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水污染控制工程课程设计1目 录1 设计总论 31.1.设计题目: 31.2 设计任务及要求 31.2.1 污水资料 31.2.2 出水水质要求 31.3.气象及水文资料 31.3.1 气温及水文资料 31.4厂区地形 31.4.1 厂区地形32 工艺流程的选择 .42.1 设计原则 42.2 设计范围42.3 处理方法的选择42.3.1 传统活性污泥法 42.3.2 生物接触氧化法 52.3.3 SBR 工艺 52.3.4 方案定夺 .62.3 工艺流程 63 主要设备 73.1 各构筑物概况及作用 73.1.1 格栅 .73.1.2 沉砂池 .73.1. 3 初沉池(平流式)73.1.4 曝
2、气池 .73.1.5 二沉池 .83.2 处理工艺特点 84 各构筑物设计计算 94.1 格栅 94.1.1 粗格栅设计参数 .94.1.2 设计计算 .94.1.3 细格栅设计计算104.3 初沉池(平流式) 144.3.1 设计参数 144.3.2 设计计算 144.4 曝气池(推流式) 164.4.1 设计参数 164.4.2 设计计算 164.5 二沉池(竖流式) 214.5.1 设计参数 214.5.2 设计计算 215 污水厂总体布置 245.1 污水处理厂平面布置 .24水污染控制工程课程设计26 主要设计内容 257 参考文献 261 设计总论水污染控制工程课程设计31.1.设
3、计题目:某城市污水处理厂工艺设计1.2 设计任务及要求:1.2.1 污水资料表 1.1 建设单位提供的设计参数水量(m 3/d)BOD5(mg/L) CODcr(mg/L)SS(mg/L)8500 170 400 2701.2.2出水水质要求城市污水经二级处理后应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 (GB8978-1996)一级标准,即:CODcr 60mg/L,BOD 5 25mg/L,SS 20mg/L。1.3.气象及水文资料1.3.1 气温及水文资料风向:多年主导风向为东南风。水文:降水量多年平均为每年 728mm;蒸发量多年平均为每年 1200mm;地下水位,地面下 67m。 年平均水温:20。14
4、 厂区地形1.4.1 厂区地形污水厂选址区域海拔标高在 1921m 左右,平均地面标高为 20m。平均地面坡度为 0.30.5 ,地势为西北高,东南低。厂区征地面积为东西长 224m,南北长276m。水污染控制工程课程设计42 工艺流程的选择2.1 设计原则(1).本设计方案严格执行国家有关环境保护的各项规定,废水处理后必须确保各项出水水质指标均达到城市废水排放要求。(2).针对本工程的具体情况和特点,采用成熟可靠的处理工艺和设备,尽量采用新技术、新材料,实用性与先进性兼顾,以实用可靠为主。(3).污水处理工艺技术方案,在达到治理要求的前提下应优先选择基建投资和运行费用少,运行管理简便的先进的
5、工艺。(4).管理、运行、维修方便,尽量考虑操作自动化,减少劳动强度。(5).所用污水,污泥处理技术和其他技术不仅要求先进,更要求成熟可靠。(6).采用适当的自动化技术监测仪表,提高运行管理水平和运行的稳定性。(7).污水处理场选址应适合当地情况。以最大的可能减少投资是资金发挥最大效益。2.2 设计范围对污水处理厂内的主要污水处理构筑物的工艺进行设计。包括格栅,沉砂池,初沉池,曝气池,二沉池。2.3 处理方法的选择本项目污水处理的特点为:(1)污水以有机物污染为主,BOD 5/COD=0.425,可生化性较好;(2)污水中主要污染物指标BOD 5 ,CODcr,SS值比国内一般城市污水高70%
