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充分持续地发挥教育的整体功能 基于“文化力 ”建设 下的学校新跨跃淮安市实验小学 戴 铜文化是有力量的。学校文化力是学校文化所产生的“能量”,是学校文化元素对学校及其师生的发展的作用力和对社会公众的影响程度。一所学校有良好的文化元素,并不等于一定有良好的文化力,也不会必然导致学校文化品位的提高和战略目标的实现。淮安市实验小学始建于 1908 年,百年办学历程积淀了厚重的文化底蕴,“轻负担、高质量”的办学特色成为社会美誉。近几年学校处于高位运行的状态。05 年党总支升格为党委,06 年成立教育集团,07 年建成了长征小学新校区。现拥有 200 多个班,680 名教职员工和 9700 多名学生。管
2、理这样一个庞大的团队,面临着诸多新的困难、机遇与挑战,我们应对策略是充分持续地发挥教育的整体功能,提升学校文化力,实现新的跨跃。一、形成和发展学校的精神力,以“质量为学校的生命”为基本理念,努力营造意蕴丰瞻的教育图景。学校精神是一所学校的整体精神面貌,是学校群体在长期的教育教学实践中积淀起来的、共同的心理和行为中体现出来的理念、价值体系、群体心理特征及精神价值传统。学校精神是学校的“精、气、神” 。它赋予学校特有的个性魅力,是学校群体凝聚力、向心力和战斗力。它有一种魔力,能让教师工作到腰酸背痛,心里却不感疲惫,能让学生“不待扬鞭自奋蹄” ,能让学校从一个辉煌走向另一个辉煌。在学校规模扩大,原有
3、名师资源被一定程度稀释时,我们始终能在保持高质量的同时追求轻负担。我们坚持“质量为学校的生命”的基本理念,追求卓越、崇尚一流,超越自我的质量文化。我们的核心价值观是坚持高质量,追求轻负担,实践新特色。06 年中国教师报曾以“轻负担 高质量 有特色 不再是教育的乌托邦”为题进行了报道。我们紧持“大质量”观,认为在小学阶段,对孩子行为习惯、学习兴趣、合作精神、创新意识、动手能力的培养,远比只对文化成绩的追求要科学得多,两者之间也不是完全对立的。09 年我们成功申报了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教育部规划课题用图式理论实践轻负高质的教学方式变革研究, ,力图通过研究探索实践轻负高质的新途径、新策略,使学校
4、的这一办学特色进一步得以彰显。我们的战略定位是更好发挥全市窗口学校的影响力,追求全省一流,全国知名。我们的发展愿景是强化内涵发展,精心打造“品质四园”“书香校园、双语校园、信息校园、生态校园” ,努力追求“让每个学生都拥有成长的快乐,让每位教师都享受职业的幸福。 ”我们让全体老师提出发展目标,制定专业成长计划,提出对学校三至五年发展的设想,形成了学校三年发展规划,交教代会评议、修改、定稿,并制定了教师队伍建设实施意见 ,促进教师们的专业成长。驻足实验小学发展的时空隧道,我们真切的体验和感受着引领学校成长的实小精神:艰苦奋斗、顽强拼搏的创业精神;献身教育、甘为人梯的奉献精神;开拓进取、勇于争先的
5、创新精神;团结协作、同舟共济的团队精神。尊重规律、求真务实的科学精神。学校使命就是要教育人、发展人,在提高人的知识文化素养的同时增强社会使命感、责任感,对自己、对社会有所担当。 “以人为本,和谐发展”是我们的教育理念,力求在对师生的管理中,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满足师生的成长需求,实现教和学的自豪感、成就感。 “追求和谐的智慧管理”是我们的管理哲学, 江苏教育曾以此为题报道我校力求管出精细、理出精致,理出精彩,理出精神的实践策略。我们还通过管理人员宣言,入党宣言,全校教师宣言以及对外学校宣言等形式规范教育形为,凝聚集体精神,展示实小风采。我们还通过“三风”建设让学校文化力感染人、鼓舞人,形成学校文
6、化的“魂” ,真正将核心价值观作为贯穿学校所有办学思想的红线,使办学理念系统形成价值链。二、培植和提升学校的执行力,以“发展为学校的核心”为总体目标,不断践行人本和谐的教育理念。学校的执行力是对学校各种资源进行有效整合而形成的成功实现学校战略、充分体现学校组织程度与社会效益的综合能力。我们以教风建设为突破口,规范教师教育行为,让教师把微笑带进课堂,把激情融入教育。我们通过理念引领培植学校责任文化,凝聚、约束、激励着与学校教师,对生负责、对校负责,对自己的发展负责。我们营造“为学生负责”的教师文化,让优秀的师德、精良的教师专业素质充盈教育的全过程。一是走出去,与世界同舞。我们和全国 20 多所学
7、校结成了友好互帮学校,先后派出了 400 多人次出国考察、学习,到省内外名校参观、走访,拓展老师们视野,凝聚集体精神,提升业务能力。二是请进来,与名家对话。我校定期邀请省教科院、省教育报刊社、省教研室、南师大和淮阴师院知名教授以有同行教育专家前来讲学,让老师接受一场头脑风暴,进行思维碰撞,提升业务发展空间。三是搭舞台,与同行交流。我们承办了省名校发展论坛,省“教海探航”颁奖活动,省学科教学专题论坛,省数学优质课评比,省英语优质课评比活动,全校教师不出校门感受了风行的风采,接受新的信息。我们通过挖掘典型培植学校的榜样文化。利用备课会、教师大会、教师座谈会,有针对性地邀请不同层次的教师开展“教师专
