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4.2 体育场馆电气设计 2010-01-24 16:40:53| 分类: ttt001 版规范| 字号 订阅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 2009-电气ttt001 原创,word 版本规范网络首发独出,欢迎传播阅读学习。24 公共建筑电气设计24.1 一般规定24.1.1 本章包括体育场馆、博物馆、会展中心、综合性医院等公共建筑电气设计的要点,上述建筑电气设计中的通用技术间题参见本措施相关章节。24.1.2 公共建筑的设计内容、功能等级、系统配置应根据建筑特点、功能要求等实际情况确定。24.1.3 公共建筑的电气设计除遵循本措施外,还应遵循我国现行电气规范、规程及其它相关电气技术法规的规
2、定。24.2 体育场馆电气设计24.2.1 建筑特点与功能要求1 本措施适用于供比赛、训练、健身用的新建、改建和扩建的体育场馆、体育中心的电气设计,不适用于重要运动会电气临时系统的设计。2 在体育场馆电气设计中应做到安全可靠、经济合理、技术先进、整体美观、维护管理方便。体育中心的电气设计还应从整体考虑,统一规划、统一要求。3 体育场馆电气设计应对电磁污染、声污染及光污染采取综合治理,达到环境保护相关标准的要求,确保人居环境安全。4 体育场馆的电气装备水平应与工程的功能要求和使用性质相适应。为重大赛事所建的工程应充分考虑赛后的使用和经营,以发挥其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5 体育场馆电气设计应采用经实
3、践证明行之有效的新技术,电气设备应选择符合国家技术标准的产品;并应采用成熟、有效的节能措施,降低电能消耗;严禁使用已被国家淘汰的产品。6 体育场馆等级应根据其使用要求分级,且应符合表 24.2.11 和 24.2.12 规定。表 24.2.11 体育场馆的分类等级 主要使用要求特级 举行亚运会、奥运会、世界级比赛主场甲级 举行全国性和单项国际比赛乙级 举办地区性和全国单项比赛丙级 举办地方性、群众性运动会丁级 不举行运动会表 24.2.12 体育场、体育馆、游泳馆的分类分类 特大型 大型 中型 小型 训练、娱乐体育场60000座以上4000060000 座2000040000 座20000 座
4、以下无固定坐席体育馆10000座以上600010000 座30006000 座3000 座以下无固定坐席游泳馆6000 座以上30006000 座15003000 座1500 座以下无固定坐席注:其它功能的场馆分类参照表 24.2.12 执行。7 体育场馆电气设计除应符合本措施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在进行正式比赛时,体育场馆电气设计必须符合国家体育主管部门颁布的各项体育竞赛规则中对电气的要求。进行国际比赛时,同时还必须满足相关国际体育组织的有关标准和规定。24.2.2 供电电源1 供配电系统的构成应简单可靠,灵活方便,减少电能损失,便于管理和维护,并应满足赛时和赛后的供配电需求。
5、2 体育场馆负荷分级应符合表 24.2.2 一 1 的规定。表 24.2.21 体育场馆负荷分级负荷等级场馆等级一级负荷中的特别重要负荷一级负荷 二级负荷 三级负荷特级 A B C 甲级 A B C乙级 A 其它丙级 A 其它丁级 所有负荷注:1A 包括比赛厅( 场)、主席台、贵宾室、接待室、计时记分装置、计算机房、电话机房、广播机房、电台和电视转播、新闻摄影电源及应急照明等用电设备和电力负荷;电气消防用电设备;升旗系统、售验票系统、现场影像采集及回放系统、标准时钟系统用电。2B 包括广场照明、生活水泵、污水泵、餐厅、临时医疗站、兴奋剂检查室、VIP 办公章、奖牌储存室、运动员、裁判员用房、包
6、厢。3C 包括普通办公用房、普通库房等。4 临时负荷的负荷等级由使用单位提出。3 乙级及以上的体育场馆电源数量不应少于两个,丙级体育场馆电源数量宜为两个,丁级体育场馆可采用一个电源。特级、甲级体育场馆的两路电源应为不同路由的线路。4 中小型体育场馆宜采用 380V 电源,特大型、大型体育场馆应采用 10kV 电源,当体育中心进行整体供配电系统供电时,经技术、经济比较可采用 35kV 或 110kV 电压等级的电源供电。5 特级体育场馆应采用专线电源供电,甲级体育场馆宜采用专线电源供电。当确有困难时,应在重大比赛期间采用专用线路为体育场馆供电。6 容量较大的临时性负荷应采用临时电源供电,在建筑电