6、左右;针对以上特点,以及出水要求,现有城市污水处理技术特点,以采用生化处理最为经济。可采用传统活性污泥法,生物接触氧化法,SBR工艺等。水污染控制工程课程设计52.3.1 传统活性污泥法污水 格栅 污水泵房 出水井 计量槽 沉砂池 初沉池 曝气池 二沉池 消毒池 出水根据本项目的原水水质和处理要求,必须采用生化处理方能达到排放所要求的处理程度,在大规模的城市污水处理厂中应用最为广泛的生化法处理是传统活性污泥法工艺以及由此派生出来、种类繁多的变形工艺。传统活性污泥法处理污水基本原理是:首先利用生活污水中的好氧微生物进行培养,形成适于降解污染介质,并具有相当规模微生物群落,即活性污泥;再通过这些好
7、氧微生物群落(活性污泥)来代谢有机污染介质,达到处理和净化污水的目的 4。但传统的活性污泥法耐冲击负荷低,泥量大,占地面积大,土建投资高等缺点,已逐渐被新的生化处理工艺所代替。2.3.2 生物接触氧化法污水集水池泵站曝气沉砂池接触氧化池二沉池排放生物接触氧化法是在池内设置填料,池底曝气,充氧的污水浸没全部填料,并以一定的流速流经填料。填料上长满生物膜,污水与生物膜相接触,在生物膜微生物的作用下,污水得到净化。因此,生物接触氧化法是一种介于活性污泥法和生物膜法之间的处理工艺,又称为“淹没式生物滤池” 。生物接触氧化池法的中心处理构筑物是接触氧化池,接触氧化池是由池体、填料、布水装置和曝气系统等几
8、部分组成,生物膜受到上升气流的冲击、搅动,加速脱落、更新,使其经常保持较好的活性,可避免堵塞。生物接触氧化法对废水的水质、水量的变化有较强的适应性,和活性污泥法相比,管理较方便,生态系稳定,剩余污泥量少。2.3.3 SBR工艺污水集水池泵站曝气沉砂池SBR池排放常规活性污泥系统由曝气池、沉淀池、回流污泥系统和供养设备四部分组成。进入70年代以来,随着科技的发展、微机与自控技术设备的进步与普及,人们对常规活性污泥法工艺进行改革,推出序批式活性污泥法、即SBR工艺。SBR工艺采用可变容器间歇式反应器,省去了回流污泥系统及沉淀设备,曝气与沉淀在同一容器中完成,利用微生物在不同絮体负荷条件下的生长速率
9、和生物脱氮除磷机理,将生物反应器与可变容积反应器相结合而成的循环活性污水污染控制工程课程设计6泥系统。这是SBR工艺的一种革新形式。SBR 工艺是在同一生物反应池中完成进水、曝气、沉淀、撇水、闲置四个间段,其所经历时间周期,根据进水水质水量预先设定或及时调整。实践证明,这种工艺过程,其处理效果可达到常规活性污泥法处理标准。SBR 工艺具有工艺简单,运行可靠,管理方便,造价低廉等优点,电脑自控要求高,对设备、阀门、仪表及控制系统的可靠性要求高。2.3.4 方案定夺 综观以上几点可知每个方案都能达到处理水质的要求,BOD5,SS,CODcr,去除都能达到出水水质,在技术上都是可行的。由于传统活性污
10、泥法运行方便,投资省,该污水处理要去除 BOD5与 SS,CODcr,所以采用传统活性污泥法 2。再考虑到厌氧池+氧化沟处理工艺占地较大,投资较多,生活杂用水等,水质及其稳定性要求高,因此根据小区生活污水水质、水量以及小区功能和环境要求, 长期安全可靠地运行,我们选择合理、可靠的传统活性污泥法处理工艺。2.4 工艺流程水污染控制工程课程设计73 主要设备3.1 各构筑物概况及作用3.1.1 格栅格栅是用来去除可能堵塞水泵机组及管道阀门的较粗大悬浮物,并保证后续处理设施能正常运行的设备。格栅栅条间距采用 10mm 和 80mm 的粗细格栅,栅前水深 0.4m,每日栅渣量为粗格栅用 0.05m3和
11、细格栅用 0.08 m3 ,采用机械清渣,栅后槽的总高度粗格栅为 0.8m,细格栅为 1m。格栅安装倾角为 60。3.1.2 沉砂池沉砂池的作用是从废水中分离密度较大的无机颗粒。它一般设在污水处理厂前端,保护水泵和管道免受磨损,缩小污泥处理构筑物容积,提高有机组分的含率,提高污泥作为肥料的价值。沉砂池的工作原理是以重力或离心力分离为基础,即控制进入沉砂池的污水流速或旋流速度,使相对密度大的无机颗粒下沉,而有机悬浮颗粒则随水流带走。池子沉砂部分长度 7.5m,水流断面积为0.472 ,有效水深为 0.39m,池子总宽度为 1.2m,设计 2 格沉砂池。2m3.1.3 初沉池(平流式)初次沉淀池的
