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修行者之歌 刘智远 (宁夏司法警官学院),“当我踏上这条道路,这条道路,有甜也有苦,有酸也有辣,寂寞和孤独,但我从来没有回顾。 虽然有流不完的泪,虽然有吃不尽的苦,但我却有个心愿,报答佛的恩”。 这是修行者之歌中的一句歌词。第一次听到这歌曲,是因为我要去了解李娜,一位真正的歌者。她把音乐植入了灵魂,开拓出一个友善的世界。虽然我不是佛教徒,但多少回,我却为这样的音乐感动着。 很多时候我在想,在我们每一个人的心灵世界里,一定有一段不为人知的音乐。就像我们对茫茫宇宙所发出的无言感慨一样,而我们自己,又的确是这人世间的苦行僧。在人世间,孤独和寂寞是独立的,它们的独立和我们自己要面对自己的独立一样,总是
2、那么向往得到自由。一个善于探索灵魂的人,就是面向生活的修行者。曾经,李娜被那天门山纯粹的自然唤醒了,她说她这才回了家。世俗人以为山林堵住了望向城市的眼睛,其实,城市从来都在山林之中。这个秘密,一直在被人发现,但又一直在被人遗忘。 有时候我们会很可怕地发现,我们真正去了解“活着”这样一个词语的机会太少。而修行者却给了自己时间。他们要用一生来爱众生,来报答宇宙的功德,万物的造化。 我还记得诗人歌德的一首浪游者的夜歌:“群峰一片沉寂,树梢微风敛迹。林中栖鸟缄默,稍待你也安息”。他把这首诗写在了伊尔美瑙的吉息尔汉山山顶小屋的板壁上。33年后他重游此地,见诗文渐没,便将笔迹加深。又18年后,也是他离世前
3、一年的生日前夕,他重游故地,重读旧题,自言自语地念着一句“稍待,你也安息”,尔后揾泪下了山。可见这浪游者又是一位修行者,他用他的思考记录了他一生的音乐。 现在,我们都是世间的修行者,修行者就该要有修行者之歌。,星期天下午 刘智远如今教了书,每到星期天下午,我依然还会生发一种早有的莫名的紧迫感。这一天很特别,基督徒要赶去做礼拜,乡下的孩子或大人们要赶到城市,或者,城市的孩子或大人们要赶回乡下。看上去,世间的万物似乎都在寻找着它们得当的位置,总觉得太匆匆。 时间,是时间。没有比这个词语更适合于表达我对星期天的思考,尤其在星期天的下午,仿佛整个城市、整个乡村、整个宇宙一切都在追赶着时间,一切都要在时
4、间中安排就绪。正如基督徒要归于他们平静的虔诚一样,忙碌,成为了每一个时代的节奏。 我幸喜还能从人生的节奏中捕捉到许多回忆,就在十几年前,在我上小学的时候,每逢星期天下午,就能看到许许多多的学生骑了自行车往小镇的中学赶。那时候,我就蹲在家门前,看村口沙路上尘土飞扬,车轮蹭地发出的声音包裹了周末的村庄。直到热闹散尽之后,独留一片宁静的黄昏停在了山梁。我很爱这样细心地去看、细心地去听、细心地去靠近,没有一个日子能像星期天下午一样,让我归于对时间的虔诚。而我并不懂哲学,一个十岁的孩子,有的只是无止尽的想象。我的想象在远方,我的脚印留在了深山。 到我上中学的时候,我把星期天下午撒在了通向小镇的那一条沙路
5、。这条路我走得很认真,路的一头是小镇唯一的课堂,路的另一头是古老的村庄。到山城读了高中以后,这路延长了,但时间并未因此而拉长我更多的记忆。只是每一个星期天的下午,紧迫感一直都在。那时候,我站在山城中学的大门口,目送开回深山的班车消失在街道的尽头,思念被卷进车轮,我扎入了山城的黄昏。校园里,朗朗读书声送走了又一个周末。 今天,还是一个星期天的下午,我夹了本书朝着学校的方向走,这是很多年来的习惯了。我看着紧迫的城市,一切都让我紧迫了起来。 时间,是时间。既然走在了时间的路上,这条路,就一定要走得很认真。,贺兰山下 刘智远 (宁夏司法警官学院党政办公室) 这时节,播下去的火种,是贺兰山早起的一轮旭日
6、。 题记三年前我因南下攻读哲学,离开了教过两年书的呼和浩特市。那时候,大青山正绿,近郊草原上仿佛传来一阵悠扬的马头琴声,不是为我,而是为这座记忆中的城市。还记得离别那天,我的同事和学生们挤满站台,这让我从此以后记住了大青山,一个草原的守护神。而我,读书的几年以来,却一直为心中的青山眷恋了太多的笔墨。后来到了衡山,在一个大雨磅礴的夜晚,我努力向山顶爬去,陡然间,在迷离的灯光里读懂了青山的力量。潭城的韶山曾经颐养过我的性灵,人们都说那里的风水好,我去过三回。但从毛主席的遗物馆参观出来,我才知道真正的风水其实就在我们的心间。今天,我从江南一路风尘仆仆赶来,在塞上的秋意里遇见了贺兰山。它那坚定、倔强与
7、从容,让我想起了孕育在人间的火种。普罗米修斯不是将那火种从奥林匹克山上偷取来了么?多年后的今天,谁还在续接着它的光辉?就像贺兰山下志于执教的我们,作为火种的播撒者,却首先得要让自己成为一颗卑微的火种。那么现在,我们要向这贺兰山“偷取”些什么?它的甘于寂寞的守望与独立?它的静默无言的执着与启示?就像所有颐养性灵的青山一样,在历经坎坷的人生道路上,总有一派感动唤起我们心中不灭的信念。少年毛泽东在离开韶山的时候,曾经改用了这样一首诗来表达他的永志:孩儿立志出乡关,学不成名誓不还。埋骨何须桑梓地,人生无处不青山。一句“人生无处不青山”即道出了青山的秘密。是啊,只要有倔强的生命存在,就一定有青山在赋歌着存在的品质,而这心中的青山,正是源于灵魂的觉解。每一天里,我都会将目光投向贺兰山,多少回看它拉长的影子爬满郊外的村庄,往往这个时候,校园的小径就披上了向晚的霞光。深秋的贺兰山下,夜晚的校园更显宁静,灯前,谁还在启思?师德罩住的火种,没有被晚风吹灭;流淌进每一个岁月的师生情谊,架接起了知识的桥梁。我总喜欢在这诗意浓郁的校园漫步,无论是清晨还是黄昏,驻足注目那刻在石碑上的“忠诚、责任、奋斗”六个大字,正合了贺兰山卷进往来历史的苍劲,寓意着生命在其自身前行的路径中,把握到了时代的力量。这些莫不都成了诗?今夜还在迂回着我对故土的真情挚爱,有一位走过高原的山娃,重又回到了他的家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