7、气设计时,应为临时电源供电预留条件。7 主要配变电所(室)严禁设置在大量观众能达到的场所,不应靠近贵宾、观众的主出入口。室内配变电所不应设在伸缩缝、沉降缝处。8 配变电所应设置在负荷中心,低压配电半径不应超过 250m。大型、特大型的体育场配变电所不宜少于 2 个;中型体育场、特大型体育馆和游泳馆配变电所宜为 12 个;小型体育场、室外训练场、大中型体育馆或游泳馆宜设 1 个配变电所;小型体育馆及游泳馆、训练场馆可只设低压配电室。9 总配变电所可为独立建筑物,也可为附属式。当采用独立式时,不应设置在地势低洼和可能积水的场所。10 大中型体育场馆应设室内配变电所;热身场地、小型体育场馆宜设户外预
8、装式变电所,有条件时也可设置室内或外附式配变电所。户外预装式变电站的进、出线宜采用电缆。11 大型、特大型的体育场馆的体育工艺类、体育照明等负荷宜由独立的变压器供电。当经常有文艺演出的体育场馆,演出类负荷宜与体育工艺、体育照明类负荷共用一组变压器。12 仅在比赛期间才使用的大型用电设备、较大容量的冷冻站宜设单独变压器供电。13 室内配变电所应选择干式、气体绝缘或非可燃性液体绝缘的变压器;户外预装式变电所可选择油浸变压器。当电源电压偏差不能满足要求时,宜采用有载调压变压器。14 变压器低压侧电压为 0.4kV 时,单台变压器容量不宜大于 2000kVA;当确有困难时,变压器单台容量不应大于 25
9、00kVA。预装式变电所变压器,单台容量不宜大于800kVA。15 配电变压器的长期工作负荷率宜符合表 24.2.22 的规定。表 24.2.22 配电变压器的长期工作负荷率场馆等级 长期工作负荷率特级、甲级 60乙级 80丙级、丁级 8524.2.3 供配电设计1 综合型运动会主体育场不应将开幕式、闭幕式或极少使用的大容量临时负荷计人永久供配电系统,应采用临时供配电系统。2 特级及甲级体育场馆的高压供配电系统应由上级变电站或开闭站放射式供电。3 当场馆规模较小,且位置分散、等级在乙级及以下时,可采用环网式供电系统。4 特级和甲级体育场馆的供配电系统,应具有临时电源接入的措施。5 特级及甲级体
10、育场馆、体育中心总配变电所的高压供配电系统应采用放射式向分配变电所供电。当总配变电所同时向附近的乙级及以下的中小型体育场馆、负荷等级为二级及以下的附属建筑物供电时,也可采用树干式供电。6 当由总配变电所以放射式向分配变电所供电时,分配变电所的电源进线开关宜采用能带负荷操作的开关电器;当线路较长,总配变电所的保护不能满足要求时,分配变电所的进线开关应具有短路保护功能;当有继电保护要求时,应采用断路器。7 配变电所的高压和低压母线,宜采用单母线或单母线分段结线形式。特级体育场馆还应设置一段或两段应急母线段,甲级体育场馆宜设置一段应急母线段,应急母线段用于比赛类体育工艺负荷、体育照明负荷及其它的一级
11、负荷中特别重要负荷。8 应急母线段由市电和应急(备用)电源供电,市电与应急 (备用)电源之间应采用电气、机械联锁。当采用自动转换开关电器(ATSE) 时,宜选择 Pc 级、三位式、四极的高可靠性产品。9 配变电所应在变压器低压侧或主要负荷侧设置集中自动电容补偿装置,其容量和分组宜根据就地补偿、便于调整电压及不发生谐振的原则进行配置。补偿要求按当地供电部门的规定执行,当没有明确规定时,补偿后低压侧进线处的功率因数应达到 0.90 以上。电容补偿装置的选择应考虑配电系统中高次谐波的影响。当不具备设计计算条件时,电容器安装容量可按下列计算:1)35kV 及以上变电所可按变压器容量的 1030计;2)
12、10kV 变电所可按变压器容量的 2030计。10 竞赛场地用电点,宜设置电源井或配电箱,数量及位置应根据体育工艺要求确定。11 对电源井的供电方式宜采用环形系统,电源井内不同用途的电气线路,相互之间应保持一定距离或采取隔离措施。井内电气设备单侧布置时,其维护距离不应小于 0.6m。电力装置和信号装置分别布置在井壁两侧时,其维护距离不应小于 0.8m。井内应有防水排水措施。12 体育场竞赛场地的电气线路宜采用塑料护套电缆穿管埋地或电缆沟敷设方式。13 体育馆比赛场地四周墙壁上应设置一定数量的配电箱和安全型插座,插座安装高度不应低于 0.3m。14 游泳馆( 池)属潮湿场所。供游泳、跳水、水球及
