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高粱芒蝇防治-图文识别技术.doc

上传人:wspkg9802 文档编号:8909069 上传时间:2019-07-16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37.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粱芒蝇防治-图文识别技术.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高粱芒蝇防治-图文识别技术.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高粱芒蝇(Atherlgona soccata)属双翅目,蝇科。主要发生在华南、西南和华东等地区。被害率重者达 30%,个别地块达 90高粱芒蝇(Atherlgona soccata)属双翅目,蝇科。主要发生在华南、西南和华东等地区。被害率重者达 30%,个别地块达 90以上。初孵幼虫潜入心叶内第 1 或第 2 片叶基部,环状取食,咬断心叶,致使输导组织被破坏,造成枯心苗。高粱芒蝇成虫【形态特征】成虫雄虫体长 34mm,雌虫 3.54.5mm;间额暗棕色,触角除第 2 节末端稍红外,全呈黑褐色;翅透明,仅亚前缘室末端带棕色;腹部第 3 背板有一对长梯形黑斑。雌虫下颚须黑色,末端微淡;前足部大部

2、黑色;前腹部中间两节背板各有一对形状相似的黑斑。卵白色,外形似小舟;有卵壳雕刻小格 13 行,向两端渐狭,背面观两端几乎立方形。幼虫 1 龄体白色,无前气门,属后气门型幼虫;2 龄体白色,紧位于常规的口钩之上,有 1对副口钩,在后者的后方,额的表面有一正中骨化条;3 龄体色黄白至绿黄色,然而在尾部,整个后表面为一大型的带棕色至暗棕色斑,此斑随着成长而日趋明显。蛹壳是一个由成熟 3 龄幼虫体壁收缩硬化而成的筒状体,仍保持 3 龄幼虫的主要特征。【发生规律】广东台山一年发生 1112 代,四川武胜 56 代,贵州都匀 7 代。世代重叠。越冬虫态因地而异。四川武胜以蛹在土中越冬,贵州都匀和广西柳州以

3、幼虫在高粱后期的分蘖苗内越冬。广东台山终年可持续繁殖,无越冬期。第 1 代发生期在 45 月,正值春播(4月)高粱苗期,幼虫为害严重;第 2 代发生在 5 月中旬至 6 月,幼虫主要为害夏播(5 月)高粱幼苗,以及前期播种的高粱分蘖苗及分枝苗;第 3 代至第 6 代分别发生在 6 月中旬至7 月、7 月中旬至 8 月、8 月中旬至 9 月、9 月下旬至 11 月上旬;第 7 代(即越冬代)始于 11 月上旬,为不完全世代。成虫多在 810 时羽化,需补充营养。对蚜虫的分泌物和腥臭味的动物尸体具趋性。飞翔力强,尤以晴天最为活跃。卵散产,多产在心叶及其附近的两片叶上,一般 1 叶多为 1 粒。幼虫

4、多在清晨孵化。孵化率在 80以上,侵入率在70左右。一株高粱一般只有 1 头幼虫,极个别植株有 2 头。幼虫活泼,具假死性。高粱从幼苗期,直到抽穗前,均可受害,以 36 叶期受害最重:高湿有利于卵的孵化和幼虫侵入;高粱春播较夏播受害重。【防治方法】调整播期错开高粱芒蝇产卵盛期与高粱易受害的苗期吻合期,可有效地防治虫害:及时拔除枯心苗、分蘖苗和高粱根。早匀苗、晚定苗,消灭田间虫源;冬季结合积肥,除去高粱根,使成虫冬季不能产卵繁殖,或幼虫死亡,从而减少次年早春虫源。物理防治:广东台山和广西、贵州等地,用糖醋液、腐臭动物或鱼粉,分别加 1敌百虫液,配制成毒饵,诱杀成虫,效果很好。药剂防治:在幼虫侵入寄主前,最好是在成虫产卵盛期,用 40乐果乳油 7001000 液喷雾,不仅可毒杀幼虫,而且有杀卵作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管理 > 管理学资料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