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浅谈村级集体资产的保值增值管理无锡市惠山区阳山镇人民政府 匡一松随着经济的发展,我镇村级集体资产范围不断扩大,金额不断增多,经济实力逐步增强。到 2007 年 8 月,我镇村级集体资产总额达9732 万元,净资产也达 7128 万元,其中总资产超 1000 万元的有陆区村、尹城村、阳山村等三个村委,净资产超 500 万元的有住基村、陆区村、尹城村、阳山村,净资产最多的阳山村委达 1699 万元。农村集体资产是广大农民多年来辛勤劳动积累的成果,是发展农村经济和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物质基础。管好用好集体资产对于改善农村居民的生产条件,增强集体经济实力,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增加农民收入,保持农村社会
2、稳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切实加强农村集体资产管理,确保其不断保值增值,不仅是一项重大的经济任务,也是一项重大的政治任务。虽然目前村级集体资产已基本清楚,产权归属也已明晰,各项管理制度正在建立与健全,整个管理工作正在朝着制度化、规范化的目标迈进。但是目前村集体资产保值增值管理还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村级集体资产的管理体制与形势的现实要求不相适应。目前,我镇尚没有在村级建立起集体资产登记年审制度,区级也没有统一的集体资产登记证和规范的年审制度,特别是对村建小学、村有电力设施和社区医疗中心使用的村级集体资产,没有统一的资产登记证;另外,当前也没有统一的流转制度
3、和规范的评估制度。二是政策、法律、法规的不完善则使集体资产的安全、完整及保值增值,得不到切实保障。目前仅有江苏省农村集体资产管理办法一部地方性规章,尚没有市区级的实施细则或条例。从本质上讲,农村集体资产起源于农户的股金,由农民几十年劳动积累而成。其产权应归广大村民共同所有,村集体经济组织代表村民对其实行管理,是2最直接、合法的管理主体。但部分基层干部未充分认识到这一点,往往依靠上级行政机关或其他部门去管理和监督,没有让村民真正参与资产的日常管理和民主决策中去。因而村集体资产的安全、完整及保值增值,得不到切实保障,监管也难以真正到位。三是管理水平低,集体资产利用率有待提高。农村自从实行承包经营责
4、任制以来,不少村民认为集体资产管理就是看管保留下来的为数不多的集体资产,没有意识到集体资产管理的主要目标和任务是确保资产保值增值。大部分村在集体资产管理中只重视数量管理,忽视了价值管理。从调查之中发现,目前农村财务人员是村集体资产管理的主要力量。但在财务汇审中却发现有记帐不及时,呆死账长期不进行报损处理,会计科目设置不规范,审批手续不全等问题存在,以及在承包合同中对集体资产的维护和承包期满后如何对资产验收估价及奖惩等未作明确的规定,造成了集体资产保管不善的现象。 对于这些问题,必须充分重视,采取措施逐步解决。下面,对村集体资产的一些基本概念和当前集体资产保值增值问题,作一简单的探讨。 一、村级
5、集体资产的概念、范围与归属。1、村级集体资产的概念。首先要明确资产的概念。一般地说,资产的概念可分为狭义和广义两种含义。狭义的资产与会计学中的财产含义大体相同。它是指作为生产要素投入到生产经营活动中的财产,包括由于过去的活动形成的,现时拥有的能够以货币计量的,并且在未来能够产生效益的经济资源。这类资产一般称为经营性资产,其特点是具有增值的要求。广义的资产既包括经营性资产,还包括非经营性资产和其他经济资源。村级集体资产是指村集体经济组织拥有的集体资产,既包括经营性资产,还包括非经营性资产和其他经济资源。2、村级集体资产的范围。村级集体资产包括经营性资产、非经营性资产和资源性资产。所谓经营性资产,
6、是指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企3事业单位占有、使用的集体资产。所谓非经营性资产,是指非生产经营单位如行政、事业单位占有、使用的村级集体资产。所谓资源性资产,是指法律规定为村级集体所有的土地、山岭、荒地、水面、林木等自然资源。根据上述资产的组合和分布状况,对于村级来说,村集体资产的范围包括:村集体经济组织本身占有、使用的集体资产;村集体独资举办的企业或其他独立核算经济单位占有、使用的集体资产;村集体参股的外商投资企业、股份制企业、股份合作制企业和合作联营企业中属于村集体所有的权益;村集体经济组织出租、使用的集体资产;村集体所有的交通、水电、农田水利等基础设施和文教、卫生、体育、福利等公共事业设施;法律