13、花样游泳的计时记分装置及电源箱、插座箱,以及专用信号盘均采用防水、防潮型,室内的管线及用电设施应采取防腐措施。电源配电箱宜设在专用计时记分装置控制室内。插座箱底边距地不低于 0.3m。跳水池、游泳池、戏水池、冲浪池及类似场所水下照明设备应选用防触电等级为类的灯具,其配电应采用安全特低电压(SELV)系统,标称电压不应超过 12V,特低电压电源应设在 2 区以外的地方。15 体育照明宜采用表 24.2.3 的供电措施。表 24.2.3 体育照明供电措施建筑类 供电措施型特级 在举行国际赛事期间应具备接入临时备用发电机条件或采用固定的发电机,并作为 50体育照明甲级 的主用电源,其余 50体育照明
14、由来自两个不同区域变电站的两路市电电源分别供电,当其中一路市电故障时,只影响全场25体育照明,仍有 75照度可保证比赛及应急电视转播继续进行乙级 由两路市电同时供电,每路市电供 50体育照明灯具,灯具投射到场地的灯光均匀分布全场。当任一路电源发生故障时,仍有50体育照明不受其影响,可保证比赛的正常进行丙级 宜由两路市电同时供电,每路市电供 50体育照明丁级 一路供电16 气体放电光源宜采用分散方式进行无功功率补偿,补偿后的功率因数不应低于0.9。17 三相照明线路各相负荷的分配宜保持平衡,最大相负荷电源不宜超过三相负荷平均值的 115,最小相负荷电流不宜小于三相负荷平均值的 85。18 应避免
15、采用三相低压断路器对三个单相照明分支回路进行控制和保护。19 为保证气体放电灯的正常启动,镇流器至光源的线路长度不应超过该光源的允许值。20 气体放电灯的照明线路,其中性线截面应与相线截面相同。21 为降低气体放电光源的频闪效应,宜将同一或不同灯具的相邻灯管(光源)分接在不同相的线路上。22 气体放电光源灯点燃时,冲击电流很大,开启灯光时,单灯开启时的时间宜有间隔。23 为了便于灯光的维护和照明方案的变化,宜采用单灯单控方式,或一个开关控制23 个灯。24.2.4 比赛场地灯光设计1 照明标准应符合体育场馆照明设计及检测标准JGJ153 及体育照明使用要求及检测方法第 1 部分:室外足球场和综
16、合体育场TV T1002.12005 的规定。2 照明计算时维护系数值应符合下列规定:1)室内场所维护系统取 0.8;2)室外场所维护系统取 0.7。3 对于多雾和污染严重地区,室外体育场应计入大气的影响,大气吸收系数宜按表24.2.41 的要求取值。24.2.41 大气吸收系数的数值多雾或污染等级 大气吸收系数 Ka轻 154 可行性研究和方案设计阶段,照明计算宜采用单位指标法进行估算(室外体育场场地照明可按 25000300001x Ix 估算,综合体育馆场地照明用电量可按 5070Wm2 估算);初步设计和施工图设计阶段宜采用逐点法计算。单位指标法是指单位面积上、单位照度的照明安装功率(
17、包括光源、镇流器或变压器的功率 ),单位为 Wlx.m2。5 对灯具的要求 1)灯具宜选用压铸铝外壳,其防护等级不应低于 IP55,不便于维护或污染严重的场所其防护等级不应低于 IP65。2)金属卤化物灯不应采用敞开式灯具,灯具效率不应低于 70。3)光源功率应与比赛场地大小、安装位置及高度相适应。室外体育场宜采用大功率和中功率金属卤化物灯;室内体育馆宜以 1000W 及以下金属卤化物灯的光源为主。体育场宜采用窄配光和中配光的灯具,体育馆、游泳馆宜采用中配光和宽配光的灯具,训练场可以采用宽配光的灯具。4)灯具的安全性。照明灯具应有防跌落措施,光源、灯具前玻璃罩应有防爆措施。灯具的防触电保护等级
18、应符合下列要求:a 应选用有金属外壳接地的 I 类灯具;b 游泳池及类似场所水下灯具应选用防触电等级为类的灯具,其电源电压不应大于12V。6 马道应留有足够的操作空间,其宽度不宜小于 800mm,并应设置防护栏杆。丙级和丁级体育场馆,当维护另有措施并确保维护时不改变灯具瞄准点时(如采用升降式灯具) ,可不设马道。7 室外体育场照明布置宜符合表 24.2.42 的规定。表 24.2.42 室外体育场照明布置方式方式 布灯简图 说明及特点 适用范围四角布置有电视转播时,灯具的位置宜满足左图的要求;无电视转播时,底线外15 可改为 10。地中心的连线与场地平面之间的夹角不小于 25 。立体感强,垂直
