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资源的跨区域调配教学个案以南水北调、西气东输、西电东送为例陈坚刚/ 上虞春晖中学地理组教学分析:资源的跨区域调配问题具有以下特点:涉及区域地理和系统地理知识,综合性强;是进行国土整治、加强区域联系、促进各区域协调发展的手段,实践性强;所涉及的南水北调、西气东输、西电东送是“十五”计划重点工程,南水北调 2002 年底东线、中线相继开工,西气东输工程 2003 年靖边上海段投产,西电东送中线主力三峡工程 2003 年将实现蓄水、通航、发电三大目标,都是热点问题,时代性强;2002 年 4 月版高中地理教学大纲中增加了“资源的跨区域调配”专题,要求以南水北调、西气东输、西电东送为例讲解资源跨区域
2、调配的原因、措施及注意的问题,并且教育部明确指出2003 年高考将遵循新大纲出题,2002 年 10 月、11 月教育部考试中心又透露 2003 年高考“试题的取材要紧密联系当前我国和世界的政治、经济、科技各方面的变化” ,故实用性强;但此部分教学内容没有配套教材,需要教师自己开发相应内容,所以探索性强。综上所述,本部分内容既可以作为高中地理选修第二册新增内容讲授,也可以作为高三地理复习专题课供老教材地区使用。教学目标:1、理解不同区域资源(结构、数量方面)和经济的差异是资源跨区域调配的原因。2、了解南水北调、西气东输、西电东送的具体措施、线路等。3、理解资源跨区域调配的作用及在此过程中须注意
3、的如对生态、环境保护方面影响。4、培养学生因地制宜、分层次、有步骤地进行国土整治,变区域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实现区域协调发展与可持续发展的思想。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利用自制网页并充分利用互联网资源在多媒体教室进行授课教学过程:区域差异:1、点击自制网页“区域差异”下的链接“区域资源差异” ,依次呈现“中国水资源分布图” 、 “中国水能资源开发分布图” 、 “中国各主要流域水能资源分布图” 、 “中国的能源矿产分布图” ,设计下列问题请同学据图回答:中国水资源的空间分布特点如何?中国水能资源的空间分布特点如何?2中国的石油、天然气、煤炭资源在地区分布上各主要分布在哪些地区?大陆上最近几年发现的石
4、油、天然气资源分布在哪里?储量如何?学生回答,教师归纳如下:中国水资源的分布方面,东南沿海为丰水带,秦岭淮河以南大部分地区为多水带,华北、东北大部分为过渡带,西北及青藏的一部分为少水或缺水带。中国水能资源的空间分布以长江流域和西南诸河为主,占 70%左右,西北次之,东南、华东、华北较少。中国的石油。天然气大陆上主要分布在东北、华北、西北(尤其以新发现的塔里木盆地为主) 、西南(天然气) ,塔里木盆地油气资源丰富,当地利用较少,可以大量输出;煤炭资源主要分布在东北、华北、西南等地区;故华东、华南地区常规能源缺乏。提问“南水北调工程东线、中线调水的目的地是华北,而华北只是水资源过渡区,不是缺水区,
5、为什么还要调水?”引出“经济差异”部分。2、经济差异:提问:“大家回忆以前学习的内容,我国东部经济地带经济发展存在的限制性问题是什么?中西部经济地带在资源方面的有时有哪些?”学生回答教师总结如下:东部经济地带经济发展的限制性问题是能源、原材料不足,北方淡水缺乏,环境污染严重。而中西部在虽然经济落后,但水资源、水能资源、天然气资源丰富。东部和中西部在经济和资源上的互补性使得资源的跨区域调配成为可能。下面我们就以南水北调、西气东输、西电东送为例,看资源跨区域调配的措施及影响。资源的跨区域调配:1、南水北调:点击自制网页“资源跨区域调配”中的链接“南水北调” ,呈现“南水北调工程示意图” ,学生阅读
6、课前下发的文字材料。而后教师提问:南水北调东、中、西三线的起止点分别是哪里?(学生回答略)东、中、西三线的优缺点各有哪些?(回答略,可参阅中学地理教学参考2001 年 5、6 期)南水北调的效益表现在哪些方面?(学生回答,教师总结:经济方面缓解华北、西北缺水问题,促进工农业经济的巨大发展,缓解城市缺水问题;生态方面可以抑制北方地区因过度抽取地下水而导致的地面下沉问题等)我们下发的阅读材料中说“我国将把南水北调工程建设成为超级生态环保工程” ,根据我们下发的阅读材料,结合你上网所查阅的资料,试问南水北调工程可能出现或者要避免出现的生态环保问题有哪些?(学生回答:可能出现的环境生态问题有:如何解决
7、长江东线水质差的问题,实现清水北调;如何解决调水后北方地区随用水量增多而导致的污水增多问题;如何避免可能出现的“大调水,大浪费”的问题;如何避免北方因3大量用水可能出现的土壤次生盐碱化问题。 )教师总结:同学们说的都比较充分。南水北调后我国水资源分布将形成“四横三纵,南北调配,东西互济”的格局,将会大大改善华北、西北地区的水资源缺乏问题,促进工农业的发展,同时会改善当地生态环境。当然为了避免将可能出现的问题,国家还确定了“先节水,后调水;先治污,后通水;先环保,后用水。 ”的指导方针。2、西气东输:点击图标“西气东输” ,链接到新华网( ) “视频专题”下的视频链接西气东输工程进展迅速 (中央
8、电视台新闻联播节目) ,在学生观看后教师提问:根据大家看到的新闻和手中的阅读材料,请回答以下问题。西气东输工程的起止点在哪里?(答案略)作用有哪些?(学生回答:改善东部输入地能源结构,改善生态环境;促进输出地、输入地及沿线地区经济发展;扩大内需,增加就业等)西气东输需注意的生态环境问题有哪些?(学生回答:在管线工程穿越塔里木盆地时,为了避免对野骆驼生活环境的影响而移动了管线位置;应注意管线工程破土施工对黄土高原为主的沿线地区水土流失的影响等)西气东输工程的难度表现在哪些方面?(学生回答。 “三山一塬,五越一网”造成的施工难度:三山即太行山、太岳山、吕梁山;一塬即黄土塬;五越即三次越过黄河,一次
9、越过淮河,一次越过长江;一网即江南水网。 )3、西电东送:点击图标“西电东送” ,呈现“西电东送三条线路图” ,学生阅读材料三大通道:大同中国能源大动脉 ,联系中国区域地理知识,回答下列问题:三条线路的起止点及输送的主要电力形式是什么?(学生回答:北路从内蒙古西部、陕西、山西及黄河上游将煤电、水电输往京津唐地区; 中路从长江流域以长江三峡工程为重心将水电输往华中、华东及华南地区;南路将云南、贵州、广西的水电及贵州煤电输往广东等地。 )西电东送的作用有哪些?(学生回答:促进东部地区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将西部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 )教师提问“为什么南水北调西线工程实施较晚?结合国土整治的原则解释?”转入下一个问题。区域可持续发展:教师提问:进行区域开发和资源跨区域调配时,需注意的原则是什么?(因地制宜,分层次、有步骤地进行。例如南水北调西线工程因为工程量大、技术难度大所以以后进行。 )区域整治应从哪些方面入手?(发挥优势资源的作用,解决限制性因素。 )资源的跨区域调配的最终目的是什么?(实现区域经济、生态、社会的可持续发4展和各区域的协调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