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九十九學年度上學期五年級音樂課程計劃一、基本理念國民中小學九年一貫課程綱要中指出:藝術與人文即為藝術學習與人文素養,是以人文素養為核心內涵的藝術學習 。因此,本學習領域以培養學生藝術知能,鼓勵其積極參與藝文活動,提升藝術鑑賞能力,陶冶生活情趣,並以啟發藝術潛能與人格健全發展為目的。二、教學目標:(一)音樂:1.認識降記號、F 大調、八分休止符、三連音、直笛降 Si 音習奏、變奏曲。2.認識音程、漸強漸弱記號,練習二部合唱。3.認識反復記號、終止記號及新節奏 。(二)表演藝術:1.發揮想像力與協同合作的精神,透過神話故事,運用肢體表情表現角色之間的對話。2.運用動作姿態、角色扮演表現職業特色與構
2、成畫面。3.了解民間陣頭和舞獅的起源及種類,製作簡易獅頭後,學會舞獅的基本步法。三、課程內容與教學活動、評量方式:週次 日期主 題活動名稱教學重點 節數 評量方式 備註一 8/299/4自然之美探索自然之美【活動一】發現自然之美1.分組討論。2.各組報告。【活動二】認識藝術家與藝術作品1.認識畫家郭雪湖生平及其風景畫作品。2.認識畫家李澤藩生平及其風景畫作品。3.認識畫家畢沙羅生平及其風景畫作品。4.觀察與討論。5.欣賞藝術家的作品,感受作品之美、認識色彩的名稱及色彩的搭配與運用。31.觀察2.互相討論3.教師評量4.問答二 9/5|9/11自然之美 自然風情畫【活動一】畫畫看,構圖與表現1.
3、教師提問。2.說明風景寫生注意事項。3.示範說明取景的方法。4.說明構圖方法。5.透過圖片或作品,引導學生欣賞並討論作品的主題意境、構圖特色及水彩技法。6.學生進行創作。31.觀察2.教師評量3.問答4.自我檢核5.學生互評週次 日期主 題活動名稱教學重點 節數 評量方式 備註三 9/12|9/18自然之美 自然風情畫【活動一】水彩寫生作品欣賞1.分享與討論。2.教師提問。3.透過課本的圖片欣賞,引導學生欣賞同學作品,並鼓勵學生發表自己的觀察。4.與同學分享探索經驗,並說明自己的作品在構圖與取景有何特色。5.教師總結學生創作過程中較特殊的經驗與全班分享。31.觀察2.教師評量3.問答4.學生互
4、評四 9/19|9/25自然之美大自然的樂章【活動一】習唱小白花1.聆聽歌曲。2.師生共同討論歌曲的調號、拍號、呼吸記號和速度。3.練習腹式呼吸做發聲練習。4.習唱小白花 。5.進行分組或個別演唱。【活動二】習奏直笛與認識 F 大調1.認識降記號。2.習奏直笛降 Si 音。3.認識 F 大調。4.習奏隨風起舞 。【活動三】習唱夏天裡過海洋1.聆聽夏天裡過海洋 ,說出感受。2.介紹夏天裡過海洋 。3.介紹作曲家威爾第的生平。4.認識八分休止符。5.認識三連音。6.習唱歌曲。7.完成課本中的學習單。31.問答2.教師評量3.學生互評五 9/26|10/2自然之美大自然的樂章【活動一】欣賞小星星變奏
5、曲1.吟唱法國兒歌小星星 ,發表感受。2.教師簡介小星星變奏曲歌曲背景。3.教師播放主題與各段變奏曲調片段,進行樂曲聯想。4.聆聽主題與變奏,發表感受。5.引導學生聆聽歌曲,自由以肢體動作表現。6.哼唱主題曲調。7.音樂神童莫札特簡介。【活動二】曲調創作1.彈奏曲調,請學生說出三首曲調的異同。2.曲調創作。3.創作發表與分享。【活動三】習唱美麗的草原1.聆聽美麗的草原歌曲。2.複習 F 大調與 G 大調。3.習唱歌曲,複習切分音的節奏。4.合唱練習。31.問答2.教師評量3.學生互評週次 日期主 題活動名稱教學重點 節數 評量方式 備註六 10/3|10/9自然之美 自然與神話【活動一】神話的
