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_授课时间: 年 月 日 第 周 第 学时课 题教学目的要求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时间分配 分钟 组织教学 分钟 检查复习 分钟 讲授新课 分钟 巩固新知识做练习 分钟 布置作业 分钟教学方法教学组织形式(课的类型)实验仪器及教具布置作业后记教研室主任审批意见:-_第 5 章 组合体 学时1. 组合体的形成方式及形体分析 42. 组合体画法 43. 组合体尺寸标注 4教学大纲4. 组合体的读图方法 4教学目的和要求本章的教学目的是进一步利用形体分析法和线面分析法绘制组合体的三视图,看组合体的三视图和尺寸标注。要求学会按物体的形成过程一块一块的画图,一块一块的看图,一块一块的进行尺寸标注。重点难点本
2、章的重点是形体分析法在画图、看图和尺寸标注中的应用,难点是看图,特别是对于已知两个视图补画第三个视图的作业,很多同学感到很困难,想象不出物体的形状,或想象的出物体的形状而画不出第三视图。究其原因是对形体分析法没有掌握,不会应用形体分析法解决问题。知识点 知识点 教学方法-_第一讲1. 利用形体分析法绘制组合体的三视图2. 利用线面分析法绘制组合体的三视图课件第二讲3. 用形体分析法看组合体的三视图4. 利用线面分析法5. 看组合体的三视图图课件第三讲 6. 体的尺寸标注 课件教学安排第四讲7. 综合举例、AutoCAD 绘制三视图画模型-_第一讲 组合体的画图1 知识要点(1) 组合体的组合方
3、式(2) 形体分析法(3) 线面分析法2 教学设计在讲解组合体的画图方法时,要紧紧抓住两个顺序( 组合体的各基本几何体的画图顺序。一般按组合体的生成过程先画基础形体,再画局部细节; 同一个形体三个视图的画图顺序。一般先画形状特征最明显的那个视图,或有积聚性的视图) 。可先给出模型或实体仿真模型,引导同学作形体分析,然后按形体分析的过程绘制三视图。这个过程要反复进行几次,可停下来让同学画一个模型的三视图,教师观察同学的画图方法,对不正确的方法给予纠正,直到同学掌握正确的观察方法和画图方法为止。线面分析法是形体分析的补充。3 课前准备上课之前要准备好模型,模型要能够充分体现形体分析法的特点。4 教
4、学内容-_(1) 组合体的组成方式(形体分析法)叠加 如图 5-1 所示 图 5-1 叠加切割 如图 5-2 所示-_图 5-2 切割相切 如图 5-3 所示图 5-3 相切-_图 5-4 为常见的画图错误,主视图上的错误原因是因为没有认识到立体是一个实体,即由各种材料制造成的立体,板和柱面的结合部分柱面已经消失,所以不存在转向轮廓线。左视图上的错误原因是没有考虑宽相等,不作形体分析。图 5-4 常见错误画法.-_图 5-7 曲面立体的线面分析5 作业 习题集:按模型或立体图绘制三视图。授课时间: 年 月 日 第 周 第 学时课 题教学目的要求教学重点教学难点-_时间分配 分钟 组织教学 分钟
5、 检查复习 分钟 讲授新课 分钟 巩固新知识做练习 分钟 布置作业 分钟教学方法教学组织形式(课的类型)实验仪器及教具布置作业后记教研室主任审批意见:第二讲 组合体的看图方法1. 知识要点(1) 形体分析法(2) 基础形体法(3) 线面分析法(4) 立体图法2. 教学设计看图是画图的逆,画图是由物到图,看图是由图想象物,二者-_是互相联系的两个过程,看图能力可通过多画图来提高,同时也应当总结看图的基本规律,空间想象能力的培养和提高是一个逐渐的过程。在教学中要由浅入深,先给出形体组合特点明显的模型的三视图,让同学想象物体的形状,理解形体分析法的实质;再给出较复杂的物体的三视图,教会同学忽略细节,
6、抓住组成物体的基础形体,称为基础形体法;线面分析法一般和形体分析法一起使用,但教学中可列举一些典型例子,讲解线面分析法在处理模型细节上的应用。3. 教学内容(1) 形体分析法形体分析法的实质是:分部分想形状,合起来想整体,由整体到局部,由局部到整体。-_图 5-8 形体分析法看图(2) 基础形体法 例 1 如图 5-9 中,已知主视图和俯视图,想象出物体的形状,并补画出左视图。-_图 5-9 想象基础形体法图 5-10 想象细节-_图 5-11 基础形体法图 5-12 想象细节(3) 线面分析法利用 Flash 动画演示线面分析法的原理。 (图 5-13) -_图 5-13 线面分析法(4)
7、利用立体图帮助看图利用 Flash 动画演示线面分析法的原理。 (图 5-14)图 5-14 利用立体图帮助看图4. 作业 习题集上的作业,布置作业时要明确采用的看图方法。-_授课时间: 年 月 日 第 周 第 学时课 题教学目的要求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时间分配 分钟 组织教学 分钟 检查复习 分钟 讲授新课 分钟 巩固新知识做练习 分钟 布置作业 分钟教学方法教学组织形式(课的类型)实验仪器及教具布置作业后记教研室主任审批意见:-_第三讲 组合体的尺寸标注1. 知识要点(1) 基本几何体的尺寸标注(2) 尺寸标注的基本要求(3) 尺寸分类和尺寸基准(4) 具有截交线和相贯线的组合体的尺寸标注(5
