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高中语文现代文阅读专题(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5 题日 历 冯骥才我喜欢用日历,不用月历。厚厚一本日历是整整一年的日子。每扯下一页,它新的一页光亮而开阔的一天便笑嘻嘻地等我去填满。我喜欢日历每一页后边的“明天”的未知,喜欢它隐含着一种希望。 “明天”乃是人生中最富魅力的字眼儿。生命的定义就是拥有明天。它不像“未来” 那么过于遥远与空洞。它就守侯在门外。走出了今天便进入了全新的明天。明天会是怎么样呢?当然,多半还要看你自己的。你快乐它就是快乐的一天,你无聊它就是无聊的一天,你匆忙它就是匆忙的一天;如果你静下心来就会发现 ,你不能改变昨天,但你可以决定明天。有时看起来你很被动 ,你被生活所
2、选择,其实你也在选择生活,是不是?每年元月元日,我都把一本新日历挂在墙上。随手一翻,光溜溜的纸页花花绿绿滑过手心,散着油墨的芬芳。这一刹那我心头十分快活。我居然有这么大把大把的日子!我可以做多少事情!前边的日子就像一个个空间,生机勃勃,宽阔无边,迎面而来。我发现时间也是一种空间。历史不是一个空间吗?人的一生不是一个漫长又巨大的空间吗?一个个“明天” ,不就像是一间间空屋子吗?那就要看你把什么东西搬进来。可是,时间的空间是无形的,触摸不到的。凡是使用过的日子,立即就会消失,抓也抓不住,而且了无痕迹。也许正是这样,我们2便会感受到岁月的匆匆与虚无。我不能天天都从容地扯下一页。特别是忙碌起来,或者从
3、什么地方开会、考察、访问归来,看 见几页或十几页过 往的日子挂在那里,暗淡,沉寂和没用;被时间掀过的日历好似废纸。可是当我把这一 di( )用过的日子扯下来,往往不忍丢掉,而把它 们 塞在书架的缝隙或夹在画册中间。就像从地上拾起的落叶。它 们 是我生命的落叶!别忘了,我们的每一天都曾经生活在这一页一页的日历上。记得 1976 年唐山大地震那天,我住的亭子间被彻底摇散,震毁。我一家三口像老鼠那样找一个洞爬了出来。当我的双腿血淋淋地站在洞外,那感觉真像从死神的指缝里侥幸地逃脱出来。转过两天,我向朋友借了一架相机,爬上我那座狼咬狗啃废墟般的破楼,钻进我的房间实际上已经没有屋顶。我将自己命运所遭遇的惨
4、状拍摄下来。我要记下这一切。我清楚地知道这是我个人独有的经历。这时,突然发现一堵残墙上居然还挂着日历那蒙满灰土的日历的日子正是地震那天:1976 年 7 月 28 日,星期三。我伸手把它小心地扯下来。如今,它和我当时拍下的照片,已经成为了我个人生命史中刻骨铭心的珍藏了。由此,我懂得了日历的意义。它原是我们生命忠实的记录。从“ 隐形写作”的含 义上说,日历是一本日记。它无形地 记载我每一天遭遇的、面临的、经受的,以及我本人的 应对与所作所为,还有改变我的和被我所改变的。然而人生的大部分日子是重复的重复的工作与人际,重复的3事物与相同的事物都很难被记忆。所以我们的日历大多页码都是黯淡无光的。过后想
