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分享赚钱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18

类型咏怀古迹_其三.ppt

  • 上传人:kpmy5893
  • 文档编号:8873057
  • 上传时间:2019-07-15
  • 格式:PPT
  • 页数:18
  • 大小:1.13MB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关 键  词:
    咏怀古迹_其三.ppt
    资源描述:

    1、,杜甫,咏怀古迹五首(其三),咏怀古迹是一组结构严密的七言律诗,共五首,每首各咏一古迹,依次是庾信故居、宋玉故居、昭君村、先主庙、武侯庙,都是借古迹抒发诗人的身世之感。,咏怀古迹(其三),群山万壑赴荆门, 生长明妃尚有村。 一去紫台连朔漠, 独留青冢向黄昏。 画图省识春风面, 环珮空归夜月魂。 千载琵琶作胡语, 分明怨恨曲中论。,在这首诗当中,你读出了昭君怎样的心事?,怨恨,诗眼:“怨恨”: 远嫁异邦,远葬他乡,月魂空归, 思念故乡的幽怨。对画师的无耻行为及汉元帝的 昏庸糊涂的怨恨。,“怨恨”两字点明全篇主旨。千百年来,琵琶所演奏的总是从匈奴传来的撩人愁思的胡乐,正是昭君在诉说着她的怨恨!这两

    2、句从侧面烘托昭君的形象,既有对她的赞扬,又有对她的同情。读到这里,我们的耳边好像又响起了那深沉、幽怨的琵琶声!,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这首诗写的是昭君的怨恨,但首联一开始并没有写她的怨恨,写的是什么?,“群山万壑赴荆门”,写的是昭君村的地点和那里的景色。山是群山起伏,连绵不绝;水是万壑争流,奔腾不息,直赴荆门山。其中的“赴”字用了拟人的手法,把迤逦不绝的千山万壑写活了,既有飞动之势,又有变幻之姿。,“生长明妃尚有村” 1.咏江山之奇绝引出咏佳人之奇美。 2.借高山大川的雄伟气象来烘托昭君 的奇伟形象。,发端突兀,是七律中第一等起句,谓山水逶迤,钟灵毓秀,始产一明妃。说得窈窕红颜,惊

    3、天动地。清 吴瞻泰,佳句鉴赏,“一去”对“独留”,“一”与“独”同义互文,将昭君生前的寥落、死后的孤寂,写得入骨三分。可见,昭君是多么孤独!“紫台”对“青冢”,一个富丽繁华,一个荒凉冷落,对比多么悬殊!“连”对“向”, “连”字写出塞万里之景,“向”字写思汉之心,笔下有神。 “朔漠”对“黄昏”,“朔漠”即北方的大漠,“黄昏”一般指时间,而在这里似乎更主要指空间,即和无边的大漠连在一起的,笼罩四野的黄昏的天幕,何等的空旷凄清!,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上句写她生前的不幸与孤苦,下句写她死后的凄凉与冷落,一句话写尽了昭君一生的悲剧。,“环珮空归夜月魂”中的“空”如何理解?,从字面上看,作

    4、者认为,既然葬于塞外,不能归汉,昭君的魂灵归来也是徒然的。深入一想,昭君虽骨留青冢,但魂灵早已在月明之夜回到生她养她的故乡,可见其怀念故土之心是多么强烈啊!一个“空”字,将诗人的悲愤之情、伤悼之意传达得淋漓尽致。,诗人咏叹王昭君其人其事,寄寓了自身怎样的情感?,背景:唐玄宗天宝五年,作者西入长安,羁留十年,才做了个看管兵甲器杖的小官。安史之乱爆发后,他前往灵武投奔唐肃宗,任左拾遗。作者因上疏救宰相房琯触怒唐肃宗而受排挤,被贬为华州司功。,昭君 诗人 绝代佳人,入宫见妒 才华横溢,入朝见妒 画图省识,远离汉宫 不分忠佞,无辜遭贬 身死异国,环珮空归 漂泊西南,有家难归 (千载之怨) (深沉怨恨)

    5、,前人评此诗时说杜甫是 “悲昭君以自悲也”,所以作者在咏叹王昭君不幸的同时也在感慨自己的不幸,在表达王昭君千载之怨的同时也在暗中表达自己的深沉怨恨。,只叙明妃,始终无一语涉议论,而意无不包。后来诸家,总不能及。清李子德,小结:诗歌的主旨虽写的是昭君的“怨恨”,但一开始并未直接写,而是从咏江山之奇绝引出咏佳人之奇美,接着写昭君的悲剧及其根源,为点明“怨恨”做铺垫,最后才明确点出昭君之怨,将感情推向高潮。,诗人漂泊异地,远离故乡,处境和昭君相似,寄寓思乡之情,也借昭君遗恨绝域,曲折表达自己失遇无路,才不得用的感慨。,两首诗所表达的情感有何不同?,一身归朔漠,数代靖兵戎。若以功名论,几与卫霍同。,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画图省识春风面,环珮空归夜月魂。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赞扬 和亲功绩,怨恨,比较鉴赏,总结:怀古(含咏史)诗词是诗人在阅读史书或游览古迹时,有感于历史人物或事件的是非,引发出对时局或自己身世的共鸣,或借古以喻今,或借古以讽今之作。,

    提示  道客多多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咏怀古迹_其三.ppt
    链接地址:https://www.docduoduo.com/p-8873057.html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道客多多用户QQ群:832276834  微博官方号:道客多多官方   知乎号:道客多多

    Copyright© 2025 道客多多 docduoduo.com 网站版权所有世界地图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46453号    营业执照商标

    1.png 2.png 3.png 4.png 5.png 6.png 7.png 8.png 9.png 10.png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