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绝密启用前2019 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理科综合能力测试物理部分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二、选择题:本题共 8 小题,每小题 6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 1418 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 1921 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 6 分,选对但不全的得 3分,有选错的得 0 分。1.氢原子能级示意图如图所示。光
2、子能量在 1.63 eV3.10 eV 的光为可见光。要使处于基态(n=1)的氢原子被激发后可辐射出可见光光子,最少应给氢原子提供的能量为A. 12.09 eV B. 10.20 eV C. 1.89 eV D. 1.5l eV【答案】A【解析】【详解】由题意可知,基态(n=1)氢原子被激发后,至少被激发到 n=3 能级后,跃迁才可能产生能量在1.63eV3.10eV 的可见光。故 。故本题选 A。1.5(3.60)eV12.9E2.如图,空间存在一方向水平向右的匀强电场,两个带电小球 P 和 Q 用相同的绝缘细绳悬挂在水平天花板下,两细绳都恰好与天花板垂直,则A. P 和 Q 都带正电荷 B
3、. P 和 Q 都带负电荷C. P 带正电荷,Q 带负电荷 D. P 带负电荷,Q 带正电荷【答案】D【解析】【详解】AB、受力分析可知,P 和 Q 两小球,不能带同种电荷,AB 错误;CD、若 P 球带负电, Q 球带正电,如下图所示,恰能满足题意,则 C 错误 D 正确,故本题选 D。3.最近,我国为“长征九号” 研制的大推力新型火箭发动机联试成功,这标志着我国重型运载火箭的研发取得突破性进展。若某次实验中该发动机向后喷射的气体速度约为 3 km/s,产生的推力约为 4.8106 N,则它在 1 s 时间内喷射的气体质量约为A. 1.6102 kg B. 1.6103 kg C. 1.61
4、05 kg D. 1.6106 kg【答案】B【解析】【详解】设该发动机在 s 时间内,喷射出的气体质量为 ,根据动量定理, ,可知,在 1s 内喷t mFtmv射出的气体质量 ,故本题选 B。6304.810.103mFkgktv4.如图,等边三角形线框 LMN 由三根相同的导体棒连接而成,固定于匀强磁场中,线框平面与磁感应强度方向垂直,线框顶点 M、 N 与直流电源两端相接,已如导体棒 MN 受到的安培力大小为 F,则线框 LMN 受到的安培力的大小为A. 2F B. 1.5F C. 0.5F D. 0【答案】B【解析】【详解】设每一根导体棒的电阻为 R,长度为 L,则电路中,上下两路电阻
5、之比为 ,12:1R根据并联电路两端各电压相等的特点可知,上下两路电流之比 。如下图所示,由于上路通电12:I的导体受安培力的有效长度为 L,根据安培力计算公式 ,可知 ,得FB12:FI,根据左手定则可知,两力方向相同,故线框 LMN 所受的合力大小为 ,故本题选12F 32FB。5.如图,篮球架下的运动员原地垂直起跳扣篮,离地后重心上升的最大高度为 H。上升第一个 所用的时4间为 t1,第四个 所用的时间为 t2。不计空气阻力,则 满足4H21tA. 1c(K+)c(OH)【答案】C【解析】【分析】邻苯二甲酸氢钾为二元弱酸酸式盐,溶液呈酸性,向邻苯二甲酸氢钾溶液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两者反应
6、生成邻苯二甲酸钾和邻苯二甲酸钠,溶液中离子浓度增大,导电性增强,邻苯二甲酸钾和邻苯二甲酸钠为强碱弱酸盐,邻苯二甲酸根在溶液中水解使溶液呈碱性。【详解】A 项、向邻苯二甲酸氢钾溶液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两者反应生成邻苯二甲酸钾和邻苯二甲酸钠,溶液中 Na+和 A2的浓度增大。由图像可知,溶液导电性增强,说明导电能力与离子浓度和种类有关,故A 正确;B 项、a 点和 b 点 K+的物质的量相同,K +的物质的量浓度变化不明显,HA 转化为 A2,b 点导电性强于a 点,说明 Na+和 A2的导电能力强于 HA,故 B 正确;C 项、b 点邻苯二甲酸氢钾溶液与氢氧化钠溶液恰好完全反应生成邻苯二甲酸钾和