5、起来,好似空洞无物。于是,我们就碰到一个非常重要的关于人本的话题记忆。人因为记忆而厚重、智慧和变得理智。更重要的是,记忆使人变得独特。因为记忆排斥平庸。记忆的事物都是纯粹而深刻个人化的。所有个人都是一个独特的“个案” 。记忆很像艺术家,潜在心中,专事刻画我们自己的独特性。你是否把自己这个“独特”看得很重要?广 义地说,精神事物的真正价 值正是它的独特性。无论是一个人,还是一种文化。记忆依靠载体。一个城市的记忆留在它历史的街区与建筑上,一个人的记忆在他的照片上、物品里、老歌老曲中,也在日历上。然而,人不能只是被动地被记忆,我们还要用行为去创造记忆。我们要用情感、忠诚、爱情、 责任感,以及创造性的
6、劳动去书写每一天的日历。把这一天深深 xingqin( )进记忆里。我们不是有能力使自己的人生丰富、充实以及具有深度和分量吗?为此,每每到了一年最后的几天,我都是不肯再去扯日历。我总是把这最后几页保存下来。这可能出于生命的本能。我不愿意把日子花得净光。你一定会笑我,并问我这样就能保存住日子吗?正像保存葡萄最好的方式是把葡萄变成酒;保存岁月最好的方式是致力把岁月变成永存的诗篇或画卷。1根据文中的注音写出正确的汉字。(1) di( ) (2) xingqin ( )( )42“有时 看起来你很被 动,你被生活所选择,其 实你也在选择生活”这句话在文中的意思是什么?请用自己的话表述。3作者“喜欢用日
7、历”的原因有哪些?4文章以“ 日历”为题,后半部分为什么着重写“记忆”?请根据文章简要分析。5请你从取材和语言两方面,对本文做简要赏析。(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69 题溯源有一种鲑鱼,幼小时,成群游出河源地带,顺流而下出海,成熟之后,又成群溯流而上还归河源,在那里交配、产卵,力竭而亡。在回溯源流的行程中,不管有多大的阻挠,鲑鱼总是舍命克服。有时溯至断岩,便从水中腾跃入空,直到跃越岩上的河段,继续溯流归源,回到原5产地,完成生命之旅,也交代传递了生命的使命。第二代孵出后,幼鱼又重复着同样的出海、溯源和回归。我从电视上看到有关鲑鱼的报导,真是看得我惊心动魄。到底是什么促使鲑鱼回归呢?我只能想到
8、,那是生命本能的根源感。记得古诗上有两句:“胡马依北 风,越鸟巢南枝。 ”胡马来自北地,不管身在哪里,也能从风里去辨别来处方向。越鸟来自南疆,不管栖于何枝,也能从光热中感任原乡。人呢?人又何尝不然?人类文明中的考古、史学、族谱、 传说不也都是溯源寻根的措举吗? 人的形体,不管在地球上迁徙流离得多远,人的心灵, 总要回溯时间长流,让精神归本还原。人类在精神上的回溯,不能只凭本能上的感受,而须通过历史、艺文、习俗,甚至生活记忆的文化潜流,去 汇合命脉中的远源。乡愁是一种文化心灵的寂寞。这种寂寞原也是驱促一个漂泊者反省回顾的基本力量。没有那种驱促的力量,一种文化,一个种族,会很快在浩瀚人世汪洋中消失
9、。曾经在一个宴会里,听一个朋友高谈她游访俄国,为一位俄国老太太带回一份礼物的情谊。她在俄国买到这份小礼物后,用一张日常俄文旧报包裹起来,回到美国后,送到俄国老太太手中。八十高龄的俄裔老妇人,一眼看到数十年也不曾见到的俄文报页,礼物尚未见到,先哽咽啜泣起来。俄文报对她而言,代表的是乡土信息,冲击着她命脉中的文化根源,封装了数十年的乡愁,一下子崩溃泛滥起来。我自己也曾经有过那样感情泛滥的经历,那年,在重庆乘船渡三6峡去宜昌。汽笛鸣起,船起碇开航了。船速 渐紧,但见山城倒驰,青山后移,江风呼啸中, 历史山川,浮沉眼底。一时,诗的长江, 历史教科书的长江,民族文化的长江,全都在血脉中汇流。那样一种浑浊
