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017 年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新闻稿【第 1 篇】志愿清洁卫生 倡导绿色环保为响应团中央的号召,在临床医学院党委和校团委的悉心指导下,临床医学院开展以“青春建功十三五,携手共筑中国梦”为主题的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三下乡”活动。6 月 26 日上午,临床医学院“三下乡”社会实践服务队在厚德楼前参加启动仪式,随后乘车抵达武宁县官莲乡东山村开展清洁环境志愿服务活动。服务队着装统一,列队整齐,精神抖擞依次来到了武宁县官莲乡东山村 5 组和 6 组,刚到村头,服务队就开始了清洁 “大扫除” 。大家分工明确,组织有序,从村东到村西,从村头到村尾,沿着蜿蜒的田径,把乱扔的食品包装袋、果皮、纸屑等垃圾一一捡
2、拾,赢得了过往村民的赞许和支持。“艰辛见人生,吃苦长才干。 ”大学生参加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是增长见闻,开阔视野的最佳途径,也是锻炼能力,提高综合素质的绝好机会。同学们在劳动的过程中较好地展现了临床医学院学子健康向上,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大家纷纷表示,很荣幸地参与本次三下乡活动,在活动中体会到劳动的乐趣,也为留住绿水青山贡献一份力量。2【第 2 篇】传承优良传统 激发创新起点7 月初,交通工程系团总支组建了 “青春学子梦,助力三建行 ”、 “新希望新梦想青年服务”和“绿色年华益水行动”三支暑期社会实践服务小分队奔赴各地,分别开展了专业实践、志愿服务和绿色公益服务等实践活动。“青春学子梦,助力
3、三建行”立足专业实践,在指导老师顾玲玲的带领下于 7 月 6 日抵达北京南通三建项目部进行为期 40 天的专业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同学们主要从事测量助材放线,辅助材料员做材料,协助质检负责人检查工程质量、整改施工问题。“新希望新梦想青年服务”志愿服务小分队由张金燕老师带队,以前期南通市公益志愿服务大赛项目为基础,先后前往南通开发区兴盛社区、中兴社区、小海社区等多个基层社区,通过开展法制讲座、道德讲堂、辅导农民工子女暑期作业、安全教育等形式多样的活动,为社区特别是留守儿童和农民工子女带来了夏日里南通航院学子的关心与问候,该志愿服务项目将长期立足于开发区基层社区,真正打造出一支文化品牌志愿服务队伍。
4、胥青老师一直热心绿色环保公益项目的志愿工作,由她带领的“绿色年华益水行动”实践小分队深入开发区各主要河道进行水污染调查,同时走访当地居民,获取了大众节水意识的相关信息。活动中,同学们发现了水污染的现实问题,除了给相关环保部门提供有力数据材料外,还积极向当地群众宣传节水护水的环保理念,做到环保两只手出击。该社会实践小分队长期活跃在开发区的水资源3保护一线上,和当地群众建立了良好的信赖合作关系,并受到群众好评。通过暑期立项团队的实践,同学们纷纷表示,在暑期实践这个第二课堂,他们学会了将理论知识付诸实践,也见识到了课堂知识以外的丰富实践内容,对在校的学习很有帮助。暑期进行实践,也充分展示了航院学子惯
