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我们仨》读书报告.doc

上传人:精品资料 文档编号:8862165 上传时间:2019-07-14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0.2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我们仨》读书报告.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我们仨》读书报告.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我们仨》读书报告.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我们仨》读书报告.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我们仨》读书报告.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我一个人思念我们仨读我们仨小记这是一个寻寻觅觅的万里长梦,一个单纯温馨的学者家庭,他们相守相助,相聚相失。题记最初了解钱钟书先生是因为他的一部围城 ,然后在高中语文老师的介绍下第一次接触到杨绛先生,而这部我们仨则是让我对杨绛先生及她的一家有了更多更深的了解。穿越平淡朴素的字迹,用潺潺柔水写成的文字,字里行间那无言的感动,相失之后的痛楚与难过。团聚,生死离别,感情的大起大落,全部蕴藏在杨绛先生的文字中,文字叙述很简洁,很平静,但是我们心里却掀起一层又一层的波澜和无言的感动。“1997 年早春,阿瑗去世。1998 年岁末,锺书去世。我们仨就此失散了。就这么轻易地失散了。现在,就只剩下了我一个人。我

2、清醒地看到以前当做我们家的寓所,只是旅途上的客栈而已。我一个人怀念我们仨。 ”我们仨 ,2003 年由杨绛女士于九十二岁高龄时所作,是以纪念其先生钱钟书和爱女钱媛的散文般的传记图书。这本书纪录了这个平凡而又不平凡的学者家庭长达近一个世纪的成长跋涉。这是一个梦,一个长达万里的梦,关于作者杨绛和爱人钱钟书还有女儿阿圆的点滴。老人干净朴素的语言,却无不在字里行间中透露出她深深地伤痛和寂寞,对挚亲的怀念,对过去的缅怀,以及洞彻生死后的达观,都让人辛酸落泪。杨绛先生的叙述,含蓄、节制、内敛、细腻,却有那难以言表的亲情和忧伤弥漫在字里行间,读下来会觉得心里有股暖暖的涓流在徐缓间流动,烘得全身都有说不出的共

3、鸣感觉。平和自然的风格,行云流水般的语句,一位失去老伴和女儿的老妇,在经历了“相守相助,相聚相失”之后,将这淡淡的悲哀和怀念娓娓道来。平淡、平静、平和的文字,却如此深刻地震撼着我的心,让我的心思跟随杨先生的回忆一起走过了这个家庭已经经历过的那几十年的风风雨雨、聚散离合。故事很简单,普通不过的一家三口。第一部:我们俩老了。第二部:我们仨失散了。第三部:我一个人思念我们仨。一个先后痛失爱女和爱人的老人,在其最后的年月中孤单前行,并终于将这个温馨又历经挫折的家庭用朴实的文字展现在我们面前。书中的前两部分,写的是“梦” 。 这第一个梦里, “我”梦见钟书自顾撇我而去。于是醒来时便向他埋怨,钟书只是说,

4、那是老人的梦,他也常做。于是钟书似乎记着“我”的埋怨,叫我做了个长达万里的梦。这第二个“ 梦”里,便是 “我”最艰难最痛苦又长达万里的时光。奔波于双双病重的丈夫和女儿之间, “我”惶恐地走在人生的驿道上。爱女的先行一步已是对人生的重大打击,而爱侣的日渐衰弱更加让人心绪难平。 “我曾做过一个小梦,怪他一声不响地忽然走了。他现在故意慢慢儿走,让我一程一程送,尽量多聚聚,把一个小梦拉成一个万里长梦。这我愿意。送一程,说一声再见,又能见到一面。离别拉得长,是增加痛苦还是减少痛苦呢?我算不清。但是我陪他走的愈远,愈怕从此不见。 ”人果然是一种矛盾体,短暂相聚却又意味着长久分离,到底是快刀斩乱麻还是抽丝剥

5、茧般依依不舍,对于每一个作此抉择的人怕是都是一样的万般痛苦,书中满含割舍不断的亲情、爱情让每一位读者都深陷其中,感慨不已。 看到第三部分,作者的笔触渐渐集中到这个小家庭“我们仨”的幸福时光。艰难困苦也罢,稳定安逸也好,生活中总是不乏快乐与满足,从英国到法国,从上海到北京,路途漫漫,但有了家便有了一切。志趣相投的夫妻俩,乖巧可爱的女儿,他们好像总是可以在平淡的生活中找出趣来,比如饭后遛弯儿是“探险” ,而彼此分享所见所闻又称“石子” ,看到这些精彩的生活细节,我总是忍俊不禁。他们一个人要扮演多个角色,爸爸在学术上是老师是巨人,在生活中却和女儿是兄弟甚至只是弟弟。妈妈总要把房间打扫得干干净净把毛巾

