施建设,建立和完善污染物治理设施,开发无污染的旅游配套产业。4蟹钳港周边地区范围包括象山的泗洲头、新桥、晓塘与定塘等乡镇以及宁海的胡陈乡,具有多样性的土地资源,重点发展绿色农副产品生产和加工、内港休闲旅游,限制产业布局和城镇建设向西北部扩展,成为华东地区重要的生态农业和生态旅游基地。进一步维护区域生态平衡、水源涵养、洪水调控、保护饮用水水源、保护生态、物种多样性、湿地、遗迹和人文自然。第四章 产业经济协同发展指引第一节 产业选择原则第二十三条 强化生态、力推循环三门湾地区产业要选择生态型、环保型
22、产业,要低消耗、低污染、高利用率和高循环率,使物质资源得到充分、合理的利用。同时要围绕各工业功能区行业内部小循环、行业之间中循环及工业园区大循环的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选择有利于打造循环经济的生态产业链的产业,全力推进工业园区循环经济的发展,使区内各种资源充分发挥其生产与环境功能,达到社会、经济和生态的最佳综合效益。第二十四条 发展优势、体现特色要结合宁波市、台州市的现有工业基础,充分考虑行业的比较优势,特别是宁波市、台州市在工业发展上形成了自己的特色,一些产业的加工制造能力和水平在国内外具有较强的竞争力,继续发展这些产业具有良好基础。各功能区积极发展优势特色产业,提高区域特
23、色经济的组织化、规模化程度,进行集群化发展,突出特色区域经济。第二十五条 突出科技、注重成长三门湾地区是今后浙江省沿海地区产业基地建设的重要平台,承担着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重任,其产业选择必须从战略的眼光出发,从未来市场需求、科技进步的趋势来谋划新的产业,要根据目前国际、国内和浙江省产业发展状况,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积极选择具有高科技含量、高成长性的新兴产业,不断推动新兴产业与传统产业的互动,优化产业结构。第二节 产业发展方向第二十六条 产业发展方向提升发展机械及装备制造业、橡胶制造业、纺织服装业、食品加工业等四大传统优势产业。扶持培育临港工业、港口物流业、生物医药、新材料、滨海旅游、海水综合
24、利用等六大新兴产业。积极发展环保服务产业、研发与工业设计、专业市场交易等生产性服务业以及房地产、公共服务业、商贸流通等生活性服务业。第三节 主导产业及产业集群第二十七条 主导产业选择规划综合确定三门湾地区未来的主导产业为:机械制造业、临港工业、临港物流业、橡胶制品业、生物医药制造业、新材料产业和滨海旅游业。第二十八条 主导产业发展方式规划三门湾利用后发优势,形成一批产业集群,根据与浙江省内其他产业集群错位发展的指导思想,规划在三门湾地区形成海洋核心产业集群,包括滨海旅游业、生物医药产业、临港工业、港口物流业和渔业等五个产业小集群。1、滨海旅游业以旅游业为主体,商业、休闲娱乐、体育、餐饮、房地产
25、等行业紧密结合,彼此联系密切,在三门湾地区形成旅游休闲产业生态群落。2、生物医药产业未来应重点发展生物技术产品、基因药物的开发、药械产品等,在原有基地的基础上合理布局新增医化企业,调整产品结构,通过技术改造和创新,尽可能走环保和节水型的工业化道路。3、临港工业(1)船舶制造业以现有港湾企业为重点,适当考虑沿海地区,建成两个海洋工程、船舶造修及重装备产业带。一是三门滨海新城北侧沿旗门港区块,充分利用现有航道岸线,建成制造内河运输船舶、工程船舶、渔船及玻璃钢船的“内河船舶造修产业带 ”; 二是以沿健跳港现有的中小型船舶骨干企业为重点,建成制造海洋工程装备及远洋船舶和港口机械产品的“海洋船舶造修产业
26、带 ”。 (2)新能源产业由于三门湾地区地理位置独特,沿海沿湾各区域均可发展电力能源产业。其中,宁海国华火电厂、象山大唐乌沙山火电厂已投产发电,并在开展扩建准备。山门核电一期正式动工。宁海茶山抽水蓄能电站正在开展前期中。象山石浦可作为核电的理想场址,中核集团正在开展前期工作;三门牛山涂是火电项目的理想场址,浙能台州电厂牛山涂项目已获得省政府批准;三门的泗淋、宁海下洋涂、象山的檀头山均可作为风力发电的理想场址,正在开展测风收集数据等前期工作;三门健跳沙木渡是潮汐发电的理想场址,正在开展前期工作。全部建成后,总装机容量可达 3000 万千瓦以上。4、港口物流业港口物流产业主要由港口运输业、仓储业、
