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西安铁一中08-09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语 文(09年3月)考试时间:120分钟 满分:100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14分,72)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2分)A识别博闻强识 模仿装模作样 剥削生吞活剥 B朝圣朝令夕改 提防提心吊胆 绿茵绿林好汉C箴言缄默无言 蠕动耳濡目染 粗犷旷日持久 D湍急惴惴不安 讳言经天纬地 勘察堪称一绝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2分)A切磋 洽谈会 悬梁刺骨 覆水难收B气概 水笼头 风雨如晦 落荒而逃C招募 度假村 有恃无恐 试目以待D怅惘 挖墙脚 功亏一篑 矫枉过正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2分)
2、海外华侨华人纷纷发表声明或谈话,坚决拥护 反分裂国家法 。 在灿烂的灯光中,由 24 名聋哑演员表演的 “千手观音 ”精妙绝伦, 人心。 控制人口和实行计划生育,使我国 13 亿人口日的到来 了 4 年。A制定 振奋 推迟 B制定 震撼 推迟C制订 振奋 延迟 D制订 震撼 延迟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2分)A为了不让下一代输在起跑线上,年轻的父母纷纷送孩子去练钢琴,学围棋,上英语兴趣班,真是费尽心思,无所不为。B随着社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安土重迁的观念越来越深入人心、即使富庶地区的人们也乐意告别家乡,外出闯荡一番。 C书法是中国传统的艺术形式,风格各异的书法精品,或古朴,
3、或隽秀,或雄浑,或飘逸,将汉字之美表现得淋漓尽致。D老李从小就养成了勤学好问的良好习惯,遇到问题,总是不耻下问,及时向同事、亲朋好友甚至左邻右舍请教。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2分)A第一次在美国后院出现的俄罗斯军舰,是对北约派遣舰队进入黑海和在欧洲部署导弹防御系统的一次反击。B在当前金融海啸的冲击下,一些中小企业倒闭,他们所缺乏的,一是资金不足,二是技术含量低,三是产品陈旧单一。C从瘦肉精、苏丹红到三聚氰胺,各种危害人体健康的食品添加剂防不胜防,而防止食品安全事故频发,已是当务之急的大事。D种种迹象表明,持观望态度的购房者没有像以往那样坚持几日就放弃,政策的放宽让购房者对房价下降充满
4、了信心。6、下列各句中,没有歧义的一句是(2 分) A.初次相见时,还是十来岁的孩子,年龄的差距使我们没有太多话题,故而谈得极少。B.你跑不过他也得跑,不要这么没信心;再说,离比赛还有段时间,结果还难说呢。C.小倩告诉我说,等她把那张参加比赛的水粉画“磨蹭”完了,我们就可以一起去青岛旅游了。 D.寒风像小刀似的切割着他那冻僵了的手,那个修鞋的却拥着大衣,在风中怡然自得7、把下面几个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一段文字,排序正确的一项是(2 分)在古代,这个信念有些神秘色彩。在一切比较深入的科学研究后面,必定有一种信念驱使我们。对于数学研究则还要加上一点:这个世界的合理性,首先在于它可以用数学来描述。可是
