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高考模式考试试卷解析版第 1 页,共 16 页楚雄市民族中学 2018-2019 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卷物理班级_ 姓名_ 分数_高佣联盟邀请码 13579 高佣联盟运营总监邀请码 1357 注册高佣联盟 app一、选择题1 下列用电器中,主要利用电流热效应工作的是A. 电风扇 B. 计算机C. 电烙铁 D. 电视机2 如图 1 所示, 为定值电阻, 为可变电阻, 为电源电动势, 为电源内阻,以下说法正确的是1R2ErA当 = + 时, 上获得最大功率2r2B当 = + 时, 上获得最大功率C当 增大时,电源的效率变大D当 =0 时,电源的输出功率一定最小23 一根长为 L、横截面积为
2、S 的金属棒,其材料的电阻率为 ,棒内 单位体积自由电子数为 n,电子的质量为 m,电荷量为 e。在棒两端加上恒定的电压时, 棒内产生电流,自由电子定向运动的平均速率为 v,若已知金属棒内的电场为匀强电场,则金属棒内的电场强度大小为A. B. C. D. 4 甲和乙两个物体在同一直线上运动,它们的速度时间图象 分别如图中的 a 和 b 所示。在 t1 时刻( )A. 它们的运动方向相同 B. 它们的运动方向相反C. 甲的速度比乙的速度大 D. 乙的速度和甲的速度相等5 如图所示,在原来不带电的金属细杆 ab 附近的 P 点处,放置一个正点电荷,达到静电平衡后( ) ,Er1R2高考模式考试试卷
3、解析版第 2 页,共 16 页Aa 端的电势比 b 端的低 Bb 端的电势比 d 点的高C金属细杆内 c 处场强为零 D金属细杆内 c 处感应电荷场强的方向由 a 指向 b6 如图所示是某质点做直线运动的 vt 图象,由图可知这个质点的运动情况是 ( )A 前 5 s 做匀速运动B5 s15 s 内做匀加速运动,加速度为 1 m/s2C15 s20 s 内做匀减速运动,加速度为 3.2 m/s2D 质点 15 s 末离出发点最远,20 s 末回到出发点7 如图,一充电后的平行板电容器的两极板相距 l。在正极板附近有一质量为 M、电荷量为 q(q0)的粒子;在负极板附近有另一质量为 m、电荷量为
4、q 的粒子。在电场力的作用下,两粒子同时从静止开始运动。已知两粒子同时经过一平行于正极板且与其相距 l 的平面。若两粒子间相互作用力可忽略,不计重力,则25Mm 为( )高考模式考试试卷解析版第 3 页,共 16 页A32 B21C52 D318 一个物体以初速度 v0 从 A 点开始在光滑水平面上运动。一个水平力作用在物体上,物体的运动轨迹如图中实线所示,图中 B 为轨迹上一点,虚线是过 A、B 两点并与运动轨迹相切的直线,虚线和实线将水平面划分为图示的 5 个区域。则关于该施力物体位置的判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如果这个力是引力,则施力物体一定在 区域B如果这个力是引力,则施力物体一定在区
5、域C如果这个力是斥力,则施力物体一定在区域D如果这个力是斥力,则施力物体可能在 或区域9 真空中保持一定距离的两个点电荷,若其中一个点电荷的电荷量增加了 ,但仍然保持它们之间的相互21作用力不变,则另一点电荷的电量一定减少了( )A B C D21314124110如图,A、B 两球用劲度系数为 k1 的轻弹簧相连,B 球用长为 L 的细绳悬于 O 点,A 球固定在 O 点正下方,且 O、A 间的距离恰为 L,此时绳子所受的拉力为 T1,弹簧的弹力为 F1,现把 A、B 间的弹簧换成劲度系数为 k2(k 1k2)的轻弹簧,仍使系统平衡,此时绳子所受的拉力为 T2, 弹簧的弹力为 F2,则下列说
6、法正确的是( )高考模式考试试卷解析版第 4 页,共 16 页A. T1T 2 B. F1F 2 C. T1T 2 D. F1F 211如图所示,两导体板水平放置,两板间电势差为 U,带电粒子以某一初速度 v0 沿平行于两板的方向从两板正中间射入,穿过两板后又垂直于磁场方向射入边界线竖直的匀强磁场,则粒子射入磁场和射出磁场的M、 N 两点间的距离 d 随着 U 和 v0 的变化情况为Ad 随 v0 增大而增大,d 与 U 无关Bd 随 v0 增大而增大, d 随 U 增大而增大Cd 随 U 增大而增大,d 与 v0 无关 x*kw Dd 随 v0 增大而增大,d 随 U 增大而减小12一个质量
