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基于.PID自动控制地一级倒立摆系统地分析研究计划.doc

上传人:小屁孩 文档编号:8901417 上传时间:2019-07-16 格式:DOC 页数:32 大小:88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基于.PID自动控制地一级倒立摆系统地分析研究计划.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2页
基于.PID自动控制地一级倒立摆系统地分析研究计划.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2页
基于.PID自动控制地一级倒立摆系统地分析研究计划.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2页
基于.PID自动控制地一级倒立摆系统地分析研究计划.doc_第4页
第4页 / 共32页
基于.PID自动控制地一级倒立摆系统地分析研究计划.doc_第5页
第5页 / 共3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论 文 题 目:基于 PID 控制的一级倒立摆系统的研究 姓 名: 学 院: 专 业: 班 级 、 学 号 : 指 导 教 师: #*摘 要本文的研究对象为一级倒立摆系统,主要是基于 PID 控制的一级倒立摆控制系统的设计。利用 PID 参数整定的多种方法对 PID 的三个参数进行调节,并对其优化,然后用利用 Matlab 对其进行仿真,并对最后仿真图的结果进行分析与比较。倒立摆是一种典型的非线性、多变量、强耦合、快速的、自然不稳定的系统。在实际生产生活中有很多类似的系统,故研究一级倒立摆系统的 PID 控制具有很大的实际意义。本文介绍了多种 PID 参数整定算法,主

2、要采用了的是 Z-N 整定法,并详细介绍了 PID 参数整定算法的相关理论和具体操作方法。在本文中还建立了一级倒立摆的数学模型和物理模型。本文着重讲述了 Z-N 整定法和试凑法对 PID 三个参数的进行优化的具体方法。用 Matlab 对一级倒立摆系统进行了仿真,并且比较这些方法的优缺点,对最后的仿真图结果研究和分析。得出 PID 参数整定方法的优缺点。关键词: PID 控制器 参数整定 一级倒立摆 Matlab 仿真#*AbstractObject of this paper is an inverted pendulum system is mainly based on PID cont

3、rol an inverted pendulum control system design. Use a variety of PID parameter tuning method to adjust the three parameters of PID, and its optimization, and then use them using matlab simulation, and the results of the last simulation diagram analysis and comparison.Inverted pendulum is a typical n

4、on-linear, multi-variable, strong coupling, fast, naturally unstable system. In real life there are a lot of similar production systems, it is of an inverted pendulum system PID control has great practical significance. This article describes a variety of PID parameter tuning algorithm, the main use

5、 of the Z-N entire titration, and details of the PID parameter tuning algorithms related theory and specific methods of operation. In this article, also established a mathematical model of the inverted pendulum and physical models. This paper focuses on the ZN Tuning Method for PID and genetic algor

6、ithms to optimize the three parameters of specific methods. Using Matlab on an inverted pendulum system is simulated, and compare the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of these methods, drawing on the final results of the simulation study and analysis. Draw two different PID parameter tuning method advan

7、tages and disadvantages.Key words: PID(Proportion Integration Differentiation)controller Parameter tuning An inverted pendulum Matlab simulation #*目 录摘 要 IAbstract II1 绪论 .11.1 课题的研究背景及意义 11.2 国内外的研究现状 21.3 本文的主要内容 32 PID 控制器参数整定法 .42.1 PID 控制器的原理 42.2 PID 参数整定方法 52.3 PID 控制器的参数整定 .142.4 PID 控制的特点 .

8、153 直线一级倒立摆系统的建模 173.1 倒立摆系统的简介 .173.2 一级倒立摆系统数学模型的建立 .183.3 倒立摆系统的的控制方法 .204 直线一级倒立摆的 PID 控制器设计及仿真 224.1 基于 Z-N 整定法的 PID 控制器设计与仿真 .224.2 基于试凑法的 PID 控制器设计与仿真 .244.3 仿真结果的分析 .255 结论 26致 谢 27参考文献 .28#*1 绪论1.1 课题的研究背景及意义从最初的倒立摆概念提出,再到 Bang-Bang 的稳定控制,然后到状态反馈的理论,再到今天的模糊控制和神经网络。现在关于倒立摆的研究已经进入到了一个相对成熟的阶段。