5、发展到现代,科学经过了多次伟大的综合,如欧几里得的综合,牛顿的综合,爱因斯坦的综合,计算机的出现,哪一次不是或多或少遵循这个信念?这个信念就是:世界是合理的,简单的,因而是可以理解的。A B C D二、文言文阅读(15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11题。韩休,京兆长安人。工文辞,举贤良。玄宗在东宫,令条对国政,与校书郎赵冬曦并中乙科,擢左补阙,判主爵员外郎。进至礼部侍郎,知制诰。出为虢州刺史。虢于东、西京为近州,乘舆所至,常税厩刍 ,休请均赋它郡。中书令张说曰:“免虢而与它州,此守臣为私惠耳。 ”休复执论,吏白恐忤宰相意,休曰:“刺史幸知民之敝而不救,岂为政哉?虽得罪,所甘心焉。 ”讫如休请。
6、以母丧解,服除,为工都侍郎,知制诰。迁尚书右丞。侍中裴光庭卒,帝敕萧嵩举所以代者,嵩称休志行,遂拜黄门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休直方不务进趋,既为相,天下翕然宜之。万年尉李美玉有罪,帝将放岭南。休曰:“尉小官,犯非大恶。今朝廷有大奸,请得先治。金吾大将军程伯献恃恩而贪,室宅舆马僭法度,臣请先伯献,后美玉。 ”帝不许,休固争曰:“罪加且不容,巨猾乃置不问,陛下不出伯献,臣不敢奉诏。 ”帝不能夺。大率坚正类此。初,嵩以休柔易,故荐之。休临事或折正嵩,嵩不能平。宋璟闻之曰:“不意休能尔,仁者之勇也。 ”嵩宽博多可,休峭鲠,时政所得失,言之未尝不尽。帝尝猎苑中,或大张乐,稍过差,必视左右曰:“韩休知否
7、?”已而疏辄至。尝引鉴,默不乐。左右曰:“自韩休入朝,陛下无一日欢,何自戚戚,不逐去之?”帝曰:“吾虽瘠,天下肥矣。且萧嵩每启事,必顺旨,我退而思天下,不安寝。韩休敷陈治道,多讦直,我退而思天下,寝必安。吾用休,社稷计耳。 ”后以工部尚书罢。迁太子少师,封宜阳县子。卒,年六十八,赠扬州大都督,谥曰文忠,宝应元年,赠太子太师。(节选自新唐书 韩休传 )注 厩刍:草料。8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休复执论 执:坚持。B休直方不务进趋 务:致力于。C帝不能夺 夺:使 改变。D吾用休,社稷计耳 计:计策。9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 以母丧解,服除,为
8、工部侍郎以一璧之故逆强秦之欢,不可B 不意休能尔,仁者之勇也百姓之以王为爱也C 时政所得失,言之未尝不尽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D何自戚戚,不逐去之长安君何以自托于赵10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韩休擅长写文章,被举荐为贤良,在玄宗为太子时,受命逐条回答有关国政问题,此后担任过一系列重要的官职。B韩休任虢州刺史期间,体察民情,请求为虢州百姓减免赋税,经过努力终获成功,表现出他为民请命的仁爱之心。C韩休因萧嵩举荐而任宰相,他的耿介刚直与萧嵩的宽容随和形成互补,二人关系也很和谐,因而得到宋璟的赞许。D韩休秉公直谏给了玄宗很大压力,但面对谗言,玄宗非常清醒,将韩休与萧嵩进行
9、比较,说明了任用韩休的理由。11把第卷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6 分)(1)刺史幸知民之敝而不救,岂为政哉?虽得罪,所甘心焉。(2)罪细且不容,巨猾乃置不问,陛下不出伯献,臣不敢奉诏。三、现代文阅读必考题:文学类文本(15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2-15 题。朦胧的敬慕悼念鲁迅先生萧乾也许有人比我更怕死,我却不相信有比我再怕看死人的了。走在街上,我从没有胆子向寿衣铺里望望。夜半,即便从很远很远地方飘来的僧器或诵经声,也必害得我用棉被厚厚包起头来,直像那是什么符咒一样。我曾见过三位死人,在我的记忆中,他们都将是我永不会忘记的。而且,我还该陈说我都例外地不曾害怕过:一个