27、配送业、物流信息产业等构成,同时依托物流园区,与公路物流、铁路物流协同发展。依托健跳等港口,以港口物流为核心实现对各种物流功能、物流要素的整合,对相互联系、分工协作的公路物流、铁路物流进行整合,使物流活动逐步从生产、交易和消费过程中分化出来,成为一种专业化的、由独立的经济组织承担的第三方、第四方经济活动。随着三门湾地区港口物流发展到一定阶段,物流产业逐步向高附加值环节发展。5、渔业渔业养殖资源与海洋旅游资源丰富,产业基础雄厚,对地区发展战略意义重大。妥善处理好海湾养殖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控制养殖规模和密度,发展生态现代渔业。同时,结合现代渔业生产,打造区域水产品交易、集散地。第四节 产业布局
28、指引第二十九条 现代农业布局引导1.特色农业基地发展定位和方向是立足山区资源,重点培育发展高山蔬菜、名优茶叶、笋竹、森林旅游等产业,积极构建绿色生态的特色农业,加快建成集经济功能、生态功能和生活功能于一体的生态产业区。特色农业基地分布于三门县林场、横渡镇与海游、亭旁东部山区、岔路、深甽、胡陈、一市等地区。2.都市农业基地发展定位和方向是围绕城市化和工业化,大力发展生态都市型农业,重点培育发展为城市服务的蔬菜瓜果、农产品加工、海滨旅游等特色农业产业。都市农业基地分布于沙柳、亭旁北部、西店、强蛟、大佳何、大徐、涂茨、三县县城外围以及象山港部分海域。3.循环农业基地发展定位和方向是积极发展外向型现代
29、农业,发展农业循环经济,促进本区域农业功能转化与产业升级。重点培育订单蔬菜、瓜果、畜禽养殖、水产养殖、农产品加工和流通、休闲观光农业等产业。循环农业基地分布于六敖、沿赤、花桥、蛇蟠、越溪、强蛟、石浦、大塘等地区。第三十条 临港工业布局引导三门湾工业发展以临港工业为主,规划形成“六片多组团” 的空间结构。1.六片六敖健跳工业片:产业以船舶工业、电力、石化、热力生产等为主;浬浦沿赤泗淋工业片:产业以汽摩配、船配、模具、洁具、电力配套零部件等为主;力洋长街下洋涂工业片:产业以临港工业、仓储运输、电脑雕刻、儿童用品、文具及食品加工等为主;石浦鹤浦南田工业片:产业以水产加工、临港工业、机电工业、船舶修造
30、等为主;西周贤庠工业片:产业以临港工业、船舶修造、仓储物流、农副产品加工等为主;西店强蛟工业片:产业以机械、电子信息、新材料、海洋资源综合开发等为主。2.多组团主要包括三门核电厂、六敖(包括船舶制造基地)、亭旁(汽配、工艺品制造、农副产品加工)、高枧(橡胶)、花桥(食品加工)、岔路前童(工艺品、仿古家具、灯具、机械加工)、金七门基地(海上货物中转、临港产业、物质储备基地)等大型企业或用地规模较小但具有一定特色的工业集聚组团。第三十一条 现代服务业与旅游业布局引导配套服务业的发展,重点考虑商贸服务业、现代物流业和海洋旅游业等产业类型,规划形成“三心四片多点” 的布局结构。1三心指三门、宁海和象山
31、三县城的中心商贸区,主要发展商贸、商务、研发、咨询、电子商务等新型服务业态。2.四片指蛇蟠旅游服务片、三门新城商贸服务片、宁东工贸新城(力洋)商业片和石浦港“渔文化 ”旅游区。3.多点包括健跳港物流服务中心、浬浦物流服务中心、强蛟港物流基地、胡陈港物流基地、象山港现代物流园区,各中心镇的商贸支点,以及区域内其他散布的多个旅游景点。第五节 重点产业区规划第三十二条三门滨海新城产业区滨海新城是增强三门综合竞争力核心区域,重点培育高新技术产业,以提升三门制造业档次,为滨海新城塑造提供产业支撑。通过营造良好投资环境,提高产业门槛,选择生态友好型产业,配套建立服务全县的科技研发中心,实现集约、快速、高效