19、照度高。用电量大,造价高,眩光较大,有影子,维护不便。乙级及以上足球场、田径场、橄榄球场、曲棍球场等,也适用灯具高度宜满足灯拍中心到场 1 于大型、特大型的沙滩排球场等。侧向式多杆将灯杆布置在赛场的两侧。每侧灯杆常有四杆、六杆、八杆等布置方式。垂直于边线的平面内灯具与场地中线的连线与地面的夹角须大于 25 。立体感较强,垂直照度高,照度均匀。用电量较少,造价低,眩光较大,维护方便。乙级、丙级、丁级足球场、田径场等,也适用于曲棍球场、橄榄球场等侧向式光带在球场两侧设置连续的光带。灯具高度应满足“多杆”方式的要求。照度均匀,用电量少,造价较低,眩光较小,维护方便。足球场有两个禁止布灯区域:底线两侧
20、各 15 角范围内的空间;底线后与场地夹角 45 内的乙级及以上足球场、田径场、橄榄球场等乙级及以上足球场、田径场、橄榄球场等。空间。混合合式上述两种及以上方式的组合。灯具的位置及高度应同时满足两侧布置和四角布置的要求。立体感强,垂直照度较高。用电量较大,造价较高,眩光较小,维护方便。尤其适合既有体育场改造。8 室外网球场场地照明布置1)小型及以下的网球场,宜采用两侧灯具布置方式,每侧可以是 2 杆、3 杆、4 杆布置,每侧灯杆数量不宜为 1 个或超过 4 个,灯杆应布置在观众席的后侧。2)中型及以上的网球场,当挑蓬较高时,宜采用场地两侧光带布置;当挑蓬高度不能满足要求时,应按本款第 1)项要
21、求布置灯具。3)比赛场地灯具高度不应低于 12m,训练场地灯具高度不应低于 8m。4)场地两侧应采用对称的灯具布置方式,提供相同的照明。9 棒垒球场灯具布置1)棒球场灯具宜采用 6 根或 8 根灯杆布置方式,垒球场灯具宜采用不少于 4 根灯杆方式,也可利用观众席挑蓬布置灯具。2)灯杆应位于内场四角点主要视角 20 以外的范围,满足图 24.2.41 的要求。图 24.2.41 棒垒球场灯杆位置10 室内体育馆照明布置宜符合表 24.2.43 的规定。表 24.2.43 室内体育馆照明布置方式方式 布灯简圈说明及持点 适用范围顶部布置灯具布置在场地上方,光束垂直于场地平面的布置方式。宜选用对称型
22、配光的灯具适用于主要利用低空间,对地面水平照度均匀度要求较高,且无电视转播要求的体育馆直接照明灯具布置两侧灯具布置在场地两侧,光束非垂直于场地平面的布置方式。宜选用非对称型配适用于垂直照度要求较高以及有电视转播布置光灯具布置在马道 h 灯具瞄准角(灯具的瞄准方向与垂线的夹角)不应大于 65要求的体育馆混合式布置顶部布置和两侧布置相结合的布置方式。宜选用具有多种配光形式的灯具,灯具的布置方式见顶部布置和两侧布置适用于大型综合性体育馆间接照明灯具布置灯具向上照射的布置方式。宜采用具有中、宽光束配光的灯具适用于层高较低、跨度较大及顶棚反射条件好的建筑空间,不适用于悬吊式灯具和安装马道的建筑结构等或对
23、眩光限制严格且无电视转播要求的体育馆11 冰上运动场地的灯具布置宜采用顶部布置、两侧侧向布置、混合布置,并应符合下列要求:1)没有电视转播的丙级、丁级场馆可采用顶部布置灯具方式,并应符合表 24.2.43的要求,灯具距冰面不得低于 9m;2)需要电视转播的场馆宜选择侧向布灯系统,侧向布灯的灯杆应安装在冰场侧边、观众席的后面,灯具的安装高度不应低于 14m,两侧布置宜选用非对称型配光灯具,灯具瞄准角不应大于 65 ;3)大型场馆可选择混合布置灯具方式,布灯应同时满足顶部布置和两侧布置的要求,灯具宜选用具有多种配光形式的灯具;4)速度滑冰馆的灯具宜采用周圈式布置或侧向布灯方式。仅开展速度滑冰运动的
24、甲级和特级速滑馆,灯具宜布置在内、外两条马道上,外侧灯具布置在赛道外侧看台上方,内侧灯具布置在热身赛道里侧,灯具瞄准方向宜垂直于赛道;当速滑馆为综合性体育馆时,灯具布置宜沿滑冰场外边界或在观众席后放置照明系统。灯具的瞄准焦不应大于 65 。12 体育场馆的照明控制应按运动项目的类型、电视转播情况至少分为三种控制模式,并符合表 24.2.44 的规定,但丁级体育场馆可不受此限制。表 24.2.44 体育场馆照明控制要求场馆等级(规模)照明控制系统配置特级(特大型)甲级(大型)乙级(中型)丙级(小型)HDTV 转播重大国际比赛v o o xTV 转播重大国际比赛v v v oTV 转播国家、国际比
25、赛v v o v有电视转播TV 应急 v v o x专业比赛 v v v o业余比赛、专业训练v v o v训练和娱乐活动v v v o无电视转播清扫 v v v v注:1v 一应采用;0 一视具体情况决定;x 一不米用。2 表中 HDTV 指高清晰度电视;TV 表示标准清晰度彩色电视。1)特级和甲级体育场馆应采用智能照明控制系统,乙级体育场馆宜采用智能照明控制系统;丙级及以下场馆可采用手动控制方式。照明控制系统的网络结构可为中央集中式、集散式或分布式系统。2)智能照明控制系统驱动模块的额定电流应不小于其回路的计算电流,驱动模块的额定电压应与所在回路的额定电压相一致。当驱动模块安装在控制柜等不
