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附表:中国技术标准发展战略的实施步骤附表 1:中国技术标准发展战略的实施步骤第一阶段(20052010 年) 第二阶段(20112020 年)重点任务 具体措施重点任务 具体措施技术标准体制转型策略完善法律法规体系,营造转型环境和夯实基础,确立协会标准的合法地位。(1)进行广泛的宣传,树立正确的宣传导向。(2)开展强制性标准改革试点,开展联盟标准、协会标准的试点工作。(3)培育协会标准制定组织,建立协会标准制定组织资质认可管理制度。(4)修改和调整有关的法律法规体系。(5)对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的功能重新定位。(6)强化全国专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的委员构成的多元化,形成企业、协会、检测机构、科研机
2、构、消费者、政府部门等多元参与的格局。统一规范管理,完善运行机制,提高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的运行效率。(1)积极推动协会标准的发展。(2)明确国家标准由非政府机构管理的性质,同时强调国家标准的统一管理。国家标准只能由国务院授权的国家标准化管理机构制定和颁布,其他所有协会只能发布协会标准。(3)逐步取消对协会标准组织的认可管理。确立国家标准、协会标准和企业标准三层次技术标准体系。(4)逐步形成技术法规中引用标准的机制。形成市场主导、政府引导、行业自律、企业主体的标准化体制。技术标准和科技研发协调发展策略建立标准和科技的协调关系;搭建技术标准与科技研发相互协调的平台。(1)制修订相关法律法规,实现科
3、技政策与技术标准政策的协调。(2)建立科技部门与标准部门协调攻关的机制,政府支持的重大产业研发项目,标准化研究机构进行配套的标准可行性究、标准体系研究、标准测试研究和测试平台、标准效益预测等研究工作。政府支持的科研项目产生的科研成果,可形成标准草案的,通过标准立项后,直接进入征求意见阶段,加速科技成果向生产力的转化。(3)建立以标准需求为引导的支撑科研体系。(4)倡导成立企业联盟组织,支持其制定联盟标准。(5)培育科技中介组织,引导它们将科研成规范和提升标准与科技的协调关系;突出企业在科技研发与标准研制协调中的主体地位,强化科技与标准间的协调机制,(1)建立畅通的市场需求技术标准科技研发的信息
4、交流机制,完善以标准需求为引导的支撑科研体系。(2)完善从科研成果的试点示范,到成果的标准化,再到成果的推广一条龙服务体系。(3)加强公共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将标准信息和数据纳入国家的信息平台,实现标准数据的社会共享,为科技信息流动提供支持环境。(4)加强中介服务能力,中介组织通过科技成果的示范,形成标准,向社会推广科研成果。(5)标准部门、科技部门和产业界之间建立协调组织,理顺科研与标准之间的转化机制。(6)将技术标准纳入国家创新体系,实现资源整合和优化配置,使技术标准成为国家创新体系的果通过标准向企业和协会提供和推介。(6)建立“科研成果试点示范研制标准成果推广”的科研成果一条龙体系。(7)
5、开展公共科技与标准信息平台建设,将标准信息和数据纳入国家的信息平台,建立信息通报机制和资源共享机制。充分发挥市场对协调关系的主导作用,实现由人为协调向机制协调转变。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形成市场主体,标准,科技研发互动的局面。国际标准竞争策略推动“有效采用”,同时还要做好“实质参与”。(1)确立有效采用国际、国外标准的原则,制定参与国际标准化活动管理办法,为实质参与国际标准化活动做好相应的准备。(2)开展国际标准的分析研究工作。(3)推动企业参与有效采用国际标准的工作。(4)实质参与国际标准化活动。(5)在国家科技专项中设立国际标准研究项目,从中筛选有实力的项目,组织进行国际标准提案。继续实施“有
