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医院感染管理知识应知应会一、 要求所有医务人员明确知道自己所在科室感控小组成员名单,科室感控医生和护士需明确自己的职责。二、 多重耐药菌定义多重耐药菌(Multidrug-Resistant Organism,MDRO) ,主要是指对临床使用的三类或三类以上抗菌药物同时呈现耐药的细菌。常见多重耐药菌包括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 、耐万古霉素肠球菌(VRE) 、产超广谱-内酰胺酶(ESBLs)细菌、耐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肠杆菌科细菌(CRE) (如产型新德里金属 -内酰胺酶NDM-1或产碳青霉烯酶KPC的肠杆菌科细菌) 、耐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鲍曼不动杆菌(CR-AB) 、多重耐药/泛耐
2、药铜绿假单胞菌(MDR/PDR-PA)和多重耐药结核分枝杆菌等。三、 多重耐药菌的感染控制措施感染控制基本措施1、 严格实施隔离措施 2、加强洗手和手消毒 3、加强环境和物品的消毒处理四、 医院感染暴发的定义医院感染暴发:是指在医疗机构或其科室的患者中,短时间内发生 3 例以上同种同源感染病例的现象。五、医院感染暴发报告1、出现医院感染暴发流行趋势时,临床科室经治医师立即报告科主任,同时报告医院感染管理科,确认后及时报告分管院长,并通报相关部门。2、要求全体医务人员熟悉医院感染暴发报告程序。六、职业暴露后的处理:1、血液、体液等溅洒于皮肤、黏膜表面应立即先用肥皂,再用清水、自来水或生理盐水冲洗
3、。2、溅入口腔、眼睛等部位,用清水、自来水或生理盐水长时间彻底冲洗。3、皮肤针刺伤、切割伤、咬伤等出血性损伤,立即从近心端向远心端将伤口周围血液挤出,禁止进行伤口的局部挤压,然后用清水、自来水或生理盐水彻底冲洗,再用 0.5%碘伏、75% 酒精等消毒创面。七、关于洗手1、要求各医务人员严格执行手卫生规范,当手部有血液或其他体液等肉眼可见的污染时,应用肥皂(皂液)和流动水洗手。2、手部没有肉眼可见污染时,宜使用速干手消毒剂消毒双手代替洗手。3、要求各医务人员熟练六步洗手法并在医疗活动中严格执行。八、关于重点部位医院感染的预防和控制要求全体医务人员熟读导管相关的血流感染、导尿管相关尿道感染,手术部
4、位感染,医院获得性肺炎等重点部位感染和预防的标准操作规程,并在医疗活动中严格执行。九、关于标准预防1、标准预防定义:认定病人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均具有传染性,需进行隔离,不论是否有明显的血迹污染或是否接触非完整的皮肤与黏膜接触上述物质者必须采取防护措施根据传播途径采取空气,飞沫,接触隔离,是预防医院感染成功而有效的措施。2、标准预防基本措施:洗手,戴手套,穿隔离衣、戴防护面罩和眼罩等基本措施。3、要求全体医务人员在医疗活动中做好标准预防。十、关于无菌技术1、无菌技术定义:是指在执行医疗、护理技术过程中,防止一切微生物侵入机体和保持无菌物品及无菌区域不被污染的操作技术和管理方法。2、要求全
5、体医务人员在医疗活动中(穿刺,换药,拆线等) ,严格执行无菌技术(特别注意衣着,口包,帽子,洗手等操作前基本准备措施) 。无 菌 技 术 操 作 原 则1、 环 境 要 清 洁 。 进 行 无 菌 技 术 操 作 前 半 小 时 , 须 停 止 清 扫 地 面 等 工 作 , 避 免 不 必 要 的 人 群 流 动 , 减 少 人员 走 动 , 以 降 低 室 内 空 气 中 的 尘 埃 。 防 止 尘 埃 飞 扬 。 治 疗 室 每 日 用 紫 外 线 照 射 消 毒 一 次 。 2、 工 作 人 员 进 行 无 菌 操 作 时 , 衣 帽 穿 戴 要 整 洁 。 帽 子 要 把 全 部 头
6、 发 遮 盖 , 口 罩 须 遮 住 口 鼻 , 并 修 剪 指 甲 ,洗 手 。 3、 物 品 管 理 无 菌 物 品 与 非 无 菌 物 品 应 分 别 放 置 , 无 菌 物 品 不 可 暴 露 在 空 气 中 , 必 须 存 放 于 无 菌 包 或 无 菌容 器 内 , 无 菌 物 品 一 经 使 用 后 , 必 须 再 经 无 菌 处 理 后 方 可 使 用 , 从 无 菌 容 器 中 取 出 的 物 品 , 虽 未 使 用 , 也 不 可放 回 无 菌 容 器 内 。 4、 无 菌 物 品 必 须 存 放 于 无 菌 包 或 无 菌 容 器 内 , 无 菌 包 应 注 明 无 菌
