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高考模式考试试卷解析版第 1 页,共 14 页阜平县高中 2018-2019 学年高一 9 月月考物理试题解析班级_ 姓名_ 分数_高佣联盟邀请码 13579 高佣联盟运营总监邀请码 1357 注册高佣联盟 app一、选择题1 如图所示,磁场方向竖直向下,通电直导线 ab 由水平位置 1 绕 a 点在竖直平面内转到位置 2 的过程中,通电导线所受安培力是A数值变大,方向不变B数值变小,方向不变C数值不变,方向改变D数值,方向均改变2 (多选)如图所示,A、D 分别是斜面的顶端、底端,B、C 是斜面上的两个点,ABBCCD,E 点在D 点的正上方,与 A 等高。从 E 点以一定的水平速度抛出质量
2、相等的两个小球,球 1 落在 B 点,球 2 落在 C点,关于球 1 和球 2 从抛出到落在斜面上的运动过程( )A球 1 和球 2 运动的时间之比为 21B球 1 和球 2 动能增加量之比为 12C球 1 和球 2 抛出时初速度之比为 2 12D球 1 和球 2 运动时的加速度之比为 12高考模式考试试卷解析版第 2 页,共 14 页3 库仑定律是电磁学的基本定律。1766 年英国的普里斯特利通过实验证实了带电金属空腔不仅对位于空腔内部的电荷没有静电力的作用,而且空腔内部也不带电。他受到万有引力定律的启发,猜想两个点电荷(电荷量保持不变)之间的静电力与它们的距离的平方成反比.1785 年法国
3、的库仑通过实验证实了两个点电荷之间的静电力与它们的电荷量的乘积成正比,与它们的距离的平方成反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普里斯特利的实验表明,处于静电平衡状态的带电金属空腔内部的电势为零B普里斯特利的猜想运用了“ 对比”的思维方法C为了验证两个点电荷之间的静电力与它们的距离的平方成反比,库仑制作了库仑扭秤装置D为了验证两个点电荷之间的静电力与它们的电荷量的乘积成正比,库仑精确测定了两个点电荷的电荷量4 甲、乙两物体在同一直线上做直线运动的速度时间图象如图所示,则( )A. 前 3 秒内甲、乙运动方向相反B. 前 3 秒内甲的位移大小是 9mC. 甲、乙两物体一定是同时同地开始运动D. t=2s
4、 时,甲、乙两物体可能恰好相遇5 如图所示,让平行板电容器带上一定的电量并保持不变,利用静电计可以探究平行板电容器电容的决定因素及决定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静电计指针张角越大,说明电容器带电量越大B. 静电计指针张角越大,说明电容器的电容越大C. 将平行板间距离减小,会看到静电计指针张角减小D. 将平行板间正对面积减小,会看到静电计张角减小6 如图所示,一辆小车静止在水平地面上,bc 是固定在小车上的水平横杆,物块 M 穿在杆上,M 通过细线悬吊着小物体 m,m 在小车的水平底板上,小车未动时细线恰好在竖直方向上现使小车向右运动,全过高考模式考试试卷解析版第 3 页,共 14 页程中 M
5、 始终未相对杆 bc 移动,M 、m 与小车保持相对静止,已知 a1a2a3a412 34,M 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依次为 Ff1、Ff 2、Ff 3、Ff 4,则以下结论正确的是( ) AFf 1Ff212 BFf 2Ff312CFf 3Ff412 Dtan tan 7 (2016 年山东省烟台市诊断)如图所示,滑块以初速度 v0 滑上表面粗糙的固定斜面,到达最高点后又返回到出发点则能大致反映滑块整个运动过程中速度 v、加速度 a、动能 Ek、重力对滑块所做的功 W 与时间 t 或位移 x 关系的是(取初速度方向为正方向)8 下列关于电场的叙述错误的是A. 静止电荷的周围存在的电场称为静电场B.