6、效采用”措施;推动在国际标准化活动方面的“实质参与、重点突破”。(1)确定实质参与的重点领域,支持和推动我国产业界中的大型企业成为国际标准化活动实质参与的主体。(2)重点支持外贸企业、外向型产业成为实质参与国际标准化活动的主体。鼓励以企业为承办方承担国际标准化组织的会议。(3)支持有实力的企业有重点地参与论坛标准、区域联盟标准和合作体标准的制定,参与国际标准论坛活动。(4)实施重点突破策略。组织推动在国际标准化组织中承担关键的工作,支持和争取承担国际标准化组织的工作组(WG)召集人、SC 秘书处和担任 ISO、IEC 的领导职务。(5)与有关国家建立标准化战略伙伴关系,为中国标准国际突破创造条
7、件。(6)在我国科技有相对优势以及局部可跨越的领域,科技水平达到、超过世界先进水平,在标准研制与科技研发充分协调的基础上,组织实现以我国标准为基础制定国际标准的突破。(7)确定重点突破的领域。附表 1 续: 重要产业的差异化策略的实施第一阶段(20052010 年) 第二阶段(20112020 年)阶段目标 相关策略 具体措施 阶段目标 相关策略 具体措施矿产主要是通过“立规矩”1、“追随者”: 1.修改和完善矿产资源开采的三率标准、开采复垦标准、主要是实现资源良“合作者” 1大幅度提高低品味和多元素复合矿产资源的合理利用水平,促使单资源业,保障能源安全,保护生态环境,提高生产效率和节能水平。
8、通过参标、采标,完善能源安全标准,建立能源节约标准。2、“防御型合作者”:在吸收利用国际标准同时进行有针对性的“补标”,调整矿产品进出口政策,保证国家经济安全和产业安全。资源回收和综合利用标准,从严制定有关环保标准和节能降耗标准,鼓励新工艺和新技术的推广应用,将标准体系的建设与市场准入退出机制的完善结合起来。2逐步废止不适宜的地方性标准,推行国家标准和行业协会标准。3加强进出口矿产品的标准制定工作,限制国内紧缺大宗资源产品和初级产品出口。4. 加强地质勘查的标准制定工作。性储备和安全供给,保障国家经济、环境、国防安全和可持续发展。主要是在全球能源生产与消费格局中,建立战略合作关系,在能源替代、
9、新能源、可再生能源领域参与国际标准的制定。位资源利用率达到国际标准水平。2. 依靠科技进步,合理制定标准,使我国具有出口优势的钨、锡、钼、稀土、萤石、石墨、重晶石、滑石、菱镁矿、芒硝、煤炭等产品的技术标准,成为广泛意义上的国际标准。3. 将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领域标准纳入整个能源标准体系,对有关标准的制定和研究工作给予多渠道的支持,积极参与国际标准的制定。农林牧渔业主要是通过“立规矩”,保障食品安全,提高种植和生产技术,加强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1、“追随者”:主要是在食品安全方面向国际标准靠拢。2、“防御型合作者”主要是加强在主导产品、特色产品方面的标准统一、修订工作,降低在国际贸易中的风险和损
10、失。1.在标准制定中,首先突出“质量安全”、“无公害 ”的特点。2. 扩大现有农产品标准的覆盖范围,使涉及食品安全的标准涵盖所有农产品种类,避免一些农产品出现标准空白。3提高农产品标准的普适性。必要时,根据不同的气候、地理条件,制定区域标准,取消地方标准,打破地方行政壁垒。主要是建立现代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支撑体系,形成“中国特色”,“立脊梁”。1、“合作者”建立中国特色的现代农业经济、技术、生态协调发展的标准体系。2、“领导者”主要是在体现优质、营养特征的标准上,利用我国农产品逐渐形成的国际竞争优势,主导有关国际标准的制定。1促进农业种质、栽培、机械、信息等方面技术标准的相互配合和动态调整。2.