9、而关于 PID 的参数整定有很多种整定方法,不同的情况适应不同的整定方法。每种整定方法的结果并不一致,所以就需要我们比较从而找出一种最适合的。一级倒立摆系统是一种典型的、非线性、多变量、强耦合、快速的、自然不稳定的系统,这种系统在实际的生产生活中很常见。PID 控制器是工业领域最常用的控制器,它的优点主要有以下方面,工作原理简单,使用比较方便; 适应性强,应用广泛; 鲁棒性强,控制品质受被控对象特性的变化影响较小。PID 的几种控制思想:自适应控制思想和常规 PID 控制器相结合的自适应 PID 控制或自校正 PID 控制。智能控制与常规控制结合的智能 PID 控制。模糊 PID 控制。神经网

10、络 PID 控制。预测 PID 控制。时至今日,PID 控制技术在工业控制中仍然占有主导地位。所以对 PID 控制的一级倒立摆系统的研究具有很大的实际意义。首先,关于一级倒立摆系统的研究要先建立力学平衡的传递函数以及状态空间表达式等数学模型和物理模型,接着分析它的稳定性和客观可控性。最后运用一种或几种 PID 参数整定方法、系统频率响应分析与校正。最后在 Matlab上进行仿真,比较几种算法的效果差别。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有关倒立摆的研究不仅有理论意义,而且还有一些工程背景,工程实践中,往往有些可行性的实验问题,倒立摆就可以起到桥梁作用能够使它的理论与方法得到检验。通过对一级倒立摆的系统的控制,

11、我们检验了一些控制方法以及它们是否具有比较强的处理非线性和不稳定性问题的能力;这些控制方法在航天科技、军工制造以及机器人和一般的工业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在通过对一级倒立摆系统的不断研究中,总结一些非线性、多变量、强耦合、快速的、自然不稳定系统的特性。为我们进行新的课题研究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参考平台。目前,PID 控制器或智能 PID 控制器很多,产品在实际生产中得到广泛应用,各大公司相继开发了具有 PID 参数自整定功能的智能调节器, PID 控制器参数的调整通过自校正、自适应算法和智能化调整来实现。不仅有用 PID 控制的温度、液位、流量和压力控制器,还有可以实现 PID 控制功能的可编程

12、控制器,以及 PID 控制的 PC 系统等。 可编程控制器是用闭环控制来进行 PID 控制,可编程控制器直接与 ControlNet 相连,例如 Rockwell 的 Logix 产品系列,它可以直接与 ControlNet 相连,利用网络来实现其远程控制功能。1.2 国内外的研究现状关于倒立摆系统的研究始于 20 世纪 50 年代,初期主要研究直线倒立摆的建模和摆杆的平衡控制(镇定问题) ,伴随着现代控制理论的不断发展,尤其是多变量线性系统理论及最优理论的发展,80 年代后期模糊控制理论被用来控制倒立摆,90 年代初神经控制倒立摆的研究发展迅速,它以自学习为基础,信息处理则采用了一种全新概念

13、。此后,倒立摆的研究取得了许多实质性的突破。国内的有关倒立摆系统的研究开始比较晚,1982 年西安交通大学实现了对二级倒立摆的控制,他们采用最优控制和降纬观测器。1983 年国防科技大学实现了对一级倒立摆系统的控制;1987 年上海机械学院完成了一、二级倒立摆系统的研究,实现了在倾斜轨道上对二级倒立摆的控制。1994 年张明廉领导的课题组实现了由单电机控制的三级倒立摆。1995 年任章等用振荡控制理论改善倒立摆系统的稳定性。1996 年翁正新等用 H状态的反馈控制器对二级倒立摆系统进行仿真控制,次年他们又用相同的方法实现了二级倒立摆在倾斜轨道上的仿真控制。1998 年蒋国飞等将 Q 学习算法和

14、 BP 算法神经网络结合,对状态未离散化的倒立摆的无模型学习控制。2001 年单波等用基于神经网络的预测控制算法对倒立摆的控制进行了仿真。目前我国的倒立摆研究已是世界尖端水平,李德毅最早提出了“ 隶属云 ”,成功用该理论对三级倒立摆进行智能控制;李洪兴也对三级倒立摆进行智能控制。2002 年李洪兴用变论域自适应模糊控制算法,对四级倒立摆实物系统进行控制。次年,复杂系统智能控制实验室用变论域自适应控制理论对平面运动二级倒立摆实物系统进行控制,2003 年他们率先对平面三级倒立摆实物系统进行控制。#*国外学者早在上世纪 60 年代就开始了对倒立摆系统的研究。1966 年Schacfer 等运用 B

