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第 17 课 西晋的短暂统一和北方各族的变迁一、选择题 1.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的主要目的是( ) A. 摆脱鲜卑贵族的控制 B. 加强对黄河流域的控制C. 学习汉族的先进文化 D. 解除对匈奴族的威胁2.如右表所示,这与北魏孝文帝的哪一项内容有关( )鲜卑族姓 汉族姓拓跋 元步六孤 陆独孤 刘A. 改官制 B. 禁胡服 C. 通婚姻 D. 改姓氏3.迁都是一个国家的重大事件,其中因接受先进文化而迁都的是( ) A. 盘庚迁殷 B. 北魏孝文帝迁都到洛阳 C. 周平王迁都到洛邑 D. 苏维埃俄国首都迁到莫斯科4.4 世纪后期,建立北魏政权的少数民族是( ) A. 匈奴 B. 前秦 C.鲜卑 D
2、. 氐族5.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实现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短暂统一的朝代是( ) A. 北魏 B. 东晋 C.西晋 D. 前秦6. 下列关于商鞅变法和孝文帝改革共同点表述中,正确的一项是( ) A. 都进行了迁都 B. 都推行了汉化政策C. 都大大提高了军队的战斗力 D. 都是统治者自上而下的改革7.“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枝花”中国五十六个民族中,哪个民族是在元朝时经过长期融合而形成的新民族( ) A. 白族 B. 维吾尔族 C.苗族 D. 回族8. “农圣”贾思勰的齐民耍术既总结了汉族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又记录了鲜卑族的畜牧经验。这反映了( ) 2A. 北方民族大融合的发展 B. 畜牧
3、业居于生产主导地位C. 鲜卑族与汉族习俗相同 D. 潍坊成为当时的经济中心9.某剧团要编演一部反映南北朝时期我国少数民族与汉族友好关系的话剧,这部话剧可取材于( ) A. 七擒孟获 B. 孝文帝改革 C. 张骞出使西域D. 商鞅变法10.中华民族的历史是各民族共同缔造的。下列人物中,顺应历史潮流进行改革,从而加速了黄河流域民族大融合的是( ) A. 北魏孝文帝 B. 汉光武帝 C. 汉武帝 D. 秦孝公11.匈奴左贤王刘宣等私议:“今司马氏骨肉相残,四海鼎沸,兴邦复业,此其时矣。” 材料中“司马氏骨肉相残”是指( ) A.八王之乱B.七国之乱C.牧野之战D.国人暴动12.(2017福建)如表所
4、示内容的直接作用是( )序号 孝文帝改革的部分措施1 禁胡语、胡服2 改鲜卑姓为汉姓3 鼓励鲜卑族与汉族通婚A. 推动经济发展 B. 促进民族交融 C. 加强中央集权D. 实现南北统一13.南北朝时期,极大地顺应了我国北方“胡人汉服”、“汉人胡食”等民族大融合趋势的政治改革家是( ) A. 商鞅 B. 张骞 C. 班超D. 北魏孝文帝14.龙门石窟中的宾阳中洞建于北魏迁都洛阳后,洞中主佛服饰已具有明显的汉文化特点。影响这一特点形成的历史事件是( ) A. 张骞通西域 B. 孝文帝改革 C. 文成公主入藏D. 郑和下西洋315.学者晁福林说,北魏孝文帝的改革把民族融合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下列有关
5、北魏孝文帝改革措施的表述:让鲜卑贵族改用汉姓将都城迁往咸阳鲜卑贵族必须说汉话鼓励鲜卑人穿汉服,正确的是( ) A. B. C. D. 16.“鲜卑族本身,尽管因此而不再作为一个单一民族存在,但在另一个民族大家庭中得到了永生。”使鲜卑族“得到了永生”的历史事件是( ) A. 管仲改革 B. 商鞅变法 C. 戊戌变法D. 孝文帝改革17.西晋衰落的直接原因是( ) A.三藩之乱B.安史之乱C.八王之乱D.七国之乱18.北魏孝文帝改革( ) A. 是古代汉族政权实施的改革 B. 促进了长江流域的经济发展C. 加快了北方民族融合的步伐 D. 为唐的统一奠定了政治基础19.5 世纪前期,统一黄河流域的民
6、族是( ) A. 鲜卑 B. 匈奴C. 汉 D. 氐20.西晋结束了三国鼎立局面,完成了全国统一,但它也是中国历史上短命王朝之一。下列对西晋短命而亡原因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大贵族、大地主在治国方略上缺乏雄才大略B.晋惠帝昏庸无能,统治阶级生活极为腐化C.地方上的八王之乱推翻了西晋政权D.内迁各少数民族反抗西晋的民族压迫二、材料分析题 2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皇帝说:“现在要禁用鲜卑语,统一使用汉语。明知故犯,就要降职或罢官。” (1)据材料指出这位皇帝是谁?并写出材料中他采取了什么改革措施? 4(2)除材料中措施外,他还采取了哪些改革措施?写出两项。此改革对当时及后世历史发展分
7、别有什么作用? 22.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在西北面,击退了游牧部落;为了防止他们卷土重来,还修筑了世界闻名的长城。为了完成这一巨大工程,耗去了大量生命,以致 2000 多年后的今天,人们仍要谈起这一事实:有 10O 万人为修筑长城而死去,长城的每一块石头都值一条人命,老百姓都为筑长城的事咒骂皇帝。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材料二: 下图西晋时期被汉人使用的方凳、胡床。材料三: 禁用鲜卑语,统一使用汉语30 岁以下的人和在朝廷做官的人,不得继续使用鲜卑语,明知故犯,就要降职或罢官。请回答: (1)材料一的“皇帝”指的是谁?他“耗去大量的生命”修筑长城的目的是什么?依据材料谈谈你对他修长城的看法。
8、 (2)材料二中的“胡”是西晋时期对北方少数民族的统称,请写出这一时期两个内迁的北方少数民族名称。材料三反映的是历史上哪一次改革?这次改革的目的是什么? (3)结合三则材料,概括我国从秦汉到南北朝时期民族关系的变化。 52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材料一:魏主曰:“国家兴自北土,徙居平城,虽富有四海,文轨未一。此间用武之地,非可文治,移风易俗,信甚为难。崤函帝圣,河洛王里,因兹大举,光宅中原”。魏书材料二:孝文帝曰:“今欲断诸北语,一从正音。其年三十以上,习性已久,容不可卒革,三十以下,见在朝廷之人,语音不听仍旧。若有故为,当加降黜,各宜深戒。”资治通鉴 (1)材料一中的“魏主”是哪个皇帝?他决定将都城迁到哪里? (2)材料二“北语”“正音”各指什么语言?为此,孝文帝采取了什么措施? (3)除了材料二中的措施外,孝文帝还采取了哪些汉化措施?这些措施产生了什么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