7、邻苯二甲酸钠,邻苯二甲酸钾为强碱弱酸盐,A 2在溶液中水解使溶液呈碱性,溶液 pH7,故 C 错误;D 项、b 点邻苯二甲酸氢钾溶液与氢氧化钠溶液恰好完全反应生成等物质的量的邻苯二甲酸钾和邻苯二甲酸钠,溶液中 c(Na +)和 c(K +)相等,c 点是继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后,得到邻苯二甲酸钾、邻苯二甲酸钠、氢氧化钠的混合溶液,则溶液中 c(Na +)c(K +) ,由图可知,a 点到 b 点加入氢氧化钠溶液的体积大于 b 点到 c 点加入氢氧化钠溶液的体积,则溶液中 c(K +)c (OH ) ,溶液中三者大小顺序为c(Na +) c(K +)c (OH ) ,故 D 正确。故选 C。【点睛
8、】本题考查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试题侧重考查分析、理解问题的能力,注意正确分析图象曲线变化,明确酸式盐与碱反应溶液浓度和成分的变化与导电性变化的关系是解答关键。6.利用生物燃料电池原理研究室温下氨的合成,电池工作时 MV2+/MV+在电极与酶之间传递电子,示意图如下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相比现有工业合成氨,该方法条件温和,同时还可提供电能B. 阴极区,在氢化酶作用下发生反应 H2+2MV2+ 2H+2MV+C. 正极区,固氮酶为催化剂,N 2 发生还原反应生成 NH3D. 电池工作时质子通过交换膜由负极区向正极区移动【答案】B【解析】【分析】由生物燃料电池的示意图可知,左室电极为燃料电池的
9、负极,MV +在负极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生成MV2+,电极反应式为 MV+e= MV2+,放电生成的 MV2+在氢化酶的作用下与 H2 反应生成 H+和 MV+,反应的方程式为 H2+2MV2+=2H+2MV+;右室电极为燃料电池的正极,MV 2+在正极得电子发生还原反应生成MV+,电极反应式为 MV2+e= MV+,放电生成的 MV+与 N2 在固氮酶的作用下反应生成 NH3 和 MV2+,反应的方程式为 N2+6H+6MV+=6MV2+NH3,电池工作时,氢离子通过交换膜由负极向正极移动。【详解】A 项、相比现有工业合成氨,该方法选用酶作催化剂,条件温和,同时利用 MV+和 MV2+的相互转
10、化,化学能转化为电能,故可提供电能,故 A 正确;B 项、左室为负极区,MV +在负极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生成 MV2+,电极反应式为 MV+e= MV2+,放电生成的 MV2+在氢化酶的作用下与 H2 反应生成 H+和 MV+,反应的方程式为 H2+2MV2+=2H+2MV+,故 B错误;C 项、右室为正极区,MV 2+在正极得电子发生还原反应生成 MV+,电极反应式为 MV2+e= MV+,放电生成的 MV+与 N2 在固氮酶的作用下反应生成 NH3 和 MV2+,故 C 正确;D 项、电池工作时,氢离子(即质子)通过交换膜由负极向正极移动,故 D 正确。故选 B。【点睛】本题考查原池原理的
11、应用,注意原电池反应的原理和离子流动的方向,明确酶的作用是解题的关键。7.科学家合成出了一种新化合物(如图所示) ,其中 W、X、Y 、Z 为同一短周期元素,Z 核外最外层电子数是 X 核外电子数的一半。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WZ 的水溶液呈碱性B. 元素非金属性的顺序为 XYZC. Y 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是中强酸D. 该新化合物中 Y 不满足 8 电子稳定结构【答案】C【解析】【分析】由 W、X、Y、 Z 为同一短周期元素, Z 的核外最外层电子数是 X 核外电子数的一半可知,Z 为 Cl、X 为Si,由化合价代数和为 0 可知,Y 元素化合价为3 价,则 Y 为 P 元素;由 W 的电