15、ang-Bang 控制原理实现了对一级倒立摆的稳定控制。1972 年Sturegeon 和 Loscutoff 运用极点配置法并使用了全纬观测器对二级倒立摆设计了模拟控制器。1976 年 S.Mori 等设计的前馈-反馈负荷控制器实现了一级倒立摆的稳定控制,并设计出比例微分控制器。1977 年日本 K.Furuta 领导的研究组稳定了二维一级倒立摆,次年他们运用微机处理实现了二级倒立摆的控制,1980 年他们对在倾斜轨道上的二级倒立摆进行了稳定控制,四年后他们又运用最优状态调节器对双电机的三级倒立摆进行控制,并且实现了二级平面倒立摆的仿真与控制。同年,Wattes 研究 LQR(Linear

16、Quadratic Regulator)方法控制倒立摆,并验证了改变性能矩阵 Q 和 R 可以得到不同的状态反馈量,从而产生不同的控制效果。1988 年 Chariesw W.hndorson 在运用自学习模糊神经网络控制了一级倒立摆, Furuta 与 Fradkov 等分别在 1992 年和 1995 年提出了变结构控制与无源性控制。而 INiklund 等用李亚普诺夫方法成功控制环形一级倒立摆。日本学者在 1997 年成功控制平面倒立摆。与此同时,瑞士的 Bernhard Sprenger等也成功控制直线平面倒立摆的运动机械臂 1。1.3 本文的主要内容本文主要研究一级倒立摆系统 PID

17、 控制器的设计,首先对该系统运用牛顿-欧拉法进行力学分析并建立数学模型。然后通过用 Z-N 整定或者试凑法来调节Kp、K i、K d 三个参数来控制一级倒立摆,最后用 Matlab 下的 Simulink 来进行仿真,并对曲线图进行比较分析。其余章节安排如下:本文第二章详细介绍了 PID 控制的原理,以及多种PID 参数整定方法。同时也介绍了 PID 控制器的特性。第三章主要是一级倒立摆数学模型的建立和倒立摆的控制方法。第四章主要对 PID 控制系统进行仿真,通过响应曲线的分析,比较两种参数整定方法的不同,找出两种方法的差异。最后总结全文。#*2 PID 控制器参数整定法2.1 PID 控制器

18、的原理在 实 际 的 工 程 中 , 应 用 最 多 的 调 节 器 控 制 规 律 为 PID( Proportion Integration Differentiation) 控 制 。 PID 控 制 器 的 历 史 已 有 70 余 年 , 它 的 稳 定性 好 、 结 构 简 单 、 可 靠 性 高 、 操 作 方 便 , 是 当 今 工 业 控 制 的 主 要 技 术 。 在受 控 对 象 的 结 构 和 参 数 没 有 掌 握 或 者 它 的 数 学 模 型 无 法 精 确 建 立 的 情 况 下 ,控 制 理 论 的 一 些 技 术 无 法 使 用 , 那 么 系 统 的 控

19、制 器 的 结 构 和 参 数 就 需 要 依靠 工 程 经 验 和 现 场 调 试 确 定 。控 制 系 统 中 , 控 制 器 最 常 用 是 PID 控 制 。 PID 控 制 系 统 原 理 框 图 如 下图 1.1 所 示 。积分作用微分作用比例作用+r ( t )e ( t )-+u ( t )y ( t )受控对象图 1.1 PID 控 制 系 统 原 理 框 图其 中 r(t)为 给 定 值 ; y(t)为 实 际 输 出 值 ; e(t)为 偏 差 。 PID 控 制 是 线 性 控 制 方法 。 偏 差 e(t)=r(t)-y(t)。 然 后 把 偏 差 e(t) 分 别

20、进 行 比 例 、 积 分 和 微 分 的 运算 , 把 三 个 结 果 相 加 , 就 是 PID 控 制 器 的 控 制 输 出 u(t)。 在 连 续 的 时 间 域中 , PID 控 制 器 的 算 法 的 公 式 如 下 : 01()()()()tpdi tutKetT其 中 Kp 为 比 例 系 数 , Ti 为 积 分 时 间 常 数 ; Td 为 微 分 时 间 常 数PID 控 制 器 主 要 由 比 例 环 节 ( Proportion) 、 积 分 环 节 ( Integration) 和微 分 环 节 ( Differentiation) 三 个 环 节 组 成 。 比

