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人防结构PPT.ppt

上传人:精品资料 文档编号:8899213 上传时间:2019-07-16 格式:PPT 页数:71 大小:23.45M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防结构PPT.ppt_第1页
第1页 / 共71页
人防结构PPT.ppt_第2页
第2页 / 共71页
人防结构PPT.ppt_第3页
第3页 / 共71页
人防结构PPT.ppt_第4页
第4页 / 共71页
人防结构PPT.ppt_第5页
第5页 / 共7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1 设计深度问题,防空地下室施工图设计应符合“防空地下室施工图设计深度要求”。目前不少施工图设计深度达不到规定要求,突出的问题是结构设计说明太简单,不规范;人防墙柱结构平面不完整;人防主要结构构件平面定位不明确;结构配筋不到位,特别是口部详图问题较多。,101.结构设计专项说明,根据防空地下室施工图文件审查要点,人防结构宜单独编制专项说明,标明如下基本内容: 1.平、战使用功能; 2.防护类别,抗力等级; 3.设计主要依据:包括结构的安全等级、设计使用年限、遵循的标准、规范,地质条件,地面建筑抗震设计条件以及人防主管部门的规定等;,101.结构设计专项说明,4.各结构构件采用的战时等效静荷载标

2、准值,包括防空地下室顶板、底板、外墙、临空墙、门框墙、防护单元隔墙、室外主要出入口通道、楼梯、防倒塌棚架等; 5.扼要说明有关地基情况、包括不良地基判别和处理措施等; 6.防空地下室结构选型,101.结构设计专项说明,7.结构材料、结构构件的设计抗渗等级、混凝土结构所处环境类别等;,101.结构设计专项说明,8.结构构造做法。一般可选用07FG01图集。选图时应具体逐项标明;,101.结构设计专项说明,9.施工要求: 1)门框墙的侧墙、上挡墙及门槛应连续配筋、整体浇筑;门框墙与门扇必须紧密贴合。(门框墙洞口设柱时,柱应设在安装门扇的另一侧)一框设两门的门框墙,其侧墙、上挡墙、门槛必须在同一立面

3、内; 2)应指出密闭墙的平面位置,说明密闭墙配筋应符合构造要求,密闭墙上穿墙管线应预埋,不得留洞;,101.结构设计专项说明,9.施工要求: 3)门框墙侧墙处设有暗柱时,应符合门框墙配筋要求; 4)后浇带不得通过口部防护密闭段及门框墙处; 5)固定模板的螺栓应符合密闭、防水及防护要求,不得采用PVC管等。,102.结构平面与详图,1.人防墙体平面及配筋 1)给出定位轴线、结构层标高; 2)标出外墙、临空墙、门框墙、内承重墙、防护隔墙以及密闭墙等平面定位、尺寸、构件编号等。目前多数施工图设计太简化,没有结构构件编号,结构定位不明确;有的施工图结构构件平面定位不准确。往往漏标扩散室、通风竖井等处临

4、空墙;有的密闭门门框墙用连梁表述;平时使用的出入口、通行口等处未按门框墙标注等。,102.结构平面与详图,1.人防墙体平面及配筋 3)应给出墙柱配筋详图。有的设计用剪力墙身配筋表表述。其墙体编号未与平面图中构件编号相对应。无法施工。,102.结构平面与详图,2.给出口部详图 1)应给出出入口、连通口、通风口等口部详图。图幅比例应不小于1:50。主要表示:门框墙位置及配筋、以及扩散室临空墙的配筋。 2)门框墙如符合标准图使用范围时,可选用标准图07FG04有关部分:选图时,应标出图集中门框墙类型、标出配筋表所在页次及门框墙有关尺寸。,102.结构平面与详图,2.给出口部详图 3)当门框墙尺寸超出

5、图集适用范围时,应绘制配筋平、剖面。值得指出的是防护密闭门洞口上方加强梁应由计算确定其尺寸及配筋。,102.结构平面与详图,3.“设计深度”要求绘制楼梯、通风竖井、防爆波电缆井及防倒塌棚架的详图 1)给出楼梯结构平面及剖面、注明尺寸、构件编号、标高、构件配筋; 2)给出通风竖井各层平面及顶部平面与剖面,注明尺寸、构件编号、标高及配筋; 3)给出防爆电缆井平面、剖面。注明尺寸、标高及配筋;,102.结构平面与详图,3.“设计深度”要求绘制楼梯、通风竖井、防爆波电缆井及防倒塌棚架的详图 4)防倒塌棚架应给出出地面平面、剖面。注明尺寸、构件编号、标高及配筋; 5)通风竖井、防爆波电缆井、防倒塌棚架构