8、) 常见结构的尺寸标注(6) 尺寸标注综合举例2. 教学设计尺寸标注知识点多,乱,教材中讲的简单,但作业较复杂,所以本讲在教材的基础上作了补充。在教学中结合实例介绍概念和标注方法,从简单到复杂使同学逐步掌握尺寸标注的方法。介绍组合体的尺寸标注要和生产实际相结合,要从加工、测量等方面介绍为什么要标注这个尺寸,而不标注那个尺寸。虽然同学没有生产知识,但还是可以理解的。3. 教学内容(1) 基本几何体的尺寸标注常见的基本平面立体的尺寸标注如图 5-15 所示。-_常见的基本回转体的尺寸标注如图 5-16 所示。图 5-15 基本平面立体的尺寸标注图 5-16 基本曲面立体的尺寸标注(2) 尺寸标注的
9、基本要求完整、清晰、合理的要求。-_图 5-17 尺寸标注要完整图 5-8 尺寸标注要清晰-_图 5-19 寸的集中标注图 5-20 寸标注要符合加工和测量的要求(3) 尺寸分类和尺寸基准-_授课时间: 年 月 日 第 周 第 学时课 题教学目的要求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时间分配 分钟 组织教学 分钟 检查复习 分钟 讲授新课 分钟 巩固新知识做练习 分钟 布置作业 分钟教学方法教学组织形式(课的类型)实验仪器及教具布置作业后记教研室主任审批意见:-_(4)尺寸分类 按尺寸所起的作用,可将尺寸分为三类:定形尺寸、定位尺寸和总体尺寸。定形尺寸是确定形体形状的尺寸,定位尺寸是确定形体位置的尺寸,总体尺寸
10、确定物体的总长、总宽、总高。标注尺寸时,一般按“先定形尺寸,后定位尺寸,最后总体尺寸”的顺序标注。尺寸基准 标注定位尺寸的起点称为尺寸基准。在组合体长、宽、高三个方向上至少各有一个基准,标注定位尺寸时,首先要考虑基准问题,通常以对称平面、回转曲面的轴线或物体上较大的底面、端面等为尺寸基准,同一方向上的定位尺寸基准尽量统一,这一原则称为“基准统一原则” ,如图 5-21 所示。-_图 5-21 尺寸基准(5) 切割体和相贯体的尺寸标注图 5-22 截交线的尺寸标注-_图 5-23 截交线尺寸标注中的常见错误图 5-24 相贯线的尺寸标注4. 作业 习题集中的尺寸标注练习-_授课时间: 年 月 日
11、 第 周 第 学时课 题教学目的要求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时间分配 分钟 组织教学 分钟 检查复习 分钟 讲授新课 分钟 巩固新知识做练习 分钟 布置作业 分钟教学方法教学组织形式(课的类型)实验仪器及教具布置作业后记教研室主任审批意见:-_第四讲 综合举例例 1 测绘滑动轴承座。如图 5-25 所示,画出轴承座的三视图,并标注尺寸。图 5-25 滑动轴承座-_例 2 如图图 5-26 所示,已知物体的主视图和左视图,想象出物体的形状,并补画出俯视图-_授课时间: 年 月 日 第 周 第 学时课 题教学目的要求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时间分配 分钟 组织教学 分钟 检查复习 分钟 讲授新课 分钟 巩固新知识
12、做练习 分钟 布置作业 分钟教学方法教学组织形式(课的类型)实验仪器及教具布置作业后记教研室主任审批意见:-_第 6 章 机件表达方法 学时基本视图,局部视图,斜视图 4剖视图基本概念、画法、标注、常用剖视的规定画法和简化画法及局部放大4剖面的基本概念,移出剖面,重合剖面 4教学大纲视图,剖面图尺寸标法4教学目的和要求本章主要介绍了国家标准技术制图和机械制图中规定的各种表达方法,目的是用简单的视图表达复杂的机件结构。要求同学掌握常用表达方法的画法和标记,并能把尺寸标注合理重点难点本章的重点是六个基本视图、局部视图、剖视图和剖面图的概念和画法。难点是全剖视图、半剖视图和局部剖视图的画法和应用,对
13、于初学制图的同学来说,给定一个机件,要想用简洁、合理的表达方案把机件的内外形状表达清楚也是一件困难的事情。知识点教学安排知识点 教学方法-_第一讲 六个基本视图局部视图斜视图课件/模型第二讲 剖视图的概念剖视图的标记剖视图的画法课件/模型第三讲 全剖视图半剖视图局部剖视图阶梯全剖视图旋转全剖视图课件/模型第四讲 断面图局部放大图简化画法剖视图的尺寸标注课件第 五讲 综合举例 画模型-_第一讲 基本视图1 知识点(1) 六个基本视图(2) 局部视图(3) 斜视图2 教学设计首先用动画演示六个基本视图的形成,然后介绍六个基本视图的配置,再结合实物模型讲解如何用恰当的视图表示物体的形状。局部视图和和斜视图采用模型和虚拟现实讲解,强调概念、画法、标记。3 课前准备准备模型、熟悉课件。4 教学内容(1) 六个基本视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