12、作用是对污水中的以无机物为主体的比重的固体悬浮物进行沉淀分离,可去除 30%左右的 BOD5和 55%的 SS。池子总面积 141.6m2,池子长度13.4m,池子总高度 10.57m,共设 6 个池子,沉淀区有效水深 3.0m,停留时间1.0h,沉淀区的有效容积 424.8m3,池子总高 3.44m。3.1.4 曝气池水污染控制工程课程设计8曝气池是一个生物反映器,共设两组,总容积为 1021.717m3,每个池子长24.32m,宽 3.5m,水深 3m,单廊道.进水 BOD5为 170mg/l,出水 BOD5为25mg/l,曝气时间 1.44h,采用鼓风曝气,平均供气量 1261.9m3/
13、h,污泥负荷0.3kgBOD5/(kgMLSS.d)。3.1.5 二沉池二次沉淀池是对污水中的以微生物为主体的,比重小的,因水流作用易发生上浮的生物固体悬浮物进行沉淀的部分 3。 表 2.1 各沉淀池优缺点及适用条件类型 优点 缺点 适用条件平流式处理水量可大可少,有效沉淀区大,沉淀效果好,对水量水质变化适应性强,造价低,平面布置紧凑占地面积大,排泥因难(人工排泥),工作繁杂,机械刮泥易锈,配水不均地下水位高,施工困难地区,适用流动性差比重大的污泥,不能用静水压力排泥,污水量不限辐流式处理水量较为经济,排泥设备己定型系列化,运行稳定,管理方便结构受力条件好排泥设备复杂,需具有较高的运行管理水平
14、,施工严格适用处理水量大,地下水位较高的地区及工程地质条件差的地区竖流式排泥方便,管理也比较简单,占地面积比较小池子深度大,施工难,对冲击负荷及温度变化的适应能力差,造价较高,池径比不宜太大适用于处理水量不大的小型污水处理厂经上面的表 2.1 可以看出,平流式与辐流式,竖流式沉淀池都是可选的。平流式沉淀池对水质冲击变化效果好,但占在面积大,排泥因难,要人工排泥,所以不是太好。辐流式沉淀池排泥设备复杂,需具有较高的运行管理水平,施工严格,竖流式沉淀池排泥方便,管理简单,占地面积小。共设 5 座直径为 1m的竖流式二沉池,水深 3m,沉淀时间 1.2h,池子总高度 8.59m。水污染控制工程课程设
15、计93.2 处理工艺特点活性污泥法是处理城市生活污水最广泛使用的方法,它能从污水中去除溶解的和胶体的可生物降解的有机物以及能被活性污泥吸附的悬浮固体和其它一些物质 9。它既适用于大流量的污水处理,也适用于小流量的污水处理。运行方式灵活,日常运行费用较低,但管理要求较高。活性污泥法本质上与天然水体的自净过程相似,二者都为好氧生物过程,只是它的净化强度大,因而活性污泥法是天然水体自净作用的人工化和强化。该污水处理系统所处理的是城市污水,设计流量为 8500 ,属于中小3/md型污水处理厂。废水主要来源于居民的日常生活用水。包括排放的卫生间粪便冲洗水、淋浴水、厨房废水以及日常清洗废水。污水中多为用机
16、污染物,无机物污染物、重金属等。活性污泥法由曝气池,沉淀池,污泥回流系统和剩余污泥排除系统所组成,各级处理效果与总处理效果比较好,出水水质达标。4 各构筑物设计计算4.1 格栅4.1.1 粗格栅设计参数栅前水深 h=0.4m, 过栅流速 v =0.8m/s格栅间隙 b=0.08m, 格栅倾角 =60栅条宽度 s=0.01m栅渣量 污水330.5/(1)Wm4.1.2 设计计算(1) 栅条的间隙数3max850*1.28/436ZQKms个 asin.sin=5.bhv。(2) 栅槽宽度水污染控制工程课程设计10m(1)0.*4.850.4BSnb(3) 进水渠道渐宽部分的长度设进水渠宽 =0.