21、 例 环 节 调 节 作 用 : 成 比 例 反 应 偏 差 , 偏 差 一 旦 产 生 , 将 立 即 进 行 调 节作 用 , 减 少 偏 差 。 比 例 作 用 越 大 , 调 节 越 快 , 减 少 误 差 , 但 是 比 例 过 大 , 也会 使 系 统 的 稳 定 性 下 降 。#*积 分 环 节 调 节 作 用 : 消 除 静 差 , 提 高 系 统 的 无 差 度 。 只 要 有 误 差 , 积分 调 节 就 进 行 , 直 至 无 差 , 积 分 调 节 停 止 后 , 输 出 常 值 。 积 分 作 用 的 强 弱 与积 分 时 间 常 数 Ti 有 关 , Ti 越 小

22、, 积 分 作 用 就 越 强 。 反 之 积 分 作 用 越 弱 , 积分 调 节 使 系 统 的 稳 定 性 下 降 , 动 态 响 应 速 度 变 慢 。 积 分 作 用 常 与 另 外 两 种 调节 规 律 相 结 合 , 组 成 PI 调 节 器 或 PID 调 节 器 。 在 积 分 控 制 中 , 控 制 器 的 输出 与 输 入 误 差 信 号 的 积 分 成 正 比 关 系 。 对 一 个 自 动 控 制 系 统 , 如 果 在 进 入 稳态 后 存 在 稳 态 误 差 , 则 称 这 个 控 制 系 统 是 有 稳 态 误 差 的 或 简 称 有 差 系 统 。 为了 消

23、除 稳 态 误 差 , 在 控 制 器 中 必 须 引 入 “积 分 项 ”。 积 分 项 对 误 差 取 决 于 时间 的 积 分 , 随 着 时 间 的 增 加 , 积 分 项 会 增 大 。 这 样 即 便 误 差 很 小 , 积 分 项 随着 时 间 的 增 加 而 变 大 , 使 控 制 器 的 输 出 增 大 从 而 减 小 稳 态 误 差 直 至 零 。 因 此 ,选 用 比 例 加 积 分 (PI)控 制 器 , 可 以 使 系 统 在 稳 态 后 过 程 中 无 稳 态 误 差 。微 分 环 节 调 节 作 用 : 主 要 反 映 偏 差 信 号 的 变 化 趋 势 ( 变

24、化 速 率 ) , 调 节误 差 的 微 分 输 出 , 误 差 突 变 时 , 能 及 时 控 制 , 并 能 在 误 差 偏 差 信 号 变 的 更大 之 前 , 在 系 统 中 引 入 一 个 的 早 期 修 正 信 号 , 加 快 系 统 动 作 速 度 , 减 少 调 节时 间 。 控 制 器 的 输 出 与 输 入 误 差 信 号 的 微 分 成 正 比 。 在 调 节 过 程 中 伴 随 着克 服 误 差 所 出 现 振 荡 及 失 稳 等 情 况 。 由 于 较 大 惯 性 环 节 或 滞 后 环 节 抑 制 误 差 ,其 变 化 一 直 落 后 于 误 差 的 变 化 。 抑

25、 制 误 差 的 作 用 变 化 “超 前 ”就 可 以 有 效 解决 这 一 问 题 , 误 差 为 零 , 抑 制 误 差 的 作 用 也 是 零 。 在 控 制 器 中 仅 引 入 比例 环 节 是 远 远 不 够 的 , 比 例 环 节 放 大 误 差 的 幅 值 , 而 我 们 需 要 增 加 微 分 环节 , 因 为 由 它 能 推 测 出 误 差 变 化 趋 势 。 具 有 比 例 、 微 分 环 节 的 控 制 器 , 能够 提 前 使 抑 制 误 差 的 控 制 作 用 等 于 零 , 避 免 了 被 控 量 的 严 重 超 调 。 比 例 、 微分 、 积 分 的 组 合

26、就 可 以 优 化 自 动 控 制 系 统 的 控 制 性 能 。下 面 分 别 介 绍 Z-N 整 定 法 、 工程整定法、 经验法、 凑试法、 模糊自适应PID 控制器参数整定算法、 改进的遗传算法 PID 控制器设计、 基于克隆选择算法的 PID 控制器参数整定等 PID 参 数 整 定 方 法 。2.2 PID 参数整定方法2.2.1 Z-N 整定方法常规 Z-N 整定方法于 1942 年由 Ziegler 和 Nichols 提出的。基于受控过程的开环动态响应中某些特征参数进行的参数整定,其经验整定公式是基于带有#*延迟的一阶惯性模型的提出的,对象模型如下: 其中 K 为放大-Ls(