6、折得有棱有角,可还是会半夜怕鬼怕得要死,只有女儿在才敢走夜路。 多温暖的小家庭,多温馨的“我们仨” 。 他们不求名份不求富贵,他们拥有最温馨的家庭生活也忍受过最艰难的社会压力,在学术上苦心钻研,享受生活中乐趣,就是这样,走过了普通却又不平凡的六十多年。 世间好物不坚牢,彩云易散琉璃脆。失去了“家” ,屋子也仅仅是客栈,是暂时的栖身之地。书中字句平淡,细细品味,却是满满的美好,作者穿梭在梦境、回忆与现实之中,让人不忍打断,我想,杨绛先生“我一个人怀念我们仨”的心情,也许需要用很久的时间和深厚的阅历才能够领悟。 杨绛先生在文末说,家在哪里,我不知道,我还在寻觅归途。文章至此,在淡淡的哀婉语调之中却

7、又透露出希望,不执念,认真生活,这亦不失为一种作者给予读者的财富。 每个人都有自己不同的境遇,但“家”永远是温暖的代名词,把握当下,珍惜眼前,爱自己,爱自己的家人。书中惊人的有许多小细节,之所以说惊人是感叹她这么大年纪了却都还记得那么清楚。想到这里我又鼻子一酸,越是幸福的过往,越是与现在的独自回忆对比鲜明。 譬如在牛津做活虾,她内行地说要剪掉须须和脚,但刚剪一下活虾就在她手中抽搐,她吓得丢下剪子和虾逃出厨房。锺书问她怎么了,她说,虾被我剪得痛得抽抽了,以后咱们不吃了吧!钱老先生跟她讲道理,他还是要吃,以后可由他来剪。多可爱。 刚到牛津的时候,他们住在老金家,她说, 两人生活在一间屋里很不方便。

8、我开始还在想,会不会是太缺隐私或者房间太小生活不便之类的原因。看罢理由之后我不由得笑出声来:我从来不是啃分数的学生,可是我很爱惜时间,也和锺书一样好读书。他来一位客人,我就得牺牲三来那个个小时的阅读,勉力做贤妻,还得闻烟臭,心里暗暗叫苦。 这样闻着烟臭暗自皱眉、贤惠微笑招待夫客、心中却焦急想读书的她,是不是很可爱?杨绛在书中回忆了她和钱老平凡浪漫的爱情,他们经历过战火、疾病、文革还有生离死别,他们相守相知,相濡以沫,一辈子。 “他说:绛,好生过。我有没有说明天见呢?”每读这简单两行字,却让我深感死亡给人赤裸裸的折磨,一鞭子抽在胸口上,绽出一个个血泡,心里刺痛得却听不到一声叫喊。一个陪伴了自己经

9、历了大半辈子的人忽然就消失了,让人措手不及,脑袋一片空白,忘记了呼吸,忘记了自己还活着,世界顿时就像缺氧的棺木,让人找不到一丝生存的欲望。杨绛很爱阿圆,她是她的骄傲和依靠。但她永远让她牵肠挂肚。在梦中,“她温软亲热地叫了一声娘钟书说:叫阿圆回去,回她自己的家里去。“三里河?西石槽?不,是她自己的家。 ”阿圆清澈的眼睛里,泛出了鲜花一样的微笑。她说:“是的,爸爸,我就回去了。 ”最后阿圆安心地走了。白发人送黑发人,作为妈妈心会有多痛,就如胸口被瞬间挣裂,穿出一个大窟窿,刺骨寒风灌进,顿时血肉模糊。杨绛说阿圆走了她就不用再牵挂了,可越这样想,心却牵扯得越痛。十月怀胎,倾注一辈子心血的杰作,怎么说放

10、下就放下呢。天下父母都一样。所以我强迫自己要独立勇敢,要为了爸妈而活,要让自己过得幸福快乐。因为身体发肤,受之父母,对自己好就是对父母好。这才是对父母最有意义、最实际的报恩。再有两年我的爸爸妈妈也就 50 岁了,看着他们的背影,我知道他们真的老了。他们为了我辛苦操劳了大半辈子,从不吝啬对我的投资,却不舍得多花钱让自己享受享受。这么厚重伟大的爱,我要如何才能报答完。树欲静而风不息,子欲养而亲不在。我们无法预知未来,不能确定“明天”和“意外”哪个先到。所以,不要寄望“以后” ,我们只谈“现在” ,珍惜“当下” 。要爱,就从现在开始吧,能爱多久就多久,能多用力爱就多用力。即使是一通电话,一顿饭,一次按摩。因为世界上最永恒的幸福就是平凡,人生中最永恒的拥有就是珍惜。生死无常。 “世间好物不坚牢,彩云易散琉璃脆” 。人间没有永远,我们能紧抓住的就是当下,就是这一刻。好好珍惜和报答现在还陪在身边的父母吧,那么在离别的日子里,就不会有愧疚,和遗憾,我想这应该也是这本书带给我最深刻的感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管理 > 管理学资料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