17、35m,其渐宽部分展开角度 ,111-0.4.35L0.122tan*ta(4) 栅槽与出水渠道连接处的渐宽部分长度12.0.6m(5) 通过格栅的水头损失设栅条断面为锐边矩形断面, 取 k=34 422 23 310vs0.1.8hksinakin.2sin60.128gb9Va mgh0:计算水头损失k:系数,格栅受污物堵塞后,水头损失增加倍数,取 k=3:阻力系数,与栅条断面形状有关,当为矩形断面时 =2.42(6) 栅后槽总高度取栅前渠道超高 h 2=0.3m栅前槽总高度: =0.4+0.3=0.7m1hH栅后槽总高度: 120.41280.37128m为避免造成栅前涌水,故将栅后槽底
18、下降 作为补偿(7) 栅槽的总长度112 0.7.050.2.61.52.84mtantan6HL(8) 每日栅渣量 33max1z864.8.540.28/)d001QWdK) 0.(.2Z宜采用机械清渣 污物的排除采用机械装置: 螺旋输送机,选用长度 L=8.0m 的一台。30水污染控制工程课程设计114.1.3 细格栅设计计算栅前水深 h=0.4m, 过栅流速 v =0.8m/s格栅间隙 b=0.01m, 格栅倾角 =60栅条宽度 s=0.01m栅渣量 污水330.8/(1)Wm(1) 栅条的间隙数3max850*1.28/436ZQKms个 asin.sin=5.bhv。(2) 栅槽宽
19、度m(1)0.*34.10.69BSn(4) 进水渠道渐宽部分的长度设进水渠宽 =0.35m,其渐宽部分展开角度 ,111-0.69.35L0.472tan*ta2(4) 栅槽与出水渠道连接处的渐宽部分长度12.0.4m(5) 通过格栅的水头损失设栅条断面为锐边矩形断面, 取 k=34 422 23 310vs0.1.8hksinakin.2sin60.37gb9Va mgh0:计算水头损失k:系数,格栅受污物堵塞后,水头损失增加倍数,取 k=3:阻力系数,与栅条断面形状有关,当为矩形断面时 =2.42(6) 栅后槽总高度取栅前渠道超高 h 2=0.3m栅前槽总高度: =0.4+0.3=0.7
20、m1hH栅后槽总高度: 120.4370.937m水污染控制工程课程设计12为避免造成栅前涌水,故将栅后槽底下降 作为补偿(7) 栅槽的总长度112 0.7.050.47.21.52.614tantanHL m(8) 每日栅渣量 33max1z864.8.60.796/)d0012QWdK) 0.(.Z宜采用机械清渣污物的排除采用机械装置: 螺旋输送机,选用长度 L=8.0m 的一台。30 1进水 工 作 平 台栅 条 4.2 沉砂池(平流式)4.2.1 设计参数设计流速 v=0.25m/s,t=30 每个宽度 b=0.6m,n=2 水污染控制工程课程设计13排砂时间的间隔 T=2d 城镇污水
21、沉砂量 X=0.03L/ (污水)3m4.2.2 设计计算(1)沉沙部分的长度 (L) L=vt=0.25*30=7.5m(2)水流断面积(A) 2max0.18.4725QAmv(3)池总宽度(B) 设 n=2 格,每格宽 b=0.6m,则B=n*b=2*0.6=1.2(m)(4)有效水深( ) 2h0.472.39()1AB(5)贮砂斗所需容积(V) 3max66*840.18*30240.51()1zQXTV mK(6)每个沉砂斗容积( ) 设每一分格有 2 个沉砂斗,则 0 3.510.8()2*Vm(7)沉砂斗各部分尺寸 设贮砂斗底宽 ,斗壁与水平面的倾角为 55 度,斗 10.5a
22、高 ,沉砂斗上口宽为 a 则3.hm1002*.3.59()tan5tanm水污染控制工程课程设计14沉砂斗容积:222 23010.35()(*.90.5*90.5).()66hVa m(8)贮砂室高度( ) 假设采用重力排砂,设池底坡度为 0.06,坡向砂斗。3h则: 320.6.506*251()l m(9)池总高度(H) 设超高 ,则 1.3h20.39.512()H(10)验算最小流速( ) 在最小流量时只用一格工作( =1)minv 1nminin10.98.25(/)0.(/)*3Qmssw4.3 初沉池(平流式)4.3.1 设计参数 设计流量3max0.18sQ( )污水表面负