6、 只有电荷发生相互作用时电荷才产生电场C. 只要有电荷存在,其周围就存在电场D. A 电荷受到 B 电荷的作用,是 B 电荷的电场对 A 电荷的作用9 某型号的回旋加速器的工作原理如图所示(俯视图)。 D 形盒内存在匀强磁场,磁场的磁感应强度为B。 D 形盒半径为 R,两盒间狭缝很小,带电粒子穿过狭缝的时间忽略不计。设氘核( )从粒子源 A 处射入加速电场的初速度不计。氘核质量为 m、带电荷量为 q。加速器接频率为 f 的高频交流电源,其电压为 U。不计重力,不考虑相对论效应。下列正确的是高考模式考试试卷解析版第 4 页,共 14 页A氘核第 1 次经过狭缝被加速后进入 D 形盒运动轨道的半径
7、为B只增大电压 U,氘核从 D 形盒出口处射出时的动能不变 C不改变磁感应强度 B 和交流电频率 f,该回旋加速器不能加速氦核( )D不改变磁感应强度 B 和交流电频率 f,该回旋加速器也能加速氦核( )10如图所示,两个小球从水平地面上方同一点 O 分别以初速度 、 水平抛出,落在地面上的位置分别是 A、B,O是 O 在地面上的竖直投影,且 OA:AB =1:3。若不计空气阻力,则两小球A抛出的初速度大小之比为 1:4B落地速度大小之比为 1:3C落地速度与水平地面夹角的正切值之比为 4:1D通过的位移大小之比为 1: 11为测某电阻 R 的阻值,分别接成如图(a)、(b)两电路,在(a)电
8、路中电压表和电流表的示数分别为 3V、3mA,乙电路中两表示数分别是 2.9V、4mA,则被测电阻的值应为A比 10略大一些 B比 10略小一些C比 75略大一些 D比 750 略小一些12(2016河南开封模拟)如图所示,倾角为 30的光滑绝缘斜 面处于电场中,斜面 AB 长为 L,一带电荷量为q、质量为 m 的小球,以初速度 v0 由斜面底端的 A 点开始沿斜面上滑,到达斜面顶端时速度仍为 v0,则( )A小球在 B 点时的电势能一定大于小球在 A 点时的电势能BA、B 两点之间的电势差一定为mgL2qC若该电场是匀强电场,则电场强度的值一定是mgqD若该电场是由放在 AC 边中垂线上某点
9、的点电荷 Q 产生的,则 Q 一定是正电荷13某马戏团演员做滑杆表演,已知竖直滑杆上端固定,下端悬空,滑杆的重力为 200 N,在杆的顶部装有一拉力传感器,可以显示杆顶端所受拉力的大小。从演员在滑杆上端做完动作时开始计时,演员先在杆上静止了 0.5 s,然后沿杆下滑,3.5 s 末刚好滑到杆底端,并且速度恰好为零,整个过程演员的 v t 图象和传感高考模式考试试卷解析版第 5 页,共 14 页器显示的拉力随时间的变化情况分别如图甲、乙所示,g10 m/s 2,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演员的体重为 800 NB演员在最后 2 s 内一直处于超重状态C传感器显示的最小拉力为 600 ND滑杆长 4.5
10、 m14关于磁感应强度 B 的概念,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由磁感应强度的定义式 可知,磁感应强度与磁场力成正比,与电流和导线长度的乘积成反比 ILFB一小段通电导线在空间某处不受磁场力的作用,那么该处的磁感应强度一定为零C一小段通电导线放在磁场中,它受到的磁场力可能为零D磁场中某处的磁感应强度的方向,跟电流在该处所受磁场力的方向可以不垂直15(2015新课标全国,17)一汽车在平直公路上行驶。从某时刻开始计时,发动机的功率 P 随时间 t的变化如图所示。假定汽车所受阻力的大小 f 恒定不变。下列描述该汽车的速度 v 随时间 t 变化的图线中,可能正确的是( )16如图所示,小球静止在小车中
11、的光滑斜面 和光滑竖起挡板 之间,原来小车向左匀速运动。现在小车改为向左减速运动,那么关于斜面对小球的弹力 的大小和挡板 对小球的弹力 的大小,以下说法正确的是高考模式考试试卷解析版第 6 页,共 14 页A 不变, 减小B 增大, 不变C 有可能增大D 可能为零二、填空题17把带电量 的电荷从 A 点移到 B 点,电场力对它做功 。则 A、B 两点间的电势差 为_V,若 A 点的电势为 0,B 点的电势 为_V ,该电荷在 B 点具有的电势能 为_J。18如图所示,将一个电流表 G 和另一个电阻连接可以改装成伏特表或安培表,则甲图对应的是 表,要使它的量程加大,应使 R1 (填“增大”或“减