26、良散热场所或高温场所,应降容使用,降容系数宜为 0.81 。24.2.5 防雷与接地1 室外体育场的比赛场地可不在建筑物防雷设施的保护范围内。2 乙级以上体育场馆、或中型及以上体育场馆宜按二类防雷建筑设计。3 室外体育场照明采用灯杆布置时,灯杆应采用避雷针作为接闪器。灯杆上的灯具和附件应在避雷针保护范围内,避雷针可固定在灯杆上,灯杆金属结构可兼作接闪器和引下线。当灯杆位于建筑物旁边时,应将灯杆接地体与建筑物防雷接地体可靠连通。4 可利用屋面金属罩棚及屋架做接闪器,钢结构柱体做避雷引下线,利用柱下独立基础内钢筋做接地体。5 所有进出缆线均应埋地敷设,其金属护套和金属保护管以及其它进出建筑物的各种
27、金属管道均与防雷接地装置可靠连接。6 变配电室内的高低压侧均设置避雷器,所有区域级配电箱(柜)以及有电子设备的终端配电箱( 柜) 内均设置浪涌保护器。7 凡进出建筑物或在防雷区的界面处的所有金属管道、电缆金属护套、金属保护管均应直接或通过浪涌保护装置与就近的总接地端子板可靠连接。8 强、弱电配电(线)间及各设备机房内设辅助等电位端子板;泳池周围、淋浴间等处的外露可导电部分做局部等电位联结。9 防雷接地、安全接地和功能接地应采用共用接地网。变压器中性点、保护接地、弱电机房工作地分设独立接地干线至接地网。如有临时发电机组,应预留接地端子或接地扁钢。24.2.6 智能化系统设计1 计时记分及现场成绩
28、处理系统1)根据体育赛事的不同规模、等级,体育项目及其对应的竞赛规则,选择适宜的电子计时记分系统。特级、甲级体育场馆应设电子计时记分系统,乙级体育场馆宜设电子计时记分系统。2)计时记分及成绩处理方案应由赛事组委会或其委托的专业机构提供。工程设计应按照计时记分及成绩处理方案配合赛事组委会或其委托的专业机构完成设计。3)在不具备计时记分及成绩处理系统方案的条件下,工程设计应按照体育场馆的使用功能预留条件。预留条件应包括计时记分及成绩处理专用机房、信号井和电源井,以及计时记分及成绩处理专用机房和场地设备之间的线缆路由。4)径赛计时记分系统现场设备主要由起点装置、终点装置、电子计圈器、现场数据采集机等
29、主要装备及风速仪、电子时间显示牌等辅助装备构成;田赛计时记分系统现场设备主要由成绩公告牌、时限钟、测距仪、风速仪、现场数据采集机等装备构成。球类比赛一般在赛场边缘设有现场记录台,记录台上设有记分器、计时器、综合控制器、24s 计时器等。成绩处理机房与记录台之间、记录台与现场设备之间的线缆可根据需要采用永久线缆或临时线缆进行连接。游泳比赛计时记分现场设备包括起跳台、触摸板、终点摄像机、打印计时设备、扬声器、手持按钮、闪光灯、麦克风发令枪等。5)机房及信号井要求机房位置及面积:a 体育场终点摄像机房应按照国际田联有关规定设立,机房应位于百米终点仰角 30。的看台上方,面向场地开窗面积不小于 1.5
30、mX3m;b 体育场田径机房应设在场地平层,位于 100m 终点线的延长线附近,面向场地开窗面积不小于 1.5mX3m,应有通向场地的通道,便于总裁判出入;c 体育馆现场成绩处理机房应设在场地平层,位于场地长边的中部,面向场地开窗面积不宜小于 1.5mX3m,应有通向场地的通道,便于总裁判出入;d 游泳馆计时记分机房应设在场地平层,位于 50m 终点延长线池内侧 5m 处,面向场地开窗面积不小于 1.5mX3m,应有通向场地的通道;e 计时记分用房最低标准应符合表 24.2.61 的规定。表 24。2。61 计时记分及现场成绩处理机房标准建筑等级计时控制室(m2)计时与终点摄像控制率(m2)显
31、示屏幕控制室(m2)数据处理室(m2)特级 15 12 40 158甲级 15 12 40 118乙级 15 12 40 73丙级、丁级临时设置注:数据处理室包括控制室、前室、更衣室。机房房间应铺设防静电地板,机房净高不应小于 2.4m,地板铺设高度宜为200350mm。荷载不应小于 3000Nm2。机房供电:计时记分及现场成绩处理系统的负荷等级应为该工程最高级。特级、甲级体育场馆的计时控制室、终点摄像控制室、数据处理室内主机及其它重要负荷应设不间断电源或应急电源。机房内应配备适量的维修和测试用电源插座。在没有具体资料的情况下,各机房预留电量为 50Hz、220 380V ,1020kW 。防