10、浩圆的情感,将我淹没。我伏在船栏上,久久哽咽,不能自已。那一刻,我是长江,我是中国,我是那鲑鱼, 跃万里河海关山,回溯了本源。有一个朋友,去大陆旅游,游山玩水,看古迹,没有什么特殊的感触。他很奇怪自己的冷漠。直到有一天,他在故乡一座花园中,沿一条石径独行,踩着转折处一道月门时,一阵桂花香,隐约扑鼻。忽然间,他双眼含泪。当年,桂子飘香的季节,老祖父,肥蟹一碟,老酒一壶,灯下独酌。幼小的他,站在桌边, ,踮起脚,为祖父斟酒,听祖父 说些掌故。海外数十年汲汲,他不乏物质上的丰盈,事业上的成绩,就是无法体验什么是满足与宁静。故园小径,一阵桂香,勾起儿时往事,勾起文化的失落感。海外的侨民,从中国带来宗祠
11、的传统,自身的命脉便和宗亲远源相续 ,透 过 文化长流,便超越时空,连系故土,侨乡也就是故乡了。我们这一代呢?东迁西徙,移居西土,已无宗祠的归属,就像脱离大海的鱼,没有河源可溯了,只有相濡以沫。我们的下一代呢?(文章有删改)6.文章用鲑鱼的溯源开头,这样写有什么好处?人类的归本还源跟鲑鱼的“回 归” 有什么相同和不同之 处? 77.概括说明文章第 6、7、8 自然段写的是人类从哪几个方面寻根溯源。8.请分别说明以下句子在文中的含义。乡愁是一种文化心灵的寂寞。诗的长江,历史教科书的长江,民族文化的长江,全都在血脉中汇流.9.下列对这篇散文的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A 本文的两句古诗“胡马依北风,越鸟
12、巢南枝”,很容易使人联想到陶渊明笔下的“羁鸟 恋旧林,池鱼思故渊”,因为两者表达的主旨是相同的。B 文章第 3 自然段以设问和反问在文意的递进中完成了过渡,结尾又以发问的方式收束,使文章意味深长。C 文章内容丰富,线索分明, 结尾表达了作者对失落文化根源的隐忧。D 文章情景并茂,以小见大,细节丰盈、精当,成功的营造出了浓郁的文化认同感。E 文章第 8 自然段说“就是无法体验什么是满足与宁静” ,是8说“他”虽不乏物质上的丰盈,事业上的成绩,但因再也无法回到童年,所以体验不到满足与宁静。(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013 题张家界 卞毓方张家界绝对有资格问鼎诺贝尔文学奖,假如有人把她的大美翻译
13、成人类通用的语言。鬼斧神工,天机独运。别处的山,都是 亲亲热热 地手拉着手,臂挽着臂,惟有张家界,是彼此保持头角峥嵘的独立,谁也不待见谁。别处的峰,是再陡再险也能踩在脚下,惟有张家界,以她的危崖崩壁,拒绝从猿到人的一切趾印。每柱岩峰,都青筋裸露、血性十足地直插霄汉。而峰巅的每处缝隙,每尺瘠土,又必定有苍松,或翠柏,亭亭如盖地笑傲尘寰。 银 崖翠冠,站远了看,犹如放大的苏州盆景。曲壑蟠涧,更增添无限空蒙幽翠。风吹过,一啸百吟;云漫开,万千气韵。刚见面,张家界就责问我为何姗姗来迟。说来惭愧,二十六年前,我本来有机会一睹她的芳颜,只要往前再迈出半步。那是为了一项农村调查,我辗转来到了她附近的地面。虽
