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分享赚钱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1

类型论语读后感——贫富论君子.doc

  • 上传人:j35w19
  • 文档编号:8941695
  • 上传时间:2019-07-17
  • 格式:DOC
  • 页数:1
  • 大小:25.50KB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关 键  词:
    论语读后感——贫富论君子.doc
    资源描述:

    1、贫富论君子贫穷与富贵是千百年来儒家必争之话题,而这话题的开山鼻祖,正是被儒家奉为经典的论语一书。贫与富之间的关系微妙而又复杂,自孟子提出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君子三要则”以来,贫贱似乎成了君子的必修课。然而不然,追本溯源,孔子对于君子与贫富的关系似乎更为宽容。因此我认为,贫与富都是君子生活的一部分,只要善用贫富,时时都可以为君子。孔子曾说:“贫而无谄,富而无骄。可也,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 ”1在孔子看来,前者虽然值得赞赏,但是仅仅局限在善人的阶段;而后者则不同,已经可称之为君子。穷不食嗟来之食,富则广散良财,接济穷人常人皆可做到。但是若能在贫困时以此为快乐,真心的投入到生

    2、活中,在富贵时依然不忘记恪守自己应有的礼节和法度,则只有君子可以为之了。庄周草席茅舍一生,依附于天地间的自然万物而生存,却丝毫不减对生活的热爱之心,从未以清贫为苦,反而自得其乐。试问若庄周日日因生活贫困而心中愁苦,夜不能寐,其又怎能超脱出同庄周梦蝶一般的境界,最终悟出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的哲学大成呢?陶潜归隐南山,于黄花中清贫渡过一生。倘若其常为五斗米而折腰,为清贫而苦恼,又怎么会抛弃在世俗中温饱无忧的生活,依然把自己的梦想根植于田园的土地上,过着晨兴理荒岁,带月荷锄归的生活,成为一代山水田园的启蒙大师呢?所谓安贫乐道,正是君子之说。正因贫穷而快乐,纵使一生已过身形于广夏之间了然无痕,如

    3、君子一般的气息却弥漫在历史的记忆里,经久不散。第欧根尼指责亚历山大大帝挡住了自己的阳光,后者竟然叹息着让开了自己身后的太阳。身为王者,礼法本可以不束缚着他的一举一动。仅仅一根手指,就能将第欧根尼的生命如草芥一般折断。但他依旧以礼相待,带着他的千军万马离开。所谓王者之风,不仅仅是因为他们用金戈铁马征服了脚下的土地,更重要的是,在长久的统治中,他们遵循礼法,不因自己手中散不尽的财富而漠视应有的礼节,也不因自己权杖上令人胆寒的权利而草菅人命。当亚历山大叹息着离去的时候,历史就已经承认,他是王者,更是君子。所谓君子,必先修身,而后齐家治国方能平天下。而对于贫富的理解,则正是君子之所以能称之为君子的第一步。忆往昔,范仲淹曾对天下许下无关贫富与地位先其之忧而忧,后其之乐而乐的夙愿;看今朝,温总理曾仰望星空许下对万民负责的承诺。古往今来,不论身处贫富贵贱,只要贫可自得其乐,富不忘天下苍生,均可称之为君子。孔子之道,亦为君子之道。君子之道,亦为贫富之道。古人曾以青梅煮酒论英雄,正因为英雄不可因成败而论。今朝以贫富之道论君子,亦正因君子不可以单贫富而论。只要世人识得贫富之道,君子之风自可徜徉于天地间,长存沧海桑田。1子贡曰:“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 ”子贡曰:“诗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斯之谓与?”子曰:“赐也,始可与之言诗已矣。告诸往而知来者。 ”

    展开阅读全文
    提示  道客多多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论语读后感——贫富论君子.doc
    链接地址:https://www.docduoduo.com/p-8941695.html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道客多多用户QQ群:832276834  微博官方号:道客多多官方   知乎号:道客多多

    Copyright© 2025 道客多多 docduoduo.com 网站版权所有世界地图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46453号    营业执照商标

    1.png 2.png 3.png 4.png 5.png 6.png 7.png 8.png 9.png 10.png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