32、雷接地:室外引入的信号线在接入系统前应做防雷处理;防雷处理的具体要求应符合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防雷技术规范GB503432004 有关规定。计时记分及成绩处理机房应预留相关技术接口,特级和甲级体育场馆宜包括互联网接口、国内( 国际)长途电话接口、场馆实时信息系统网络接口、组委会信息网络接口和有线电视用户终端;乙级及以下体育场馆应至少预留互联网、电话、有线电视等的路由。根据体育比赛的工艺要求,体育场应设置场地信号井;8 所有信号井应设排水措施;b 电源线与计时记分信号线、通信线分管敷设;c 每个信号井应预留 510kW 电量,设防水型电源箱 1 个;d 信号井间预留永久管道至少为 4 根100 钢
33、管;e 信号井应预留有防水型信号接线箱。6)现场管槽预留体育场a 特级、甲级、乙级体育场终点摄像机房与田径机房、网络机房、电视转播机房之间预留不小于 200mm100mm 的槽道。体育场终点摄像机房内以及终点摄像机房与田径机房、网络机房、电视转播机房之间的网络布线为永久布线。永久线缆至田径机房,经田径机房穿场地计时记分预留管道最终到达场内各信号井预留防水信号接线箱。b 由场内各信号井接线箱接至现场设备的线缆为临时敷设,现场设备之间的连接线亦为临时敷设。体育馆a 特级、甲级体育馆成绩处理机房与网络机房、电视转播机房之间的网络布线为永久布线。成绩处理机房与显示屏之间布线应为永久布线。b 特级、甲级
34、、乙级体育馆成绩处理机房与网络机房、电视转播机房之间应预留不小于 200mm100mm 的槽道。c 体操比赛一般在各单项比赛场地边缘设置评分裁判席,成绩处理机房与评分裁判席之间的线缆采用临时敷设,或采用带无线联网功能的设备。游泳馆a 特级、甲级游泳馆成绩处理机房与网络机房、电视转播机房之间的网络布线应采用永久布线。成绩处理机房与显示屏之间布线应采用永久布线。b 特级游泳馆计时记分线缆敷设应采用永久管路预埋方式,线缆自成绩处理机房穿预埋管路预埋敷设至起跳台、触摸板、终点摄像机等处,打印计时设备、扬声器、手持按钮、闪光灯、麦克风发令枪等采用临时线缆与起跳台、现场接线箱连接。c 水球比赛计时记分现场
35、设备包含:35s 计时设备、号角、手持按钮、启门开关、手持终端器、现场小记分牌等。水球比赛时在池岸边设裁判记分席,现场设备连线全部采用临时敷设方式。d 计时记分系统线缆应采用防水、防腐型专用电缆。7)计时记分显示装置计时记分显示装置应满足不同运动项目的技术要求,同时应满足国际各单项组织的规定。显示方式应根据室内外光环境、比赛场地规模、视距和视野等因素选择。特级、甲级场馆应采用固定式电子计时记分显示装置,乙级场馆宜采用固定式电子计时记分显示装置。2 信息显示及控制系统1)电子显示屏的选择特级、甲级、乙级场馆应设置满足举办体育赛事需要的图文信息显示屏系统,特级、甲级场馆应设置彩色视频显示屏系统,乙
36、级场馆宜设置彩色视频显示屏系统。显示屏的设置应符合国际单项体育组织的有关规定。场馆内大屏应采用 1ED 显示屏,液晶显示屏、等离子显示屏只用于补充显示信息使用。2)LED 电子显示屏技术指标显示要求:a 除特殊情况外,宜使场馆内正式固定座位 95以上的观众满足最大视距要求;特级和甲级场馆不能满足最大视距要求的固定座位,宜增设小型显示屏,小型显示屏可以采用 1ED显示屏,也可以采用液晶显示屏、等离子显示屏,不宜采用 CRT 显示屏;b 比赛现场的运动员、教练员和裁判员( 跳水比赛中现场打分裁判员除外)都应能看见屏幕显示的内容。平面显示屏显示字符的要求按照体育场馆设备使用要求及检验方法TYT100
37、1.12005 第 1 部分:LED 显示屏中的要求执行。平面显示屏显示字符的要求同时还需要兼顾国际单项体育组织的相关要求:,a 田径场需要同时考虑国际田径联合会关于记分牌的要求,即在大型田径比赛中,显示屏至少能够显示 10 行字符,行间距不小于字符的 1 10,每行至少能够显示 32 个字符的信息,包括比赛的位置、运动员姓名、国籍(3 个字母) 和比赛项目,田径场最远的可视距离为 150250m ,记分牌每个显示字高应为 350520mm;b 游泳跳水馆的显示屏至少能够显示 12 行字符,行间距不小于字符的 110,每行至少能够显示 32 个字符,每个显示字高至少 200mm;e 篮球项目比