32、发展。第三十三条 健跳港工业片主要指健跳临港型工业园区,充分利用港口及电力能源优势,应对区域交通条件变化,发展临港型产业。第三十四条 宁东新城工业片宁东新城(宁海三门湾新区)位于宁海县东南部的力洋镇和茶院乡,沿海南线以北,依托区域资源优势,加快发展劳动密集型工业和农产品加工业,加速劳动力转移,促进区域产业调整和经济快速发展,使宁东工贸新城成为宁海东南部具有特色产业的工业园区。规划发展成为以一、二类工业为主,融居住生活、研发培训、高新技术产业于一体的现代化、生态型的宁海县东部工业新城。第三十五条 西店强蛟工业片由西店、强蛟二镇组成,该工业区位于象山港上游,在产业发展的同时,兼具环境保护与平衡功能
33、。在发展一定数量的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基础上发展对生态环境影响小的高科技产业。主导产业选择是以机械、电子信息、新材料、海洋资源综合开发以及小型家电及配件、模具加工、塑料制品、铝制品、不锈钢制品等耗水量小的产业以及水产品加工产业为主。第三十六条 西周贤痒工业区由西周镇区、贤庠镇区(包括黄避岙片区)沿象山港呈带状的用地空间组成,其主要职能为象山县的城镇与产业集中发展区,以汽车配件、食品及船舶修造、特种钢、能源、港口机械等临港工业等为其主要发展方向,同时在象山港大桥桥头一带积极发展仓储物流业,成为象山先进制造业基地的核心区和新兴工业城。第三十七条 石浦鹤浦产业区对于石浦片区,以现状建成区为中心,沿石浦港
34、实行“工业西行,旅游北上”的用地发展战略。向西充分利用石浦港深水岸线资源,发展生活居住、工业、贸易、物流综合区,重点发展渔业加工业用地;向北重点发展居住和旅游服务设施用地,发展碶门头组团,建设部分宾馆、酒店、文化娱乐设施,为半边山皇城沙滩旅游开发提供配套服务,并兼顾昌国片区的发展。对于鹤浦片区,以石浦港为依托,以现状建成区为中心,居住、商贸用地向西发展,港口、仓储及临港工业用地向东沿港发展,渔产品加工用地在西部形成相对独立组团。第五章 片区划分示意图一体化支撑体系规划第一节 综合交通规划第三十八条区域交通发展战略 三门湾综合交通体系的构筑应突出“高效快捷、以人为本、低碳环保、综合协调、结构优化
35、、城乡一体”的发展理念,适应、促进并合理引导三门湾结构的优化与空间的拓展,进一步实现浙江省中部沿海地区交通枢纽、物流中心的发展目标。1.以区域交通走廊引导区域城镇整体发展。交通走廊是穿越城镇群内部,以多条高速公路、铁路等构成的支撑和引导区域城镇发展的交通主骨架。通过快速区域轨道交通(RER)、快速区域公共交通(BRT)引导区域城镇群空间发展,解决城镇群、都市区快速发展过程中的交通问题。2.以通道建设引导区内城镇组群的发展、城市新区的建设、产业基地的开发以及它们之间的联系。三门湾地区城镇群交通联系的加强,将产生城际多通道,以及通道多线路建设需求。通过都市区交通网络的功能定位,确定不同层次的通道,
36、强化对区域发展的引导作用。通过通道内多线路设计,提高区域系统效率和运行可靠性。加强区域中心城市与产业新区、下属乡镇之间,城市与交通枢纽(铁路、航空、港口)之间的通道联系。3.以枢纽建设加强对外交通联系,增强区域辐射力。交通枢纽的建设水平、发展模式在区域城镇群的发展地位日益显现,直接影响到区域经济水平和对外交流程度,规划要求加强区域高速公路枢纽、铁路枢纽和港口枢纽建设,满足“枢纽经济” 、“临港经济”发展的需要,符合区域性交通结构升级换代的需求。4.以港口建设带动城市发展,实现港城互动。港口将是三门湾发展的一个机遇,并通过港口集疏运交通系统融入区际交通网络。根据有关资料,对于发展中国家,每增加一
37、个集装箱,就可以增加 600 欧元的 GDP;每增加 10000 个标准箱,则可以为当地提供 500 个就业岗位;港口面临着深水化、专业化和远洋化的趋势,这迫切要求三门湾尽开发以健跳、南田、田湾为主的深水港口资源。同时加快港口集疏运交通系统的建设,以发展集疏运交通网络为契机,融入长三角区际交通网络。第三十九条 区域交通发展目标构筑一个与三门湾地域城镇群发展相适应的高效率、一体化的综合交通运输网络体系,重点建设区域高速公路网、城际轨道交通网、干线公路网及港口集疏运网,形成以高速公路、城际轨道交通为主骨架、干线公路为主通道,以铁路枢纽、港口枢纽和公路枢纽为依托的综合交通体系,促进与区外的联系。其中