6、起源1.自然現象的感受。2.神話與自然現象的關係。【活動二】分組討論與創作神話故事1.分組,每組 46 人。2.給予學生題目,可自行選擇或教師指定。3.討論並將創作內容紀錄下來。4.神話故事發表。5.分享與討論。【活動三】表演藝術的起源1.探討巫師扮演的角色。2.討論祭祀儀式與表演藝術的關係。3.貴州儺戲與原住民豐年祭的介紹。4.認識希臘的酒神祭。31.觀察2.問答3.教師評量4.學生互評七 10/10|10/16自然之美 自然與神話【活動一】桌上劇場的介紹1.桌上劇場的起源。2.桌上劇場的元素。3.桌上劇場的特色。【活動二】分組討論故事1.將學生分為 46 人一組。2.分組討論故事:自編或改
7、編。3.將故事改編為演出劇本。4.參考故事:伊索寓言北風與太陽、莎士比亞暴風雨、大禹治水。【活動三】製作舞臺及戲偶1.製作舞臺步驟。2.製作戲偶。3.製作布景及道具。【活動四】演出1.排練。2.演出。3.心得分享與討論。31.觀察2.問答3.教師評量4.學生互評自然與神話【活動一】介紹優表演藝術劇團1.優表演藝術劇團介紹。2.欣賞演出與優人神鼓介紹。3.分享與討論。 21.觀察2.問答3.教師評量八 10/17|10/23自然之美走向大自然【活動一】分享與討論1.請 56 人一組,互相討論自己平時的休閒活動。2.小組報告。3.教師總結: 11.觀察2.問答3.教師評量4.學生互評週次 日期主
8、題活動名稱教學重點 節數 評量方式 備註九 10/24|10/30精采的人生 音樂美化人生【活動一】習唱Do Re Mi 之歌1.聆聽Do Re Mi 之歌 ,隨曲調輕擺身體。2.拍念節奏及歌詞。 3.曲式教學。4.視唱曲譜。5.演唱全曲。6.接唱遊戲。7.討論詞意。8.認識音程。【活動二】 歡樂歌演唱與律動1.學生聆聽第九交響曲第四樂章快樂頌大合唱曲,並發表感受。2.教師講述合唱交響曲於 1824 年在維也納首次公演時的感人場面。3.習唱歡樂歌 。4.認識漸強、漸弱記號。5.詮釋歌曲、分組表演【活動三】習唱大家歡唱1.聆聽歌曲,進行發聲練習。2.曲式教學。3.認識 。4.拍念節奏與視唱曲譜。
9、5.演唱全曲、討論詞意,完成學習單。【活動四】分享與行動1.反省與思考。2.引導學生討論。31.教師評量2.學生互評十 10/31|11/6精采的人生 創造精采人生【活動一】比較各種勞動中人們的差異1.參考課本,請學生發表生活中有哪些工作者?2.比較各種工作的差異。【活動二】人體的比例與動態1.認識成年、小孩與青年的人體各部比例。2.教師說明人體動態與重心。【活動三】了解速寫及創作的關係1. 欣賞竇加作品與陳夏雨作品,了解速寫與創作的關係。2.教師說明何謂速寫。3.教師說明速寫的重要。4.教師說明速寫的方法。【活動四】分享與一、二、三木頭人1.討論生活周遭的工作型態及工作特色。2.將學生分成兩
10、組,一組玩1、2、3 木頭人遊戲,另一組進行速寫。31.觀察2.教師評量3.問答週次 日期主 題活動名稱教學重點 節數 評量方式 備註十一 11/8|11/13精采的人生 人生百態【活動一】欣賞畫作1.教師提問。2.說明洪瑞麟礦工符號 、李石樵田家樂 、竇加雕塑作品的內容。3.教師補充藝術家的生平及創作理念。【活動二】畫作模仿1.分組討論如何表現畫作的內容。2.表演主題:農家生活、挖採煤礦、跳芭蕾舞、騎馬。3.各組以表演的方式,呈現畫作的內容。4.分享與討論。【活動三】職業接龍1.學生 56 人一組依序上臺表演。2.表演結束後,臺下的同學說說看,臺上表演的職業是什麼?31.教師評量2.學生互評
11、十二 11/14|11/20精采的人生 人生百態【活動一】職業雙簧1.以兩位學生為一組,共同選定職業,先簡單寫下該職業一天的工作情形,再練習表演,一人旁白一人做動作。2.分組表演。3.分享與討論。【活動二】音樂欣賞波斯市場1.聆聽樂曲,發表感受。2.樂曲背景簡介。3.認識管絃樂團。4.哼唱主題曲調。5.表演音樂情境。31.教師評量2.學生互評十三 11/21|11/27精采的人生 人生百態【活動一】直笛演奏波斯市場1.曲調習奏。2.即興伴奏。【活動二】捏塑創作1.教師先分配陶土,並要求學生把用具及參考資料準備好。2.思考創作內容。3.創作。31.教師評量2.學生互評十四 11/28|12/4熱
