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第四单元 走进法治天地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 3 分,共 45 分)1法治是依法对国家和社会事务进行治理,强调依法治国、法律至上,要求任何组织和个人都要服从法律,遵守法律,依法办事。下列案例中能够体现法治这一要求的有( )李某因利用互联网实施诈骗而被公安机关逮捕 李某在得知自己购买的是假冒伪劣产品后,依法获得了商家的相应赔偿 张某利用自己的零花钱购买了复习资料 某造纸厂因为排放污水严重超标,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被环保部门处以巨额罚款A B C D2下面漫画表明( )活离不开法律的规范和保障 生活与法律息息相关 我们要尊法学法守法用法 在生活中,法律是调节我们行为的唯一规则A
2、BC D3第十三届全国人大第一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 。这体现了( )A法律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B法律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C法律由国家制定或认可D法律是社会行为规范24下面漫画全军覆灭告诉我们,法治就是( )法对国家和社会事务进行治理 强调依法治国、法律至上 坚持以德治国,德治助推中国梦的实现 要求任何组织和个人都要服从法律,遵守法律,依法办事A BC D5有人说:“法律使人不敢犯罪,道德使人不愿犯罪。 ”这说明( )道德比法律更加有效 法律比道德更加有效 法治以其权威性和强制性手段规范全体社会成员的行为 德治以其感召力和劝导力提高社会成员的思想认识和道德觉悟A B
3、C D6根据我国义务教育法的规定,适龄儿童、少年有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家长有保证子女接受义务教育的义务,否则要受到法律的制裁。这些规定分别体现了法律的( )A保护作用和规范作用 B规范作用和保护作用C保护作用和教育作用 D规范作用和教育作用7村民李某长期不孝敬父母,年迈的父母无奈之下将儿子起诉至法院。法院判决李某依法履行赡养扶助父母的义务,每月向父母提供 500 元生活费用。这一案例表明( )3A法律体现全体社会成员的意志B法律只对不履行义务的人起作用C法律是通过制裁不履行义务的行为来规范人们行为的D日常生活中不孝敬父母的人太多8某地各中小学围绕宪法日主题,开展形式多样的宪法教育活动,旨在引导
4、青少年学生学习法律知识,树立法治观念,为依法治国奠定坚实的群众基础。青少年学生树立法治观念就是要( )严格遵守法律,善于用法维权 学习法律知识,学会明辨是非 敢于主持正义,制裁非法行为 积极宣传法律,严格依法办事A B C D9目前,全国共有 2300 多个少年法庭,7400 多名专职法官,检察机关也选任经过培训的、熟悉未成年人身心特点的检察官承办未成年人的案件。这体现了对未成年人的( )A家庭保护 B学校保护 C社会保护 D司法保护10维护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是全社会的责任。我国法律规定,保障未成年人各项合法权益有四条基本途径。下列事例中违反了我国对未成年人实施特殊保护的法律规定的是( )A1
5、6 岁的九年级学生小华退学随父母外出打工B16 岁的九年级学生小强到网吧玩游戏,被网吧工作人员拒绝C15 岁的八年级学生小明因在课堂上与同桌打闹,被老师批评D15 岁的八年级学生小洪抽烟被父亲发现后,香烟被没收11中央电视台公益广告儿童要用儿童药 ,呼吁父母及全社会关注儿童用药,保护未成年人的生命健康权,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这是对未成年人的( )A家庭保护 B学校保护 C社会保护 4D司法保护12漫画中学校的做法( ) 正确,有利于迅速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 正确,体现了对学生的学校保护 错误,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错误,违背了学校保护的相关规定A BC D13下列行为中做到了依法办事的是( )A
6、公民乘飞机前,机场工作人员检查公民的身份证和所带包裹B八年级学生刘某为集邮私拆同学信件C工程队老王偷藏同事孙某家寄来的汇款单D商店保安怀疑消费者李某偷窃,对李某进行搜身14中学生张某平时举止文明,明辨是非,乐于助人。一天放学路上,张某发现有人正在偷窃电动车后及时报警,民警根据他提供的信息抓获了不法分子。这一事例说明( )A道德在更广泛的范围内约束人们的行为B道德水平低的人更容易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C道德水平高的人勇于同违法现象作斗争D对于任何违法行为都必须给予判刑15小孟买到假冒名牌手表,商家拒绝退换。为了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防止他人上当受骗,小孟向法院起诉该商家。可见,小孟( )尊崇法律、信赖
