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区域内,1.调整产业结构 2.产业结构升级,不同区域,1.调整产业结构 2.产业结构升级 3.产业?,第二节 产业转移,以东亚为例,东亚:中国,蒙古,朝鲜,韩国,日本,我们先来认识一些中国的合资汽车品牌,这些汽车企业到中国投资的原因是什么?,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吸引的境外投资迅速增长。比较下列三家外资企业的原料地、加工地和产品市场示意图,回答P91思考题。,思考:,1、比较三家工厂的原料地、加工地和产品市场的相同点 与不同点。,P91思考:,相同点:加工地都在中国 不同点:原料供应地、市场不同,2、吸引三家境外企业在我国东部沿海地区投资办厂的主要因素分别是什么?,a例利用我国廉价劳动力,
2、b例看中我国广阔的市场,C例利用我国丰富资源和廉价劳力,3、三家工厂的区位选择各有什么优点?,a厂选择靠近日本的青岛; b厂选择具有巨大市场辐射力的中心城市北京 c厂选择在政策优惠、交通方便的深圳,什么叫产业转移?,企业将产品生产的部分或全部由原生产地 转移到其他地区的现象。,区域产业转移国内的产业转移; 国际产业转移跨国的产业转移。,美国微软公司投资中国北京,首钢集团搬迁至河北唐山市的曹妃甸,企业为什么要将生产地进行转移呢?,影响产业转移的因素有哪些呢?,一、影响产业转移的因素:,1、劳动力因素,劳动力数量、质量、价格的地区差异;,劳动力因素随着经济发展而不断变化,从而引起产业在空间上不断转
3、移。,具有充足、高素质且廉价劳动力资源的国家或地区,往往成为产业转移的目的地,看图5.8:回答P92思考,1、图中的东亚国家或地区,在工业化之初都重点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试解释其原因。,工业化之初,资金缺乏,技术、管理落后,但劳动力丰富且低廉,2.从经济发展水平角度解释图5.8所示的产业转移规律。,按经济发展水平由高到低逐次转移。,3.为什么一个国家或地区会从劳动密集型产业的转移对象国或地区变成转移国或地区?,随经济水平的提高,劳动力价格相应提高,生产成本提高,迫使劳动密集型产业又会向劳动力价格较低的国家或地区转移。,4.目前,我国长江三角洲地区一些劳动密集型产业向中西部转移,完全基于劳动力价
4、格因素吗?,否。还有西部丰富的资源、国家的优惠政策。,2、内部交易成本因素,对生产组织、职工培训、与其他企业和地方 服务行业(包括政府)打交道的投入。,20世纪60年代,在东亚出现的出口加工区,改善了投资环境,降低了企业内部交易成本,吸引了大量产业转移。,P93思考:,1.出口加工区一般都具有优越的区位条件或良好的工业基础。这样的区位对于降低企业生产内部交易成本有什么作用?,区位条件优越,交通方便,运输成本就下降;工业基础良好,投资环境就比较有利,在生产组织、职工培训等投入的资金就少,企业的内部交易成本自然就降低了。,2.从出口加工区的建设来看,发展中国家或地区要吸引国际产业转移,除发挥劳动力
5、价格低廉的优势外,还应做哪些工作?,在基础设施、社会服务、优惠政策等方面改善投资环境。,3、市场因素,开辟国际市场,国内市场趋于饱和;,国内市场满足不了发展的需要;,打破贸易壁垒。,以汽车产业为例,国际经济形势的变化; 国家政策的调整; 原生产用地紧张、地价昂贵; 环境污染严重; ,4、影响产业转移的其他一些因素:,小结:影响产业转移的因素,劳动力丰富、 廉价、素质高,内部交易成本低,市场广大,吸引,获得最高利润,企业生产转移,目的,促使,国际 经济 形势 变化,原生产 用地紧 张昂贵,国家 政策 调整,环 境 污 染,三、产业转移对区域发展的影响,在世界经济发展过程中,创新和新产业往往在一个