6、件配筋可选用图集。选用图集时应标明类型或型号。,2 等效静荷载标准值的选用,201 甲类防空地下室结构 201-1 顶板 1.当顶板为钢筋砼梁板或密肋板结构,且在核武器作用下取【】=3.0,在常规武器作用下取【】=4.0计算时,设计采用的等效静荷载标准值可按“技术措施”表3.3.2-1确定(本表增加了覆土1.52.5m时的等效静荷载标准值);,2 等效静荷载标准值的选用,201 甲类防空地下室结构 201-1 顶板 2.顶板短边净跨小于3.0m时,可采用通道顶板的等效静荷载标准值; 3.当顶板为钢筋砼无梁楼盖结构时,等效静荷载标准值可近似采用上表数据; 4.当不符合上述条件时,应按规范计算取值

7、。,201 甲类防空地下室结构,201-2 外墙 1.当外墙为钢筋砼单向板或双向板,计算高度5m,且核武器作用下取【】=2.0或常规武器作用下取【】=3.0计算时,设计采用的等效静荷载标准值可按“技术措施”表3.3.2-2或表3.3.2-3和3.4.2-3取值,对表3.3.2-3和3.4.2-3取其中较大值;,乙类防空地下室饱和土中钢筋砼外墙等效静荷载标准值qce2(KN/m2),注:1 表内数值系按钢筋砼外墙计算高度5.0m,允许延性比取3.0计算确定; 2 当含气量11%时,按非饱和土取值;当0.05%11%时,按线性内插法确定; 3 顶板埋置深度h为小值时, qce2取大值,201 甲类

8、防空地下室结构,201-2 外墙 2.当外墙计算高度5.0m时,可近似用表3.3.2-2或表3.3.2-3和表3.4.2-3中取较大值; 3.当顶板埋深3.0m或防空地下室位于地下二层及以下时,土中外墙等效静荷载标准值可近似按顶板埋深等于3.0m时确定; 4.当不符合上述条件时,应按规范计算确定; 5.当地面建筑具备影响条件时,外墙计算应按考虑地面建筑影响选用等效静荷载;,201 甲类防空地下室结构,201-3 底板 1.底板只考虑核武器爆炸作用,可不考虑常规武器爆炸作用。核武器爆炸动荷载作用下,取【】=3.0计算底板等效静荷载; 2.无桩基整体底板,等效静荷载标准值可按“技术措施”表3.3.

9、2-6确定;当顶板区格最大短边净跨小于3m时,可采用通道底板的等效静荷载;当不符合上述条件时,应按规范计算确定;,201 甲类防空地下室结构,201-3 底板 3.有桩基的整体底板。 1)当基础采用桩基且按单桩承载力特征值设计时底板设计采用的等效静荷载标准值可按“技术措施”表3.3.2-7确定。桩本身应按计入上部墙、柱传下的核武器爆炸动荷载的荷载组合验算其承载力; 2)当防空地下室采用控制沉降的复合桩基或抗拔桩时,底板的等效静荷载标准值应按无桩基的整体式钢筋砼底板确定;,201 甲类防空地下室结构,201-3 底板 4.条形基础或独立柱基加防水底板。当基础采用条形基础或独立基础加防水板时,底板

10、上的等效静荷载标准值对核6B级可取15KN/,对核6级取25 KN/。,201 甲类防空地下室结构,201-4 设在多层地下室中普通地下室上层的防空地下室 1.防空地下室顶板和防空地下室及其以下各层的内外墙以及最下层的底板均应考虑武器爆炸动荷载作用;防空地下室底板可不考虑核武器爆炸动荷载作用,但应符合构造要求; 2.战时应对防空地下室以下各层采取封堵措施,以确保空气冲击波不进入防空地下室以下各层。,201 甲类防空地下室结构,201-4 设在多层地下室中普通地下室上层的防空地下室 3.防空地下室设在普通地下室以上的做法,结构受力不合理,且不经济,应尽量避免。,201 甲类防空地下室结构,201