27、s)e1GT系数;为惯性时间常数;L 为延迟时间。提取特征参数的方法有以下两种。(1)通过试验方法和受控对象的动态仿真得到的开环阶跃响应曲线。如图2.1 所示。设 拐点 P 是特征曲线(阶跃响应)的,切线 AB 是切于0u(t)lt(P 点,可以从图 2.1 中直接求出过程的特征参数 .0u/y)( Ky ( t )y ( )oLTAPBt图 2.1 切线法求取特征参数如果用切线法计算特征参数的话,则很难做到精确自动化,除此之外,我们还可以采用面积法,如图 2.2 所示。y ( t )y ( )oA0A1t图 2.2 面积法求特征参数设 ,其中:)()( tlut0(2.1)dt)(y-0A(

28、2.2)(tT#*(2.3)dt)(yt01TA实验得到阶跃响应后由以上三式可得, , 0u)(K1ey()TAL-)(0(2.4)其中 e 为自然对数的底,取得特征参数之后,再用由 Z-N 提供的 PID 参数整定的经验公式,如表 2.1 所示,其中 TLa/表 2.1 Ziegler-Nichols 整定公式(一)Kp Ki KdP 1/a PI 0.9a 3L PID 1.2/a 2L L/2 开环实验决定了上述整定算法的抗干扰能力差。(2)继电反馈自动整定方法如图 2.3 所示。P I D 控制继电控制受控对象r ( t )e ( t )+-y ( t )图 2.3 继电反馈自动整定结

29、构图在继电反馈下观测受控对象的极限环振荡,再由极限环的特征确定过程的基本性质,计算得出 PID 控制器的参数。系统具有测试模态和调节模态。如果开关处于 T 侧,系统为测试模态,系统的特征参数:临界振荡角频率 wc(或临界振荡周期 Tc=2w c)和临界振荡增益 Kc 由继电非线性环节测试,再把开关参数控 制器#*处于 A 侧,系统为调节模态,根据 Kc 和 wc 计算的出 PID 控制器的参数,并进入控制过程。若系统的测试变化,那么重新进入测试模态测试,测试完成后继续调节模态继续进行控制。同样 Ziegler 和 Nichols 提供了特征参数的经验整定公式,如表 2.2 所示。表 2.2 Z

30、iegler-Nichols 整定公式(二)Kp Ki KdP 0.5Kc PI 0.4Kc 0.8Kc PID 0.6Kc 0.5Kc 0.12Tc由于该方法的结果由继电反馈的闭环实验计算求得,所以对于扰动并不灵敏,相对于开环实验来说提高了测算的精度。但是还是有其缺点,在工业控制中,实际对象的数学模型并不是都能简单建立,传统的 Z-N 整定参数很容易在设定点附近产生较强的振荡,且超调量较大。2.2.2 工程整定法PID 数字调节器的参数,除了比例系数 Kp,积分时间 Ti 和微分时间 Td 外,还有 1 个重要参数即采样周期 T。包括采样周期 T 的选择确定、K p,T i,T d 的选择方

31、法等步骤(1)采样周期 T 的选择确定从理论上讲,采样频率越高,失真越小。但是对于控制器来说,因为调节计算依靠偏差信号来进行,所以采样周期 T 越小,偏差信号也越小,此时计算机无法进行调节;但是如果采样周期 T 过长,就会出现误差。因此采必须综合考虑样周期 T 时间。采样周期的选择方法有计算法和经验法。 计算法因为被控对象各环节时间常数不好确定,相对来说比较复杂;所以工程上很少使用。经验法则是一种试凑法,根据被控对象的特点以及控制工作实践中积累的经验来选择一个采样周期 T,然后进行试验,再接着改变 T,直到满意为止。(2)K p,T i,T d 的选择方法1)扩充临界比例度法参数控制器#*此种

