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大学物理同步训练第2版第七章静电场中的导体详解.pdf

上传人:精品资料 文档编号:8882409 上传时间:2019-07-15 格式:PDF 页数:7 大小:772.9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大学物理同步训练第2版第七章静电场中的导体详解.pdf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大学物理同步训练第2版第七章静电场中的导体详解.pdf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大学物理同步训练第2版第七章静电场中的导体详解.pdf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大学物理同步训练第2版第七章静电场中的导体详解.pdf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大学物理同步训练第2版第七章静电场中的导体详解.pdf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同步训练答案 第七章 静电场中的导体和电介质 许照锦 1 / 7 第七 章 静电场 中的导体和电介质 一、 选择题 1. ( ) 一 个不带电的空腔导体球壳,内半径为 R。在腔内离球心的距离为 a 处 ( 1),若内球壳带上电荷 Q,则两者的电势分别为 1 = 401 和 2 = 402 (选无穷远处为电势零点)。现用导线将两球壳相连接,则它们的电势为 ( A) 1 ( B) (1 +2) 2 ( C) 1 +2 ( D) 2 答案: D 分析: 该题类似于 选择题 3,由两球壳的电势可知,外球壳内表面带电量 ,外表面带电量为 +。 因此用导线将两球壳相连接时 , 由静电平衡可知 , 电荷只能

2、分布在导体的外表面 ,由电荷守恒可知外表面带电为 +;由球面电荷的电势公式(见真空中的静电场选择题5的知识点)可得该导体的电势 为 402 , 即 2。 6. ( ) 当平行板电容器充电后,去掉电源,在两极板间充满电介质,其正确的结果是 ( A) 极板上自由电荷减小 ( B) 两极板间电势差变大 ( C) 两极板间电场强度变小 ( D) 两极板间电场强度不变 答案: C 分析: 【知识点】电容器常用公式: = /, 其中 C为电容 , 当电容器两极板距离变大时 C 变小 ,当电容器两极板插入电介质时 C 变大; Q 为电容器极板上所带的电量,当两极板之间无连接时, Q保持不变; U为电容器两极

3、板的电压,当电容器两极板与电源保持连 接时,两极板之间的电压保持不变。 = , 其中 E 为两极板间的电场强度 , d 表示两极板的距离。如果两极板间为真空(无电介质),则两极板间的电场 = 0 。电容器所储存的静电场能量为 = /2。 因此 , 当平行板电容器充电后去掉电源 ( 两极板无连接 ),由知识可知,极板上的电量(自由电荷) Q 不变, A 选项错误;在两极板间插入介质后,同步训练答案 第七章 静电场中的导体和电介质 许照锦 3 / 7 电容器电容 C 变大,因此两极板间的电势差 = /变小, B 选项错误;由知识点可知,d不变, U变小,故 E变小, C选项正确、 D选项错误。 7

4、. ( ) 一个大平行板电容器水平放置,两极板间的一半空间充有各向同性均匀电介质,另一半为空气,如图 4所示。当两极板带上恒定的等量异号电荷时,其正确的结果是 ( A) 极板左半边电荷面密度大 ( B) 左半边电介质内电场强度大 ( C) 极板右半边电荷面密度大 ( D) 左半边电介质内电场强度小 答案: A 分析: 由于导体是等势体,故左半边两极板间的电势差和右半边两极板间的电势差 相同,由公式 = 可知左 、 右两边的电场强度大小 相同 , 故 B、 D 选项错误 ; 由电位移公式 = = 可知极板左半边的电荷面密度 大 ( 因为左半边电容率大于右半边 ), 故 A正确 。 8. ( )

5、一个平行板电容器, 充电后断开电源, 使电容器两极板间距离变小,则两极板间的电势差 U12、电场强度的大小 E、电场能量 W将发生 ( A) U12减小, E减小, W减小 ( B) U12增大, E增大, W增大 ( C) U12增大, E不变, W增大 ( D) U12减小, E不变, W减小 答案: D 分析: 由选择题 6的知识点 可知 断开电源后两极板上的带电量 Q不变,距离变小后电容 C变大,故 电势差 12 = 减小 , A、 D 选项错误; 由选择题 6 的知识点可知两极板间的电场强度 E不变,故 B选项错误; 静电场 能量 = 12 2 减 小 , D选项正确。 9. ( )

