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如何自然生态养鱼.doc

上传人:精品资料 文档编号:8890257 上传时间:2019-07-15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59.5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如何自然生态养鱼.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如何自然生态养鱼.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如何自然生态养鱼? 一、选址:池塘是鱼类生活的场所,池塘条件的优劣 ,对鱼的产量有着直接的影响,在选择池塘建设时,必须把握原则是选择地理位置宽阔、平坦 ,水源充足无污染的田、山垅田;池塘中水的排灌方便,不易洪涝,同时要光照好、交通、供电等方便的位置。 二、规划:池塘建设,规划要先行,选址选好的田、山垅田要进行统一规划,规划好路、池塘、猪栏、鸭舍、鹅舍、沼气池等位置及工作人员居住场所等。道路建设必须环绕池塘四周,一方面便于基础设施建设,如运输砖头、立电杆、架电线等;二是便于投放鱼饲料、夜间巡逻、观察鱼的动向和捕鱼时装车。合理规划好道路、猪栏、池塘等,对于拿饲料喂鱼方便,猪粪能够全部排放到池塘中。

2、 三、建塘:池塘的建设要因地制宜,根据田的大小可建成每口3-5 亩、 8-10 亩以上的池塘,或者山垅田中,将山垅田中的狭口沿山而建鱼池堤坝,直接建成每口 10-30 亩或更大的鱼塘。鱼塘的建设必须分浮萍池和养鱼池,浮萍池要占总鱼塘的三分之一,养鱼池占三分之二;池塘的水位深度不得低于1.8 米;鱼池堤坝必须取用山边黄土作为主要材料, 建设堤坝时底部淤泥必须清理干净,堤坝斜度做成四十五度的斜坡,堤坝建设高度要达 2 米或者更高些,但要考虑到防洪等问题;堤坝底部宽 6-8 米,顶部 2-4 米宽;如果建设 3-5 亩的池塘可根据实际情况来建设;每口池塘建设过程中要有建设排洪设施,底部要预埋直径 2

3、0 厘米的排水管, 堤坝顶部靠山边根据地理条件和水流量建设排洪沟, 避免在暴雨来时管理不善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增氧设施:为鱼增氧有两种方法:一是电力增氧,可选用 1.5 千瓦或 3 千瓦的增氧机,每台 1.5 千瓦增氧机可为 3 亩池塘鱼供氧,每台 3 千瓦可为 10 亩的池塘鱼供氧;二是泉水增氧,在没有电力地方可用山泉水架入鱼塘中央做增氧设施,增氧水管高度离鱼池水面 1.5-2 米,灌入池塘中就可起到增氧作用,不需要增氧时就把水堵截,避免池塘中水过多而造成养分的流失。 四、建栏:将猪栏建在池塘的上游位置,沼气池建在猪栏和养浮萍池之间,猪的粪便直接冲洗到沼气池中,沼气可供猪取暖或人煮饭、照明,

4、沼液流到池塘中作为浮萍肥料,这样环境不会受到污染;鸭舍、鹅舍直接建立在浮萍池的水面上,粪便直接进入浮萍池,直接作为浮萍养分。浮萍因为昼夜温差大,生长速度快,加上有充分的肥料,三分之一的浮萍池养的浮萍,可供三分之二鱼池的草鱼主鱼的天然饲料,养出的鱼无土味、无污染、无药物残留。这种方法养殖的鱼只可能在内地才能实现。四、浮萍:因季节变化,在浮萍池中可生长三种浮萍,第一种浮萍是生长在每年46 月,名叫“ 七仙浮萍”,可饲养夏花鱼苗;第二种浮萍是生长在每年 6-9 月,名叫“杂交红底浮萍 ”,可饲养 250 克-500 克以上的中鱼;第三种浮萍生长在 9月至次年 3 月,名叫“杂交七层浮萍”,可饲养 5

5、00 克 1000 克以上的大鱼。还要做好浮萍的病虫害的防治工作。 五、养殖: 1、投苗:投苗之前做好池塘消毒工作,到每年 4 至 5 月份期间要投入优质鱼苗,投入以草鱼为主的夏花,每亩池塘中可投入 1000 尾,其他品种鱼可根据池塘实际条件自由投放。 2、投浮萍:早期鱼苗投入鱼池后,每天早上 7 点钟至 8 点投入七仙浮萍,下午4 点钟之前补充投入含 30%蛋白的鱼饲料,使用浮料能观察鱼的生长速度和生长情况。中期、后期养殖的鱼每天早 7-8 点钟和下午 4 点钟之前投杂交红底浮萍、杂交七层浮萍,确保鱼能喂饱,但不能多吃。3、池塘含氧量:每天都要注意观察池塘的含氧量,每年 5-8 月因内地海拔较高,夜间鱼池水中施放氧气较低,导致池塘中的鱼缺氧,这时就要起用增氧设施。 4、防范工作:养鱼平时多消毒、多防病、防乏塘、防敌害、防逃鱼、防偷鱼。六、捕捞:大约草鱼养至 1000-1500 克时,池塘的鱼密度较大,采用吊网捕捞一部分鱼,剩余鱼再饲养到次年夏花投放之前采用干塘捕捞,这时池塘里的鱼每尾可达 3500-5000 克, 池塘中鱼捕捞完毕后再清理池塘进入次年的养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管理 > 管理学资料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