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大庆地区食叶草引种育苗及高产优质种植技术研究.pdf

上传人:精品资料 文档编号:8855935 上传时间:2019-07-14 格式:PDF 页数:3 大小:126.6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大庆地区食叶草引种育苗及高产优质种植技术研究.pdf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大庆地区食叶草引种育苗及高产优质种植技术研究.pdf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大庆地区食叶草引种育苗及高产优质种植技术研究.pdf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2011 年第 10 期疫对象之一 。加强牧草种子检验检疫,严禁从国外和省外调运带有菟丝子种子的牧草种子是最基本的防治措施,如发现牧草种子中含有菟丝子种子,应彻底清除后方能用种 。3.2 人工收割牧草在菟丝子开花期前,组织人员及时收割牧草,可以防止菟丝子种子繁殖,减少对牧草的危害 。在收割牧草的同时铲除连同寄主的菟丝子晒干并烧毁,避免二次传播危害 。3.3 药剂防治防治草原菟丝子可选用 4O 地乐胺 200 倍液喷雾 2 次,每隔 10 d 喷施 1 次,药剂防治应选择在菟丝子开花结籽前进行,以苗期防治效果最佳4。3.4 作为药用植物开发利用菟丝子味辛 、甘,性微温,归肝 、肾 、脾经,气和性

2、缓,能浮能沉,具有补肾益精 、养肝明目 、健脾固胎等药用价值,秋季种子成熟时,连同寄主植物一起割下,晒干打下种子,筛去杂质后可作为中药用菟丝子 。参考文献1 内蒙古农牧学院植物分类学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62 许志刚普通植物病理学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63 韩金声牧草病害M.北京:北京农业大学出版社,19884 李寅菲,李克昌,黄文广,等.宁夏草原首次大面积发生菟丝子危害J植物保护,2008,34(3):151-152(接上页 )誗牧草开发大庆地区食叶草引种育苗及高产优质种植技术研究张国和 黑龙江省大庆市科技局 ( 大庆 163319)王明泽 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大庆分院 (

3、163319)李国良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动物科技学院 ( 大庆 163319)中图分类号 : S544.05 文献标识码 : B 文章编号 : 1002-2996(2011)10-0039-03摘要 在大庆地区引种食叶草,并对其育苗 、移栽影响因素及不同密度 、肥料及刈割方法对食叶草鲜草产量 、种子产量 、营养价值 、适口性等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食叶草在温度为 25 、湿度为 80 %和pH 值为 7.5 时育苗最为适宜,出苗率最高,达到 81.7%;食叶草在土壤持水量达到 50 %、温度 15 ,幼苗 4 5 叶期时移栽成活率最高,达到 95.5 %;在大庆地区春季移栽,土壤持水量需要通过

4、灌溉来完成,3 月末育苗,5 月上中旬即可移栽;种植食叶草施用肥料硫酸二铵鲜草产量高于农家肥和尿素,栽培间距为 50cm 30cm 时最为适宜,产量最高;种植食叶草施用农家肥,种子产量高于硫酸二铵和尿素,栽培间距为 60cm 30cm 时最为适宜,种子产量最高;大庆地区种植食叶草刈割 3 茬最为适宜 。食叶草鲜草对奶牛的适口性很好,大庆地区适合引种食叶草作为奶牛饲料 。关键词 大庆地区 食叶草 引种 种植大庆市作为全国的百强城市,依靠其得天独厚的经济 、科技 、文化条件,目前畜牧业呈现出前所未有的良好势头,继续支撑起农村经济的 “半壁江山 ”。特别自实施 “农转牧 ”战略以来,大庆市大力发展以

5、奶牛为代表的草食家畜生产为主的畜牧业,其中奶牛存栏达 37 万头,形成了以杜尔伯特 、林甸 、让胡路为代表的奶牛产业群体,奶牛养殖业现已成为支撑大庆市畜牧业发展的主要力量 。大庆市现已成为全国重要的乳业基地和畜牧强市,大庆奶业挤身中国牛奶生产十强市行列 。然而与此同时,大庆市草原退化严重 、全市草原全面禁牧,造成奶牛饲草料数量严重不足,粗饲料质量不过关等普遍问题,奶牛的生产水平仍然比较低下 。鉴于此,本研究根据大庆奶牛生产的实际需要,引进并研究新型抗寒耐盐碱牧草食叶草,对食叶草种植关键技术进行了分析和深入研究 、探讨,明确了大庆地区食叶草高产种植技术规范和育苗 、移栽 、栽培 、灌溉 、施肥

6、、密度等技术要点 。该研究对大庆地区缓解草畜矛盾和提高奶牛养殖经济效益具有重要意义 。1 试验材料与方法1.1 试验材料根据大庆市的气候土质条件和各地食叶草种植现状,选择北京中食集团食叶草种子作为试验材料进行试验 。高产优质栽培试验中,供试肥料选用磷酸二铵(N:18 %,P:46 %,)美国产;农家肥选用当地牛 、羊粪等;尿素(含 N:46 %)大庆生产;复合肥使用氮 、磷 、钾 、微肥等 。1.2 试验基点为了更好观测比较引种食叶草对大庆市不同环392011 年第 10 期境区域的适应性,根据自然气候特点,于 209 年 3月至 2010 年 11 月,在大庆市选择寒冷半干旱轻度盐碱土区 大