7、为 0.1kg 的小球从空中静止下落,与水平地面相碰后弹到空中某一高度,其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如下图所示,则A 在这 1.5s 内,小球的位移为 2.5mB 在这 1.5s 内,小球的路程为 2.5mC 小球在空气阻力作用下损失机械能 0.8JD 小球在碰撞过程中损失机械能 1.4J高考模式考试试卷解析版第 5 页,共 16 页13在阳台上,将一个小球以 v=15m/s 初速度竖直上抛,则小球到达距抛出点 h=10m 的位置所经历的时间为(g=10m/s 2)A. 1s B. 2s C. D. (2+ )s317s614某马戏团演员做滑杆表演,已知竖直滑杆上端固定,下端悬空,滑杆的重力为 20
8、0 N,在杆的顶部装有一拉力传感器,可以显示杆顶端所受拉力的大小。从演员在滑杆上端做完动作时开始计时,演员先在杆上静止了 0.5 s,然后沿杆下滑,3.5 s 末刚好滑到杆底端,并且速度恰好为零,整个过程演员的 v t 图象和传感器显示的拉力随时间的变化情况分别如图甲、乙所示,g10 m/s 2,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演员的体重为 800 NB演员在最后 2 s 内一直处于超重状态C传感器显示的最小拉力为 600 ND滑杆长 4.5 m15如图所示的电路中,A、 B 是平行板电容器的两金属板。先将电键 S 闭合, 等电路稳定后将 S 断开,并将 B 板向下平移一小段距离,保持两板间的某点 P 与
9、 A 板的 距离不变。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电容器的电容变小 B电容器内部电场强度大小变大C电容器两极板电压变小 DP 点电势升高16 如图所示,光滑半球形容器固定在水平面上,O 为球心。一质量为 m 的小滑块,在水平力 F 的作用下静止于 P 点。设滑块所受支持力为 FN,OP 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 。下列关系正确的是( )高考模式考试试卷解析版第 6 页,共 16 页AF BFmgtan mgtan CF N DF Nmgtan mgtan 17一条形磁铁静止在斜面上,固定在磁铁中心的竖直上方的水平导线中通有垂直纸面向里的恒定电流,如图所示,若将磁铁的 N 极位置与 S 极位置对调后,
10、仍放在斜面上原来的位置,则磁铁对斜面的压力 F 和摩擦力 的变化情况分别是fA. F 增大, 减小fB. F 减小, 增大fC. F 与 都减小fD. F 与 都增大f二、填空题18某同学利用图(a)所示实验装置即数字化信息系统获得了小车加速度 a 与钩码的质量 m 的对应关系图,如图(b)所示,实验中小车(含发射器)的质量为 200 g,实验时选择了不可伸长的轻质细绳和轻定滑轮,小车的加速度由位移传感器及与之相连的计算机得到,回答下列问题:图(a ) 图(b)(1)根据该同学的结果,小车的加速度与钩码的质量成 (选填“线性”或“非线性”)的关系。(2)由图(b)可知, 图线不经过原点,可能的
11、原因是 。(3)若利用本实验装置来验证“在小车质量不变的情况下,小车的加速度与作用力成正比”的结论,并直接以钩码所受重力 mg 作为小车受到的合外力,则实验中应采取的改进措施是 ,钩码的质量应满足的条件高考模式考试试卷解析版第 7 页,共 16 页是 。19如图所示,质量是 m=10g 的铜导线 ab 放在光滑的宽度为 0.5m 的 金属滑轨上,滑轨平面与水平面倾角为 30,ab 静止时通过电流为 10A,要使 ab 静止,磁感强度至少等于_,方向为_。(取g=10m/s2)20轻质弹簧的上端固定在电梯的天花板上,弹簧下端悬挂一个小铁球,在电梯运行时,乘客发现弹簧的伸长量比电梯静止时的伸长量小
12、,这一现象表明电梯的加速度方向一定_(填“向下”或“向上”),乘客一定处在_(填“失重”或“超重”)状态,人对电梯的压力比自身重力_(填“大”或“小”)。三、解答题21如图所示,长为 9l 水平传送带以恒定的速度 作顺时针转动,紧邻传送带的右端放置一长为04vgl6.5l 滑板,滑板静止在光滑水平地面上,滑板的上表面与传送带处在同一水平面。在距滑板右端一段距离处固定一挡板 C。一质量为 m 的物块被轻放在传送带的最左端( A 点),物块在传送带的作用下到达 B 点后滑上滑板,滑板在物块的怍用下运动到 C 处撞上档板并被牢固粘连。物块可视为质点,滑板的质量 M=2m,物块与传送带、物块与滑板间的