5、有的吃苦耐劳、不畏付出的意志品格。【第 3 篇】小树苗承载大梦想 小行动汇聚大力量2017 年 7 月,工商大学应用技术学院教育关爱实践团以街道社区为大本营,学院学生所在的各区县,开展了一系列关爱青少年和儿童的主题活动,从思政、安全、法律、心理四个方面助力孩子的成长。其中,思政方面以树立孩子们的爱国意识为主要内容,开展了“播种爱国意识,引领儿童方向”的主题活动,志愿者与孩子们绘制了具有代表性的中国事物,并为孩子们表演了国家手语操。安全方面在于为孩子们保驾护航,实践团开展了“普及安全教育,护航儿童成长”的主题活动,得到了广大小朋友的青睐。法律方面以儿童权益保护为主要内容,实践团邀请到了西南政法大
6、学教师、法学博士李俊杰讲解,得到了社区小朋友和家长们的欢迎。心理板块中,实践团举办了“呵护儿童心灵,你我一路同行”的心理教育活动,活动内容贴近群众生活,社区居民情绪高涨。此次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应用技术学院坚持了“贴近群众做4实事,社校携手促团建”的原则,贯彻全心全意为社区人民服务的宗旨,播种了爱国意识、普及了安全教育、共话了儿童权益、呵护了儿童心灵,充分诠释 “小树苗承载大梦想,小行动汇聚大力量”的实践主题,为中国梦奉献了绵薄之力。【第 4 篇】关于农村电子商务发展2016 年 7 月 11 日,经过两天的准备,由张念秋、杜佳慧、秦子柔、杨海威、任昊、王思宇组成的长安大学暑期大学生“三下乡”
7、社会实践小分队,在陕西咸阳武功县开始了暑期实践之旅。在文传学院副教授霍忠义老师的精心指导下,团队选择了“以农产品外销为主导的农村电子商务发展”为主题,以咸阳市武功县的猕猴桃销售为例,对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状况进行了调查。在团队为期 5 天的社会实践中,团队首先来到武功县团委办公室,由县团委书记给团队进行了团委对接工作,并给团队开具了介绍信和推荐信,同时为团队引荐了当地一些典型的农产品网销大户,为后面几天的实践调研打下良好的基础。第二天,团队一行人来到武功县电子商务工业园区,主要参观了其内设置的运营中心和中国网库。在与电商办人员的交流中,团队充分了解了园区的建设缘由、当地电子商务发展状况以及猕猴桃种
8、植销售概况。尔后,团队在武功县年度农村电商致富带头人之一王雷的带领下,参观了他承包的猕猴桃基地。同时,他为我们分享了他多年的网销经验和心得以及对农村电商的看法。在他的言谈中,团队5不仅了解了猕猴桃的种植生长特点也了解了当地农村电商的发展运营模式。并且,深刻认识到农村电商的发展确实能极大地促进农民收入的增加,同时也带动了农村的经济发展。第四天,团队走进武功县董家村,在村支书的介绍和引荐下,团队为村民发放调查问卷,发现有九成以上的农户以种植销售猕猴桃为主要收入来源,但却只有不到 5%的农户选择通过电商平台来销售。接着团队重点采访了当地农产品网销代表农户,尝试了解其创业过程和经验,赞叹其用自己的智慧
9、利用电商平台以“生产-销售-运营”一体化模式为自家带来可观的收入。最后,在与武功县农村淘宝负责人魏总的交谈中,团队逐渐认识和了解了农村淘宝,以及其三个主要的服务项目。并在魏总的引荐下,团队来到了中川村,参观了当地的农村淘宝站点,通过与相关工作人员交谈,团队了解了当地农村淘宝发展情况。充分认识到发展农村淘宝的必要性和重要性。7 月 15 日,实践活动基本结束,团队回到武功县团委处进行了实践活动登记,向团委书记反馈了为期 5 天的实践情况,提出了自己的思考和想法。武功县具有较好的电商发展氛围,希望在政府的指引下、在当地致富带头人带领下,推动当地的农村电商发展,让村民的生活水平能更上一层楼!【第 5