38、赛要求,中间部分显示时钟和比分,显示字符至少 300mm 高、250mm宽;显示球队犯规及比赛场次,显示字符至少 250mm 高、125mm 宽;两侧分别显示比赛各队的比赛队员姓名、各队员犯规及得分情况,共 12 行,行间距不小于字符的 110,显示字符至少 135mm 高。最大视距和字符高度、视角、亮度、对比度、换帧频率、刷新频率、视频显示解析度等按照体育场馆设备使用要求及检验方法TY T1001.12005 第 1 部分:1ED 显示屏中的规定执行。特级和甲级场馆宜采用甲级 1ED 显示屏,乙级场馆应采用不低于乙级1ED 显示屏。视频显示屏亮度要求参见表 24.2.62。表 24.2.62
39、 显示屏的亮度 (cdm2)种类场所三基色(全彩色) 双色 单色室外 5000 4000 2000室内 800 100 603)系统接口及连接要求网络接口应具有 IEEE802.3 以太网络接口。数据接口应具有包括 RS232(或 RS485)串行接口在内的可装配多种数据接口的能力,要能够与比赛现场的计时记分系统连接,接收数据。视频接口有图文和视频显示功能的显示屏应具有视频接口,支持各种视频输入方式:VGASVGA XGA 和 SDI、HDSDI 信号输入;可接收多种制式的视频信号,支持PA1、NTSC 等各种制式,支持 HDTV。信息显示及控制系统应与计时记分及现场成绩处理系统、有线电视系统
40、、电视转播系统、现场影像采集及回放系统、综合布线系统、信息网络系统等相连。4)显示屏控制室的设置根据场馆举办体育赛事的级别和要求,显示屏控制室可以独立设置,也可以与场馆中其它系统的控制室合并设置。显示屏控制室应设置玻璃观察窗。体育场的控制室宜设置在高层,并能观察到显示屏的显示内容;体育馆的控制室应位于裁判席附近,并能观察到显示屏的显示内容;游泳馆的控制室应位于竞赛平层,面向场地并能观察到显示屏的显示内容;体育场馆控制室距显示屏的距离不宜大于 200m。5)供电要求显示屏的用电量应根据产品实际容量进行设计,当没有具体资料时,可按如下条件预留电量:室内屏单色按 0.31.0kWm 。;二基色、三基
41、色室内屏按1.0 1.5kW m。;室外屏按 1.22.5kWm2。1ED 显示屏的电源在有条件时宜由专设隔离变压器提供。室内屏的配电柜安装在机房内,室外屏的配电柜安装在屏体后部的箱体内,配电柜要求引入三相五线电力电缆,其中性线和保护线的截面与相线相同。6)荷载要求显示屏荷载包含显示屏屏体及屏体安装钢架的荷载。永久安装的 LED 室内显示屏的荷载宜按照 130150kgFFI 。考虑,室外屏荷载应根据实际情况计算。临时安装的显示屏的荷载宜按照 7585kgm2 考虑。7)环境要求室内屏工作温度:1035,工作湿度90。室外屏工作温度:-2050,工作湿度90,并要求防水防紫外线功能。1ED 显
42、示系统控制室的环境条件要求,应按照计算机房的基本要求设置。8)显示装置的防雷与接地防雷与接地设计应按现行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94(2000 年版) 、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防雷技术规范GB503432004 等国家标准中的规定执行。显示装置的控制室应采用共用接地,工频接地电阻1。室外显示装置的钢架应以最短的距离可靠接地。显示系统的控制电缆应作防音频及防电磁干扰处理,电源线应穿金属管保护,金属管要可靠接地。3 场地扩声系统1)体育场馆的扩声系统主要供体育比赛或集会时语言扩声之用。2)扩声系统的技术指标应根据体育场馆的类别、等级、规模、用途和使用特点,确定扩声指标,并在设计中采用实现预定指
43、标的相应措施。体育场馆当有多种功能使用时,应按其主要功能确定声学指标,并兼顾其它需求。体育场馆的建筑声学条件应以保证语言清晰为主。体育场的主要扩声设计指标宜符合表 24.2.63 的规定,其它室外体育场可参照本要求设计。表 24.2.63 体育场的主要扩声设计指标场内最大声压级(dB)声场不均匀度(dB)扩声系统传声增益(dB)地区有效频率范围(Hz)语言清晰度90 10 1001000 达到0.5STI注:根据体育场不同规模,有关指标可有适当变动。体育馆、游泳馆的扩声设计指标应按表 24.2.64 的规定取值。观众席扩声系统的扩声特性指标宜不低于场地扩声指标。表 24.2.64 体育馆、游泳