7、名 称 , 消 毒 灭 菌 日 期 , 有 效 期 一 周 为 宜 ,并 按 日 期 先 后 顺 序 排 放 , 以 便 取 用 , 放 在 固 定 的 地 方 。 无 菌 包 在 未 被 污 染 的 情 况 下 , 可 保 存 7-14 天 , 过期 应 重 新 灭 菌 。 无 菌 物 品 一 经 使 用 或 过 期 , 潮 湿 应 重 新 进 行 灭 菌 处 理 。 5、 取 无 菌 物 操 作 者 身 距 无 菌 区 20cm, 取 无 菌 物 品 时 须 用 无 菌 持 物 钳 ( 镊 ) , 不 可 触 及 无 菌 物 品 或 跨 越无 菌 区 域 , 手 臂 应 保 持 在 腰 部
8、 以 上 。 无 菌 物 品 取 出 后 , 不 可 过 久 暴 露 , 若 未 使 用 , 也 不 可 放 回 无 菌 包 或 无 菌 容器 内 。 疑 有 污 染 , 不 得 使 用 。 未 经 消 毒 的 物 品 不 可 触 及 无 菌 物 或 跨 越 无 菌 区 。 6、 进 行 无 菌 操 作 时 如 器 械 、 用 物 疑 有 污 染 或 已 被 污 染 , 即 不 可 使 用 , 应 更 换 或 重 新 灭 菌 。 7、 一 物 一 人 , 一 套 无 菌 物 品 , 只 能 供 一 个 病 员 使 用 , 以 免 发 生 交 叉 感 染无 菌 操 作 注 意 事 项1.使 用
9、无 菌 持 物 钳 时 保 持 钳 端 向 下 , 不 可 倒 举 向 上 , 用 后 立 即 放 回 。 取 放 无 菌 持 物 钳 时 , 钳 端 应 闭 合 , 不可 触 及 容 器 液 面 以 上 部 分 。 如 用 无 菌 持 物 钳 取 远 物 时 , 应 连 同 镊 子 筒 移 至 无 菌 物 品 旁 使 用 。 2.不 能 在 无 菌 容 器 上 方 翻 转 容 器 盖 , 防 止 污 染 容 器 内 物 品 。 3.无 菌 物 品 一 经 取 出 , 即 使 未 用 , 也 不 可 再 放 回 。 4.打 开 无 菌 包 内 , 手 不 能 触 及 无 菌 巾 的 内 侧 面
10、 , 不 可 跨 越 无 菌 区 。 5.倒 溶 液 时 , 勿 使 瓶 口 接 触 容 器 口 边 缘 。 6.戴 手 套 时 不 可 强 拉 , 最 后 将 两 手 套 反 折 面 套 在 工 作 衣 袖 外 面7、 开 启 无 菌 溶 液 时 应 注 明 开 瓶 日 期 与 时 间 。 ( 有 效 期 为 24 小 时 ) , 铺 无 菌 盘 时 应 注 明 铺 盘 日 期 与 时间 ( 有 效 期 为 4 小 时 ) 。十一、关于围手术期抗菌药物的应用1、接受清洁手术者,在术前 0.52 小时内给药,如果手术时间超过 3 小时,或失血量大(1500ml) ,可在手术中给予第 2 剂(使
11、用长半衰期抗菌药者除外 )。抗菌药的有效覆盖时间应包括整个手术过程和手术结束后 4 小时,总的预防用药时间不超过 24 小时,个别情况可延长至 48 小时。手术时间较短(2 小时)的清洁手术,术前用药一剂即可。接受清洁污染手术者的手术时预防用药时间亦为 24 小时,必要时延长至 48 小时。污染手术可依据患者情况酌量延长。对手术前已存在感染者,抗菌药使用时间应按治疗性应用而定。2、要求抗菌药物的选择严格参照抗菌药物在围手术期的预防应用指南 。二甲医院审评院感知识考核重点理论知识一、 核心制度(见院感管理制度)1、医院感染发发病率监测和报告制度2、医院感染流行、爆发的报告与控制制度3、消毒隔离制
12、度4、重点科室医院感染管理制度 5、医院环境卫生学监测制度6、医院感染管理知识全员培训教育制度7、医院感染管理考核、考评奖惩制度8、消毒药械购置、验收及管理制度9、职业暴露及员工职业安全防控制度10、 医疗废物管理制度二、 院感各级人员职责(见院感科下发的院感各级人员职责)三、 医院感染爆发流行(见卫生部下发的“医院感染爆发报告与处置规范 ”“广东省医院感染爆发报告与处置指南 ”四、 标准预防(见制度及卫生部下发的“ 医院隔离技术规范 ”)五、 职业暴露六、 多重耐药(见院感制度)七、 抗菌素使用原则八、 血、尿细菌培养标本留取九、 新生儿常见的传染病除呼吸道、消化道等传染病以外有多重耐药,及控制措施十、 口腔科:诊疗前后的清洁消毒处理十一、 操作考核必考:换药,拆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