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6-2017 年度小学四年级数学试卷试题质量分析撰写教师:燕翠梅工作单位:化龙镇实验小学联系电话:5531696小学优秀试卷试题质量分析2016-2017 年度第二学期期末质量检测分析一、命题侧重点:此次测试试卷总体来看,试题难易程度适中,既考察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又考察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灵活运用能力、对所学生知识的理解能力和对问题分析能力,是一次很好的检验学生对知识理解和应用的检测。二、试题导向:本次检测遵循三个原则:基础性原则。依据课程标准,遵循学科特点与学生心理发展规律,科学地考察学生的学习素养、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综合能力。属性性原则。树立为促进学生发展,改进教学服务而检测的
2、观念,不仅关注了学生的学业成绩,还发展了学生多方面的潜能,促进学生在原有水平上得到提高并积极主动地发展。开放性原则。本次检测全面考察了学生的综合素质,检测形式多样化,内容多元化。根据本学科的特点,改进命题方式,实施开放性检测。以理论联系实际,充分反映学生的实践活动、动手操作能力的探究性成果。三、失分原因:第一题细心读题,认真填写。失分主要集中在第 1、2、4、5 小题中,失分原因分析如下:第 1 小题,把 103315000 改写成用“万”做单位的数是( )万人,本题考察学生对数的改写。由于亿级有数,部分学生习惯性改写成用“亿”做单位的数而出错,导致把这个小数保留整数也一块儿出错。这说明这部分
3、学生没有认真读题,没有找到解决这个问题关键。第 2 小题,一个小数,十位和百分位上的数都是 3,其他数位上的数都是0.这个小数是( )。本题充分显示出数位顺序表的重要性了,学生们出错在于学生高估了自己水平,把平时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写相应的“数位顺序”抛之脑后,表现出学生做题时的浮躁心理。第 4 小题,举一个例子说说“8a”可以表示什么意思。平时我们只注重了利用文字描述之后的结果,而忽视了文字描述与结果的结合,导致部分学生在举例时学生感觉无从下手,表现出在教学过程中没有做到让学生们真正去理解用字母表示数所表示的意义。第 5 小题,等腰三角形的一个低角是 42 度,它的顶角是( )度。按角分,这
4、是一个( )三角形。学生们对于顶角的计算比较准确,按角分,这是一个( )三角形呢?学生们迷糊了,学生们对三角形进行分类时,看似分得准确,那他们是根据什么来分的呢?我认为应该让他们不但要分一分,还要画一画,更要说一说三角形各自的特点,这样学生们应该不会出错了,从错题中发现自己教学中存在的不足之处。第二题反复推敲,大胆判断。出错第 5 小题上。在图形的密铺这一节中,学生们动手做了各种图形能否密铺的实践探究,得出三角形能单独密铺,还有那十多个同学依旧出错,看来,探究性问题不但要去做,还要总结各自的特点,在讨论和总结中理解并掌握。第三题周密分析,慎重选择。出错主要集中在第 3、5 题中,失分原因分析如
5、下:第 3 小题,学生们对于知道长方形的长和宽求周长这种正推的思维运用熟练,对于知道周长和长求宽这种逆推的方法很迷茫,表现出部分学生对长方形的周长公式只是机械记忆而没真正理解长方形周长是如何得来的,看来,要让学生学以致用首先得真正理解。第 5 小题,0.099、9.99、0.89、1.09 这四个数最接近 1 的是( )这种类型题学生们出错,往往是眼高手低惹得祸,以为很简单而不动手做一做,凭经验做题,这是学生们普遍存在的缺点。第四题动手动脑做数学。出错在第 3 小题中,此题是要求学生们总结长方形、正方形、平等四边形之间的关系。总结性的问题往往是学生们所不善长的,这种题暴露出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存在
6、问题。知识间存在的区别与联系,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知识点进行归纳总结,是学生能力的提升,我们应该把这项技能让孩子们充分出来。第五题细心计算我能行,出错集中在在直接写得数小题中 92=?,在讲解 a2时讲到,它表示 2 个 a 相乘,当 a=2 时,即 22,当 a=3 时呢?学生们知道是33,让我没想到的是,学生们在做 92=?时,竟然写 99,见到我还问我99 对不对,我反问道,99 是得数吗?学生们恍然大悟,我第六题走进生活,解决问题。出错集中在第 2 小题,两个队踢毽子比赛的成绩,哪个队成绩好?既然是两个队进行踢毽子比赛,我们要看两个队的整体水平如何,这就需要分别求出两个队踢毽子的平均个数,平均数能较好地反映一组数据的整体水平,有部分同学没有考虑到本题要考察的知识点,只是盲目的求出两队踢毽子的总个数而进行比较,得出错误的结论。从本次检测中也反映出我班学生对于知识掌握程度和理解能力及对所学知识的灵活运用方面存在的问题,也反映出我在教学过程中存在的缺点,希望通过本次测试,让自己发现自己教学中的不足,也让我更好的看清孩子存在的问题和差异。四、对试卷的建议:1、出题范围不要超纲,以免造成在阅卷过程中对方要求超纲题目不要求算分,造成阅卷过程混乱。2、在解决问题问题中,为了让学生更加细心计算,对算错得数的扣分比重稍偏大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