7、法律 5 有较强的法律意识 得通过法律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在实现自身利益的过程中自觉维护他人的合法权益A B C D二、非选择题(共 55 分)16(12 分)材料一 马克思说:“在民主的国家里,法律就是国王;在专制的国家里,国王就是法律。 ”材料二 法律信仰是一个国家法治的内在逻辑,体现了法治的内在生命精神。而在现实生活中,法律不被信仰以及所造成的社会问题还十分明显,如湖北襄阳曾做过调查,遇到问题只有 35%的人选择诉讼,其余选择上访或找政府部门协调反映。当群众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往往热衷于到上级领导机关上访,存在着“信访不信法”的问题。少数群众“信访不信法”甚至“弃法转访” “以访压法”
8、 ,案件结不了,成为困扰各级法院的“老大难”问题。(1)“法律就是国王” “国王就是法律”分别体现了怎样的治国理念?你更赞同哪一种理念?请说明理由。(6 分)(2)为让“信访不信法”的人由“信访”转变为“信法” ,你想对他们说些什么?(6 分)617(13 分)观察漫画,回答问题。(1)漫画中网吧老板的行为违反了未成年人保护法规定中对未成年人哪方面的保护?(3分)(2)结合未成年人保护法,对漫画中爸爸打孩子的行为进行评析。(5 分)(3)请你以同学的身份对漫画中的孩子说几句话。(5 分)18(15 分)【开启法治新时代】小智治事,中智治人,大智立法。推动我国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不断开拓中国特
9、色社会主义事业更加广阔的发展前景,必须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材料一案例 体现的依法治国的基本要7求高速公路上,私家车不占用应急车道 有法必依重庆涪陵区一名交警对一辆违停的警车开具了罚单 执法必严2016 年全国人大常委会制定 8 部法律、修改 27 部法律有法可依 (1)表格内容体现了教材中学过的哪些知识?(6 分)材料二 人民日报刊文指出:要将人民主体观贯彻法治建设始终,使宪法确立的“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和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的“人权得到切实尊重和保障”落到实处,使保障人民权益成为法治的基本理念,使为民成为法治的最高原则,始终做到立法为民、执法为民、司法为民。(2)材料体现了我国法律的本质是什么?
10、(3 分)(3)法治中国建设对我们青少年提出了怎样的要求? (6 分)19(15 分)某中学开展了以“法律伴我成长”为主题的征文活动。下面是从一些同学的征文中截取的片段,请你阅读并回答问题。法律对任何人来说都是一种保护,但对于我们未成年人来说更是一种特殊的保护。我们未成年人就像一棵棵嫩绿的小草,不给我们浇水,我们就会枯萎。8(1)法律具有怎样的特征?(3 分)(2)我国颁布了哪两部专门给予未成年人特殊保护的法律?(2 分)“国有国法,家有家规。 ”法律在每一个人的心中都是神圣的,如同孙悟空的火眼金睛能分辨来者是妖魔还是鬼怪。在法律的殿堂上,伤害别人的人会得到相应的惩罚。(3)“国有国法,家有家
11、规。 ”法律的作用是什么?(4 分)(4)“法律在每一个人的心中都是神圣的。 ”法律的权威来自什么?(2 分)未成年人分辨是非的能力弱,很容易被引诱而误入歧途。我们决不能放纵自己,不能和品行不良的人交朋友,一定要从小养成遵纪守法的好习惯。(5)我们应怎样做到依法办事?(4 分)参考答案1B 解析 体现了依法惩治违法犯罪行为,体现了依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因此都体现了法治的要求,符合题意。故选 B。2A 解析 在生活中,调节行为规则的有法律、道德、纪律等,因此是错误的,9故排除。符合漫画寓意。故选 A。3C 4B 解析 本题考查法治的含义。对违法行为予以制裁,表明我们坚持法治。根据法治的含义可以
12、判断正确;法治助推中国梦的实现,是实现政治清明、社会公平、民心稳定、国家长治久安的必由之路,的观点不正确,排除。故选 B。5D 解析 “法律使人不敢犯罪”体现了法律的权威性和强制性;“道德使人不愿犯罪”说明道德是一种思想境界,是一种认知水平,所以的说法是正确的。故选 D。6B 解析 本题考查法律的作用。义务教育法规定适龄儿童、少年有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这是对适龄儿童、少年提出的要求,体现了规范作用;家长有保证子女接受义务教育的义务,否则要受到法律的制裁,这有利于保护未成年人的受教育权,体现了保护作用。故选 B。7C 解析 由题干信息可知,我国法律是通过制裁不履行义务的行为来规范人们行为,保护公
