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小学信息技术新课程标准.doc

上传人:精品资料 文档编号:8875896 上传时间:2019-07-15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9.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信息技术新课程标准.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小学信息技术新课程标准.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小学信息技术新课程标准.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小学信息技术新课程标准.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小学信息技术新课程标准.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标准一、课程任务和教学目标 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意识,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信息技术基本知识和技能,了解信息技术的发展及其应用对人类日常生活和科学技术的深刻影响通过信息技术课程使学生具有获取信息传输信息处理信息和应用信息的能力,教育学生正确认识和理解与信息技术相关的文化伦理和社会等问题,负责任地使用信息技术;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把信息技术作为支持终身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手段,为适应信息社会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打下必要的基础 信息技术课程的设臵要考虑学生心智发展水平和不同年龄阶段的知识经验和情感需求小学初中和高中阶段的教学内容安排要有各自明确的目标,要

2、体现出各阶段的侧重点,要注意培养学生利用信息技术对其他课程进行学习和探究的能力努力创造条件,积极利用信息技术开展各类学科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各学段的教学目标是: 小学阶段 1了解信息技术的应用环境及信息的一些表现形式 2建立对计算机的感性认识,了解信息技术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培养学生学习使用计算机的兴趣和意识 3能够通过与他人合作的方式学习和使用信息技术,学会使用与学生认识水平相符的多媒体资源进行学习 4初步学会使用网络获取信息与他人沟通;能够有意识地利用网络资源进行学习发展个人的爱好和兴趣 5知道应负责任地使用信息技术系统及软件,养成良好的计算机使用习惯和责任意识 6在条

3、件具备的情况下,初步了解计算机程序设计的一些简单知识 二、教学内容和课时安排 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教学内容目前要以计算机和网络技术为主(教学内容附后)教学内容分为基本模块和拓展模块(带*号),基本模块是对学生的基本要求,拓展模块是对学生的较高要求各区县可根据教学目标和当地的实际情况,在保证学生掌握基本模块内容的基础上,适当选取拓展模块的内容 课时安排: 小学阶段信息技术课程,不少于 68 学时,建议 102 学时; 上机课时不少于总学时的 70% 三、教学评价 教学评价必须以教学目标为依据,本着对发展学生个性和创造精神有利的原则进行。 教学评价要重视教学效果的及时反馈,评价的方式要灵活多样,要鼓

4、励学生创新,主要采取考查学生实际操作或评价学生作品的方式。 四、课程教学内容 小学 模块一 信息技术简介 (1)初步了解信息技术基本工具的作用:采集信息存储信息传输信息处理信息如录音机电话机传真机电视机磁盘光盘照相机雷达计算机等 (2)从外观上了解计算机的基本组成和作用 (3)比较熟练地掌握键盘和鼠标器的基本操作 (4)初步了解承载信息的几种媒体;了解计算机在学习生活中的应用 (5)了解与信息技术相关的文化道德和责任;培养使用计算机的良好习惯(5)了解与信息技术相关的文化道德和责任;培养使用计算机的良好习惯模块二操作系统简单介绍(1 )掌握操作系统的简单使用方法 (2)学会一种汉字输入方法 (

5、 3)学会文件和文件夹(目录)的基本操作 模块三 用计算机画画 (1)学会使用基本的绘图工具; (2 )学会绘制图形 (3 )学会给图形着色(4)学会编辑修饰图形 模块四 用计算机作文 (1)掌握一种文字处理软件的基本操作 (2)学会文章编辑排版和保存的基本方法 (3)学会插入图片艺术字(美术字)和表格 模块五网络的简单应用 (1)了解有关网络的基本常识 (2)学会使用浏览器浏览信息下载并保存有用信息 模块六用计算机制作多媒体作品 (1 )了解多媒体素材类型 (2)学会一种常用的多媒体制作工具制作编辑简单的多媒体作品 (3 )学会展示多媒体作品 模块七 LOGO 绘图 (1)学会用 LOGO