12、鬧的慶典 慶典中的音樂【活動一】節慶討論1.討論生活中的慶典。2.教師說明國外也有許多慶典。【活動二】習唱慶豐收1.引起動機。2.聆聽歌曲。3.習唱歌曲慶豐收 ,並認識反復記號、終止記號。4.詮釋歌曲。5.頑固低音伴奏。6.分組表演與討論。7.完成學習單。31.教師評量2.學生互評週次 日期主 題活動名稱教學重點 節數 評量方式 備註十五 12/5|12/11熱鬧的慶典 慶典中的音樂【活動一】習唱普世歡騰1.引起動機。2.歌曲介紹3.參考補充資料講述耶誕節的由來。4.聆聽歌曲。5.習唱普世歡騰 。6.詮釋歌曲。【活動二】習唱祈禱1.引起動機。2.歌曲介紹。3.聆聽歌曲。4.發聲練習。5.討論歌
13、曲結構。6.視唱曲譜。7.討論詞意。8.演唱歌曲。9.詮釋歌曲。【活動三】直笛二部合奏1.分部練習。2.二部合奏練習。3.表演與分享。31.教師評量2.學生互評熱鬧的慶典 慶典中的音樂【活動一】欣賞拉德茲基進行曲1.引起動機。2.播放拉德茲基進行曲 ,請學生聆聽樂曲。3.請學生發表感受。4.樂曲背景簡介。5.再次播放音樂。6.認識進行曲。7.哼唱主題曲調。【活動二】名家作品欣賞1.作品欣賞。2.引導學生觀察作品,提出自己的發現。21.教師評量2.學生互評十六 12/12|12/18熱鬧的慶典歡鑼喜鼓迎廟會【活動一】習唱廟會1.引起動機。2.認識新節奏。3.請學生聆聽歌曲。4.發聲練習,複習腹式
14、呼吸。5.討論歌曲結構。6.拍念節奏。7.視唱曲譜。8.討論詞意。9.習唱歌詞。10.詮釋歌曲。11.討論與分享。11.教師評量2.學生互評十七 12/19|12/25熱鬧的慶典搖頭攞尾舞獅陣【活動一】影片欣賞與討論1.教師播放有關民間陣頭的影片,並介紹民間陣頭的種類。2.針對影片內容進行討論,了解陣頭的產生和宗教的相關性。【活動二】介紹與製作舞獅1.介紹舞獅的起源和種類。2.分組討論製作舞獅。3.利用日常生活可取得材料,製作簡易獅頭。31.教師評量2.互相討論3.應用觀察4.學生自評週次 日期主 題活動名稱教學重點 節數 評量方式 備註十八 12/26|1/1熱鬧的慶典搖頭攞尾舞獅陣 【活動
15、一】獅陣的步伐介紹與練習1.介紹獅陣簡單步法。2.舞獅步伐練習。【活動二】舞獅表演1.欣賞表演教學 DVD。2.分組進行舞獅表演。31.教師評量2.互相討論3.應用觀察4.學生自評十九 1/3|1/8熱鬧的慶典濃妝淡抹畫廟會【活動一】欣賞名家畫作1.介紹袁金塔、藍蔭鼎及林智信的畫作。從名家畫作中,欣賞不同媒材的表現方法及特色。【活動一】廟宇建築的欣賞1 引起動機。2.廟宇建築重點介紹:(1)抱鼓石。(2)龍柱。(3)石獅。(4)斗栱。(5)藻井。(6)剪黏。31.教師評量2.學生自評3.應用觀察廿1/9|1/15熱鬧的慶典濃妝淡抹畫廟會 【活動一】水墨技法介紹與創作1.水墨工具介紹。2.水墨基
16、本筆法介紹。3.分組及介紹集體創作。【活動二】作品欣賞1.作品展示、賞析。2.教師歸納補充。31.教師評量2.學生自評3.應用觀察廿一1/16|1/22本表為預定計畫,實際進度會因學生的學習情形隨時調整。四、家長配合事項:1.若孩子的直笛已經遺失請盡快為孩子購買高音直笛( 英式 為主、德式亦可) 。因高音直笛為音樂課必修的樂器,所以建議購買較堅固耐用、品質較好的直笛,並於笛身和笛套上寫上姓名,以免遺失。2.為配合教學活動需求,音樂教室沒有學童的課桌椅,靜態活動時席地而坐,且常有許多肢體活動,因此請穿著寬鬆、易活動的服裝。女童以穿著褲裝為宜,若非要穿著裙裝不可,請加穿安全褲。3.為配合肢體動作開發(滾、趴、躺等等) ,進入音樂教室時,需脫鞋,建議穿著較深色的襪子,以減輕家長清洗襪子的負擔。4.為顧慮學童安全,請家長協助叮嚀孩子,隨時注意安全,勿在教室內奔跑、衝撞(教室內有階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