23、荷 q=3.0m 3/(m 2h)设计人口 4 万4.3.2 设计计算(1) 池子总面积2max|360.1836041.mqQA(2) 沉淀部分有效水深停留时间 取 t=1.0h2qt3.01.水污染控制工程课程设计15(3) 沉淀区有效容积 3maxt360.18.03642.8mVQ(4) 池长设水平流速 v=3.7/s则(5) 池子总宽度14.60.57m3ABL(6) 池子个数设每个池子宽 b=3m,N= B/b=10.57/3=3.52m=4 个(7) 校核长宽比(介于 412 之间) 符合要求(8) 污泥区的总容积取 S=0.5L/(p.d) 污泥存留时间 T=4h34.2105
24、. mSNTVn (9) 每个池污泥所需要容积 33.8.4nvVm(10) 污泥斗容积(11) 污泥斗以上梯形部分污泥容积,水污染控制工程课程设计16(12) 污泥斗和梯形部分污泥容积(符合要求)(13) 池子总高度设缓冲层高度 , 超高mh053442.134.03.5243.Hm(14) 计算草图图 3.3 初沉池 34.4 曝气池(推流式)4.4.1 设计参数设计流量 Q=8500m3/d 设 2 座4.4.2 设计计算(1) 水处理程度计算水污染控制工程课程设计17原污水的 BOD5值为 270mg/L,经初次沉淀池处理 BOD5按降低 30%考虑,则进入曝气池的污水,其 BOD5值
25、为Sa170(130)119mg/L计算去除率,对此按下式计算水中非溶解性 BOD5 值:BOD5=7.1bXaCe其中取 Ce25mg/L,b 一般介于 0.050.1 之间取 0.09,Xa 活性微生物在水中所占比例,取值 0.4代入各值得:BOD5 =7.1*0.09*0.4*25=6.39 6.4即处理水中溶解性 BOD5值为25-6.4=18.6mg/L去除率为= =0.8436=84.36%198.6(2) 曝气池的计算按 BODcr污泥负荷法计算 污泥负荷率的确定拟定采用的 BODcr污泥负荷率为 0.3kg BOD5/(kgMLSS.d) ,但为稳妥需要加以校正 3。校核公式为
26、: 2ekfSN式中 K2-系数 其值在 0.0168-0.028 之间,取 0.0185 Se- 经活性污泥处理系统处理后,处理水中残留的有机污染物 BOD 量 对生活污水 值为 0.75 左右MLVff代入各值,得: 2e 5 5kf0.185.607.39kg/d0.3kg/MLS.d)4SNBODBODMLS(计算结果证明, 取 0.3 是适宜的.s确定混合液污泥浓度水污染控制工程课程设计18根据已确定的 NS 值,查表得相应的 SVI 值为 100-150,取值 120计算确定混合液污泥浓度值 X:X= SVIR)1(06式中 R= 污泥回流比 取 50% QR-是考虑污泥在二次沉淀
27、池中停留时间,池深,污泥厚度等因素的有关系数,一般取值 1.2 左右代入数值 X= =3333mg/L 3300mg/L 120)5.(6确定曝气池容积 3891.730.aSQVmXN式中 Q- 设计流量 8500m3 /d Sa-原污水的 BOD5 值 mg/L Sa=119mg/LX-曝气池内混合液悬浮固体浓度 (MLSS)mg/L X=3300mg/L确定曝气池各部位尺寸设 2 组曝气池,每组容积为 / 3102.7510.86Vm取池深为 h=3m,则每组曝气池面积为 25.86.93F取池宽 b=3.5m,则 b/h=3.5/3=1.17, 介于 之间,符合规定池长L=F/b=17