32、方法是种简易的工程整定方法,整定 Kp,T i,T d 的步骤如下: 选取最短采样周期 Tmin,然后把 Tmin 输入到计算机程序里,用比例环节控制,缩小其比例度直至系统产生了等幅振荡 2-3。此时比例度为临界比例度Su,振荡周期为临界振荡周期 Tu。选择控制度为: (2.5)模 拟数 字控 制 度 02)(dtE当控制度为 1.05 时,就表明模拟方式的效果与数字控制的方式效果一致。再由计算度,查表 2.3 可求出 Kp,T i,T d。表 2.3 扩充临界比例度法整定参数表参 数控制度 控制规律 T Kp Ti Td1.05 PIPID0.03Tu0.014Tu0.53Su0.63Su0

33、.88Tu0.49Tu/0.14Tu1.2 PIPID0.05Tu0.43Tu0.49Su0.47Su0.91Tu0.47Tu/0.16Tu1.5 PIPID0.14Tu0.09Tu0.42Su0.34Su0.99Tu0.43Tu/0.20Tu2.0 PIPID0.22Tu0.16Tu0.36Su0.27Su1.05Tu0.4Tu/0.22Tu2)扩充响应曲线法如果系统的动态特性曲线已知,就用和模拟调节方法同样的响应曲线法整定,整定步骤如下:首先切断微机调节器,让系统手动进行工作,当在给定值处系统处于平衡后,加入阶跃输入。此时仪表记录了被调参数在此阶跃作用下的变化过程曲线。如图 2.4 所示。

34、 阶跃信号y ( t )Otc ( t )Ot稳定值t图 2.4 阶跃信号下的过程曲线做切线于曲线最大斜率处,求出滞后时间 t,对象时间常数 和它们比值#*/t2。根据所求得的 ,t 和 /t 值,查表 2.4 求得值 Kp,T i,T d。 表 2.4 扩充响应曲线法的整定参数表参 数控制度 控制规律 T Kp Ti Td1.05 PIPID0.1t0.05t 0.84/t1.15/t 0.34t2.0t /0.45t1.2 PIPID0.2t0.15t0.78/t1.0/t 3.6t1.9t /0.55t 1.5 PIPID0.50t0.34t0.68/t0.85/t3.9t1.62t /

35、0.65t 2.0 PIPID0.8t0.6t0.57/t0.6/t 4.2t1.5t /t 2.2.3 经验法在实际生产过程中,被调对象的动态特性很难确定,即使确定的话,但是其工作量大,计算困难,其结果也与实际相差很大。因此,在实际生产过程中采用的多是经验法。根据各调节作用的规律,经过闭环试验,反复试凑,直至试出最佳调节参数。在现场试验好微机调速器参数后,然后选出最优参数。厂家有规定的一定范围的参考值,是由理论计算得出来的。选择出最优参数,必须在生产现场进行试验做记录曲线。2.2.4 试凑法确定 PID 调节参数试凑法是模拟运行系统的阶跃响应曲线,根据调节参数对系统响应的影响,反复试凑参数,

36、达到满意的响应,从而确定 PID 的调节参数。比例系数 Kp 越大系统的响应越快,越有利于减小静差。但是过大的比例系数会使系统超调量过大,产生振荡,稳定性变差。T d 越大系统响应越快,超调量越小,稳定性越高,但是抗干扰能力越弱弱。在试凑时,参考以上调节参数对控制过程的影响趋势,对调节参数进行比例、积分、微分的整定步骤。其具体步骤如下:比例控制作用由小变大,观察各次响应,直至响应曲线的反应快、超调小。如果比例环节控制的稳态误差不能满足要求,那么就要引入积分控制。先把比例系数减小到原来的 5080,然后置积分时间于较大值,观察响应曲线。继续减小积分时间用来加大积分作用,再接着调节比例系数,反复试

37、凑直至响应令人满意,最#*后确定比例环节与积分环节的参数。 若只有 PI 两个单元的控制消除了稳态误差,但是系统的动态过程无法让人满意的话,那就加入微分控制,从而构成PID 三个单元的控制。选取微分时间 Td=0,调节 Td 变大,与此同时改变比例系数和积分时间,反复试凑直至获得了符合要求的 PID 控制参数和满意的控制效果。在整定中调节参数的选定不是惟一的。比例、积分和微分三部分作用是互相影响。只要被控制过程的主要性能指标达到设计要求,那么比例、积分和微分参数也就确定了。表 2.5 提供一些常见的调节器参数选择范围。表 2.5 常见被调量 PID 参数经验选择范围参 数被调量 特点Kp Ti