10、 篇】参观学习促成长7 月 12 日,由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化学工程学院、机械工6程学院三学院联合组成的青阳暑期社会实践团前往青阳县丁桥镇超威电源有限公司参观与见习,在化工学院党委书记徐冬生、副书记李颖,材料学院党委副书记范洪喜,机械学院党委副书记徐育军的带领下实地考察了公司的生产流程与发展情况。早上,师生们在丁桥镇副镇长徐可贝的带领下来到了公司,在公司负责人的引导下,统一佩戴好安全防护口罩,进入生产车间进行现场观摩,随后又进入电极片的打磨制作、组装、注酸、封装等多道工序车间。在现场,自动化操作的机器,工人们娴熟的做工,不禁吸引师生们驻足观察,同时,也让学生们真切地感受到科学技术的重要性和伟大
11、的魅力所在。经过一轮完整流水线的参观,从原材料到零部件到组装再到注酸充电,最后到封装输出,师生们完整地了解了超威电源的整个生产流程。此外,在与镇领导、企业负责人的交谈中,也了解到公司的企业文化:如“倡导绿色能源 完美人类生活”的企业宗旨和使命;“致力于成为动力电池和储能电池全球第一大供应商”的企业愿景;“忠诚 责任 结果 奉献”的企业核心价值观等,同时,也从乡镇、企业层面深入了解了大学生就业情况。超威电源有限公司创立于 1998 年,是一家专业从事动力型和储能型蓄电池研发、制造、销售的高新技术企业。现为中国电池工业协会常务理事、中国电池工业协会铅酸蓄电池分会副理事长、中国电器工业协会全国铅酸蓄
12、电池分会副理事长、中国化学与物理电源协会常务理事、中国电工技术学术铅酸蓄电池专业委员会副主任7委员、全国铅酸蓄电池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委员、浙江省蓄电池行业协会副会长、浙江省自行车行业协会副理事长单位。是中国电源企业的领军企业之一。通过对公司系统参观和深入了解,师生们感受到了地方企业发展的良好势头和先进科技的强劲动力,同学们也切实感受到知识学习的重要性和迫切性,为接下来的大学学习提供压力和动力;同时,对于地方企业的关注,也为各学院拓宽学生就业渠道开辟了新的发展空间。【第 6 篇】青春逐梦 根在基层7 月 10 日 -12 日,化学工程学院联合机械工程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赴青阳县丁桥镇围绕政策宣
13、讲、环保调查、科普教育、文化传播等内容对新农村建设情况进行调研,用实际行动助推美好乡村梦。活动第一天,调研团成员们怀着饱满热情,冒着酷暑高温,在密集实践活动间隙来到天屏村。丁桥镇副镇长徐科贝和该村村支书热情接待了调研团成员并详细介绍了村里地理人口概况和惠民惠农政策。该村辖 14 个村民组,476 户,人口 1829 人,总面积 9 平方公里,山场面积 11000 余亩,耕地 1830 亩,水面 316 亩,境内有松、杉、枫树和毛竹等资源,是著名的葛根基地,有煤、陶土、瓷土、金铁等矿产,丝瓜、烟草、蚕桑、棉花、葛根等农业产业化项目初具规模。8随后,志愿者分若干小组,在指导老师带领下开展调研慰问活
14、动,分别为村里困难老人们送上慰问品,与孤寡老人们唠家常,帮其打扫卫生;给村里孩子送上学习用品并进行安全知识教育;宣传党在新农村建设的主要政策,听取村民意见;发放环保宣传单,为村民进行环保知识宣传;开展乡村文化调研,了解农村基层文化基础设施状况。活动结束后,调研团成员又乘车奔赴店门口村进行调研。远远望去,一条狭长弯曲平整的水泥路伸延至村庄,道路两侧是绿油油的稻苗,一排排整齐的楼房错落有致坐落在环山脚下。走进村庄,家家户户庭院整洁,格式化粪池标牌、垃圾分类图解引人注目,每家门前贴有环保考核的结果的星级符号,各种红色环保标语清晰醒目,清澈的山水在两排房子间流过,墙壁上表达传统文化、江南风景等元素的彩