10、黄昏,我的母亲死在我的怀抱里;小学时代,曾排着队去中央公园社稷堂瞻仰过孙中山先生的遗体;最近,在鲁迅先生灵前,我守了两天灵。扶着那绛色帏幔,职务使我看见了数千张陌生的但是诚笃的脸,一个个脚跟都像坠了铅球,那么轻又那么沉重地向灵堂踱。低垂的头,低垂的手,低垂的眉眼和心。待踱到灵堂中央,冥冥中似有什么使他们肃然驻足了。敬慕和哀悼如一双按住的手,他们的身子皆极自然地屈下了。然后噙了一汪眼泪,用手巾堵着嘴,仓皇地奔了出来。最感人的莫如一群小学生的吊唁。在那近三十位小吊客中间,我特别留意一个衣服褴褛、腿下微跛的,他肋下夹着的画册和石板说明了是刚刚放学,如今正是回家或在街头玩耍的时候,然而他却结伴迢迢跑到
11、了这里。那个微跛的孩子,一拐一拐地,一直来到灵前,两只颇清秀的眼睛直直地凝视着鲁迅先生的遗体,然后,又放下肋下的画册,深深地鞠躬。我不信作了那么些纪念周,他还不知道“三鞠躬”的礼数,然而,当我数到第三次以后,他仍向下屈着小小腰身,他一连鞠了七个躬才红涨着脸,也红涨着眼睛,走出灵堂。如果稍换一个情况,我将忍不住笑出来的,然而,我那时是用极大的崇敬心情替他掀开帏幔,一直目送他走下殡仪馆的台阶。那个背影唤起我一点回忆。十多年前一个傍晚,如一切贪爱窗外景色的孩子一样,四点钟以后的时间对我变了滋味,换成鲜艳颜色。然而我放下了玩具,和同伴沿着朱色皇城走好长好长一段路去瞻仰一位“民国缔造者”的遗体。空着的肚
12、皮充满着的一半是对“尸骸”的恐惧,一半是对“伟大”的钦仰。我们跨进那座御花园的大门时,紫禁城角的太阳已向下沉落了。我喘着气向陌生的大人打听路线,好容易才攀了一道高大石阶,在花圈花篮的簇拥中,我看到安息着的孙中山先生。 我记得,当时我的心一点与没有跳!我们环着那铜棺走了一圈,又蹑着脚步走了出来。抬头,紫禁城角的太阳已经沉落下去了。我似乎打了一个冷颤,然而,除了模糊的“伟大” ,我并没有摸清死的是什么人。只是冥冥中,一种超乎孩子胸膛容量的衰戚或尊敬感觉使塞在我喉咙间,我赶不掉它。归途,我们放洋画的袋子里,每人都塞了一条传单:有工人发的,大学生发的,有国民党的,共产党的,说明孙先生的生平和抱负(这些
13、我曾保留到六年前,直到一个朋友将我寄存的最珍贵的东西,如小学生时代的作文本,全当作烂纸卖掉了) 。当时我们其实一点也不懂,但是当孙传芳乱批三民主义,张作霖满街捉革命党时,我却私下藏了一本孙中山传。伟大的人格也许有一种潜移默化的力量,这力量在茫然无知的孩子心灵上时常比成人更深刻,更恒久。我不知道如果鲁迅先生这时醒转过来,他将会怎样热烈地抱起那个微跛的孩子。1936 年 10 月,上海(原载 1936 年 中流第 1 卷第 5 期)12. “朦胧的敬慕 ”在文中的含义是什么?本文通过哪几个事例来表现“朦胧的敬慕”?(3 分)13. 指出文章的结构方式,并作简要分析。 (4 分)14. 这是一篇悼念
14、鲁迅先生的文章,作者却用了大量笔墨回忆十多年前瞻仰孙中山先生遗体等有关情况。这里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试作简要分析。 (4 分)15. 下列对文章的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4 分)A.在数千吊唁鲁迅先生的人中,有一个衣衫褴褛、腿下微跛的小孩,对鲁迅先生连鞠了七个躬,所以作者对他由开始的忍不住想笑,转变为极大的崇敬。B.当“我” 和同伴跨进御花园大门时, “紫禁城角的太阳已向下沉落了” ;当“我们”蹑着脚步走出来时, “紫禁城角的太阳已经沉落下去了” 。这两句景物描写烘托了“我”的哀戚心情。C.“ 我记得,当时我的心一点也没有跳”这句话的意思是:“我”看见孙中山先生的遗容时,对伟人的敬慕战胜了对死人
