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分享赚钱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2

类型七年级生物下册 4.10.1《食物中能量的释放》教案2 (新版)北师大版.doc

  • 上传人:精品资料
  • 文档编号:8944975
  • 上传时间:2019-07-17
  • 格式:DOC
  • 页数:2
  • 大小:1.03MB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关 键  词:
    七年级生物下册 4.10.1《食物中能量的释放》教案2 (新版)北师大版.doc
    资源描述:

    1、- 1 -食物中能量的释放教案教学目标: 1.说明能量来自细胞中有机物的氧化分解,阐述呼吸作用的实质和意义;能够了解检测氧气和二氧化碳的方法。 2.通过观察、实验和探究,在训练科学方法的同时,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培养发散思维的品质和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 教学重点:解释呼吸作用的实质和意义。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将体外燃烧和细胞的呼吸作用这两个过程相联系。 教学过程:引入:请同学们列举人体哪些生命活动需要能量?(学生分组讨论) 师:对讨论结果不过多评价,因初一学生没有能量守恒和能量转换的知识。可以适当补充实例,如运动、学习、思考问题等需要能量,进而引出人体生命活动的能量直接或间接来源于绿色植物

    2、通过光合作用制造的食物。问题:食物中储存的能量通过燃烧可以释放出来,燃烧过程需要什么条件?会产生什么物质? 生:燃烧需要氧气,会产生二氧化碳气体。 师:人体细胞摄取营养物质怎样释放出能量?细胞内营养物质释放能量是否也需要氧气?演示实验:检验人体呼出气体成分的变化。 (一)实验步骤: 1.取大小相同的四个集气瓶,分别标号为A、B、C、D。 2.请一学生将A和B瓶置于室外,打开瓶盖,3min后盖上瓶口。(学生讨论A和B瓶内的气体成分,得出瓶内气体成分与空气相同。) 3.请一学生取一玻璃管依次插入C和D瓶中,通过玻璃管向瓶里连续地呼气数次,然后盖严瓶口。(学生讨论C和D瓶内的气体成分,得出瓶内气体含

    3、有较多的由肺部呼出的气体。) 4.将燃着的蜡烛分别放入A和C瓶中(如课本P47图),记录蜡烛燃烧时间的长短。 5.分别向B和D中倒入10mL澄清的石灰水,比较两瓶中液体的浑浊程度。 (二氧化碳气体可以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二)实验现象(由学生观察后总结): 1.蜡烛在A瓶中比在C瓶中燃烧时间长。 2.D瓶里的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三)讨论:为什么由肺部呼出的气体中含有的氧气少而二氧化碳多?(学生分组讨论)师:人体的每个细胞都能利用氧气将葡萄糖等有机物分解,产生二氧化碳和水,同时伴有能量的释放。讲述:生物体细胞内葡萄糖氧化分解并释放能量的过程,就是呼吸作用。 生:讨论细胞通过呼吸作用释放能量的意义。(用于各种生命活动,还可以维持体温恒定。)- 2 -小结:呼吸作用的重要意义在于为生命活动提供动力。 作业:思考与练习 第1,2题。 教学反思:本节课教学过程简单明了,重难点突出,主要是以“检验人体呼出气体成分的变化”实验为核心,比较食物在体外、体内释放能量两个过程的联系和区别,进而归纳呼吸作用的实质和意义。但是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容易被实验现象所吸引,而忽略比较呼吸作用与燃烧过程的异同。所以,在实验的分析过程中,教师应及时引导学生讨论并归纳。实验涉及的化学知识、方法较多,其中的原理不必向学生过多解释,否则容易使学生迷惑,只需要了解实验现象即可。

    展开阅读全文
    提示  道客多多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七年级生物下册 4.10.1《食物中能量的释放》教案2 (新版)北师大版.doc
    链接地址:https://www.docduoduo.com/p-8944975.html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道客多多用户QQ群:832276834  微博官方号:道客多多官方   知乎号:道客多多

    Copyright© 2025 道客多多 docduoduo.com 网站版权所有世界地图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46453号    营业执照商标

    1.png 2.png 3.png 4.png 5.png 6.png 7.png 8.png 9.png 10.png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