11、-5 临空墙、门框墙上等效静荷载 1.临空墙上等效静荷载标准值应按“技术措施”表3.3.4-3确定; 2.门框墙上等效静荷载标准值应按“技术措施”表3.3.4-4确定;,202 乙类防空地下室结构的等效静荷载标准值,202-1 顶板 1.适用条件:顶板为钢筋混凝土梁板或密肋板结构;取【】=4.0;可按“技术措施”表3.4.2-1确定;,202 乙类防空地下室结构的等效静荷载标准值,202-1 顶板 2.对常六级工程,当顶板覆土厚大于1.5m时,顶板可不计入常规武器作用,但顶板设计应符合构造要求; 3.当顶板为钢筋混凝土无梁楼盖结构时,且取【】=4.0,顶板上等效静荷载标准值仍可按上表确定; 4

12、.当不符合上述条件时,应按规范经计算确定。,202-2 外墙1.当外墙为钢筋混凝土单向板或双向板,计算高度5m,且取【】=3.0时,等效静荷载标准值可按“技术措施”表3.4.2-2、表3.4.2-3确定;,202 乙类防空地下室结构的等效静荷载标准值,乙类防空地下室饱和土中钢筋砼外墙等效静荷载标准值qce2(KN/m2),注:1 表内数值系按钢筋砼外墙计算高度5.0m,允许延性比取3.0计算确定; 2 当含气量11%时,按非饱和土取值;当0.05%11%时,按线性内插法确定; 3 顶板埋置深度h为小值时, qce2取大值,202-2 外墙2.当钢筋混凝土外墙计算高度5m时,可近似采用“技术措施

13、”表3.4.2-2和表3.4.2-3中取值;3.当顶板埋深3.0m或防空地下室位于地下二层及其以下时,土中外墙上等效静荷载标准值可近似按表3.4.2-2及表3.4.2-3中顶板埋深等于3m确定。,202 乙类防空地下室结构的等效静荷载标准值,202-3 底板底板可不计入常规武器地面爆炸产生的等效静荷载,但底板设计应符合人防构造要求。,202 乙类防空地下室结构的等效静荷载标准值,202-4 乙类防空地下室可不计入常规武器作用的部位 1.防空地下室底板 2.多层地下室上、下层同为一个防护单元时,其中间楼板及底板; 3.多层地下室上、下层各为一个防护单元时,其中间楼板及底板; 4.多层地下室中,防

14、空地下室设在下层时,其顶板及底板;,202 乙类防空地下室结构的等效静荷载标准值,202-4 乙类防空地下室可不计入常规武器作用的部位 5.多层地下室中,防空地下室设在最上层时,防空地下室的底板; 6.多层地下室中,防空地下室设在中间层时,其顶板及底板; 7.当防空地下室设在地下二层及以下时,其顶板及底板;,202 乙类防空地下室结构的等效静荷载标准值,202-4 乙类防空地下室可不计入常规武器作用的部位 8.出入口通道无顶盖的敞开段通道结构; 9.防护单元之间隔墙上的防护密闭门框墙、隔墙; 10.防空地下室与普通地下室相邻的隔墙; 11.扩散室与防空地下室内部房间相邻的临空墙等。 以上部位结

15、构构件设计应符合人防结构构造要求;,202 乙类防空地下室结构的等效静荷载标准值,202-5 临空墙与门框墙上的等效静荷载标准值 1.临空墙上的等效静荷载标准值应按“技术措施”3.4.4-1确定。 2.门框墙上的等效静荷载标准值可按“技术措施”3.4.4-2确定。 3.上表3.4.4-1和表3.4.4-2中,“L”为室外出入口至防护密闭门的距离,可按“技术措施”图3.3.4计算确定。,202 乙类防空地下室结构的等效静荷载标准值,3 构造要求,301钢筋最小配筋率 1.规范4.11.7条规定:承受动荷载的钢筋砼结构构件,纵向受力钢筋的配筋百分率不应小于表4.11.7规定的数值。,3 构造要求,