14、说只是外围,已尽显其超尘拔俗的风姿。一眼望去,峰与峰,似乎都长有眉眼,云与云,仿佛都识得人情,就连坡地的一丛绿竹,罅缝的一蓬虎耳草,都别有其一种爽肌涤骨的清新和似曾照面的熟悉。是晚,我歇宿于山脚的苗寨。客栈贴近寨口,推窗即为左道,道边婆娑着白杨,杨树的背后喧哗着一条9小溪,溪的对岸为骈立的峰峦。山高雾大, 满世界一片漆黑。我不习惯这黑,翻来覆去睡不着,于是披衣出门,徘徊在小溪边,听上流的轰轰飞瀑。听得兴发,索性循水声寻去。拐 过山嘴, 飞瀑仍不见踪迹,却见若干男女围着篝火歌舞。火堆初燃之际,一半是火焰,一半是树枝。燃到中途,树枝通体赤红,状若火之骨。再后来,又变作熔化的珊瑚,令人想到火之精,火
15、之灵。自始至终, 场地上方火苗四蹿,火星噼噼啪啪地飞舞,好一派火树银花。猛抬头,瞥 见夜空山影如魅,森森然似欲探手攫人, “啊”,一声长惊,恍悟我们常说的“魅力” 之“魅”,原来还有如此令人魂悸魄悚的背景。从此,我心里就有了一处灵性的山野。且摘一片枫叶为书签,拣一粒卵石作镇纸,留得这红尘之外的秋波,伴我闯荡茫茫前程。犹记前年拜会画家吴冠中,听他老先生叙述七十年代末去湖南大庸写生,如何无意中撞进张家界林场,又如何发现了漫山诡锦秘绣。欣羡之余,也聊存一丝自慰,因为,我毕竟早他四五年就遥感过张家界,窃得她漏泄的吉光片羽。是日,当我乘缆车登上黄狮寨的峰顶,沐着蒙蒙细雨,凝望位于远方山脊的一处村落,云拂
16、翠涌,忽隐忽现,疑幻疑真,恍若蜃楼,想像它实为张家界内涵的一个短篇。不过,仅这一个短篇表现力就足够惊人,倘要勉强译成文学语言,怕不是浅薄如我者所能企及。天机贵在心照,审美总讲究保持一定的距离,你能拿酒瓶盛装月白,拿油彩捕捉风清?客观一经把握,势必失去部分本真。当然不是说就束手无为,今日既然有缘,咦, 为什么不鼓勇试它一试。好,且再随我锁定右10侧那一柱倒金字塔状的岩峰,它一反常规地拔地而起,旁若无人地翘首天外,乍读,犹如一篇激扬青云的散文,再读,又仿佛一集浩气淋漓的史诗,反复吟味,更不啻一部沧海桑田的造化史,为这片历经情劫的奇山幻水立碑。10.文章开头说:“张家界绝对有咨格问鼎诺贝尔文学奖,假
17、如有人把她的大美翻译成人类通用的语言。 ”请解释这句话的含意。11.张家界是大自然“鬼斧神工,天机独运” 的创造,从第二段看,张家界的山水在哪几个方面与众不同? 12.作者认为张家界风景的“表现力”“足够惊人”, 请以第五段对倒金字塔状岩峰的描写为例加以说明。13.结合原文,回答下面的问题。(1)第三段对于篝火燃烧的大段描写,在文中具有什么作用?(2)作者说:“从此,我心里就有了一 处灵性的山野。 ”文中这一“灵性”表现在哪些地方?(请从第三段、第四段各举一例回答)11(四)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417 题认识自我纪伯伦一个雨夜,赛艾姆坐在书房的书架前,开始翻阅起旧书。他叼着支土耳其大雪茄,
18、厚厚的嘴唇不时喷涌出一阵烟雾。柏拉图记录的他的老师苏格拉底关于“ 认识自我” 的一段对话 引起了赛艾姆的注意赛艾姆掩卷深思,心中油然漾起一种对东西方哲人圣贤敬佩的感情。 “认识你自己。 ”他嘟囔 着苏格拉底这句名言,猛地从座椅上站了起来,展开双臂大声叹道, “对!我必须要认识自我,洞察自己那秘密的心灵,这样 我就抛脱了一切疑惧和不安,从我物质的人中找出我精神的人,从我血与肉的具体存在中找出我的抽象实质,这就是生命赋予我的至高无上的神圣使命!”赛艾姆像害了场热病,眼中闪烁着酷爱“认识自我”的狂热光芒。 他踱到邻屋,像座塑像一样伫立在穿衣镜前,凝视着镜子里鬼一般可怕的自我,并默默地估量着自己的头形
