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腰椎管狭窄患者护理常规一、 定义腰椎管狭窄症是指腰椎管因某种因素产生骨性或纤维性结构异常,发生 1处或多处管腔狭窄,致马尾神经或神经根受压所引起的一种综合征。二、 临床表现1、腰腿痛:60%以上的患者伴有腰背痛,有些患者不活动时出现疼痛,活动数小时后反而减轻,但若活动过久反而可产生更加剧烈的疼痛。下蹲或平躺时疼痛减轻或消失。2、间歇性跛行:这是最具有特点的症状,行走数十米或百米即出现下肢酸胀、乏力、疼痛甚至麻木、步态失稳,难以继续行走。坐或下蹲休息后症状可缓解或消失,但继续行走后又可重复上述表现。3、马尾神经综合征当狭窄严重压迫马尾神经时,表现为会阴部麻木、刺痛,大小便功能和性功能障碍等,严
2、重影响生活质量,需要及早手术治疗。三、 护理诊断1、疼痛:与椎管狭窄、神经根受压有关。3、躯体移动障碍:与疼痛、椎管狭窄及手术有关。4、焦虑:与担心术后愈后有关。四、 观察要点1、术前:同腰椎间盘突出患者1、 术后:同腰椎间盘突出患者五、 护理措施1、术前护理(1)同骨科常规术前护理。(2)对于疼痛、肌肉无力、感觉改变不严重的病人,可保守治疗。目的是减轻症状明确诊断。病人可卧床休息、理疗、下腰部的保护训练、纠正姿势、局部封闭治疗。(3)锻炼包括脊柱的屈曲肌群,即腹肌的锻炼。让病人做仰卧起坐,每天2 次,每次 10 分钟。可以让病人无论站、坐、行走或卧床时均采用屈曲位姿势,有助于减轻症状。椎管狭
3、窄伴有运动障碍的病人应嘱其卧床,尽量减少下地活动,以免摔倒。2、术后护理:(1)同骨科常规术后护理。(2)体位护理:一般卧床 34 周,术后初次翻身在麻醉消失后 35h 进行,防止过早翻身引起伤口活动性出血;在此之前护士应注意按摩骶尾部及其它受压部位皮肤,防止褥疮。视病人体质 12h 按摩 1 次,每次 510min。翻身时由护士协助病人,一手置病人肩部,一手置髂嵴部,两手同时用力,作滚筒式翻身,动作应稳而准,避免脊柱过度扭曲造成术后伤口出血,一般平卧23h,侧卧 1530min。(3)观察双下肢感觉运动功能:麻醉消失后以钝形针尖如回形针尖轻触病人双下肢或趾尖皮肤,观察有否知觉或痛觉,同时,协助病人主动或被动训练足趾,3 次/天,每次 35min。术后一周卧床期间进行直腿抬高锻炼,预防神经根粘连。腰背肌锻炼时禁止做三点、五点、小燕飞锻炼。可做俯卧位下肢后伸锻炼。(4)术后 2 周佩戴支具下地行走。六、 健康教育1、 心理指导:同椎间盘突出患者2、 饮食指导:同椎间盘突出患者3、 出院指导:同椎间盘突出患者4、健康促进:同椎间盘突出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