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流行病学试题题库.doc

上传人:精品资料 文档编号:8866010 上传时间:2019-07-14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63.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流行病学试题题库.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流行病学试题题库.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流行病学试题题库.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流行病学试题题库.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流行病学试题题库.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1、病例对照研究是根据 是否患病 分组,而队列研究是根据 是否暴露 分组。2、流行病学中的“暴露”是指曾经接触过某个因素或处于某种状态,或具备某种特征。3、匹配的目的是为了 提高研究效率,控制混杂因素 ,个体匹配一般不超过 4 。4、现况调查所用的指标主要是 患病率 。5、影响预测值的因素有 灵敏度 、 特异度 、 患病率 。6、RR 值是指暴露组的发病危险性是非暴露组的多少倍。7、实验流行病学与队列研究的共同点是 前瞻性研究,设立对照,验证假设 。8、评价预防措施效果的主要指标有 保护率 和 效果指数。9、移民流行病学可以探索疾病发生与 遗传 和 环境 的关系谁大的一种研究方法。10、在描述

2、性研究中,一般无须特设 对照 ,其研究资料的主要分析指标是患病率。11、流行病学所说的偏倚一般可归纳为:信息偏倚、 选择偏倚 、混杂偏倚 。12、疾病的人群分布中最重要的因素年龄,几乎各种疾病的发病率或死亡率都与此变量有关。13、病例对照研究选择病例时较理想的病例类型是 新发病例 。14、病例对照研究资料分析进行病例组与对照组均衡性检验的目的是减少混杂因素 。15、进行推断性统计所计算的 RR 值远小于 1,表明暴露与疾病之间呈 负相关 。16、疾病发生的基本条件是 病因 、 宿主 和 环境 。17、抽样调查的样本大小主要取决于两个因素:现患率 和 精确度 。18、时点患病率中的“时点”一词,

3、在理论上时 无长度 。但实际上在现场调查时要尽可能的缩短调查期限,一般不超过 一个月 ,仍认为是时点患病率。19、目前,用于流行病学进行数据统计分析的软件种类繁多,请列出三种权威的应用较多的软件 SAS 、 SPSS 、 STATA 。20、描述疾病分布,其资料来源分为 普查 、 抽样调查 .名词解释答案1、危险行为:指一种已经证明会增加人们患某种疾病的易感性或有损健康的行为。2、续发率:指在某些传染病最短潜伏期到最长潜伏期之间,易感接触者中发病的人数占所有易感接触者总数的百分比。3、流行:是疾病流行强度的一种表达方式,指某病在某地区显著超过该病历年散发水平。4、大流行:当疾病发病率水平超过该

4、地一定历史条件下的流行水平且跨越国界、州界时。5、爆发:指在一个局部地区或集体单位中,短时间内突然有很多相同的病人出现,这些人多有相同的传染源或传播途径。6、虚假关联:可以看作是人为的、偶然的、假二次的或由于几率、偏倚或未能控制其他变量而引起的所有非因果关联。(该名词现已罕用。)7、生态趋势研究:指连续观察不同人群中某疾病或健康状态的发生率或死亡率,了解其变动趋势。8、生态学研究:比较不同人群中某疾病或健康状态,他们的发病率或死亡率的差别,以了解某疾病或健康状态在不同人群中分布有无异同点,从而探索该现象产生的原因,找出值得进一步深入分析的线索。9、归因危险度百分比:又称病因分值,指暴露人群中归

5、因于暴露的发病或死亡占全部病因的百分比。10、预调查:为评价开展大规模研究设计的可行性,预先在一小范围内用所设计的方法和步骤进行试验的一种调查研究。11、一级预防:又称病因预防,是在疾病尚未发生时针对病因采取的措施,也是预防、控制和消灭疾病的根本措施。12、人群免疫性:免疫人口占全部人口的比例衡量,人群中有免疫力的人数多,则人群免疫性性高,反之则低;一般情况下,人群免疫性是以人群免疫人口占全部人口百分比表示。13、遗传流行病学:研究与遗传有关的疾病在人群中的分布、病因、以及制定预防和控制对策的科学。他着重研究疾病发生中遗传因素与环境因素所起的作用、作用的后果和控制的方法。14、移民流行病学:它