15、的恐惧。D.文章第 段在描写数千位吊唁者的神情动作时,运用了夸张、排比、比喻等修辞手法。E.通观全文不难发现,作者在为鲁迅先生守灵时,对鲁迅的崇高精神、伟大人格内涵的理解及由此产生的敬慕之情都是朦胧的。四、材料概括分析题(10 分)16、 阅读下面的材料,归纳要点,分析问题。劳务输出大省紧急摸底民工回流去年 9 月底,国家统计局河南调查总队在河南省 10 个劳务输出大县 30 个行政村,开展了农民工回流问题专题调研。调查结果显示,截至今年三季度,河南省农民工回流的比例虽然不大,但具有明显的结构性和区域性特征。受国家宏观调控政策和市场需求影响,城市的房地产业普遍疲软,导致“从事第二产业特别是建筑
16、业的农民务工者回流最多” 。各大城市房地产市场萧条,项目工程相对减少, “当一项工程结束,又没有新的工程可以承接,外出农民工只有返乡” 。省外从事建筑业的农民工回流占 10%。另据调查,由于国内材料涨价、员工工资上涨,以及相关产业政策的出台,一些劳动密集型行业退出或转移至东南亚其他国家,而需要高素质的劳动力的行业,农民工培训暂时还未能跟上。此外,因为地区产业转移和部分加工制造企业倒闭, “长三角、珠三角地区和近距离打工返乡者回流比例次之” 。从苏、浙、沪三地回乡的有 32 人,占 21%;从广东省回乡的有 24 人,占 16%。河南省委政策研究室副主任王永苏指出,劳务输出依然是未来一个时期河南
17、农村用工的主基调。这也是众多农民工的强烈意愿。在 9 月底的专项调研中,75%的回流民工年内有再度外出打工的打算。旨在加快基础设施建设的 4 万亿投资计划出台,对返乡的农民工们来说,无疑是个好消息。(1)导致农民工回流的直接原因有哪些?请分条概括。 (6 分)答: (2)结合材料,你认为解决农民工回流问题,应采取哪些措施?(4 分)答: 17、日常交际中,注重礼貌用语、讲究措辞文雅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请写出下列不同场合中使用的两个字的敬辞谦语。 (6 分)示例:探望朋友,可以说“特意来看您” ,更文雅一点,也可以说“特意登门拜访” 。(1 )邀请朋友到家里作客,可以说“下午我在家里等您来 ”
18、,也可以说“下午我在家_您_” 。(2 )把自己的著作送给人,可以在书上写“请您多提意见 ”,也可以写“先生_”。五、作文(40 分)18、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 800 字的文章。 (40 分)小兰和妈妈都喜欢听小鸟唱歌,看小鸟飞翔。母女俩第一次养鸟,母亲忙,女儿贪玩,没几天小鸟就饿死了。第二次养鸟,母女相约要好好对待小鸟,这次养了一个月,小鸟长得很好。但是朋友说,你们残忍地剥夺了小鸟自由歌唱、自由飞翔的权利,母女俩依依不舍地把小鸟放飞了。第三次亲密接触小鸟,是因为收到一封参加放生活动的邀请函。信函说,放生活动又环保又慈善。母女俩买了两对小鸟,兴高采烈地去参加放生活动。爬上山头
19、,看见参加放生的有好几百人。一声礼炮响起,千鸟齐飞,有人笑脸灿烂,有人虔诚合十。母女下山后,听见花鸟市场的老板兴奋地说:“自从有了放生活动,鸟儿的需求量大增,要每天起早摸黑捉鸟才能供得上。 ”要求选择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文体,确定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语言文字应用与中外传记选读综合测试答题卡 2009.3班级_ 学号_ 姓名_一、基础知识(14分,7x2)1 2 3 4 5 6 7二、文言文阅读(15分,选择每题3分)8、_ 9、_ 10、_11、(3分) (3分) 三、现代文阅读必考题:文学类文本(15分)12、 (3分) (1) (2)
