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三、四等水准测量施测方法1、一个测站上的观测顺序 (1)瞄准后视尺黑面,读取下丝、上丝读数;(2)瞄准后视尺红面,读取中丝读数;(3)瞄准前视尺黑面,读取下丝、上丝读数;(4)瞄准前视尺红面,令气泡重新准确符合,读取中丝读数。以上四等水准每站观测顺序简称为后(黑)后(红)前(黑)前(红)。对于三等水准测量,应按后(黑)前(黑)前(红)后(红)的顺序进行观测。 2、测站上的计算及校核 (1)视距部分 后距(1 )项(2)项100,记入第(9 )项; 前距(5 )项(6)项100,记入第(10)项; 后、前距差 d(9)项(10)项,记人第(11)项;后、前距差累积值d本站(11)+前站(12),
2、记入第(12)项。四等水准测量记录(2)高差部分 四等水准测量采用双面水准尺,因此应根据红、黑面读数进行下列校核计算: A、理论上讲,同一把水准尺的黑面读数十 K 值减去红面读数应为零。 即: 后视尺(3)项 +K(4 )项(13)项;前视尺(7)项 +K(8 )项(14)项;其中 K 为水准尺红、黑面起始读数的差值,系一常数值。在本例中 47 号尺的 K4.787 米;46 号尺的 K4.687 米。由于测量有误差,(13)项和(14)项往往不为零,但其不符值不得超过3 毫米(三等水准不得超过2 毫米)。 B、理论上讲,用黑面尺测得的高差与用红面尺测得的高差应相等。 (3)项( 7)项(15
3、)项(黑面尺高差); (4)项( 8)项(16)项(红面尺高差)。 因为两把尺的红面起始读数各为 4.787 米和 4.687 米,两者相差 0.1 米,所以理论上在(16 )项上加或减去 0.1 米之后与(15)项之差应为零,但由于测量有误差,往往不为零,其不符值不得超过5 毫米(三等水准不得超过3 毫米),并记入第(17)项。 (17)项(15)项(16)项0.1 米 表中第(17)项除了检查用黑、红面测得的高差是否合乎要求外,同时也用作检查计算是否有误,这是因为: (17)项(15)项(16)项0.1 米(13)项 (14 )项 当以上计算合格后,再按下式计算出高差中数: 高差中数(18)项 (15)项+(16)项0.1 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