6、 两 空气电容器 C1和 C2串联起来接上电源充电。充满电后将电源断开,再把一电介质板插入 C1中,如图 5所示,则 ( A) C1上电荷增加, C2上电荷减小 ( B) C1上电荷增加, C2上电荷增加 ( C) C1上电荷增加, C2上电荷增加 ( D) C1上电荷不变, C2上电荷不变 答案: D 分析: 由选择题 6 的知识点可知断开电源后 ,两电容器的 两极板上的带电量 Q 不变 。故D选项正确。 10. C1和 C2两空气电容器并联以后连接电源充电。在电源保持连接的情 况下,在 C1中插入一电介质板,如图 6所示,则 ( A) C1极板上电荷不变, C2极板上电荷减小 ( B) C

7、1极板上电荷不变, C2极板上电荷增大 ( C) C1极板上电荷增大, C2极板上电荷不变 同步训练答案 第七章 静电场中的导体和电介质 许照锦 4 / 7 ( D) C1极板上电荷减小, C2极板上电荷不变 答案: C 分析: 由选择题 6的知识点可知电源始终连接的情况下,两并联电容器的两极板间的电压U保持不变,电容器 C1插入电介质后,电容变大,故极板上电荷增加;电容器 C2电容保持不变,故极板上的电荷保持不变 。 因此 C选项正确。 11. 有两只电容器, 1 = 8 F, 2 = 2 F,分别把它们充电到 2000 V,然后将它们反接(如图 7所示),此时 1两极板间的电势差为 ( A

8、) 600 V ( B) 200 V ( C) 0 V ( D) 1200 V 答案: D 分析: 由 = /可得两电容器极板上储存的电量分别为 1 = 10、 2 = 20;当两电容器反接时,由电荷守恒可得反接后极板上所带的 总 电量为 = |1 2| = (1 2)0, 设反接后两电容器极板间的电势差为 U,则 1+2 = (1 2)0 = 1200 V。即选项D正确。 二、 填空题 1. ( ) 如图 8所示,两块很大的导体平板平行放置,面积都是 S,有一定厚度,带电荷分别为 Q1和 Q2。 如不计边缘效应,则 A、 B、 C、 D四个表面的电荷面密度分别为 =_、 =_、 =_、 =_

9、。 答案: (1 +2) 2 ; (1 2) 2 ; (2 1) 2 ; (1 +2) 2 分析: 由静电平衡知识(参考选择题 2)可知 A 表面左侧的电场强度为1 = 0 ; 由无限大平面板的电场和电场叠加原理 ( 参考 真空中的静电场选择题 1)可得 A 表面左侧的电场强度为 1 = 20 + 20 + 20 + 20 = (1 +2) 20 ;联立可得 0 = (1 +2) 20 = (1 +2) 2 。 由电荷守恒可得 = (1 )/,代入可得 = (1 2) 2 。 由静电平衡可得 = = (2 1) 2 , 由电荷守恒可得 = (1 +2) 2 。 2. 一金属球壳的内、外半径分别

10、为 R1和 R2,带电荷为 Q。在球心处 有一电荷为 q的点电荷,则球壳外表面上的电荷面密度 =_。 答案: (+) 422 分析: 参考选择题 1可知金属球壳达到静电平衡时内表面带 电量 , 外表面带 +电量 ;参考选择题 4知金属球壳外表面的电荷均匀的分布在外表面上(因为处处曲率相同),故表面上的电荷面密度为 = (+) 422 。 3. 如果地球表面附近的电场强度为 200 N/C。把地球看做半径为 6.4106 m的导体球,则同步训练答案 第七章 静电场中的导体和电介质 许照锦 5 / 7 地球表面的电荷 =_。( 1 40 = 9109 Nm2/C2) 答案: 9.1105 C 分析

11、: 参考选择题 2, 可得 = ( 42 )/0, 即 = 402 = 9.1105 C。 4. 如图 9所示,在静电场中有一立方形均匀导体,边长为 a。已知立方导体中心 O处的电势为 V0,则立方体顶点 A处的电势为 _。 答案 : V0 分析: 参考选择题 2,由导体是等势体可得 A处电势与 O处电势相等。 5. ( ) 分子的正负电荷中心重合的电介质叫做 _电介质。在外电场 作用下,分子的正负电荷中心发生相对位移,形成 _。 答案: 非极性; 电偶 极子 分析: 概念题,略 。 6. ( ) 在相对电容率为 的各向同性的电介质 中,电位移矢量 D与电场强度 E之间的关系是 _。 答案:

12、= 0 分析: 概念题 , 电位移矢量的定义 。 7. 一平行板电容器,充电后与电源保持连接,然后两极板间充满相对电容率为 的各向同性均匀介质,这时两极板上的电荷是原来的 _倍;电场强度是原来的倍 _;电场能量是原来的 _倍。 答案: ; 1; 分析: 参 考选择题 6 的知识点可知,电源始终保持连接,电容器两端电压 U 不变,插入相对电容率为 的电介质后,电容 C变为原来的 倍。由 = 可知极板上电荷是原来的 倍 ;由 = /可得电场强度不变 ; 由 = 2 可得电场能量为原来的 倍 。 8. ( ) 一平行板电容器,两板间充满各向同性均匀电介质,已知相对电容率为 。若极板上的自由电荷面密度

13、为 ,则介质中电位移的大小 =_,电场强度的大 小 =_。 答案: ; 0 分析: 由有介质的高斯定理可推得 = ; 由填空题 6可得 = 0 9. 一平行板电容器充电后切断电源,若使两极板间距离增加,则两极板间电势差将 _,电容将 _。(填增大或减小或不变) 答案: 增大;减小 分析: 由选择题 6的知识点可知切断电源后极板上所带电量不变,增加极板距离电容变小,故两极板间的电势差将增大。 三、 计算题 1. 图 10 为一半径为 a、带有正电荷 Q 的导体球。球外有一内半径为 b、外半径为 c、带电量为 q的同心导体球壳。设无限远处为电势零点,试求内球和球壳的电势。 同步训练答案 第七章 静

14、电场中的导体和电介质 许照锦 6 / 7 解: 类似于填空题 2,当导体球壳达到静电平衡后,导体球壳的内表面均匀带有 的电量,外表面均匀带有 + +电量。采用类似于选择题 3的方法可得内球和球壳的电势: 内球 = 40+ 40+ +40球 壳 = 40+ 40+ +40= +402. 一 空气 平行板 电容器 , 两 极板 面积 均为 S, 板间 距离 为 d( d远小于 极板 线度 ) , 在 两 极板间 平行 地 插入 一 面积 也是 S、 厚度 为 t( ) 的 金属 片 , 如 图 11 所示 。 试 求 : ( 1) 电容 C的 值 ; ( 2) 金属片 放在 两极板 间 的 位置

15、对 电容 值 有 无 影响 ? 解: ( 1) 本题 可 等效 于 两 平行 板 电容器 的 串联 , 设 左侧 极 板 间距 为 d1,右侧 为 d2, 则 由 串联 公式 及 平行板 电容 公式 可得 1 =11 +12 =10+20 = 0 =0 ( 2) 由 上式 可知 电容器 的 大小 和 d1或 d2无关 , 即 金属片 放在 两极板间的 位置 对 电容值 无 影响 。 3. 3 个 电 容器 如 图 12 所示 , 其中 1 = 10106 F, 2 = 5106 F, 3 = 4106 F,当 A、 B 间 电压 = 100 V 时 , 试 求 : ( 1) A、 B 之间 的

16、 电容 ; ( 2) 当 C3被 击穿 时 , 在 电容 C1上 的 电荷 和 电压 各 变为 多少 ? 解: ( 1) 由电容 的 串并联 公 式 可得 = (1 +2)31 +2 +3= 3.16106 F ( 2) C3被 击穿 以后 上 C1的 电压 为 = 100 V, 其 极板 上 所带 电荷 为 = 1 = 1103 C。 4. ( ) 一 平行板 电容器 , 其 极板 面积 为 S, 两 板 的 距离 为 d( ) , 中间 充 有 两种 各向 同性 的 均匀 电介质 , 其 界面 与 极板 平行 , 相对 电容率 分别 为 1和 2, 厚度 分别 为 d1和 d2,且 1 +

17、2 = , 如图 13所示 。 设 两 极板 上 所带 电荷 分别 为 +和 , 求 : ( 1) 电容器 的 电容 ; ( 2) 电容器 储存 的 能量 。 解: ( 1) 类似于 计算 题 2, 本题 的 电容 可 等效于 两个 电容器 的 串联 , 由 串联 公式 和 充 满 介质的 平行 板 电容器 公式 可得 1 =11 +12 =110 +220 =01 1 +2 2 ( 2) 由 静电场 能量 的 公式 可得 电容器 储存 的 能量 为 = 122 =220(11 +22) 同步训练答案 第七章 静电场中的导体和电介质 许照锦 7 / 7 重点: ( ) 次重点: ( ) 不要求: ( ) 往年考试中曾经出现过的题型: (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管理 > 管理学资料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