19、、面庞、躯干和四肢。 赛艾姆的这种塑像神态持续了半小时,空灵缥缈的“认识自我” ,仿佛给他灌注了一套足以揭示自我灵魂秘密的奇异、升华了的思想,并使他心里充满了理性之光。他平静地启动双唇,自言自语地说:“ 嗯!从身材上看,我是矮小的,但拿破仑、 维克多 雨果两位不也是这般吗? 我12的前额不宽,天庭欠圆,可苏格拉底和斯宾诺莎也是如此;我承认我是秃顶,这并不寒碜,因为有大名鼎鼎的莎士比亚与我为伴;我的鹰鼻弯长,如同伏尔泰和乔治华盛顿的一样;我的双眼凹陷,使徒保罗和哲人尼采亦是这般;我那肥厚嘴唇足以同路易十四媲美,而我那粗胖的脖子堪与汉尼拔和马克安东尼齐肩。 “不错,我的身体是有缺陷,但要注意,这是
20、伟大的思想家们的共同特点。更奇怪的是,我与巴尔扎克一样, 阅读写作时,咖啡壶一定要放在身旁;我同托尔斯泰一样,愿意与粗俗的民众交际攀谈;有时我三四天不洗手脸,贝多芬、惠特曼亦有这一习惯;我的嗜酒如命,足令马娄和诺亚自愧弗如;我的饕餮般暴食暴饮使巴夏酋长和亚力山大王也要大出冷汗。 ” 又沉默了片刻,赛艾姆用肮脏的指尖点了点脑门,继续发言:“ 这就是我!这就是我的实在。我拥有迄今为止人 类历史上的伟人们的种种品质。一位拥有这么多伟大品质的青年是一定能干一番惊天动地的事业的。 “睿智的 实质是认识 自我。伟人们把宇宙的这一伟大思想根植于我心灵深处,并激励我开始去干伟大的工作。从诺亚到苏格拉底,从薄伽
21、丘到雪莱,我伴随着伟人们一起度过了历史的风风雨雨。我不知道我会以什么样的伟大行动开始,不过一个兼备在白昼的劳作和夜晚的幻梦中所形成的神秘自我和真正本性的人,无疑是可以开创伟业的是的,我已经认识了自己,而神灵也已洞鉴了我。啊! 我的灵魂万岁! 自我万岁! 愿天长地久,诸事如愿!” 13赛艾姆在屋里踱来踱去,他那丑陋的脸上荡漾着欢乐的光泽,嘴里不时发出一阵像猫啃骨头时的欢快叫声。他反复吟哦着阿比阿拉的一段诗文:尽管我是这个时代的晚辈,创业祖先的未竟之业,总会历史地压在我的肩背。 过了一会儿,我们的这位赛艾姆穿着他那肮脏的衣服倒卧在乱七八糟的床上,进入了鼾声如雷的梦乡。 14请简要概括赛艾姆“认识自
22、我”的过程。 15回答下列问题。 (1)请根据原文 简要描述赛艾姆外貌的具体特征。 (2)这一外貌特征是怎样呈现出来的? 请简要分析。 16文中成功地运用了寓庄于谐的艺术手法,请简要赏析。 1417请扼要评价赛艾姆这一人物形象。 参考答案: 1(1)叠 (2)镶嵌2人可能无法选择自己的生活境遇,但可以选择自己对生活的态度。 (意思对即可)3(1)日历让作者感受到明天的希望;(2)日历让作者思考如何珍惜时间;(3)日历让作者感知到生命的意义。(意思对即可)4(1)作者认为我们的日历大多页码是黯淡无光的,但是记忆却能使我们从黯淡无光的生活中摆脱出来,因为记忆排斥平庸,使人 变得独特。 (2)作者认