6、或少数国家最先发生;在一个国家内部,经济增长往往率先从某个区域发生。 产业转移则使某产业从创新地逐渐扩散到其他地区,成为带动整个地区和世界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例如:工业化从英国首先开始,然后向其他地区蔓延;计算机产业最早从美国硅谷出现,然后推广到全世界。,1、促进区域产业结构调整对发达国家(产业转移国)来说:可将生产要素集中到新的主导产业,二战后日本工业结构的调整,对发展中国家(产业转移对象国)来说:可缩短产业升级时间,加快工业化进程。例如,韩国从1973年开始重点发展重化工业,至80年代初,已基本建立了以重化工为主的工业结构,比发达国家同样工业化过程所用时间大大缩短。,2、促进区域产业分工与
7、合作,不同经济水平的国家重点发展处于不同阶段的产业; 产业转移国和转移对象国由于同一产品的生产活动而联系起来。,图5.13 产业典型 产品周期示意,图5.14 产品生产环节价值链,开发期,增长期,成熟期,衰退期,加工环节利润最低,P91思考,1.按照图5.13所示规律,如果把世界各国经济水平由高到低分成第一级至第四级,从国际分工角度看,处于不同级别的国家应重点发展哪一阶段的产业?联系东亚,你会得出怎样的结论。,经济水平处于第一级至第四级的国家或地区,应依次重点发展处于开发期、增长期、成熟期和衰退期的产业。,在东亚,按此规律,依次是: 日本韩国及我国的港台我国大陆朝鲜、蒙古,2.按照图5.14,
8、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转移的是产品的加工环节,为什么?3.按照图5.13和图5.14的规律,发展中国家将永远落后于发达国家。为了改变这种状况,发展中国家在接受发达国家产业转移的时候应注意什么问题?1985年韩国提出“技术立国”的政策,对此你作何评价?,加工环节的附加值低,但一般耗用的劳动量较大,发展中国家在接受产业转移时,也要引进技术研究、开发。 韩国的政策就是为了避免总跟在发达国家后面,取得发展的主动权,3、改变了区域地理环境,产业转移对象国部分乡村地区变成高度工业化地区,产业转移国环境污染状况得到改善,环境污染伴随着产业转移而在对象国扩散,以苏州工业园区为例:由农村风光变成现代化工业区和城市
9、新区,但环境污染加剧了。,4、改变劳动力就业 的空间分布,产业转移对象国: 增加就业机会,产业转移国: 失业人口增加,例如:我国近20多年改革开放、引进外资,大批外资、合资企业解决了大量大学毕业生和农村剩余劳力的就业问题。,日本失业率的提高,1.据下图说明产业向国外转移对日本经济的不利影响。,P93活动,形成恶性循环: 产业转移出去的多、转移进来的少,国内投资不足,生产困难,市场萎缩,产业向外转移,外资进来少,2.(1)为什么日本、韩国在发展重化工业之前,要先发展劳动密集型工业?(2)目前,有人提出我国的珠三角、东北地区以及浙江省要大力发展重化工业。对此,提出你的看法。,先发展劳动密集型工业有
10、利于利用丰富、廉价的劳动力资源优势,积累资金、造就产业工人,为发展重化工业奠定良好基础。,珠三角和浙江省经济实力强,有发展资金密集型的重化工业的经济基础,而东北地区则有发展重化工业的工业基础和丰富资源(石油、铁矿、煤炭)。但要严格环境评估,注意节能改造、防治污染。,首钢的搬迁对北京市与河北省分别带来什么影响?,首钢为什么要从北京搬迁出去?,为了改善北京的环境质量;寻求更好的区位(港口);利于企业技术改造,降耗减排,提高市场竞争力。,有利于北京的环境质量改善和经济结构调整,构建环境友好型社会;有利于区域合作,促进河北省经济结构调整,增加就业,知识应用,区域产业转移,知识网络,概念和分类,影响产业转移的因素,对区域发 展的影响,劳动力因素,内部交易成本因素,市场因素,其他因素,促进区域产业结构调整,促进区域产业分工与合作,改变了区域地理环境,改变劳动力就业的空间分布,产业转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