38、/ min Td/ min流量 时间常数小,并有噪声,故 Kp比较小,Ti 较小,不用微分12.5 0.11温度 对象滞后较大,常用微分 1.65 310 0.53压力 对象滞后不大,不用微分 1.43.5 0.43液位 有静差时,可以不用积分和微 分 1.2552.2.5 模糊自适应 PID 控制器参数整定算法该算法基于 PID 算法,首先计算当前系统误差 e 以及误差变化率 ec,然后使用模糊规则来模糊推理,再对照模糊矩阵表不断调整 10。PID 控制器的设计核心就是总结实际操作经验和现场工程设计人员的技术知识,构建对Kp、K i、K d 分别整定的模糊控制表。建立好控制规则表后,将当前系

39、统的误差e 和误差变化率 ec 变化范围定义为模糊集上的论域,e,ec=-5 , -4,-3,-2,-1,0,1,2,3,4,5其模糊子集为e,ec=NB,NM,NS,ZO,PS,PM,PB假设 Kp、K i、K d 和 e,ec 都服从正态分布,各模糊子集的隶属度均可求出,根据各参数模糊控制模型和各子集的隶属度函数赋值表,然后应用模糊合成推理设计 PID 参数的模糊矩阵表,查出修正参数带入下式计算:#*;,piipecKiiiiKec( diidecK,在线运行过程中,控制系统通过对模糊逻辑规则的结果处理、查表和运算,完成对 PID 参数的在线自校正。2.2.6 改进的遗传算法 PID 控制

40、器设计主要步骤为编码、产生初始群体、计算适应度、选择、交叉变异收敛判断解码(1)编码。遗传算法在有优化算数钱,先将变量进行编码,形成一个定长的字符串,本节采用实数编码的遗传算法有效提高收敛速度和解的精度;有利于搜索大空间;不仅克服了二进制编码引起的海明悬崖问题还有微调功能 11。为了得到最优 PID 调节参数,染色体的编码定义式如下: G3pidk ER其中 Kp,K i,K d 分别为 PID 控制器的比例系数、积分系数、微分系数;G 为个体标号。(2)产生初始群体。N 个初始字符串随机产生,一个字符串代表一个体或者是一个染色体。一个群体由 N 个个体构成。遗传算法就是把 N 个字符串当作初

41、始点进行迭代。(2.6)NNEKPIDdip2i21d1p2k(3)计算适应度。适应度函数表明了个体对环境的适应能力的强弱,问题不一样,其适应度函数的定义方式也不相同,本节采用适应度函数Fitness=1/F, F 是目标函数。PID 控制没有超调,则 F 取如下形式:(2.7)u3210 twd)t(u)t(ew当 PID 控制有超调时,则 F 取如下的形式:(2.8)u3421 t1-tyttte )()()()(其中 w1=0.999;w 2=0.001;w 3=2.0;w 4=100(4)选择。用轮盘赌和精英选择结合,若当前代中最佳个体的适应度大于#*下一代群体中最佳个体的适应度,则把

42、适应度大于下一代个体最佳适应度值的多个个体或当前群体中最佳个体复制到下一代中,然后替代最差的下一代群体中或随机替代其中相应数量的个体。(5)交叉。用一种交叉方式对选中个体互换两个字符串相应的基因,从而得到两个新个体,新个体组合父代的特性。本节用算术交叉的方式使相邻的第i 个个体和第 i+1 如下所示:(2.9) 1)KPID(i*)-1(KPIDi*)1i( :,(, :, : , :, :TE为交叉概率其定义如下:cp121max,()(),c avgc avgpfpf(2.10)其中 pc1=0.9,p c2=0.6。(6)变异。随机在群体中选择一个个体,然后一定概率的形式随机改变字符串中

43、某字符的值,变异概率如下: (2.11)12max1,()(),avgmvgpffp其中 pm1=0.1pm2=0.001(2.12)0.5)-(*)(2minaxminax kkkpp (2.13).)-()(inaxinaxiii(2.14)0.5)-(*)(2minaxminax ddd kkk其中 为随机数;K pmax、K pmin 分别为基因 Kp 的上限和下限;10Kimax、 Kimin 分别为基因 Ki 的上限和下限;K dmax、K dmin 分别为基因 Kd 的上限和下限。#*(7)收敛判断。达到收敛标准,就把适应度值高的字符串作为搜索的结果;如果没有达到则转入步骤(3)

