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标定位,应掌握的基础知识(1)通过实例说明导致土壤侵蚀,土地荒漠化等生态的人为因素及其后果 (2)掌握导致全球气候变暖,臭氧层的破坏,生物多样性减少等全球性环境问题的人为因素及其严重后果。 (3)实例体会人类工程活动诱发的自然灾害及其危害,应掌握的技能 (1 ) 培养学生解读地理图表和地理数据的技能。 (2)培养学生收集整理信息的能力和科学研究问题的能力,主干知识结构,一 、生态破坏与自然灾害,生态破坏的表现,土壤侵蚀,土地荒漠化,二、环境污染与自然灾害,环境污染的原因,全球变暖,臭氧层破坏,生物多样性减少,三、工程活动与自然灾害,第三节 人类活动与自然灾害,第一章 自然灾害概述,案例:从砍树人到种树人,建国之初,作为一名伐木工人,马永顺创造了国内手工伐木的最高记录,被授予全国特等劳动模范,并多次受到毛泽东主席、周恩来总理的亲切接见。他当了34年伐木工人,共砍伐树木36000棵。1982年他退休后,由于长期读报学习,他的生态意识不断加强。他有感于森林资源过度采伐,水土流失日益严重,下决心向大山“还帐”。在16年时间里,他带领全家共计种树46500棵。85岁的马永顺在2000年6月获得了联合国环境规划署颁发的全球生态建设500佳的殊荣,他的事迹在全国各地普为传颂。马永顺由砍树人变成了种树人,这说明了什么?,一、生态破坏与自然灾害,龙的对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