13、民合法权益的,故 C 正确;A 说法错误,我国法律体现全体人民的意志;B 说法错误,法律对所有人起作用;D 与题意无关。故选 C。8B 9.D10A 解析 本题考查对未成年人的特殊保护的认识。根据教材知识,其中 A 违反了家庭保护的规定;B 符合社会保护的规定;C 符合学校保护的规定;D 符合家庭保护的规定。故选 A。11C12B 解析 漫画中学校的做法是错误的,违背了未成年人保护法关于学校保护的相关规定,不利于学生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故正确;错误,排除。故选 B。13A 解析 A 是合法的;B 侵犯了公民的通信秘密和通信自由;C 侵犯了公民的合法财产所有权;D 侵犯了公民的人身自由权利。因
14、此,B.C.D 都是法律禁止的行为,都没有做到依法办事。故选 A。14C 15D 解析 本题考查学会依法办事。材料中小孟的做法是依法办事的表现。依法办事需要我们具有法律意识,需要遵守各种法律法规,需要我们养成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习惯,故都是正确的。故选 D。16(1)“法律就是国王”体现的是法治;“国王就是法律”体现的是人治。我更赞同法治。理由:法治是人们共同的生活方式,也是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重要标志;法治是实现10政治清明、社会公平、民心稳定、国家长治久安的必由之路。(2)学会依法办事。遇到问题需要解决,应当通过法治方式,表达自身合法的诉求和愿望。在实现自身利益的过程中,还要自觉维护他人和集体的
15、合法权益。法律的权威源自人民的内心拥护和真诚信仰。树立法律信仰,就是发自内心地尊崇法律、信赖法律、遵守法律和捍卫法律等。17(1)社会保护。(2)漫画中爸爸的行为是一种违法行为,违反了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关于家庭保护的规定。我国未成年人保护法明确规定: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应当以健康的思想、良好的品行和适当的方法教育和影响未成年人。(3)青少年要加强自身思想修养,增强法治观念和自我防范能力,不去不该去的地方,自觉增强自我保护意识。18(1)法律就在我们身边,我们的生活与法律息息相关;法律已经深深地嵌入我们的生活之中,渗透到社会的方方面面;法律与我们每个人如影随形,相伴一生。法律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是
16、用来统治国家、管理社会的工具,也是调整社会关系、判断是非曲直、处理矛盾和纠纷的标尺。法治是依法对国家和社会事务进行治理,强调依法治国、法律至上,要求任何组织和个人都要服从法律,遵守法律,依法办事。法治是人们共同的生活愿景,也是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重要标志。(2)法律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我国的法律鲜明地反映了广大人民的意志和根本利益。(3)增强法治意识,依法办事,是青少年健康成长的基本要求。青少年不仅是法治中国建设的受益者,更应该成为参与者和推动者。19(1)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法律是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法律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2)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 。(3)法律规范着全体社会成员的行为,保护着我们的生活,为我们的成长和发展创造安全、健康、有序的社会环境。法律让我们懂得在社会生活中可以做什么,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应该怎样做、不应该怎样做;法律也为我们评判、预测自己和他人的行为提供了准绳,指引、教育人向善。法律通过解决纠纷和制裁违法犯罪,惩恶扬善、伸张正义,维护我们的合法权益。(4)人民的内心拥护和真诚信仰。(5)依法办事,就要遵守各种法律法规。依法办事,就要养成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习惯,11逐步成长为社会主义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坚定捍卫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