7、规定为村集体所有的土地、荒地、山岭、水面、林木等自然资源;属于村所有的其他资产。3、农村集体资产的归属。根据我国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村级集体经济组织拥有的集体资产,归村范围内全体农民集体所有,由村民大会(村民代表会议)或者代表村民的集体经济组织行使集体资产的所有权。法律还规定,村集体资产受法律保护,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平调、侵占、哄抢和私分。根据上述规定,村集体资产归村范围内全体农民集体所有,由村民代表大会或者村集体经济组织行使集体资产的所有权。二、农村集体资产保值增值管理的内容和要求1、产权管理。加强村级集体资产产权管理,首先要依法确认和维护集体经济组织的财产所有权,这样才能保障集体经济组织
8、对集体资产的占有权、使用权、收益权和处分权。这是村集体资产管理最重要的方面。与此同时,也要依法确认和维护村集体资产所有权相关的承包权、经营权、使用权等其他权利,充分保障享有集体资产承包权、经营权、使用权的单位或个人的合法权益。为此,村集体资产的产权管理必须逐步形成制度化、规范化。产权登记。根据农业部、财政部农村集体资产所有权登记管4理暂行办法的规定,村集体资产所有权登记(简称产权登记) ,是指对村、组集体经济组织集体所有的资产依法进行所有权归属登记的法律行为。同时又指出,登记机关核发的产权证 ,是集体经济组织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集体资产并以该资产承担民事责任的法律凭证。也是依法确认占有、使用
9、集体资产单位的资产归属关系的法律凭证。据此,产权登记的目的是从法律上确认集体资产的所有权,以此维护村级集体资产所有者的合法权益和集体资产的完整。产权登记的对象分为两个层次:一是集体经济组织;二是占有、使用农村集体资产的企业和单位。这些组织和单位进行产权登记的前提条件是必须经过清产核资和产权界定,彻底把集体资产家底和所有权归属搞清楚。产权登记分为初始产权登记、变动产权登记和注销产权登记。村集体经济组织对占有、使用集体资产的企业、单位均要按照规定办理产权登记手续。产权登记年度检查。这是检查掌握产权登记情况和集体资产增减变动情况,加强村级集体资产产权管理的一项重要制度。年检的对象与产权登记的对象相同
10、。检查的内容为:产权登记办理情况;资产所有者权益变化情况;集体资金收缴、使用情况等。产权流转管理。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集体资产产权以各种形式流转是经常发生的。产权流转的主要目的是为了盘活资产存量,促进集体资产保值增值。流转形式大体有拍卖、出售、转让和兼并等。产权流转要注重以下几点:决策、审批。产权是否流转和以什么形式流转,应由资产所有者集体讨论决定,其中凡属数额较大、群众关注的产权流转,应经过成员代表会议讨论决定;凡属集体股权转让,除集体经济组织讨论决定外,还需经相关企业的股东会讨论同意;集体独资企业和租赁经营企业出售重要固定资产、行政事业单位处分占用的集体非经营性资产,应报请集体经济组
11、织批准。上述产权的流转,均需有书面决定或批复。资产评估。集体独资企业、租赁5经营企业或价值较大的固定资产的拍卖、转让,需有资质和市级以上资产评估机构评估。对股权的转让,其价值应以参股比例享有的实际权益计价,一般不以入股时的原始金额转让。坚持公开、公正、公平的原则。产权流转一般应通过公开招标的方式,也可通过产权交易中心、拍卖行等中介机构交易,严禁暗箱操作。履行各项法定手续。产权流转成交后,应根据具体情况分别依法办理工商变更登记、税务登记、房产过户和变动产权登记或注销产权登记等法定手续,集体经济组织同时要作好帐务处理和调整资产管理台帐,并向上级集体资产管理部门备案。2、集体资产经营责任管理。认真抓
12、好和切实改善集体资产经营,努力提高集体资产的营运效率和效益,争取集体资产增值的最大化,是加强村集体资产管理的重要内容和根本目的。从当前实际情况看,抓好和改善村集体资产经营,重点要落实以下三项资产经营责任管理:投资责任管理。一要增强投资观念,聚集各类集体资金和充分利用经济资源,千方百计增加投入,落实发展集体经济、增强集体实力的规划、目标、措施和责任。二要改进投资、经营方式,变投资主体单元化为多元化,投资方向单向化为多向化,经营方式单一化为多样化,因地制宜,正确决策,并通过一定程序民主决定。三要落实投资计划实施责任。投资项目一经确定,要明确专人负责,对工程设计、土建、选购设备、工程进度、质量等都要