20、 13、 (4分) 14、 (4分) 15、 (4分) 四、材料概括分析题(16 分)16、 (1) (6分) (2) (4分) 17、 (6分) (1) (2) 语言文字应用与中外传记选读综合测试语文试题参考答案一、语言文字运用(14分)1、B 2、D 3、 B 4、C 5、D(A.搭配不当,应为“俄罗斯军舰第一次在美国后院出现” ;B.缺乏的应是“资金” “技术含量”和产品创新。C “当务之急的大事” ,语意重复) 6、BA项有歧义, “十来岁的孩子”指谁没有讲明白。C项中“她” 可指代小倩,也可指另外一人。D项中“ 他 ”既可指修鞋人,又可指另一人。 7、 C【解析】此题上下句之间环环相
21、扣,其事理的逻辑性十分鲜明。解答此题的一个简便方法就是在阅读理解的过程中,圈画出那些勾连起前后句的关键词句。在这段议论性文字中,是中心观点,可以将它判定为排序的首句; 是对中“一种信念” 的具体解说,自然应紧承其后;是由中的“世界是合理的”这层意思引申而来的,突出强调了 “这个信念”在“数学研究” 中的独特性; 的思路就比较明显了,两句先后阐明的是 “信念”由“ 古代”到“现代 ”的简要发展过程。二、文言文阅读(15分)8、答案为 D。 “计”应是“ 考虑、谋划”的意思,而“ 计策”是指为对付某人或某种情势而预先安排的方法或策略。解释不够准确。 9、答案:A。都作介词,因为。B 项,第一个结构
22、助词,的;第二个用在主谓之间,不译。C 项,第一个“所”是直接用在动词前,作助词,表示“情况” ;第二个“所”与“为”构成“为所”式,表被动。D 项,第一个“何”应该是疑问副词,可译为 “为什么” ;第二个“何”疑问代词,什么,作介词宾语。10、答案:C。二人关系不和谐,韩休敢于当面指责萧嵩,宋璟认为韩休的这种做法是仁者的勇敢。11、 ( 6 分) (1)译文:(我作为)刺史倘若了解百姓的疾苦却不去救助,这难道是为政之道吗?即使得罪宰相,也是心甘情愿的。 【解析】本句翻译不是很难,最容易出错的词是“幸” ,在这句中作副词,是“本、正”的意思,觉得标准答案中的“倘若” ,不如“本来”准确。“倘若
23、”表示的是假设关系,从上下文看,不是假设,是事实。 “虽”根据语境译为“即使” ,“得罪”不是“得罪了别人” ,而是“(自己)获罪” 。(2)译文:罪轻的人尚且不被宽容,罪重的人竟然放过而不去问罪,如果陛下不放逐程伯献,我不能接受诏令。 【解析】 “巨猾”与“罪细”结构不同,译为“特别奸猾狡诈的人”也可以, “乃”是“竟、竟然”的意思。 “不问”不是“不过问” ,应改是“不问罪” 。 “出”是“驱逐、放逐”的意思。 “敢”是个表谦的词。【译文】韩休,是京城长安人。韩休擅长写文章,被举荐为德才兼备的人。唐玄宗还是太子的时候,让他按条逐一对答国家政事的询问,和校书郎赵冬曦一起考中乙科进士,提拔为左
24、补阙(唐代谏官名) ,出任主爵员外郎。又回朝廷任礼部员外郎,担任知制诰(掌管诏令的官) 。离开朝廷到虢州担任刺史。虢州是靠近东京、西京的州,马车、兵车(也可以翻译为皇帝的车马)到达后,经常征收草料税,韩休请求把税负分摊到其他的州郡中去。中书令张说说:“免除虢州的税赋分摊到别的州,这是虢州太守为了自己私人的利益罢了。 ”韩休坚持自己的意见,下面的官吏告诉他你这样做是违背了宰相的意思,韩休说:“(我作为)刺史本来了解到百姓的困苦却不去救助,这难道是为政之道吗?即使得罪宰相,我也是心甘情愿的。”最终还是按照韩休请求的那样实行了。因为母亲去世而解职,守孝期满,担任工部侍郎,又任知制诰。调任尚书右丞。侍