16、301钢筋最小配筋率 2.规范D.3.1条规定:无梁楼盖的板内纵向受力钢筋的配筋率不应小于0.3。 3.施工图设计中达不到最小配筋率要求者,有顶板、底板、墙体,门框墙侧墙的水平受力筋不满足最小配筋率要求,且受拉钢筋直径小于12mm,应引起重视。,3 构造要求,302结构构件最小厚度 1.规范4.11.3条规定:防空地下室结构构件最小厚度应符合表4.11.3规定。,3 构造要求,302结构构件最小厚度 2.常见施工图结构构件不满足最小厚度的部位主要是防护密闭门框墙厚不满足300mm,密闭门门框墙厚不满足250mm;平时出入口,通行口战时封堵的4000以上门框墙不满足400mm厚要求;有的施工图,

17、临空墙厚不满足250mm等。,3 构造要求,303门框墙的构造要求 1.规范4.11.12条规定:钢筋砼平板防护密闭门、密闭门门框墙的构造应符合下列要求: 1)防护密闭门门框墙的受力钢筋直径不应小于12mm,间距不宜大于250mm,配筋率不宜小于0.25;,3 构造要求,303门框墙的构造要求 2)防护密闭门门洞四角的内外侧应各设置2根直径16mm的斜向钢筋,其长度不应小于1000mm;,3 构造要求,303门框墙的构造要求 3)防护密闭门、密闭门的门框与门扇应紧密贴合; 4)防护密闭门、密闭门的钢门框与门框墙之间应有足够的连接强度,相互连成整体。,3 构造要求,303门框墙的构造要求 2门框

18、墙受力筋必须在支座内锚固,并满足锚固长度要求。,3 构造要求,303门框墙的构造要求 3.门框墙配筋详图设计注意事项: 1)门框墙处剪力墙暗柱配筋不能代替门框墙侧墙配筋,原因是暗柱箍筋直径不满足门框墙受力和构造要求;暗柱的箍筋不符合门框墙水平受力筋锚固方式及锚固长度要求;,3 构造要求,303门框墙的构造要求 3.门框墙配筋详图设计注意事项: 2)顶板梁及连梁不能代替门框墙上挡墙配筋。原因是受力方向不同,梁的箍筋和侧向水平筋不满足上档墙受力构件配筋要求。 3)防护密闭门侧墙的锚固端(通道墙)墙厚应不小于300,方能起到锚固作用。,3 构造要求,304构造钢筋 1.人防结构构件应双面配筋.“技术

19、措施”3.6.9条明确:承受动荷载作用的钢筋砼梁、板、墙、柱等构件应双面配筋。钢筋砼受弯构件,宜在受压区配置通长构造钢筋,构造钢筋面积不小于受拉钢筋的最小配筋率;在连续梁支座和框架节点处,且不小于受拉主筋面积的三分之一。,3 构造要求,304构造钢筋 2.箍筋加密的规定“技术措施”规定:连续梁及框架在支座边缘1.5倍梁高范围内,箍筋配筋百分率应不低于0.15,箍筋间距不宜大于h/4,且不宜大于主筋直径的5倍。在受拉钢筋搭接处,宜采用封闭箍筋,箍筋间距不应大于主筋直径的5倍,且不应大于100mm。,3 构造要求,304构造钢筋 3.拉结筋的设置 1)双面配筋的钢筋砼板、墙应设置梅花形排列的拉结筋

20、。拉结筋的长度应能拉住最外层受力钢筋。拉结筋的间距应500mm; 2)拉结筋兼作受力箍筋时,其直径及间距应符合箍筋的计算和构造要求;,3 构造要求,304构造钢筋 3.拉结筋的设置 3)对于核5级以下(包括乙类工程)的防空地下室的底板,其截面设计由平时荷载控制时,且受拉钢筋配筋率小于表4.11.7中数值时,可不设拉结筋;当其截面设计虽由平时荷载控制,且受拉钢筋配筋率不小于表内数值时,仍需设置拉结筋。,3 构造要求,304构造钢筋 4.施工图设计常见问题: 1)有的施工图主要出入口室外楼梯梯板,防倒塌棚架顶板,外通道以及无梁楼盖板采用单面分离式配筋型式,应注意纠正; 2)框架基础梁箍筋间距不符合规定要求; 3)墙板上下层或两侧主筋间距不协调,无法设置拉结筋; 4)拉结筋间距与主筋间距不协调,拉结筋未能呈梅花形; 5)拉结筋间距500mm的规定等应注意避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管理 > 管理学资料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