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门庙小学课程教材.doc

上传人:hskm5268 文档编号:8929971 上传时间:2019-07-17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4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门庙小学课程教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门庙小学课程教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门庙小学课程教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门庙小学课程教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门庙小学课程教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门庙小学课程教材(一)项目1、主讲教师:刘广民2、教学材料:创编3、课程类型:校本课程4、授课时间:周三、周五下午为校本课程活动时间,(4:405:20)5、授课对象:一至六年级(二)具体内容1、课程目标或意图:(一)课程目标:1、学会泥塑和沙画的基本知识、技能技巧,懂得造型知识,进行艺术创作。2、体验学习活动的兴趣,获得对泥塑艺术创作的持久兴趣,获得亲身参与实践的积极体验和丰富经验。3、形成对自然、社会、自我之内在联系的整体认识,发展对自然的关爱和对社会、对自我的责任感。4、坚持学生的自主选择和主动探究,为学生个性发展创造空间,面向学生的生活世界和社会实践,发展实践能力,发展对知识的综合运用

2、和创新能力。5、帮助学生体验生活并学以致用。推进学生对自我社会和自然之间内在联系的整体认识与体验谋求自我、社会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二)课程理念:一、强调泥塑和沙画的审美理念审美体验是审美过程中所产生的心理效应。在泥塑教学的各项内容各个环节中。应该注意活泼趣味的个性创作。创设艺术化的教学氛围,师生共同感受泥塑艺术的魅力,从而完善学生良好的个性心理和完美的人格。二、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泥塑和沙画是实践性、操作性很强的艺术活动。教学中应充分发挥学生的潜能,激励学生主动地参加集体、小组、社会的实践活动,进行探索性的学习,在活动中获取新的知识。2、课程内容或活动安排:泥塑的内容选择:(1) 趣味性:适应

3、学生身心特点、循序渐进、寓教于乐,让学生创造出富有童趣的作品。(2) 时代性:体现时代精神,适应发展趋势,利用现代的美术资源。(3) 创造性:培养学生的形象能力、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欣赏审美水平。(4)人文性:在美术活动中加深对生活的认识,拓展生活经验,学会体验生活的乐趣,并获得用美术的手段方式表现和美化生活的能力。(5)拓展性:使学生感受和理解不同美术作品和美术表现蕴含的情感和思想,并获得人类情感的体验。学会反思如何丰富美术的创造与表现,提高审美情趣,达到和谐愉快。泥塑、沙画及石画课程分为低、中、高三个年段,总体要求如下:年级段 造型表现 欣赏评述 综合探索第一学段(12年级)尝试利用陶泥及

4、沙等各种媒材,通过捏捏、团团、揉揉、压压等方法大胆、自由地表现一些小动物及生活用具。观赏中外历史雕塑、古代文物建筑及各类美术作品的形与色,能用简短的话语大胆表达自己的感受。利用造型游戏的方式进行无主题或有主题的想象、创作、表演和展示。第二学段初步认识形、肌理、凹凸、透视和空间等方法,学观赏中外历史雕塑、古代文物建筑及各类美术作品的形、利用造型游戏的方式,结合音乐、语文等其他课程内容,进行美(34年级)习使用各种工具,体验陶泥及沙石的效果,通过捏、团、揉揉、压、粘、刻等方法表现所见的事物,激发丰富的想象力和与创作愿望。色与质感,能用口头大胆表或书面语言对欣赏作品进行描述,说出作品的出处及相关历史

5、背景及其特色,表达自己的感受。术泥塑及沙画,并发表自己的创作意图。第三学段(56年级)运用形、肌理、凹凸、透视和空间等方法,以描绘和立体造型的方法,选择适合于自己的工具、材料表现所见所闻、所感受的事物,创作的作品能传递自己的思想感情。观赏、认识中外历史雕塑、古代文物建筑及各类美术作品的的材料、形式与内容等特征,通过描述、分析与讨论等方式,了解美术表现的多样性,能用简单的专业语言,表述自己对美术作品的说出作品的感受和理解。结合学校和社会的活动,以美术课程和其他课程的知识、技能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制作、表演、展示,调查了解美术与传统文化的关系,体会美术与环境及传统文化的关系。3、 课程实施:一、搜集

6、讨论。课堂上学生把从网上、书上收集到的善于泥塑知识作品的资料进行交流讨论。了解泥塑和沙画的文化内涵、表现形式及其艺术特点。并进行对中国传统雕塑、古代建筑、西方雕塑及建筑认识和了解,提高学生的欣赏和评述能力,拓宽学生的视野,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二、学习体验。在课堂上开展泥塑和沙画学习,以校体教材为本,让学生进一步深入了解泥塑的艺术特点,造型表现手法,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学习交流,学生动手实践创作,体验自主创作的快乐。三、泥塑的内容选择原则:(1) 趣味性:适应学生身心特点、循序渐进、寓教于乐,让学生创造出富有童趣的作品。(2) 时代性:体现时代精神,适应发展趋势,利用现代的美术资源。(3) 创造性

7、:培养学生的形象能力、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欣赏审美水平。(4)人文性:在美术活动中加深对生活的认识,拓展生活经验,学会体验生活的乐趣,并获得用美术的手段方式表现和美化生活的能力。(5)拓展性:使学生感受和理解不同美术作品和美术表现蕴含的情感和思想,并获得人类情感的体验。学会反思如何丰富美术的创造与表现,提高审美情趣,达到和谐愉快。四、授课时间安排:以双周周三、周五下午为校本课程活动时间,周一社团(4:405:20)4、课程评价:一、评价原则:1、贴近学生生活。艺术来源于生活,以处在经济发展的蓬勃时机,学生的泥塑和沙画造型有更多来源于生活体验、想象,再现生活。学生的作品评价更应注意学生的生活表现

8、。2、激发学生兴趣。校本课程评价要注意学生的兴趣和发展需要。在校本课程实施过程中,学生通过上网、查阅书籍等收集资料的方法,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动手创作感兴趣的作品,把激发学生的兴趣作为学生学习评价的一个内容。3、学生积极参与。校本课程在评价上应注意学生的全面发展,把学生的参与作为评价的内容。在实施过程中,全体学生都应该积极参与进来,改变以教师为中心,课题为中心和书本为中心的局面。本课程从最初搜集资料到参与学习,自由表现创作,学生兴趣盎然,参与积极性极高,学生在这种自主开发的全新课程中,形成自主学习、自主探究的课程学习气氛。4、注意学生的情感体验。学生的全面发展包括三个层面:知识技能;方

9、法过程;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在我们的校本课程中,我们不仅要关注学生的知识、能力等是不是得到了发展,更重要的还要问一问这发展是怎么来的。学生们在获得知识和能力的同时得到的情感体验如何。我校学生在以前对泥塑的了解只停留在表面,学生在校本实践中会有更深的情感体验,对事物有了新的看法,对主题思想的表达有了更全面的方式,这种体验学生将终身受益。二、评价内容:评价分两部分,师生共同评价。1、精品展览:开展多种形式的校内、校外学生作品展览,加强宣传和学生进行鼓励。2、建立个人的成长记录袋。内容包括:(附表一)(1)采用等级制记录学生作品学习创作情况。教师、同学、家长参与评价。(2)作品集:学生作品照片、荣誉证书等。(3)小评论:针对某一作品进行的同学、老师及自己的评价。(4)期末评语:记录各方面的综合评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管理 > 管理学资料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