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七律长征第二课时教学设计天桥小学 崔艳玲教学目标:1、理解诗意,感受毛泽东及其中国工农红军大无畏的革命英雄主义和乐观主义精神,在情感上受到感染和熏陶。2、有感情地朗诵全诗,感受诗的节奏和韵律,背诵全诗。教学重点、难点:重点:理解诗句含义,有感情地朗读诗歌。难点:通过重点词句体会红军战士的革命英雄主义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教学准备:1、五岭山脉、乌蒙山、金沙江、泸定桥、长征路线图等图片;2、飞夺泸定桥视频片段;3、巧渡金沙江,红军爬雪山等资料。教学过程一、导入:同学们,这节课我们要学习一首毛泽东诗词。题目是-生读七律.长征。老师今天把这首诗的作者的扮演者给大家请来了,请同学们跟随他来回忆这首诗。学
2、生倾听诗朗诵。(设计意图:课前通过音乐将学生带入到学习诗歌的情景中,直接导入,既创设了情景,也节省了时间。 )二、学习诗歌,品悟诗情1、师:回忆了这首诗,我们知道这首诗是围绕着哪两句话写的?生回答。课件出示: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提问:你从这两句诗中体会到了什么?(红军长征的艰难)(设计意图:找中心句,教给学生阅读文本的基本方法。利用长征路线图及其简介重现历史背景,拉近了学生与文本的距离, 学生通过阅读资料切实感受到了长征之难。 )2、有多难呢,请同学们看一组数字,幻灯片出示,点名读,提问:现在你能说说长征难在哪里了吗?点名回答,师相机指导,从诗中找关键词并指导朗读,读出路程的遥远
3、与艰难。3、面对如此多的困难,红军害怕了吗?你是从哪些词语知道的?生答,师随机板书:不怕难,只等闲。师问:“等闲”是什么意思?在我们的生活中,那些事是平常的小事?(吃饭穿衣)而红军把什么当成平常的小事?这让你看到了怎样的红军战士?点名回答,并带着感受读,重点指导读好“不怕”与“只等闲”。4、过渡:那么诗中写道“千山”的代表有哪些?你是从哪两句是知道的?出示配图幻灯片: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这两句诗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指名说说对这两句的理解。出示五岭图片,你看到了怎样的五岭山脉,生答(山势起伏,曲折蜿蜒)生带着感受读“五岭逶迤腾细浪” ,指导读好“逶迤” 。 出示乌蒙山的图片,师问:
4、你看到了怎样的乌蒙山(陡峭,气势磅礴) ,生带着感受读“乌蒙磅礴走泥丸” ,指导读好“磅礴” 。师:逶迤的五岭,磅礴的乌蒙山,在红军的眼里只是:生答,这让你感受到什么?生回答并带着感受读,重点指导读出“腾细浪,走泥丸” 。总结:面对险山,红军只有一句话-生读“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5、过渡:跨越了千山,红军还要面对的是万水。那么诗中万水的代表又是那些呢,你是从哪两句诗知道的?出示句子: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1)生齐读诗句,这两句诗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指名说说对这两句的理解(2)出示金沙江的图片,师质疑这么高耸入云的悬崖,看了就叫人胆寒,作者为什么说云崖暖?想知道吗?出
5、示幻灯片,点名读红军巧渡金沙江的故事。提问:此时你怎么理解“暖”字?(红军战士喜悦的心情)带着你的理解读这句诗。师过渡:巧渡金沙江是智取,那大渡河却是一场恶战(1) (出示课件:铁索桥静止画面)师介绍,这就是横跨在大渡河上的铁索桥,也叫泸定桥,在红军到达前敌人已经把木板拆除,只剩下 13 根冰冷的铁索,还要面对敌人疯狂的扫射,红军该怎样过桥呢,你们想看看吗?播放飞夺泸定桥的视频片段。(2)感受:看了这场战斗,你对“寒”字怎么理解?(胆战心惊、寒冷、心痛)读出感受 (3)引导朗读:金沙江智取,大渡河恶战。这一暖一寒,你能读出两种不一样的感受吗?自己练一练。 (分男女朗读)(4)师总结:面对恶水,
6、红军战士还是那句话.生读“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过渡:如果说五岭难翻,乌蒙难越,那么雪山就是鬼门关。6、出示诗句: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1)出示图,大家看,这就是终年积雪的岷山,海拔有 4000 多米。展开你的想像,红军要翻过这样的雪山,会遇到哪些困难?生 1:我会觉得很冷。生 2:雪山上很滑,很不好走。生 3:雪山上还会有雪崩,非常危险。生 4:山上很冷,可能会被冻死。是呀,在茫茫的雪山之上,每走一步都是那么艰难。由于粮食衣物缺乏,由于天气太冷,无数战士永远地长眠于雪山之巅。(2)出示最高的红军墓图片及介绍,点名读。(3)师总结:面对牺牲,面对死亡,红军战士依然是那
7、句话:生读“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4)师:征服了这死亡之巅,红军战士的心情会怎样?诗中哪些字词可以体会到?(喜、开颜)“更喜指什么”(翻过了岷山)还指什么?(翻过了岷山,红军长征就胜利了,看到了胜利的曙光)(5)翻过雪山,就迎来了长征的胜利,所以说,出示图片,生读三军过后尽开颜,把你的感受融入朗读中。7、英勇乐观的红军战士可敬可爱,让我们带着敬佩的心情齐读全诗,四名同学分别带着四种不同的感受分别读首联、颔联、颈联,尾联。(设计意图:本环节从中心问题切入,巧妙地将学生陌生的时代背景、巧渡金沙江的故事、飞度泸定桥的视频片段,诗中设计图片等情况穿插在教学中,深入理解“暖” “寒”等关
8、键字,不仅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做好了铺垫,而且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为诗的理解降低了难度,很好得突破了重点和难点,让学生亲身感受那种艰难险阻,也感受到了诗人的情怀和红军战士的英勇乐观的精神。这首诗我都是采用一联一联的教法让学生去体会,因此到最后应该有一个感情的回归,去完完整整地体会整首诗的思想。这时让学生配乐朗诵,有助于升华长征感情、了解毛主席诗歌豪迈的特点。最后再集体朗读全诗,烘托气氛,提升情感。 )三、总结全诗,感受诗人情怀引导:长征虽难,作者却以轻松的笔调写出了红军战士的万般豪情壮志。这样的史诗,我们应该把它背下来,出示组图提示学生。指名背,齐背。四、拓展阅读长征途中,毛泽东留下了很多豪迈的诗
9、篇。幻灯片出示忆秦娥 娄山关、 清平乐 六盘山 、 菩萨蛮 大柏地 ,点名朗读,师相机指导。拓展阅读其他诗词七律 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 、 沁园春 雪 、 沁园春 长沙 、 采桑子 重阳 、 六言诗 致彭德怀同志 、 水调歌头 重上井冈山 。 (设计意图:语文的外延与生活相等,生活的外延有多大,那么语文的外延就应该有多大。拓展阅读毛泽东的其他诗词,引导学生将课内的学习与课外的阅读联系起来,养成课外学习、研究的好习惯。这样就可以拓宽情境,让学生在生活中进一步学习语文。 )5、总结师总结:长征是壮举,长征是奇迹,长征时史诗,伟大的长征离我们渐渐遥远,但我们却不能忘却这段历史,我们应让长征精神与我们同行,你们愿意吗?那就让我们以最激情的朗诵来表达我们的决心。全体起立一起配乐朗诵七律.长征 。板书设计 : 25 七律.长征 毛泽东不怕难 只等闲英勇 乐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