13、动摩擦因数均为 ,重力加速度取 g。0.5求:(1)求物块在传送带的作用下运动到 B 点时的速度大小 v;(2)若物块和滑板共速时,滑板恰与挡板 C 相撞,求开始时滑板右端到 C 的距离 L;(3)若滑板右端到挡板 C 的距离为 L(己知),且 lL5l,试求解:a. 若物块与滑板共速后,滑板撞上挡板 C,则物块从滑上滑板到物块撞上档板 C 的过程中,物块克服摩擦力做的功 ;fWb. 若物块与滑板共速前,滑板撞上挡板 C,则物块从滑上滑板到物块撞上档板 C 的过程中,物块克服摩擦力高考模式考试试卷解析版第 8 页,共 16 页做的功 ;并求出物块到 C 时速度的最大值。fW22发电机和电动机具
14、有装置上的类似性,源于它们机理上的类似性。直流发电机和直流电动机的工作原理可以简化为如图 1、图 2 所示的情景。在竖直向下的磁感应强度为 B 的匀强磁场中,两根光滑平行金属轨道 MN、PQ 固定在水平面内,相距为 L,电阻不计。电阻为 R 的金属导体棒 ab 垂直于 MN、PQ 放在轨道上,与轨道接触良好,以速度 v(v 平行于MN)向右做匀速运动。图 1 轨道端点 MP 间接有阻值为 r 的电阻,导体棒 ab 受到水平向右的外力作用。图 2 轨道端点 MP 间接有直流电源,导体棒 ab 通过滑轮匀速提升重物,电路中的电流为 I。(1)求在 t 时间内,图 1“发电机”产生的电能和图 2“电
15、动机”输出的机械能。(2)从微观角度看,导体棒 ab 中的自由电荷所受洛伦兹力在上述能量转化中起着重要作用。为了方便,可认为导体棒中的自由电荷为正电荷。a请在图 3(图 1 的导体棒 ab)、图 4(图 2 的导体棒 ab)中,分别画出自由电荷所受洛伦兹力的示意图。b我们知道,洛伦兹力对运动电荷不做功。那么,导体棒 ab 中的自由电荷所受洛伦兹力是如何在能量转化过程中起到作用的呢?请以图 2“电动机”为例,通过计算分析说明。高考模式考试试卷解析版第 9 页,共 16 页楚雄市民族中学 2018-2019 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卷物理(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 【答案】C【解析】电风扇是利用电
16、流的磁效应工作的,故 A 错误;计算机主要是把电能转化为声和光,故 B 错误;电烙铁利用电流的热效应工作的故 C 正确;电视机主要是把电能转化为声和光,故 D 错误所以 C 正确,ABD 错误。2 【答案】AC 3 【答案】C【解析】电场强度可表示为 E ,其中 L 为金属棒长度, U 为金属棒两端所加的电动势,而 UIR,其中 , ,联立,可得 Enev,故 C 项正确.视频4 【答案】A5 【答案】CD6 【答案】 A【解析】 前 5 s 质点做速度是 8 m/s 的匀速运动,A 正确;5 s15 s 内做匀加速运动,加速度为 a1 m/s20.8 m/s2,B 错误;15 s 20 s
17、内做匀减速运动,加速度为 a2 m/s23.2 m/s2,C 错误,质点在 020 s 内一直沿着正方向运动,20 s 末质点离出发点最远,D 错误。7 【答案】 A【解析】 设极板间电场强度为 E,两粒子的运动时间相同,对 M,由牛顿第二定律有:qEMa M,由运动学公式得: l aMt2;25 12对 m,由牛顿第二定律有 qEma m根据运动学公式得: l amt235 12由以上几式解之得: ,故 A 正确。Mm 328 【答案】AC高考模式考试试卷解析版第 10 页,共 16 页【解析】9 【答案】B10【答案】C【解析】解:对小球 B 受力分析,由平衡条件得,弹簧的弹力 N 和绳子
18、的拉力 F 的合力与重力 mg 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即 ,作出力的合成图,并由三角形相似得: ,又由题, ,得=mgF合 TOAB合 OABL,绳子的拉力 T 只与小球 B 的重力有关,与弹簧的劲度系数 k 无关,所以得到 T1=T2,故 C 项T合正确。换成 K2 以后 AB 减小由 可知 F1F2, B 错误FOA合综上所述,本题正确答案为 C。11【答案】 A 【解析】带电粒子在电场中做类平抛运动,可将射出电场的粒子速度 v 分解成初速度方向与加速度方向,设出射速度与水平夹角为 ,则有: ,而在磁场中做匀速圆周运动,设运动轨迹对应的半径为 R,由几何关系可得,半径与直线 MN 夹角正好等