23、为一个人的记忆是留在日历上的,但人不能只是被动地被记忆,还要用行为去创造记忆,认真地书写每一天的日历,使自己的人生(日历)丰富、充实。因此,作者在文章的后半部分着重谈记忆。( 意思对即可)5.(1)取材方面:文章取材于人们生活中“ 用日历”这样 熟悉的小事,却从中揭示出生命的意义,这种“以小见大”的写法容易引起读者的共鸣。(2)语言方面:寓丰15富的感情于平实的语言中。本文的语言是平实的,却蕴含着作者对日历、 对生命的真挚感情,读来令人感到亲切而有意味。 运用了比喻、拟人、排比、设问、反问等修辞手法,使文章语言生动形象,富有感染力。 (意思对即可) 6. 好处:通过比较引出下文。相同:不管迁徙
24、多远,都要溯源寻根。不同:鲑鱼的回 归只是一种生命的本能(或:那是生命本能的根源感)人的回 归是指精神上的回溯 ,通 过历史、艺文、习俗、生活记忆等在文化上寻根溯源。 (或:人的回归是指人的心灵,回溯时间长流, 让精神归本还源)7.人类通过祖国的文字(或:母语)、故土的山川(或:风景)、故乡生活记忆(儿时往事、往事记忆)三个方面寻根溯源。8.故土文化的失落会造成人类心灵的寂寞,乡愁由此而生。因为传统中,长江就是中华民族的一种象征,所以当“ 我”置身长江后,长江所负载的各种意义(地理的、 文学的、民族文化的)都唤起了“我”的文化认同感。9、.A E10 得到诺贝尔文学奖的应该是国际上最好的文学作
25、品,张家界则是世界上最美的山水风景。11 .有三个方面:山峰的形 态; 峰顶的松柏;山壑山涧的气象。12.文章第五段 对倒金字塔状岩峰的描写,采用了 “乍读”、 “再读”、 “反复吟味” 的形式,反映出张家界风景的百看不厌 。“读”、 “吟味”等词语表明张家界风景具有很高的欣赏价值。13.(1)这一描写看似游离主题,实则以火树银花反衬“ 夜空山影如魅”的摄人魂魄。(2)“峰与峰,似乎都长有眉眼”,或“尽显其超尘拔俗的风姿”,或“ 山影16如魅,森森然似欲探手攫人”等。 窃得她漏泄的吉光片羽。14、自我怀疑决心认识比较寻找获得信心肯定自我 15(1)外貌特征:身材矮小;前额不宽,天庭欠圆, 秃顶
26、, 鹰鼻弯长,双眼凹陷,嘴唇肥厚,脖子粗胖。只答“丑陋” 一类概括性词语而无具体描述不给分,只答出相貌特征或身材特征的给 1 分。 (2)作者并未直接描写赛艾姆的外貌,而是通过赛艾姆将自己外貌特征的诸多方面与众名人作比较,从而巧妙地使赛艾姆的外貌特征在读者的心中拼接(组合)而成。 答出“作者没有直接描写 赛 艾姆外貌” 的给 1 分,答出“赛艾姆将自己外貌特征的诸多方面与众名人作比较”的给 2 分,答出 “赛艾姆的外貌特征在读者心中拼接(组合)而成”的给 1 分。答案不必拘泥,意思 对即可。 16作者以漫画式、喜剧性的艺术手法生动地描述了赛艾姆“ 一本正经”地完成了滑稽可笑的“ 自我认识” 过 程,尤其是对赛艾姆的外貌、动作、语言等描写更是幽默风趣,从而引导读者更深刻领会作者寄寓在这一人物形象上的严肃的人生思考。 只答出寓庄于谐的基本内涵或只举出实例却没有对寓庄于谐进行阐释的给 2 分。能够联系文中实例对寓庄于谐作具体赏析的给 4 分。 17赛艾姆是一个耽于幻想、缺乏行 动力、在虚幻中求得精神满足的人物形象。(人物形象的本质) 作者通过这一人物形象的塑造,揭示了人性中普遍存在的弱点,从而引发人们的思考。( 人物形象的意义)答出人物形象本质的给 2 分,答出人物形象意义的给 2 分,意思对即可。17(2011.4.12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