6、通过观察疾病在移民、移民国当地居民和移民原居地人群三者地发病率、死亡率的差异,并从其差异中探讨病因线索,区分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作用的大小。15、差异法:逻辑推理的一种方法,在流行病学的病因学研究中,可用差异法帮助建立病因假设。如果在不同的条件下某病的发生率有差异,那么这不同的条件很可能是危险因素。16、阳性预测值:指在筛检中,试验阳性中患该病的可能性。试验特异度高,则阳性预测值也高。17、个体匹配:找出在匹配变量方面与每一个研究对象相似的个体进行比较,从而限制研究因素以外的某一种或某些因素干扰研究结果的一种手段,使研究组和对照组在外部因素方面具有可比性的方法。18、入院率偏倚:是指利用医院就诊

7、或住院病人作为研究对象时,由于入院率的不同而导致的偏差。19、病因分值:当结局、暴露因素和人群一定时,暴露组归因危险分值是指在暴露人群中如果暴露因素去处后暴露人群中发病率减少的比例。20、依从性:指研究对象能够遵守研究设计所规定的要求。21、预调查:为评价开展大规模研究设计的可行性,预先在一小范围内用所设计的方法和步骤进行试验的一种调查方法。22、固定人群:指每年出生人数和死亡人数总是相等,人口总数长期保持不变。23、结局变量:指研究者出现了预期的结局。24、发病密度:在研究的过程中,当研究对象较多,观察时间长,很难做到人口的稳定,如对象进入观察的时间可能先后不一;在观察截止前,可能由于失访、

8、退出而造成每个对象被观察的时间不一样,此时我们可以用人时为单位来计算发病率称之为发病密度。25、整群抽样:将总体按某种与研究指标无关的特征分为 K 个群组,每个群包括若干个观察单位,然后在随机抽取 k 个群,将抽取的各个群的全部观察单位组成样本。26、暴露:研究对象曾经接触过某些因素,或具备某些特征,或处于某种状态。27、奈曼偏倚:若调查对象选自现患病例,可能得到更多的信息,但其中很多信息可能只与存活有关,而未必与该病的发病有关,从而引起某些因素的病因作用。27、匹配过头:不必要的项目列入匹配,企图使病例与对照尽量一致,就可能徒然丢失信息,增加工作难度,结果反而降低了研究效率。29、发病率:表

9、示在一定期间内,一定人群中某病新发生的病例出现的频率。可用于病因学的探讨和防治措施的评价。30、患病率:也称现患率或流行率,是指某特定时间内一定人群中某病新旧病例所占比例。通常用来反映病程较长的慢性病的流行情况及其对人群健康的影响程度。31、感染率:是指在某个时间内能检查的整个人群样本中,某病现有感染者人数所占的比例。评价人群健康状况常用的指标。32、死亡率:表示在一定期间内,一定人群中,死于某病(或死于所有原因)的频率。是用于衡量某一时期,一个地区人群死亡危险性大小的一个常用指标。33、病死率:是表示一定时期内,患某病的全部病人中因该病死亡者的比例。反映疾病的严重程度34、筛检:是运用快速、

10、简便的试验、检查或其他方法,将健康人群中那些可能有病或缺陷、但表面健康的个体,同那些可能无病者鉴别开来。它是从健康人群中早期发现可疑病人的一种措施,不是对疾病做出诊断。35、病因:是指那些能使人群发病概率升高的因素,就可认为是病因,其中某个或多个因素不存在时,人群疾病频率就会下降。36、混杂偏倚:是指暴露因素与疾病发生的相关(关联)程度受到其他因素的歪曲或干扰。简答题答案1、答:流行病学是研究人群中疾病与健康状况分布及其影响因素,并研究防制疾病及促进 健康的策略和措施的科学。研究对象可分为三个层次:疾病、伤害和健康。任务分为三个阶段:揭示现象、找出原因和提供措施。三种基本方法:观察法、实验法和

11、数理法。2、答:(1)疾病预防和健康促进(2)疾病的监测(3)疾病病因和危险因素的研究(4)疾病的自然史(5)疾病防治的效果评价3、答:(1)群体的特征(2)对比的特征(3)概率论和数理统计学的特征(4)社会心理的特征(5)预防为主的特征(6)发展的特征4、答:病因是指那些能使人群发病概率升高的因素,就可认为是病因,其中某个或多个因素不存在时,人群疾病频率就会下降。病因因果推断标准(1)关联的时间顺序(2)关联的强度 OR(病例对照研究),RR(队列研究);剂量反应关系;生态学相关(3)关联的可重复性(4)关联的合理性(5)研究的因果论证强度5、答:移民流行病学是对移民人群的疾病分布进行研究,