11、 出口型农产品的技术标准特别是安全标准达到甚至领先国际市场同类农产品的标准。在药材等具有资源优势的领域主导国际标准的制定。2完善农产品进口标准,提高在国际农产品市场的谈判能力。 3. 制定和完善转基因产品标准,参与国际标准的制定。原材料业主要是通过“立规矩”,提高技术水平,大幅度降低能耗,缓解采掘业的负担1、“追随者”按国际标准,从严建立生产、技术、环保标准体系。2、“防御型合1.提高高耗能行业和产品的技术标准。2参照国际标准,制定市场准入的环保标准。3完善原材料回收、再生和综合利用标准,与国际标准主要是“立脊梁”,保证生产与资源的协调,推广新技术、新材料,适应新型1、“合作者”主要是在进口替
12、代、新材料研制方面,制定有针对性的标准体系。1.促进高附加值的品种钢、化学合成材料、金属板材的技术开发,建立有利于进口替代的国家标准。2.促进在稀土等我国具有资源优势的领域,主导新材料、新加工工艺的国际标准制定。和环境资源的持续紧张。作者”主要是通过“采标”、“补标”,加强进出口原材料标准的研究和制定工作,优化进出口产品结构。接轨。4加强行业协会与国家标准组织的交流和沟通,借鉴其它国家的“补标” 策略,利用我国市场规模优势,调整进出口原材料标准。 工业化的要求。2、“领导者”主要是加强新材料的研制,在具有资源优势的领域,主导国际标准的制定。制造业主要是通过“立规矩”,保护新兴的民族工业,提高具
13、有比较优势的行业的竞争力。“追随者”:追踪、接轨国际标准和世界先进标准,减少贸易纠纷及损失。1、行业协会跟踪国外标准动态,不断调整我国的产品质量指标,用他人的技术和措施武装自己。2、在国际谈判中,用好用足“例外条款”,保证新兴民族工业的国内市场。提高制造业总体的资源转化、技术更新和自主开发能力,通过“立脊梁”,改变“世界工厂”的局面,进一步提高国际竞争力。“合作者”在纺织、家电、医药、造纸等具有比较优势和发展潜力的行业,积极参与国际标准的制定工作。1、在具有民族特色的传统行业,推动企业之间共同研发共担风险,建立一定规模的战略联盟,同时避免价格垄断;2、加强这些领域的科技成果转化工作,同时简化专
14、利许可程序,从而加速标准化制定进程。服务业主要是通过“立规矩”,提高服务质量。“追随者”主要是参照国际标准,提高金融、运输、通讯、物流等领域的现代技术装备和管理水平,提高餐饮、零售贸易等传统行业的服务质量和劳动生产率。1、政府大力倡导和宣传“以人为本”的思想,带动服务理念的转变和对标准认识的深化。2、行业协会对现有的标准种类和项目进行查漏补缺,保证标准体系的完整性。促进服务业结构与社会经济发展需求相适应,商业服务与公共服务发展相平衡。“追随者”根据发达国家标准,健全我国服务业标准体系。1、加快市场化和对外开放进程,引入竞争机制,提高国内企业对国际标准的应对能力。2、结合我国实际情况将国际标准本
15、土化,提高生产型服务的水平和比重,建立健全公共服务的标准体系。信息技术产业主要是通过领先技术及产品的专利化、标准化,推动产业技术创新,“进攻型合作者”主要是跟踪国际标准的动态和趋势,加强重点技术和产1、增加对技术研发的投入和支持力度;2、在技术转化的基础上,通过积极的国际谈判,争取在标准化领域的国家利益。主要是实现信息业与各产业的对接,在国内市场占据主导地位,“领导者”主要是利用国内市场规模优势,占据本领域标准的主动权。超越国际1、用广阔的国内市场吸引强有力的国际合作伙伴,在信息产业最前沿的领域并肩开发核心技术,在国际社会争取共同利益。2、通过信贷政策或者直接的资金支持等鼓励和扶持上下游企业之间或提高市场竞争力,并为整个民族产业的发展“立标杆”。品的专利工作,参与国际标准的研究和制定,利用多方力量争取更多的主动权。在国外市场取得较大的份额,真正树立信息社会的“脊梁”。标准,成为更多高技术领域先进标准的研究、制定和领跑者。者竞争企业之间建立联盟,共同争取国际标准制定中的主动权以及国际市场中的份额。3、行业协会做好企业之间的协调和沟通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