19、于 ,则有: ,所以 ,又因为半径公式高考模式考试试卷解析版第 11 页,共 16 页,则有 ,故 d 与 m、v 0 成正比,与 B、 q 成反比,与 U 无关,故 A 正确。x-kw 【名师点睛】带电粒子在组合场中的运动问题,首先要运用动力学方法分析清楚粒子的运动情况,再选择合适方法处理。对于匀变速曲线运动,常常运用运动的分解法,将其分解为两个直线的合成,由牛顿第二定律和运动学公式结合求解;对于磁场中圆周运动,要正确画出轨迹,由几何知识求解半径。12【答案】 A,D13【答案】ABC14【答案】BD【解析】A由两图结合可知,静止时,传感器示数为 800 N,除去杆的重力 200 N,演员的
20、重力就是 600 N,故 A 错误;B由图可知最后 2 s 内演员向下减速,故加速度向上,处于超重状态,故 B 正确;C 在演员加速下滑阶段,处于失重状态,杆受到的拉力最小,此阶段的加速度为: ,2213m/s.0/s.5a由牛顿第二定律得:mgF 1=ma,解得:F 1=420 N,加上杆的重力 200 N,可知杆受的拉力为 620 N,故 C 错误;Dvt 图象的面积表示位移,则可知,总长度 x= 33 m =4.5 m;故 D 正确;故选 BD。215【答案】AD16【答案】A【解析】解法三:正交分解法。将滑块受的力水平、竖直分解,如图丙所示,mgF Nsin ,FF Ncos ,联立解
21、得:F ,F N 。mgtan mgsin 解法四:封闭三角形法。如图丁所示,滑块受的三个力组成封闭三角形,解直角三角形得:F ,F Nmgtan ,故 A 正确。mgsin 高考模式考试试卷解析版第 12 页,共 16 页17【答案】D【解析】在磁铁的 N 极位置与 S 极位置对调前,根据左手定则判断可以知道,导线所受的安培力方向斜向下,由牛顿第三定律得知,磁铁所受的安培力方向斜向上,设安培力大小为 ,斜面的倾角为 ,磁铁的重力为 G,由磁铁的受力平衡得:F安 斜面对磁铁的支持力: ,=)cosG安(摩擦力: ,f)sin安(在磁铁的 N 极位置与 S 极位置对调后,同理可以知道,斜面对磁铁
22、的支持力: ,=)cosF安(摩擦力: 可见,F、f 都增大,故 D 正确;f=)siF安(综上所述本题答案是:D二、填空题18【答案】(1)非线性 (2)存在摩擦力 (3)调整轨道倾斜度以平衡摩擦力 远小于小车质量【解析】(1)根据该同学描绘的加速度和钩码质量的图象是一条曲线而不是直线,所以是非线性关系;(2)根据图(b)可知当钩码有一定质量,即细线有一定拉力时,小车加速度仍等于 0,说明小车合力等于0,所以可能除拉力外小车还受到摩擦力作用;(3)实验改进部分有两个要求,第一个就是图象不过原点,需要平衡摩擦力,所以调整轨道倾斜度,第二个就是图象是曲线,因为小车的合力即细线拉力并不等于钩码重力
23、,而是拉力,只有当 时, ,图象近似为直线。19【答案】 0.01T (2 分) 垂直斜面向上(2 分)meBrver33高考模式考试试卷解析版第 13 页,共 16 页20【答案】向下 失重 小(每空 2 分)【解析】弹簧伸长量减小,说明弹力减小,则物体受到的合力向下,故小铁球的加速度向下,故乘客一定处于失重状态,根据 N=mgma 可知人对电梯的压力比自身重力小。三、解答题21【答案】(1) (2)2l (3)a. b. 3g17/4mgl132/lLmg【解析】(3)讨论:当 lL2l 时,滑块在滑板上一直减速到右端,设此时的速度为 vC,对物块由动能定理得 2216.5cBmglLvm
24、解得 0cv所以克服摩擦力所做的功 = 当 2lL5l 时,6.53.20.5fWglLmglL134glm滑块与滑板最终一起运动至滑板与 C 相碰,碰后滑块在滑板上继续做减速运动到右端,设此时的速度为vC1,对物块由动能定得:22180.5cBmglvm解得 0 1cv高考模式考试试卷解析版第 14 页,共 16 页所以克服摩擦力所做的功 1780.54fWmglgl22【答案】(1) (2)a如图 3、图 4 b见解析222+ 【解析】高考模式考试试卷解析版第 15 页,共 16 页如图 4 所示,沿棒方向的洛伦兹力 ,做负功1= 1=1=垂直棒方向的洛伦兹力 ,做正功2= 2=2=所示 ,即导体棒中一个自由电荷所受的洛伦兹力做功为零。1=2做负功,阻碍自由电荷的定向移动,宏观上表现为“反电动势”,消耗电源的电能; 做1 2高考模式考试试卷解析版第 16 页,共 16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