12、小”);乙图是 表,要使它的量程加大,应使 R2 (填“增大”或“减小”)。 19 如图(1)所示的电路,金属丝固定 在两接线柱 a、b 上,锷鱼夹 c 与金属丝接触良好现用多用表测量保护电阻 R0 的阻值,请完成相关的内容:(1)A将转换开关转到“ 100”挡,红、黑表笔短接,调节 ,使指针恰好停在欧姆刻度线的 处B先 ,将红、黑表笔分别接在 R 0 的两端,发现指针的 偏转角度太大,这时他应将选择开关换成欧姆挡 的“_ _”挡位(填“1K ”或“10”)C换挡 后再次进行欧姆调零后,将红、黑表笔分别接在 R0 的两端 ,测量结果如右图(2)所示,则 R0 的阻值为 (2) 现要进一步精确测
13、量额定电压为 3V 的 R0 阻值,实验室提供了下列可选用的器材:A电流表(量程 300 mA,内阻约 1 ) B电流表 A2(量程 0.6 A,内阻约 0.3 )C电压表 V1(量程 3.0 V,内阻约 3 k) D电压表 V2(量程 15. 0 V,内阻约 5 k)E滑动变阻器 R1(最大阻值为 5 ) F滑动变阻器 R2(最大阻值为 200 )G电源 E(电动势为 4 V,内阻可忽略) H开关、导线 若干为了取得较多的测量数据,尽可能提高测量准确度,某同学采 用如图一所示电路,应选择的器材为(只需填器材前面的字母)电流表_ _ _电 压表_ _滑动变阻器_ _图一高考模式考试试卷解析版第
14、 7 页,共 14 页请根据电路图在图二所给的实物图连线。通过实验,电阻 R0 的测量值_(填“大于”“ 小于”或 “等 于”)真实值。 三、解答题20如图所示,两块竖直放置的平行金属板 A、B,板间距 d0.04 m,两板间的电压 U400 V,板间有一匀强电场在 A、B 两板上端连线的中点 Q 的正上方,距 Q 为 h1.25 m 的 P 点处有一带正电的小球,已知小球的质量 m 5106 kg,电荷量 q510 8 C设 A、B 板足够长,g 取 10 m/s2.试求:(1)带正电的小球从 P 点开始由静止下落,经多长时间和金属板相碰;(2)相碰时,离金属板上端的竖直距离多大21如图所示
15、,在 x 轴的上方(y0 的空间内)存在着垂直于纸面向里、磁感应强度为 B 的匀强磁场,一个不计重力的带正电粒子从坐标原点 O 处以速度 v 进入磁场,粒子进入磁场时的速度方向垂直于磁场且与 x 轴正方向成 45角,若粒子的质量为 m,电荷量为 q,求:(1)该粒子在磁场中做圆周运动的轨道半径;(2)粒子在磁场中运动的时间。22(2016山东日照三校联考) (20 分)如图所示,一带电荷量为 q、质量为 m 的小物块处于一倾角为 37的光滑斜面上,当整个装置置于一水平向右的匀强电场中时,小物块恰好静止。已知重力加速度为g,sin 370.6 ,cos 370.8。高考模式考试试卷解析版第 8
16、页,共 14 页(1)求水平向右匀强电场的电场强度大小;(2)若将电场强度减小为原来的 ,求电场强度变化后物块沿斜面下滑距离 L 时的动能。12高考模式考试试卷解析版第 9 页,共 14 页阜平县高中 2018-2019 学年高一 9 月月考物理试题解析(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 【答案】B【解析】安培力 F=BIL,电流不变,垂直直导线的有效长度减小,安培力减小,安培力的方向总是垂直 BI 所构成的平面,所以安培力的方向不变,B 正确。2 【答案】BC【解析】3 【答案】C4 【答案】BD5 【答案】C【解析】因平行板电容器上带的电量保持不变,故选项 A 错误;电容器的电容与两板带电量及电势差
17、无关,故选项 B 错误;根据 可知,将平行板间距离减小,则 C 变大,因 Q 一定,根据 Q=CU 可知,U 变小,则会看到静电计指针张角减小,选项 C 正确;将平行板间正对面积减小,则 C 变小,因 Q 一定,根据 Q=CU可知,U 变大,则会看到静电计指针张角变大,选项 D 错误;故选 C.点睛:对于电容器动态变化分析问题,关键根据电容的决定式 和定义式 结合进行分析,同时要抓住不变量6 【答案】AD7 【答案】AD 【解析】滑块以初速度 v0 滑上表面粗糙的固定斜面,到达最高点后又返回到出发点其速度图象 A 正确;上滑和下滑滑块的加速度方向都向下,加速度图象 B 错误。动能为标量且一定为