38、: 1.水运系统:浙江省沿海地区性重要港口,浙中地区对外交往的重要口岸,承担腹地经济发展所需能源物资、原材料的中转运输,未来发展定位为由集装箱运输的喂给港,逐步发展为现代化、多功能的综合性港口。2.公路系统:区域高速公路网的重要组成,甬台交通体系的骨干,航空、铁路、港口及综合枢纽的集疏运支撑体系。3. 铁路系统:国家铁路网中沿海通道的重要组成部分,沟通甬台南北沿海的便捷通道。4. 管道系统:甬台温天然气管道与成品油管道的重要组成部分。第四十条 交通发展总体思路1.区域综合交通发展战略基本构架目标:坚持区域综合交通设施可持续发展,与环境容量相匹配,与区域空间职能发展相协调,实施区域综合交通设施一
39、体化发展,创造人性化、集约化、捷运化、信息化、法制化和生态化的区域综合交通设施平台。基本构架:以区域通道和交通走廊为平台,铁路、轨道交通为骨架网络,公路枢纽为节点的一体化综合交通体系。2.策略选择围绕一个目标,建立两个平台,协调好三方面的关系,实现五个转变。一个目标:区域交通集约化,区域大运量公共交通优先发展;两个平台:积极、优先建设铁路、轨道运输平台;三方面协调:协调区域外部交通网络和内部交通网络的衔接,协调城镇空间和区域交通网络,协调重大交通设施、枢纽与城市交通;五个转变:实现交通建设由中心城区向外围转移,交通建设由配合区域发展向引导区域发展转移,交通建设由分散建设向综合、协调一体化发展转
40、移,交通运输由个体机动化向集运机动化转移,交通体制由多头管理向有利于协调和公共政策实施转变。第四十一条 公路交通系统规划区域内总体形成“四高” 、“四纵三横”的公路网总体结构。其中:“四高”为“ 两纵、一横、一支”的四条高速公路。 “两纵”指甬台温高速公路、滨海高速公路(甬台温高速公路复线);“一横” 指上三高速三门延伸线;“一支” 指滨海高速公路到石浦镇的高速支线。规划区内高速公路出入口共 13 处,其中三门、象山各 4 处,宁海 5 处。另外三门 3 处、宁海 3 处及象山 2 处,共 8 处设为高速公路枢纽。“四纵三横”为联系三门湾内外的七条省道。其中:“四纵”从东到西分别为 214 省
41、道(连接象山县城、石浦与长街)、245 省道(连接西周、泗洲头、长街、一市、三门滨海新城、横渡、花桥)、216省道(连接宁海县城、一市、六敖、健跳、三门沿海工业城)、218省道(连接宁海县城、前童、桑洲、珠岙);“三横” 自北向南分别为 312 省道(连接深圳、宁海县城、西周、象山县城)、313 省道(连接黄坛、宁海县城、力洋、泗洲头)以及 314 省道(连接珠岙、亭旁、六敖)。规划在公路网总体结构的基础上,构建各等级公路网。第四十二条水运交通系统规划形成“多港拥湾 ”的布局结构,多港指三门湾环线上的多个港区三门的健跳港区、宁海的三门湾港区及象山的石浦港区、南田港区等。健跳港区功能性质定位为:
42、为三门电厂和电力城发展服务,以能源运输为主、兼顾杂货运输的大型专业性深水港区。港区空间布局形成“一港、三区、九点 ”的布局结构,一港为健跳港,三区为健跳作业区、蒲西作业区、浦坝作业区,九点分别为健跳作业区的下沙塘、龙山深水港、洋市涂和七市塘,蒲西作业区的花鼓漫、海游、蒲西和浦坝作业区的方山、浦坝。海游作业点可结合滨海新城的开发进行取舍。随着宁海三门湾新区的规划建设,田湾港区的建设提上议事日程,规划岸线总长约 1.7km,其中田湾山岸线长约 0.8km,下万山0.9km。规划的田湾作业区具有装卸储存、中转运输、临港加工、信息服务、战略储备等功能。以深水港口为依托,促进和引导煤炭、钢材等散杂货、现代物流相关企业落户,为宁海县临港工业的发展提供支撑。其中:田湾山通用区:规划田湾山西南部岸线作为田湾山通用区岸线选址,规划布置 13.5 万吨级通用泊位 3 个,泊位长度 572 米,年设计通过能力 300 万吨。下万山通用区:规划下万山西南部岸线作为下万山通用区岸线选址,规划布置 13.5 万吨级通用泊位 5 个,泊位长度 940m,年设计通过能力 600 万吨。田湾山支持保障区:规划田湾山东北部岸线作为田湾山支持保障区岸线选址,规划布置千吨级港作船泊位 4 个,泊位长度 325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