44、重复以上过程。(8)解码。就是把最优的字符串转化为实际的物理参数 3。因为本节用实数编码,无需解码,所产生最佳个体就是 PID 的三个参数 Kp、K i、K d。2.2.7 基于克隆选择算法的 PID 控制器参数整定算法的参数说明被控对象为二阶传递函数 , 采样时间为2350.8Gss(1ms,输入指令为阶跃信号。用二进制编码为 10 位的二进制编码串分别表示三个决策变量 Kp、K i、K d。选取误差绝对值时间积分性能指标作为参数选择的最小目标参数来获取满意的过渡过程动态特性。同时,目标函数中加入控制输入的平方项防止控制量过大, 。选取式(2.15)作为参数选取的最优指标:(2.15)utw

45、dtutewJ.)(.)(. 3210 )(其中 e(t)是系统误差;u(t)是控制器输出;t u 是上升时间;w 1,w 2,w 3,w 4 是权值为了避免超调,采用了惩罚功能,即一旦产生超调,将超调量作为最优指标的一项,此时最优指标为当 ey(t)0, utdteytuteJ .)()(.)(. 34210 )(其中 , 其中 y(t)为被控对象输出。14w)(tytey样本个数为 60,变异概率 ;参数 的取值范围为0,20, 取值.mppkdik,范围为0,1, , , 和 。9.0101.223w1042.3 PID 控制器的参数整定控制系统设计的核心内容是 PID 控制器的参数整定

46、。PID 控制器的比例系数、积分时间和微分时间的大小由被控过程的特性确定。PID 控制器参数整定的方法很多,概括起来有两大类:一是理论计算整定法。它主要是依据系统的数学模型,经过理论计算确定控制器参数。这种方法所得到的计算数据未必可以直接用,还必须通过工程实际进行调整和修改。二是工程整定方法,它主要依赖工程经验,直接在控制系统的试验中进行,且方法简单、易于掌握,在工程实际中被广泛采用。PID 控制器参数的工程整定方法,主要有临界比例法、反应曲线法和衰减法。三种方法各有其特点,其共同点都是通过试验,然后按#*照工程经验公式对控制器参数进行整定。但无论采用哪一种方法所得到的控制器参数,都需要在实际

47、运行中进行最后调整与完善。现在一般采用的是临界比例法。利用该方法进行 PID 控制器参数的整定步骤如下:首先预选择一个足够短的采样周期让系统工作;仅加入比例控制环节,直到系统对输入的阶跃响应出现临界振荡,记下这时的比例放大系数和临界振荡周期;在一定的控制度下通过公式计算得到 PID 控制器的参数。鲁棒性是指控制系统在其特性或参数发生摄动时仍可使品质指标保持不变的性能。鲁棒性最初是统计学中的专业术语,20 世纪 70 年代在控制理论研究中出现,用来表征控制系统的参数摄动或特性的不敏感性。如果系统中存在模型摄动或随机干扰等不确定性因素时能保持其满意功能品质的控制理论和方法称为鲁棒控制。系统的特性或

48、参数的摄动在实际问题中是无法避免的。产生摄动的原因主要有量测的不精确使特性或参数的实际值远远偏离它的设计值和系统运行过程因为环境因素的影响而造成的特性和参数的缓慢漂移。因此,鲁棒性不仅是控制理论的研究中重要的科研课题,也是控制系统的设计中所必须考虑的因素。线性定常控制系统常被用来对鲁棒性的研究,涉及的方面包括系统的适应控制、稳定性和无静差性等。鲁棒性问题与控制系统的相对稳定性和不变性原理有密切关系,内模原理的建立大大推动了研究鲁棒性问题的过程。早期的鲁棒控制主要研究单回路系统频率特性的某些特征的问题和基于小摄动分析上的灵敏度。现代的鲁棒控制就主要研究控制系统中包括的非微有界摄动下的分析和设计的方法理论。2.4 PID 控制的特点它由于用途广泛、使用灵活,已有系列化产品,使用中只需设定三个参数(K p,K i,K d)即可。比例、积分、微分三个单元在很多时候并不是都要有,有时候我们只需要一个或两个单元,但是比例控制单元是必需要有。首先,PID 应用范围很广。通过对很多非线性或时变的工业过程进行简化可以转化成动态特性和基本线性不与时间变化相关的系统,然后就可以用 PID进行控制。其次,PID 参数很容易整定。依靠过程的动态特性来整定 PID 参数的三个#*Kp,K i 和 Kd。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专业基础教材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