8、业化成长”演讲活动、 “读书沙龙”活动、 “科研论坛”活动,让老师讲自己的成长故事,讲团队工作故事,以身边的典型来引领青年教师的成长。我们提倡管理就是服务,领导者即服务者。通过和谐管理彰显学校管理文化。通过条块结合的管理模式,把学校管理工作的重心下移到年级。条是教育、教学、教科研等的线性结构,块是年级全面负责学校各条线上的工作。让职能部门集中精力更好地思考、规划和指导做好各项工作。努力使块上的工作更加扎实、细致、创新、高效。我们鼓励各个年级、每个教师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在提高管理效能上做文章,在细节管理上下工夫,真正让校园成为环境优美、和谐融洽的乐园,家园。 我们努力让管理舞动人文与制度的“双色
9、”飘带。建立健全了学校管理制度,完善管理网络,实施全员管理,以制度导向管理。教职工生日从送鲜花和蛋糕改为每月给当月生日的老师过集体生日;我们为青年教师举行集体婚礼,让他们感受家的温暖;我们制定和完善学校教师队伍建设实施意见 ,每学年度评选“教坛新秀” 、“骨干教师” 、 “学科带头人”等,预设了评选条件,让老师们的专业成长成为看得见,摸得着的行成机制。 我们精心打造特色文化,一是不断实践 “轻负担高质量”的学校传统特色。我们严格控制师生在校时间,严格控制作业负担,绝不搞“题海战术”,鼓励教师到题海中去“捞金”。设立了“爱心补救工程”,实施“全纳教育”,真正做到“一个都不能少”。我们以各项活动为
10、载体,为学生提供学习和展示的平台。艺术教育是学校的另一特色,我们不满足于每年上电视台的节目最多,我们的理想是让每一个孩子在艺术的天地里陶冶美的情操。每年我校举办艺术节,让更多的孩子走上舞台,展现艺术特长,感受成功的喜悦。千人共唱红星歌,百人共跳集体舞,人人都是小画家等一系列的活动使更多的孩子成为童歌星、靓舞者、小画家。二是培植学校新的特色文化。我们开设了形体、陶艺、机器人、爱我淮安等特色课程,学校每年都举办的科技节、读书节,评选“金色少年”,开展各种科普小论文、小发明、小创造等活动,开展“科普进校园”活动,在机器人大赛中,我校多次荣获国际、国内金奖。三、定位和丰富学校的形象力,以“我以实小为荣
11、”为践行标准,努力提升学校的信誉度、美誉度。学校的形象力是学校精神理念通过师生显现的物化形态,是社会公众感知学校的最直观的对象,学校形象是无形资产。良好的学校形象可以调动爱护学校的积极性,促使师生自觉律己,增强学校的凝聚力,保证学校向明确的目标迈进。我校地处大运河内河里运河畔,运河文化滋养了学校具有水一样的灵气。我们组织编写了爱我淮安地方文化篇 ,让学生了解一代伟人周恩来、西汉辞赋家枚乘、明代小说家吴承恩等众多历史名人,激励师生了解历史,爱我家乡。在 2009 年中国淮安一品梅教育论坛,我校作为项目学校推介了学校,受到教育部、省教育厅领导的褒奖。我们谋求学校形象建设的新台阶,08 年由市政府主
12、办、学校承办我校的百年庆典,产生上相当大的影响力,借百年名校发展之际,我校先后获得了由红旗画刊等多家媒体主办的“改革开放 30 校”活动评比中获得全国中小学影响力形象学校(中小学组第二名) 。国家教育部和人力保障部联合颁发的“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 。我们注重学校员工内部整体形象的塑造,努力让师生关心爱护学校;融洽师生关系,美化校园环境。着力营造学校形象氛围,将学校形象目标与全校师生的言行联系起来,把实现学校的理想形象作为自己行动的指南。学校通过校训,校歌等形式提醒师生热爱学校。在校园的醒目设立著名爱国教育家、学校的创始人李更生铜像。百年树人石、春风风我亭、桃李园、淮钢花园等着力营造学校形象的
13、气氛,尽可能让每一面墙壁都说话,熏陶感染师生,激发活力。我们注重实施“品牌”战略造就各级各类名教师,建设多样化的师资队伍。目前学校有省特级教师 4 名,中学高级教师 42 名,市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 38 名,校级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 53 名。良好的师资保证了学校的快速发展。学校精神是提高文化力灵魂,靠精神站立起来的教育充满力量,力量深入骨髓。当精神站立起来时,所有的努力都变成自觉、自动和自发。学校文化力是学校的一种“教育场” ,它形成学校的性格,代表学校的气质;它将深深地烙印在每个学子的心中,都会在他们不经意的言谈举止中得到辨认。师生离开校园时,永远离不去的是学校精神;永远忘不掉的是学校文化,永远发挥作用的是学校的文化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