12、荷数可知,W 为 Na 元素。【详解】A 项、氯化钠为强酸强碱盐,水溶液呈中性,故 A 错误;B 项、同周期元素从左到右,非金属性依次增强,则非金属性的强弱顺序为 ClSP,故 B 错误;C 项、P 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为磷酸,磷酸是三元中强酸,故 C 正确;D 项、新化合物中 P 元素化合价为3 价,满足 8 电子稳定结构,故 D 错误。故选 C。【点睛】本题考查元素周期律的应用,注意分析题给化合物的结构示意图,利用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和题给信息推断元素为解答关键。三、非选择题:共 174 分,第 2232 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作答。第 3338 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作答。
13、(一)必考题:共 129 分。8.硼酸(H 3BO3)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广泛应用于玻璃、医药、肥料等工艺。一种以硼镁矿(含Mg2B2O5H2O、SiO 2 及少量 Fe2O3、Al 2O3)为原料生产硼酸及轻质氧化镁的工艺流程如下:回答下列问题:(1)在 95 “溶侵”硼镁矿粉,产生 的 气体在“吸收”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2) “滤渣 1”的主要成分有_。为检验“过滤 1”后的滤液中是否含有 Fe3+离子,可选用的化学试剂是_。(3)根据 H3BO3 的解离反应:H 3BO3+H2O H+B(OH)4,K a=5.811010,可判断 H3BO3 是_A酸;在“过滤 2”前,将溶液
14、pH 调节至 3.5,目的是_。(4)在“沉镁”中生成 Mg(OH)2MgCO3 沉淀的离子方程式为_,母液经加热后可返回_工序循环使用。由碱式碳酸镁制备轻质氧化镁的方法是_。【答案】 (1). NH3+NH4HCO3(NH 4)2CO3 (2). Fe2O3、Al 2O3、SiO 2 (3). KSCN (4). 一元弱 (5). 转化为 H3BO3,促进析出 (6). 2Mg2+2H2O+3CO32 Mg(OH) 2MgCO3+2HCO3 (或2Mg2+H2O+2CO32 Mg(OH) 2MgCO3+CO2) (7). 溶浸 (8). 高温焙烧【解析】【详解】 (1)根据流程图知硼镁矿粉中
15、加入硫酸铵溶液产生的气体为氨气,用碳酸氢铵溶液吸收,反应方程式为:NH 3+NH4HCO3=(NH4)2CO3;(2)滤渣 I 为不与硫酸铵溶液反应的 Fe2O3、Al 2O3、SiO 2;检验 Fe3+,可选用的化学试剂为 KSCN;(3)由硼酸的离解方程式知,硼酸在水溶液中是通过与水分子的配位作用产生氢离子,而三价硼原子最多只能再形成一个配位键,且硼酸不能完全解离,所以硼酸为一元弱酸;在“过滤 2”前,将溶液 pH 调节至3.5,目的是将 B(OH)4 转化为 H3BO3,并促进 H3BO3 析出;(4)沉镁过程中用碳酸铵溶液与 Mg2+反应生成 Mg(OH)2MgCO3,沉镁过程 的 离子反应为:2Mg2+2H2O+3CO32-=Mg(OH)2MgCO3+2HCO3-;母液加热分解后生成硫酸铵溶液,可以返回“溶浸” 工序循环使用;碱式碳酸镁不稳定,高温下可以分解,故由碱式碳酸镁制备轻质氧化镁的方法是高温焙烧。9.硫酸铁铵NH 4Fe(SO4)2xH2O是一种重要铁盐。为充分利用资源,变废为宝,在实验室中探究采用废铁屑来制备硫酸铁铵,具体流程如下:回答下列问题:(1)步骤的目的是去除废铁屑表面的油污,方法是_。(2)步骤需要加热的目的是_,温度保持 8095 ,采用的合适加热方式是_。铁屑中含有少量硫化物,反应产生的气体需要净化处理,合适的装置为_(填标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