15、绘图案为村里增添了几分恬静和诗意。在村支书胡主任的介绍下,我们了解到该村两年前在上级领导下统一编制了村庄建设规划,向村民公示并征求意见,由上级拨款和村民的共同努力,对村里道路、绿化、粪池改造、垃圾回收、污水处理、健身广场等基础设施进行了规范建设;实施土地整治工程,促进土地集中连片,规模经营,建成高标准农田;引进专业从事动力型、储能型蓄电池研发和制造的超威电池公司,既让村民在家门口工作又保证了环境不被破坏,通过乡村产业的不断壮大来促进村民持续增收。随后,成员们走访了这家公司,参观了电池生产车间,企业负责人重点介绍了该公司在生产过程中企业垃圾的处理措施。9对于成员提出的疑问,企业负责人进行详细解释
16、。此次调研活动,路途虽然遥远,气候虽然多变,依然挡不住调研团成员们的热情,他们奔走在街道与村落间,用两天的时间不停地走访、调研、宣传、咨询,关注农村空巢老人,了解农村社保情况,调查乡村企业发展,开展环保文化宣传,咨询美好乡村建设中的问题。在实践中,他们了解了当今农村发展的基本情况,磨练了意志,提高了调查实践能力,激发了学习热情。他们用实际行动向广大民众传播了天蓝、地绿、水净的环保理念,也将与村民一道共同用青春践行清洁家园、清洁水源、清洁田园的美丽乡村梦。【第 7 篇】用青春辉映乡村,献智慧渲染乡愁为引领广大青年学生践行习近平总书记对当代大学生“勤学、修德、明辨、笃实”四记要求,2017 年 7
17、 月 15 日重庆工商大学新闻中心师生一行 30 余人在郑科老师的带队下赴巫溪县开展了为期4 天的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实践团队首先来到巫溪县胜利乡开展关爱留守儿童、科技惠农等活动。同学们寓教于乐,将“做游戏+讲知识”的方式融入与孩子们的互动中。在惠农活动现场,同学们将食品卫生知识、法律法规知识以及惠农改革的最新政策等转换为通俗易懂的语言,为在场农民朋友开了一场生动的科普讲堂。7 月 17 日,实践团师生们参加了在巫溪县举办的“创业中华 赴渝博士服务团与在渝大学生才智交流会” 。据了解,此类交流10会在全国尚属首次。交流会上,同学们畅所欲言,就学习、就业、互联网+农业等不同领域的问题与在座
18、博士交流讨论。通过此次“三下乡”暑期实践活动,同学们将“文化、科技、卫生”带至山区,与此同时也提升了“才智、能力、见闻” ,在“三下三上”过程中,此次经历将伴随着我校同学们今后的学习,并不断激励着他们做一名优秀的工商达人!【第 8 篇】追寻小平足迹 探访伟人故里美丽的广安钟灵毓秀,是世纪伟人邓小平的故里。为深入学习伟人的先进事迹,培育爱国主义及艰苦奋斗精神,7 月 17 日上午,怀着对伟人的崇高敬意,我校华蓥暑期实践团的 25 名研究生们,来到小平故里进行参观学习,缅怀伟人丰功伟绩,接受红色文化洗礼。同学们满怀兴致地参观了邓小平陈列馆。陈列馆的外观造型三叠三起,一起比一起高,寓意着邓小平“三落
19、三起”的传奇人生。进入陈列馆序厅,映入眼帘的是自然亲切的邓小平大型铸铜壁像,右侧石墙上镂空雕刻着他的名言:“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我深情地爱着我的祖国和人民。 ”这让同学们深切体会到邓小平对祖国、对人民的深厚情谊。此后,同学们又来到邓小平故居,参观了具有浓郁川东风情的农家三合院。此次小平故里之行,伟人传奇的成长经历、简朴的生活作风,以及积极乐观、艰苦奋斗的革命精神,让同学们深受触动。同学们11纷纷表示在今后的社会实践中将以伟人为榜样,充分发挥聪明才智,为当地的发展建言献策,贡献自己的绵薄之力。【第 9 篇】寻访红色印记“外侮需人御,将军赋采薇。师称机械化,勇夺虎罴威。浴血东瓜守,驱倭棠吉归。沙场