28、0.29/3.5=48.65m L/b=48.65/3.5=13.910,符合规定设单廊道式曝气池,单廊道长,介于 之间,合理取超高 0.5m,则池总高度为H 总 =3.5+0.5=4.0 m水力停留时间水污染控制工程课程设计19510.86.42VThQ计算草图图 3.4 曝气池(3) 曝气系统的计算(设计过程采用鼓风曝气)有关各项参数: 修正系数, (0.8 0.85) 取 0.82; -修正系数 (0.9 0.97)取 0.95; C混合液溶解氧浓度,取 2.0mg/L;压力修正系数,取 1.0;E A空气扩散器的氧转移效率,取 12%; 平均时需氧量O2=aQSr+bVXv=0.5 +
29、0.15 =778.8kg/d=32.45kg/h1958030*.751.71a-活性污泥微生物对有机污染物氧化分解过程的需氧率,即活性污泥微生物每代谢 1kgBODcr 所需要的氧量,以 kg 计 ,查表取 a=0.5 b- 活性污泥微生物通过内源代谢的自身氧化过程的需氧率,即每 kg活性污泥每天自身氧化所需要的氧量,以 kg 计,查表取 b=0.15Sr-经活性污泥微生物代谢活动被降解的有机污染物量,以 BOD5 值Xv-单位曝气池容积内的挥发性悬浮固体 (MLVSS)量 kg/m3 最大时需氧量 /2maxax(0.58*1.2094.1502.7.45)/23.7rVOQSb h每日
30、去除的 BOD5 值水污染控制工程课程设计20BOD5= =799kg/d80(1925)去除每千克 BOD5 的需氧量O2=778.8/799=0.975kgO2/kg BOD最大需氧量与平均需氧量之比O2(max)/O2=35.77 / 32.45=1.102 计算曝气池内平均溶解氧饱和度采用网状模型中微孔空气扩散器,敷设于距池底 0.2m 处,淹没水深4.0m,计算温度为 30,查表得水中溶解氧饱和度Cs(20)=9.17mg/L Cs(30)=7.63mg/L空气扩散器出口处的绝对压力Pb=P+9.8 H =1.013 +9.8 =1.405 Pa31051043510空气离开曝气池面
31、时,氧的百分比Ot= 100%= 100%=18.96%)1(279AE2(.)7910式中 Cs-在大气压力条件下氧的饱和度 mg/L , 最不利温度条件按 30考虑,代入各值得Csb(30)=7.63( )=8.74mg/L51.4018.964226 计算鼓风曝气池 时脱氧清水的需氧量R 0= (20)20()1.4sbTTRC代入数值 R0= =45.43kg/h (302)32.45917.8908.4相应的最大时需氧量为 水污染控制工程课程设计21R0(max)= =50.078kg/h(302)35.7910.829842.4 曝气池平均时供氧量Gs= = =1261.9m3/h
32、103.AER45.3102曝气池最大时供氧量Gs(max)= =1391.06m3/h 50.78132(6)去除每 kgBOD5 供气量: 16.9*2437.0(7)每立方米污水的供气量: 16.9*243.56850(8)本系统的空气总用量除采用鼓风曝气外,本系统还采用空气在回流污泥井提升污泥,空气量按回流污泥量的 35 倍计算,取 4 倍,污泥回流比 R 取值 50%,这样,提升回流污泥所需空气量为=708.33m3/h0.582总需气量 1391.06+708.33=2099.39m3/h4.5 二沉池(竖流式)4.5.1 设计参数设计进水量:Q=0.926m 3/s 表面负荷:q
33、 b范围为 1.01.5 m3/ m2.h ,取 q=1.0 m3/ m2.h; 水力停留时间:T=1.2h,采用池数 n=5水污染控制工程课程设计224.5.2 设计计算(1) 中心管尺寸设中心管内流速 则采用 5 个竖流式沉淀池,每池最大设计流量3maxa0.18.24/5Qqmsn中心管面积 2max.0.83ofv中心管直径 4.13fd喇叭口直径为 d1 =1.35d=1.351=1.35m反射板直径为 d2 =1.3 d1=1.31.35=1.755m中心管喇叭口与反射板之间的缝隙高度:设 =0.02m/s 则1vmax310.240.8*3.5qhmvd(2) 沉淀部分有效断面积