18、正值,图象 C 错误。由做功的定义式,上滑时重力对滑块所做的功 W 为负值,下滑时重力对滑块所做的功 W 也为负值,且,返回出发点,位移为零,全过程重力对滑块所做的功 W=0,选项 D 正确。8 【答案】B【解析】静止电荷的周围存在的电场称为静电场,选项 A 正确;电荷的周围存在电场,无论电荷之间是否发生相互作用,选项 B 错误;只要有电荷存在,其周围就存在电场,选项 C 正确;A 电荷受到 B 电荷的作用,是 B 电荷的电场对 A 电荷的作用,选项 D 正确;故选 B.高考模式考试试卷解析版第 10 页,共 14 页9 【答案】ABD【解析】10【答案】AC11【答案】B12【答案】B 【解
19、析】13【答案】BD【解析】A由两图结合可知,静止时,传感器示数为 800 N,除去杆的重力 200 N,演员的重力就是 600 N,故 A 错误;B由图可知最后 2 s 内演员向下减速,故加速度向上,处于超重状态,故 B 正确;C 在演员加速下滑阶段,处于失重状态,杆受到的拉力最小,此阶段的加速度为: ,2213m/s.0/s.5a由牛顿第二定律得:mgF 1=ma,解得:F 1=420 N,加上杆的重力 200 N,可知杆受的拉力为 620 N,故 C 错误;Dvt 图象的面积表示位移,则可知,总长度 x= 33 m =4.5 m;故 D 正确;故选 BD。214【答案】C15【答案】A【
20、解析】高考模式考试试卷解析版第 11 页,共 14 页16【答案】 A 【解析】对小球进行受力分析,作出力图。重力 ,斜面对小球的弹力 和挡板 对小球的弹力 ,设加速度大小为 , 的倾角为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竖直方向: ,水平方向:。由看出, 、 不变,则 不变;由得, ,小车匀速运动时, , ,则小车匀减速运动时, 减小,故选项 A 正确。二、填空题17【答案】 (1). 200 (2). -200 (3). -810 -6【解析】由题意,电荷从 A 点移到 B 点时电场力做的功 810-6J则 A、B 两点间的电势差;因 UAB=A-B,若 A 点的电势为 0,B 点的电势 为-200
21、V;该电荷在 B 点具有的电势能: 18【答案】安培;减小;伏特;增大19【答案】 (1)A 调零旋钮(欧姆调零);零刻度B 断开开关 S,(或取下 R 0);10C 20(2)A C E 略小于高考模式考试试卷解析版第 12 页,共 14 页三、解答题20【答案】 (12) (1)0.52s (2)0.102m【解析】试题分析:(1)设小球从 P 到 Q 点做自由落体运动,根据自由落体公式求出时间,小球进入电场后其飞行时间取决于电场力产生的加速度 ax,根据匀加速直线运动位移时间公式求出时间,两个时间之和即为所求时间;(2)小球由 P 点开始在竖直方向上始终是自由落体运动,求出在时间 t 内
22、的位移 y,与金属板上端的距离为:S=yh解:(1)设小球从 P 到 Q 需时 t1,由 h= gt12得 t1= = s=0.5s小球进入电场后其飞行时间取决于电场力产生的加速度 ax,可以求出小球在电场中的运动时间 t2应有 qE=maxE= axt22由上述 3 个式子,得:t2=d =0.04 s=0.02s所以,运动总时间 t=t1+t2=0.5+0.02=0.52s(2)小球由 P 点开始在竖直方向上始终是自由落体运动,在时间 t 内位移为:y= gt2= 100.522=1.352m与金属板上端的距离为:S=yh=1.352 1.25m=0.102m21【答案】 (1) (2)【
23、解析】(1)先作圆 O,根据题目条件过 O 作直线 L 即 x 轴,交圆 O于 O,即可得到粒子进入磁场的运动轨迹:过入射点 O 沿逆时针再经 O射出。再分别过 O、O 作垂线交于 O,既为粒子作圆周运动轨迹的圆心。如图(a)这样作出的图既准确又标准,且易判断粒子做圆周运动的圆心角为 270。高考模式考试试卷解析版第 13 页,共 14 页22【答案】【答案】(1) (2)0.3 mgL3mg4q【解析】(2)若电场强度减小为原来的 ,即12E3mg8q电场强度变化后物块下滑距离 L 时,重力做正功,电场力做负功,由动能定理得高考模式考试试卷解析版第 14 页,共 14 页mgLsin 37qE Lcos 37E k0可得 Ek0.3 mg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