44、馆的扩声设计指标特性指标场馆等级 最大声压级传输频率特性传声增益声场不均匀度系统噪声语言清晰度特、甲级105dB 以1254000Hz 平均声压级为1254000Hz 平均不小于一10dB中心频率为 1000Hz、4000Hz(13 倍频程带宽)扩声系统不产生明显可达到0.5ST10dB,在此频带内允许4dB 的变化(13 倍频程测量)时,大部分区域不均匀度不大于 8dB乙级 98dB 以2504000Hz 平均声压级为0dB,在此频带内允许+4-6dB 的变化(13倍频程测量)2504000Hz 平均不小于一12dB丙、丁级90dB 以2504000Hz 平均声压级为0dB,在此频带内允许+
45、4-10dB的变化(13 倍频程测量)2504000Hz平均不小于-14dB中心频率为 1000Hz、4000Hz(13 倍频程带宽)时,大部分区域不均匀度不大于 10dB觉察的噪声干扰,如交流噪声等注:表中所列扩声特性指标只供固定安装系统设计时采用。体育场馆混响时间的指标按照现行行业标准体育馆声学设计及测量规程JGJT131 2000 的规定执行。3)扬声器布置方式及要求扬声器的布置方式应满足扩声的功能要求,并根据体育场馆的功能、空间高度及观众席的设置等因素确定。扬声器的布置要求:a 使观众席上的声压分布均匀;b 观众听到的声音与声源方向一致;c 控制声反馈和避免产生同声干扰;d 扬声器(或
46、扬声器系统 )至最远听众的距离不应大于临界距离的 3 倍;e 扬声器(或扬声器系统 )至任一只传声器之间的距离应尽量大于临界距离;f 扬声器的轴线不应对准主席台或其它设有传声器之处;对主席台上空附近的扬声器或扬声器系统应单独控制,以减少声反馈;g 在需要设置扩声的场所,应根据要求的直达声供声范围、扬声器(或扬声器系统)的指向性,合理确定扬声器(或扬声器系统 )声辐射范围,使在辐射区域内其轴向辐射声压级及辐射角内声压级,满足声场均匀度的要求。体育场馆扩声系统扬声器布置宜符合表 24.2.65 的规定。4)体育场馆扩声系统设计要点主扩声系统宜选用数字音频信号处理器,功率放大器及其实时监控设备、盒式
47、录音机、激光唱机、MD 录音机、无线传声器、输入、输出信号交换塞孔板、监听扬声器和监听耳机等。乙级及以上场馆除设置专业级调音台外,还应设置备用调音台。扩声系统须将音频信号(留有备份 )送至转播车接线间、广播播音室、评论员室、新闻发布厅、网络机房和其它相关技术用房内的音频或插座盒。在贵宾席前、比赛场地四周和跑道起、终点等处应安装防雨传声器插座箱。表 24.2.65 体育场馆扬声器布置要点场馆类型体育场 体育馆 游泳馆扬声器布置要点a 体育场扩声系统扬声器可采用分散或集中式布置。特级和甲级体育场应采用分散式布置扬声器,乙级体育场宜采用分散式布置方式,丙级体育场可采用集中式布置扬声器。b 分散式布置
48、扩声系统在挑棚适当位置吊装多组全频全天候高低音组合式扬声器均匀覆盖所有看台;吊装在东、西马道前沿的多组大型全a 集中式布置扩声系统多只大功率高灵敏度的高频号筒式扬声器和低音扬声器箱分为多组吊装在屋顶环行马道上向观众a 游泳馆扩声系统主要供水上项目比赛时语言扩声和音乐重放之用。b 观众席及泳池周围的扩声系统主扬声器布置采用分散式。全天候全频扬声器均匀吊装在屋顶两天候全频恒指向性同轴高低音组合式号简扬声器覆盖比赛场地。C 集中式布置扩声系统在体育场扩声声音外溢不影响环境的情况下,场内用于覆盖看台及比赛场地的扩声系统扬声器可采取集中布置的方式,由多组全天候全频恒指向性高低音组合式扬声器组成,分二组对
49、称安装在计分牌顶部向周刚观众席和比赛场地供声席供声,另有几组向比赛场地供声。此外,在场地四周安装有流动扬声器插座箱。b 分散式布置扩声系统多组高低音组合式扬声器组分散吊装在马道下方覆盖场地观众席,另有几组向比赛场地供声。此外,在场地四周安装有流动扬声器插座箱侧马道上;在 50m标池、25m 短池和跳水池内的侧壁上安装有水下扬声器。此外,在泳池四周安装有若干流动扬声器。c 多组高低音组合式扬声器组吊装在马道下方覆盖观众席,多组覆盖比赛场地根据实际需要,可配备若干套流动式扩声设备。内容包括:带功放调音台、带活动支架的全天候全频扬声器、盒式录音机、激光唱机、有线和无线传声器(包括台式和立式传声器架) 及活动式设备车等。新闻发布厅内的流动式扩声设备可包括带功放调音台、带支架的小型全频全天候扬声器、盒式录音机、激光唱机、会议用电容传声器、手持式无线传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