34、 F 设表面负荷 则: 32./.qh2.50.7(/)36vs2max43.9.qm(3) 沉淀池直径和总面积 4()4(0.82)6.931fFDA= =34.29+0.8=35.09f 2m采用 D=7m水污染控制工程课程设计23(4) 沉淀池有效水深设沉淀时间 T=1.2h 2360*0.71.23hvt m(5) 校核池径水深D/h 2=7/3=2.33m(符合要求)(6) 校核集水槽每米出水堰的过水负荷max0/ .0241.09*2./317qlLssD符合要求,可不另设辐射式集水槽沉淀部分所需总容积 设 T=2 日,s=0.5L/人.d,N=4 万V=SNT/1000=0.5*
35、40000*2/1000=40 3m每个池子所需污泥室容积为 40/5=8 3m(7) 池子圆锥部分有效容积设圆锥底部直径 0.4m,截锥高度为 ,截锥侧壁倾角为05()tan(3.52)tan4.71hRr m2 332 .147.35*2)62.53V(8) 沉淀池总高度设池子保护高度 h1=0.3,缓冲层高度 =0.3(泥面低),则4h23450.3.280.34718.59H m(9) 计算草图水污染控制工程课程设计24图 3.5 二沉池5 污水厂总体布置5.1 污水处理厂平面布置污水处理厂的总体布置时支为达到污水处理厂所规定的处理目标,对污水处理厂内构(建)筑物及工用设施的空间布置。
36、当然,污水处理厂的各处理构筑物必须按照污水处理厂的处理水量,水质及处理后的出水要求等通过计算并结合实际情况比较后确定。在选着过程中,需要从技术可靠性,维护管理是否方便,经济上是否合理作比较。在进行平面布局时候,必须考虑如下几个方面。布置基本原则:(!)减少水头损失,节约能量损耗,降低运行成本(2)按功能分区,配置得当(3)功能明确,布置紧凑(4)顺流排列,流程简捷(5)充分利用地形,平衡土地,降低工程费用水污染控制工程课程设计25(6)必要时应预留适当余地,考虑扩建和施工可能(7)构筑物布置应注意风向和朝向6 主要设计内容序号 名称 规格 数量 设计参数 主要设备1格栅粗 LB =0.92m细
37、 LB =1.80m 2粗 h=0.4m,v =0.8m/s b=0.08,=60s=0.01m污水330.5/(1)Wm细 h=0.4m,v =0.8m/sb=0.01m,=60s=0.01m污水330.8/(1)2沉砂池 L B H=7.5*1.2*1.2=10.83m2 格沉砂池 v=0.v=25m/s,t=30b=0.6, n=2 T=2d X=0.03L/ (污水)3m3 初沉池 L B H=13.4 3 3.44=138.234 个 3max0.18sQ( )q=3.0m 3/(m 2h)设计人口 4 万4 曝气池 L B H=48.65 3.5 4.0=681.13m2Q=850
38、0m3/d 设 2 座5二沉池 直径 D=6.09,总面积 A=35.0925Q=0.926m3/s qb范 围 1.01.5 m3/m2.h 取 q=1.0 m3/m2.h,T=1.2h,水污染控制工程课程设计267 参考文献1 高军发 王社平 .污水处理厂工艺设计2 佟玉衡 .实用废水处理技术 .化学工业出版社 .1998 .551573 高廷耀,顾国维 ,周琪.水污染控制工程 下册(第三版).高教出版社 .4 魏先勋 .环境工程设计手册(修订版)5 周迟骏,王连军 .实用环境工程设备设计 .兵器工业出版社 .1993 .1001236 曾科,卜秋平,陆少鸣.污水处理厂设计与运行7 张自杰 .环境工程手册水污染防治卷 .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6 .6889水污染控制工程课程设计27攀枝花学院学生课程设计(论文)题 目: 某城市污水处理厂工艺设计 学生姓名: 周天娥 学 号: 200810903048 所在院(系 ): 生物与化学工程学院 专 业: 08 环境工程 班 级: 08 环境工程 指 导 教 师: 陈孝娥 职称: 年 月 日攀枝花学院教务处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