25、中裴光廷去世,皇上下令萧嵩推举一个可以代替裴光廷的人,萧嵩赞颂韩休的志向和品行,于是授予韩休担任黄门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韩休做人严肃正直,不追求功名利禄。如今他当上了宰相,是很符合当时朝廷上下期望的。万年尉李美玉犯了罪,皇上将要把他流放到岭南去。韩休说:“万年尉是个小官,所犯的又不是大罪。现在朝廷中有更大的邪恶的人,请求先治他们的罪。金吾大将军程伯献依仗皇上的恩宠而贪赃枉法,他的住宅、乘坐的车马都超越了法律的规定,臣请求先处理程伯献,再处理李美玉。 ”皇上没有答应,韩休就坚持争辩:“罪轻的人尚且不被宽容,罪重的人竟然放过而不去问罪,如果陛下不放逐程伯献,我不能接受诏令。 ”皇上不能改变韩休
26、的想法。韩休坚决、正直大致如此。开始,萧嵩因为韩休恬淡平和,以为很容易控制他,所以也就引荐了他。等韩休办事时有时会反驳,甚至指责萧嵩,萧嵩业不能说服他。宋璟听说后说:“没有想到韩休能这样,这是仁者的勇气啊。 ”萧嵩宽容、博爱、随和,而韩休却严正刚直,对时政得失,说话没有不说彻底的。唐玄宗曾经到后花园游玩打猎,有时在宫中设宴行乐,稍有过失,总是赶紧问左右的随从人员:“这件事韩休知道不知道?”不一会儿,韩休的劝谏书就已经送到了。唐玄宗曾对着镜子闷闷不乐,旁边的人劝说道:“自从韩休当了宰相以来,陛下没有一天是欢乐的,为何独自悲伤,不将他撤换掉让他离开呢?”唐玄宗感叹道:“我虽然瘦了,但国家必定富裕了
27、。萧嵩上奏事情常常依顺我的旨意,从不与我反着来,可退朝后想想天下的大事,我睡不安稳啊!韩休大量陈说治理国家的道理,他常常为国家社稷与我争执,退朝后我则可以宽心睡个安稳觉。我重用韩休,是出于社稷江山的考虑罢了。 ”后来,在工部尚书的职位上罢免了官职。后提升为太子少师,封宜阳县县令。死时六十八岁,赠扬州大都督的称号,谥号为文忠。宝应元年,追赠太子太师。 四、文学类文本阅读(15分)12、 ( 3 分)答:“朦胧的敬慕”在文中是孩子对伟人的模糊的敬慕。文中通过三个事例来表现对“伟人”的_“朦胧的敬慕”:微跛的小孩吊唁鲁讯先生;“我”瞻仰“民国编造者”孙中山先生的遗体;“我”珍藏有关孙中山先生的资料。
28、13、 ( 4 分)答:这篇文章采用了“总分总”的结构方式。段总写作者对死人的不同心理感受。-段分写:其中-段写作者为鲁迅守灵的所见所感,-段写作者回忆幼时瞻仰孙中山先生遗体时的所见所感及对自己的深远影响。-两段总结全文,点明主题,照应标题。14、 ( 4 分)答: 衬托。用孙中山先生的伟大人格衬托鲁迅先生的伟大人格。用作者孩提时代对孙中山先生的“敬慕”衬托“微跛的孩子”对鲁迅先生的“敬慕” 。15、 ( 4 分)A、E。解释:(A“他由开始的忍不住想笑,转变为极大的崇敬 ”有错,原文是说“如果稍换一个情况,我将忍不住笑出来的,然而,我那时是用极大的崇敬心情替他掀开帏幔,一直目送他走下殡仪馆的
29、台阶。E“对鲁迅的崇高精神、伟大人格内涵的理解及由此产生的敬慕之情都是朦胧的”这句话有错,作者为鲁迅先生守灵时已是成年,这时对鲁迅的崇敬就已经不是孩提时的朦胧 )五、 (16 分)16、 (1)长三角、珠三角地区产业转移和部分加工制造企业倒闭农民工培训暂时还未能跟上高素质的劳动力的行业需要各大城市房地产市场萧条,项目工程相对减少,没有新的工程可以承接。 (本题 6 分。每点 2 分)(2)国家应加快基础设施建设,为农民工提供就业机会。为适应转岗转业和结构调整的需要,大力开展就业培训和创业培训。 (本题 4 分。每点 2 分)17、 (6分) (1)恭候 光临 (2)指教 (斧正、雅正、指正)七、作文(40分) 18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