12、以探讨病因。通过观察疾病在移民、移民移入国当地居民及原居地人群间的发病率、死亡率的差异,从其差异中探讨病因线索,区分遗传因素或环境因素作用的大小。移民流行病学研究应遵循下列原则:1. 若环境因素是引起发病率、死亡率差别的主要原因,则移民中该病的发病率及死亡率与其原居地人群的发病率或死亡率不同,而与移居地当地居民人群的发病率及死亡率接近。2. 若遗传因素是对发病率及死亡率起主要作用的因素,则移民的发病率及死亡率不同于移居地人群,而与其原居地人群相同。6、答:现况调查的目的(1)掌握目标群体中疾病或健康状况的分布(2)提供疾病病因研究的线索(3)确定高危人群(4)评价疾病监测、预防接种等防治措施的

13、效果现况调查的类型(1)普查即全面调查,是指在特定时点或时期、特定范围内的全部人群(总体)均为研究对象的调查。(2)抽样调查,是相对于普查的一种比较常用的现况研究方法,对特定时点、特定范围内人群的一个代表性样本进行调查,以样本的统计量来估计总体参数所在范围,即通过对样本中的研究对象的调查研究,来推论其所在总体的情况。7、答:病例对照研究的基本原理是以确诊的患有某特定疾病的病人作为病例,以不患有该病但具有可比性的个体作为对照,通过询问、实验室检查或复查病史,搜集研究对象既往各种可能的危险因素的暴露史,测量并比较病例组与对照组中各因素的暴露比例,经统计学检验,若两组差别有意义,则可认为因素与疾病之

14、间存在着统计学上的关联。8、答:优点:(1)特别适用于罕见病的研究,有时往往是罕见病病因研究的唯一选择,因为病例对照研究不需要太多的研究对象,此时队列研究常常不实际。(2)相对更省力、省钱、省时间,并且较易于组织实施。(3)该方法不仅应用于病因的探讨,而且广泛应用于许多方面,例如疫苗免疫学效果的考核及暴发调查等。(4)可以同时研究多个因素与某种疾病的联系,特别适合于探索性病因研究。(5)对研究对象多无损害。局限性:(1 )不适于研究人群中暴露比例很低的因素,因为需要很大的样本量。(2)选择研究对象时,难以避免选择偏倚。(3)信息的真实性难以保证,暴露与疾病的时间先后常难以判断。因此论证因果关系

15、的能力没有队列研究强。(4)获取既往信息时,难以避免回忆偏倚。(5)不能测定暴露组和非暴露组疾病的率。9、匹配(matching )或称配比,即要求对照在某些因素或特征上与病例保持一致,目的是对两组进行比较时排除匹配因素的干扰。匹配的种类(1 )频数匹配( 2)个体匹配匹配的目的(1 )提高研究效率( 2)控制混杂因素的作用10、答:队列研究是将人群按是否暴露于某可疑因素及其暴露程度分为不同的亚组,追踪其各自的结局,比较不同亚组之间结局频率的差异,从而判定暴露因子与结局之间有无因果关联及关联大小的一种观察性研究(observational study)方法。这里观察的结局主要是与暴露因子可能有

16、关的结局。11、答:优点:(1) 由于研究对象暴露资料的收集在结局发生之前,并且都是由研究者亲自观察得到的,所以资料可靠,一般不存在回忆偏倚。(2)可以直接获得暴露组和对照组人群的发病率或死亡率,可直接计算出 RR和 AR 等反映疾病危险关联的指标,可以充分而直接地分析暴露的病因作用。(3) 由于病因发生在前,疾病发生在后,因果现象发生的时间顺序上合理,加之偏倚较少,又可直接计算各项测量疾病危险关联的指标,故其检验病因假说的能力较强,一般可证实病因联系。(4)有助于了解人群疾病的自然史。有时还可能获得多种预期以外的疾病的结局资料,分析一因与多种疾病的关系。(5) 样本量大,结果比较稳定。局限性

17、:(1)不适于发病率很低的疾病的病因研究,因为在这种情况下需要的研究对象数量太大,一般难以达到。(2)由于随访时间较长,对象不易保持依从性,容易产生各种各样的失访偏倚。同时由于时间跨度太长,研究对象容易在研究过程中改变他们的态度。(3)研究耗费的人力、物力、财力和时间较多,其组织与后勤工作亦相当艰巨。(4)由于消耗太大,故对研究设计的要求更严密。在随访过程中,未知变量引入人群,或人群中已知变量的变化等,都可使结局受到影响,使资料的收集和分析复杂化。12、答:RR 与 AR 都是表示关联强度的重要指标。RR 说明暴露者与非暴露者比较相应疾病危险增加的倍数;AR 则是指暴露人群与非暴露人群比较,所