13、建立责任制,工程完工后及时组织审计。资产占用责任管理。要根据集体资产的不同经营方式,分别建立相应的资产占用和经营责任制,强化对责任人的考核,确保集体资产保值增值。对实行承包经营的单位,要继续实行资产滚动增值、风险抵押等形式的责任制,强化对以资产保值增值为核心的考核与结算。对集体参股的股份经营企业和合作联营企业,要与派出的股权代表落实责任,充分发挥他们在企业董事会中参与决策、监督监督的作用。6对租赁经营企业,要严格履行合同,落实承租者的经营责任,并加强财务监控,发现问题及时处理,防止集体资产遭受损失。对行政事业单位占用的集体非经营性资产,虽然对此资产没有增值的要求,但要建立资产保全责任制,确保集
14、体资产的安全。待处理资产盘活、利用的责任管理。通过清产核资和企业改革,目前还有一定数额的闲置和待处理资产,必须落实责任抓紧处理,避免和减少损失。为此,一要全面清理,登记造册,掌握实数;二要认真过堂,逐件逐笔提出处理意见,制定具体方案,做到该利用的利用,该出租的出租,该变现的变现,该催收的催收;三要明确分工,责任到人,把盘活这部分资产的任务、时间、措施落到实处。三、加强农村集体资产保值增值管理的措施1、健全管理机构。在村集体经济组织尚不十分健全之前,村应建立、健全集体资产管理机构。村集体资产管理机构的主要职责是:制定和实施加强集体资产管理的各项制度;审查批准财务年度预、决算;掌握集体资产经营、管
15、理状况并作出对策;研究决定集体资产管理特别是集体资金收缴、使用管理中的重大问题等。2、规范会计核算。 这是加强集体资产管理的基础性工作。为此,要严格按照会计法和村合作经济组织会计制度的规定,进行规范核算,并定期开展财务汇审活动,杜绝记帐不及时、呆死账长期不报损、会计科目设置不规范、审批手续不全等问题的发生。同时,根据改革形势的变化,认真改进完善,确保核算规范。3、落实工作重点。 根据目前集体资产管理的现状,要重点抓好以下三项工作:一是在资产流转过程中,必须严格把好资产评估关,防止集体资产的流失。二要认真处理待处理资产。这部分资产如不抓紧处理,将会受到损失,一定要认真排队,全面清理,落实专人,组
16、织处理。三是严格预算管理。要强化预算管理,千方百计做到该回收的集体资金按时足额收缴,防止失收、短收。在使用投向上,要严格按照各类资金的不同用途,精打细算,规范使用,把可聚集的集体资金7全部聚集起来,努力增加生产经营性投入,不断培育增强集体经济实力、增加集体收入的新的增长点,确保集体资产保值增值。4、建立审计制度。 镇农村工作办公室要依照有关政策、法规,建立审计制度,认真抓好村干部离任审计,热点问题专项审计,专案审计等工作,切实维护村集体利益,防止村级集体资产流失。5、强化民主监督。 组织农民参与管理和监督,既是基层民主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管好村集体资产的有力措施。为此,在加强村集体资产管理和财
17、务管理中,必须增强农民的参与度和监督力度。在民主评议理财小组中,要增强农民代表的名额,充分发挥他们参与管理和监督的作用。对财务公开的内容,要突出集体资产增减变动情况及其原因的分析,并要增强集体资金收缴、使用情况的真实性和透明度,以更好地接受群众监督,依靠群众把农村集体资产管好。6、实行增值考核。 村集体组织将集体所有的资产发包给承包人经营时,要按照“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进行。在村镇管干部的报酬考核中,应把集体资产的保值增值指标量化,纳入考核意见,明确职责。在指导合同签订、变更、解除、鉴证、检查、监督等方面形成工作规范,按照原则办事。时刻维护合同的严肃性,确保村集体经济组织的合法权益。村集体资产保值增值管理是事关村级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大事。为此,必须引起足够地重视,正确处理好“管理与发展,管理与稳定,管理与改革”三者的关系,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努力克服重发展轻管理的偏向,不断强化保值增值管理手段和措施。这样才能有效地防止村级集体资产流失,确保村集体资产实现保值增值,促进村级经济的快速健康地发展。二七年九月二十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