20、竟殒命,壮志也无违。 ”这是毛泽东先生祭奠在缅北壮烈殉国的中国远征军 200 师师长戴安澜的诗句。时隔72 年,时间坍圮了屋檐的琉璃,淡退了墓碑上的朱华,却未曾消减埋在这片土地下的国魂忠骨。八月迎来了腾冲的梅雨时节,淫雨霏霏,关山朦胧。而此时,也迎来了大连理工大学一群爱国学子“寻访红色印记”暑期社会实践团队。2015 年 8 月 19 日到 22 日,实践队分别对国殇墓园、滇西抗战博物馆、滇西抗战遗址进行了参观。虽已万象更新,这片土地依然还能读出曾经遭受的蹂躏。 70 年过去了,在山间,在树林,依然残存先烈们不朽的战歌。寻访红色印记、寻访先贤们不朽的灵魂,青年学子前事不忘后事之师,为强我中华,
21、勿忘国耻,警钟长鸣。8 月 19 日上午 9:00 实践队参观了滇西抗战博物馆,实践队员对博物馆各个展厅逐个参观,并对滇西抗战历史信息进行笔录。实践期间正值腾冲纪念抗日战争胜利 70 周年滇西抗战历史文化展,实践队员对各个展板进行参观和学习,并仔细听讲解员讲解。实践队员的爱国热心也得到了博物馆工作人员的大力支持。工作人员耐12心细致的介绍了远征军同古保卫战、缅北大撤退的惨烈,也介绍了滇西缅北保卫战、光复腾冲、龙陵战役等著名战役的成功。此外博物馆馆长还为实践队提供了许多珍贵的史料,让所有队员真切感受到 40 万远征军为滇西、为缅北、为全中国、乃至为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做出的巨大贡献。最后,实践队在
22、和平钟和滇西抗战博物馆正门进行了合影留念。8 月 20 上午 9:00,实践队参观了腾冲国殇墓园。实践队员对园内忠烈祠,园内主题雕像,中国远征军滇西抗日纪念碑,园内题词等进行了逐一参观和记录。蒋中正先生题词“千秋碧血” ,于右任先生手书“天地正气”经历几十年风雨洗礼依然清晰可见。忠烈祠内记载了 9618 位中国远征军烈士。 “远征军第二十集团军光复腾冲阵亡将士纪念塔”上“民族英雄”四个大字熠熠生辉。在参观完墓园后,队员对墓林进行了清扫,并对抗战英雄致敬以及献上鲜花,鞠躬,默哀,气氛虽然悲凉但是不消沉,先烈们已长存地下,我辈更应砥砺前行。最后,实践队在忠烈祠前,民族英雄纪念碑以及国殇墓园正门处分
23、别进行了合影。8 月 21 日上午 9:00 实践一行来到了滇西抗战遗址龙陵松山。此刻,这里已经苍山碧水,完全看不出当年战火纷飞的痕迹。然而闭目沉思,烽烟四起、血肉横飞的悲壮似乎又在眼前。队员们依次参观了滇西抗战遗址、遗物、遗迹。以戴安澜、史迪威、孙立人为首的 402 座 1:1 雕塑依然屹立在滇缅公路咽喉龙陵松山南侧。英雄们已经远去,然而他们的英灵似乎永远守卫这一方疆土。13参观完成后,实践队收获颇丰,队员们一致认为,在抗战胜利七十周年的今天,我们享受着革命先烈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和平与安康,我们更应该珍惜当下。缅怀先烈,抚平仇恨,铭记历史,振兴中华。至此,大连理工大学 “寻访红色印记 ”走访滇西抗战暑期实践活动圆满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