18、增加的疾病发生数量,如果暴露因素消除,就可减少这个数量的疾病发生。RR 具有病因学的意义,AR 更具有疾病预防和公共卫生学上的意义。13、答:实验流行病学研究具有以下基本特点:(1)属于前瞻性研究(2)随机分组(3)具有均衡可比的对照组(4)有干预措施14、答:优点(1)在研究中随机分组,平行比较,因此能够较好地控制研究中的偏倚和混杂。(2)为前瞻性研究,研究因素事先设计,结局变量和测量方法事先规定,研究中能观察到干预前、干预过程和效应发生的全过程,因果论证强度高。(3)有助于了解疾病的自然史,并且可以获得一种干预与多种结局的关系。缺点(1)实验性研究要求研究对象有很好的依从性,但实际工作中有

19、时很难做到。(2) 受干预措施适用范围的约束,所选择的研究对象代表性不够,以致会不同程度的影响实验结果推论到总体。(3)观察时间长、现场范围广的研究容易失访。(4)费用常较观察性研究高。(5)因为研究因素是研究者为了实现研究目的而施加于研究对象,故容易涉及伦理道德问题。15、答:是运用快速、简便的试验、检查或其他方法,将健康人群中那些可能有病或缺陷、但表面健康的个体,同那些可能无病者鉴别开来。它是从健康人群中早期发现可疑病人的一种措施,不是对疾病做出诊断。原则(1)社会学方面 所筛检疾病或状态应是该地区现阶段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对筛检阳性者能实行有效的追踪和干预,有比较高的成本-效益比,所用筛

20、检技术易于被群众接受。(2) 科学方面 对所筛检疾病或状态的自然史有比较清楚的了解;所筛检疾病或状态应有可识别的早期临床症状或体征,且有足够长的领先时间实施筛检;对所筛检疾病或状态的预防效果及其副作用有清楚的认识;所筛检的疾病或状态有比较高的流行率。(3)伦理学方面 在筛检开始前已确认筛检可以改变疾病的自然史;对筛检阳性者,有相应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或者有可行的预防措施。16、答:评价指标(1)真实性灵敏度与假阴性率;特异度与假阳性率;正确指数;似然比(2)可靠性标准差和变异系数;符合率与 Kappa 值(3)预测值阳性预测值与阴性预测值17、答:选择偏倚控制的方法主要是严密掌握对象选取的各个环

21、节,注意选取对象的代表性,避免有问题的选取方式,严格掌握对象的纳入与排除标准,以及增加应答和减少失访等。信息偏倚控制方法主要是应尽可能采用盲法收集资料,尽量采用客观指标或记录,以及利用其他来源的信息加以核查。另外,研究者们正在越来越多地使用生物学标记物,以测量易感性、内暴露(实际进入体内)剂量或生物学效应(剂量)等。混杂偏倚控制方法主要是混杂偏倚在设计阶段可以通过配比、随机化分配或限制进入(选择混杂因素的某个层的对象)等方法来控制。混杂偏倚在统计分析阶段可采用标准化率分析、分层分析和多变量分析等来控制。18、答:将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通过比较两组之间的差异,经过条件下检验,得出病例与疾

22、病之间的关联。在流行病学研究中自始至终贯串着对比的思想,对比使流行病学研究方法的核心。只有通过对比调查、分析,才能发现疾病发生的原因和线索。19、答:统计学相关是指暴露和疾病的关联,排除了偶然性的干扰。而因果关联,即流行病学关联,的还要排除偏倚的干扰,并且,暴露与疾病间存在着时间上的先后顺序。20、答:(1)核实诊断,( 2)全面考察疫情,计算各种罹患率,( 3)形成关于爆发原因的假设并检验假设,(4)深入细致工作,讲究工作方法,及早消除有关人员的顾虑(5)注意边调查、边扑灭疫情的综合措施,以免贻误时机。21、答:病因在当地常年流行或因预防接种的结果使人群完成一定的免疫水平、有些以隐形感染为主的疾病、还有传播机制不容易实现的一些传染病和某些长潜伏期的传染病。22、答:(1) 能使患病率升高的因素包括: 病程延长; 未治愈者的寿命延长; 发病率增高; 病例迁入; 健康者迁出; 易感者迁入; 诊断水平提高; 报告率提高。(2) 使患病率降低的因素包括: 病程缩短; 病死率高; 发病率下降; 健康者迁入; 病例迁出; 治愈率提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管理 > 管理学资料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