6、基本绘图命令绘制基本图形;添加颜色;并组成组合图形(2)学会用 LOGO 音乐命令演奏乐曲 (3)了解用控制命令操作机器人的方法(4 )了解 LOGO 简单编程 小学信息技术教师基本功大赛复习范围 一、教学理论部分 (信息技术学科教学问题) 1、信息技术教育的主要任务和目标是什么? 按照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试行)中指出,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主要任务是:2 条 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意识,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信息技术基本知识和技能,了解信息技术的发展及其应用对人类日常生活和科学技术的深刻影响。 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主要目标是: 通过信息技术课程使学生具有(4 个能力)获取信息、传输信息、

7、处理信息和应用信息的能力,教育学生正确认识和理解与信息技术相关的文化、伦理和社会等问题,负责任地使用信息技术;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把信息技术作为支持终身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手段,为适应信息社会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打下必要的基础。 2、在中小学信息技术指导纲要 中规定小学信息技术技术内容有几个模块?那些是必学部分?那些是选学部分? 带*号为选学模块 模块一 信息技术初步 (1) 了解信息技术基本工具的作用,如计算机、雷达、电视、电话等。 (2 ) 了解计算机各个部件的作用,掌握键盘和鼠标器的基本操作。 (3) 认识多媒体,了解计算机在其他学科学习中的一些应用。(4) 认识信息技术相关的文化、道德和

8、责任。 模块二 操作系统简单介绍 (1)汉字输入。 (2) 掌握操作系统的简单使用。 (3) 学会对文件和文件夹(目录)的基本操作。 模块三 用计算机画画 (1 ) 绘图工具的使用。 (2) 图形的制作。 (3 ) 图形的着色。 (4) 图形的修改、复制、组合等处理。 模块四 用计算机作文 (1) 文字处理的基本操作。 (2 ) 文章的编辑、排版和保存。 *模块五 网络的简单应用 (1) 学会用浏览器收集材料。 (2) 学会使用电子邮件。 *模块六 用计算机制作多媒体作品 (1) 多媒体作品的简单介绍。 ( 2) 多媒体作品的编辑。 (3 ) 多媒体作品的展示。 模块七 LOGO 绘图 (1)

9、学会用 LOGO 基本绘图命令绘制基本图形;添加颜色;并组成组合图形 (2)学会用 LOGO 音乐命令演奏乐曲 (3 )了解用控制命令操作机器人的方法 (4 )了解LOGO 简单编程 3、任务驱动教学中,设臵任务要考虑哪些因素? 答案要点: (1)任务设臵的趣味性原则:创设任务情境,激发学生求知欲望。 (2)任务设臵的适宜性原则:要突出学习者的主体性,任务的设臵要适宜学生的原有知识能力,增强成功感。 (3)任务实施过程中的互动性原则:注重自主学习和合作性学习,整体教学和个别化教学相结合,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合作学习的能力,创新精神和合任意识。 4、在信息技术教学,如何使用教材? 信息技术教学应

10、处理好下面两方面的情况: (1)克服在课堂教学中完全抛弃教材。教材仍然是学生自主阅读学习的基本文本,阅读教材应该成为学生的一种基本的学习习惯,也是学生随时可以进行的一种学习活动,我们不能也不应该放弃它。 (2)克服在课堂教学中照搬教材进行教学。信息技术教学中,教师要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应把教材作为一种主要的学习资源,但不是唯一的学习资源。结合学习环境、学习者的原有知识能力,拓展教材内容进行教学行为是教师的基本技能。 5、在信息技术学科教学中,要培养学生哪些方面的能力? (1)通过信息技术课程使学生具有获取信息、传输信息、处理信息和应用信息的能力。 (2)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合作学习的能力,把信息技术作为支持终身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手段,为适应信息社会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打下必要的基础。 6、在信息技术教学过程中,为何建立有效的学习共同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管理 > 管理学资料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