7、庆农业高新区 。在寒冷干旱中度盐碱土区 让胡路区新华乡;寒冷干旱重度盐碱土区 银浪牧场等 3 个试验基点,完成了食叶草引种和优化栽培试验任务 。上述 3 个试验基点分别隶属于3个地区,2 个气候带和 3 种土壤类型,位于北纬46 23 49 32 ,东经 123 41 132 53 ,海拔高度55.5 238 m,年平均降水量 400 650 mm, 10 有效积温在 1 700 2 800 ,年平均气温 0.5 3.0 ,最低气温 -40 以下,无霜期 95 146 d 。1.3 试验设计1.3.1 引种育苗试验 采用 3 因素 3 水平完全试验设计,3 因素分别为温度 、湿度和盐碱度,各因

8、素水平分别为温度20 、25 和 30 ;湿度 70 %、75 %和 80 %;盐碱度分别为 pH 7.5 、8.2 和 9.0 。试验小区面积 10 m2,随机区组排列,3 次重复 。1.3.2 苗后移栽试验 采用 3 因素 3 水平完全试验设计,3 因素分别为温度 、土壤持水量和移栽时间,各因素水平分别为温度 10 、15 和 20 ;土壤持水量 30 %、40 %、50 %;幼苗时期分别为 2 3 叶期 、4 5 叶期 、6 7 叶期 。试验小区面积 10 m2,随机区组排列,3 次重复 。1.3.3 田间栽培试验 采用 3 因素 3 水平完全试验设计,3 因素分别为施肥量 、栽培密度和

9、灌溉时期,各因素水平分别为施肥硫酸二铵 50 g/m2、农家肥 1kg/m2和尿素 20 g/m2;栽培密度行距 40 cm 、50 cm和 60 cm,株距均为30 cm;灌溉时期分别为苗期 、花期 、结实期 。试验小区面积 10 m2,随机区组排列,3次重复 。1.3.4 田间管理试验 除草 1 次,中耕 1 次,收获试验包括 2 茬 、3 茬和 4 茬,时间分别定为 2 茬每年7 月上旬 、9 月下旬;3 茬每年 6 月中旬 、8 月上旬和9 月下旬;4茬每年6 月上旬 、7 月中旬 、8 月下旬和 9月下旬,试验小区面积 10 m2,随机区组排列,3 次重复 。1.4 试验方法施肥方法

10、:按试验设计的施肥量和时期,分别称重,人工撒施,覆土,人工喷施微肥 。灌水方法:按设计要求,人工做畦或截水板,按期灌水 。施肥与灌水同期时,先施肥后灌水 。田间管理:试验期间,根据杂草和病虫害情况及时进行中耕除草和病虫害的防治,严防人畜危害试验田 。2 结果与分析2.1 引种育苗试验引种育苗试验结果如表 1 。研究结果表明,食叶草出苗率有随湿度因素升高而升高的趋势,随盐碱度升高而降低的趋势 。而在温度为 25 时育苗最为适宜 。在温度为 25 、湿度为 80 %和 pH 为 7.5 时出苗率达到最高值,为 81.7 %。2.2 苗后移栽试验苗后移栽试验结果见表 2 。研究结果表明,食叶草幼苗成

11、活率有随土壤持水量因素升高而升高的趋势,在移栽温度为 15 时移栽最为适宜,成活率最高 。温度较高时幼苗蒸腾过快,而还没有固定的根系,无法大量供应蒸腾所需水分,因此,部分幼苗萎蔫死亡,成活率不高 。而温度过低幼苗受到低温影响,生理活动减慢,不易成活 。在幼苗为 4 5 叶期时移栽成活率较高 。经过统计分析,在土壤持水量达到 50 %、温度 15 ,幼苗 4 5 叶期时移栽成活率最高,达到 95.5 %。在大庆地区春季移栽,土壤持水量需要通过灌溉来完成,3 月末育苗,5 月上中旬即可移栽 。表 1 3 基点育苗平均出苗率 %pH 值湿度 70 % 湿度 75 % 湿度 80 %7.5 8.2 9

12、.0 7.5 8.2 9.0 7.5温度 20 77.4 75.6 48.3 77.5 74.6 50.5 79.3温度 25 78.5 73.2 50.7 80.0 75.9 52.6 81.7温度 30 73.1 74.8 46.1 79.4 75.7 48.2 80.28.275.976.576.39.052.456.753.1表 2 3 基点苗后移栽平均成活率 %幼苗期土壤持水量 30 % 土壤持水量 40 % 土壤持水量 50 %2 3叶4 5叶6 7叶2 3叶4 5叶6 7叶2 3叶温度 10 81.3 87.2 79.2 86.4 88.7 85.9 87.3温度 15 82.6

13、 92.0 81.2 89.5 94.3 89.7 91.24 5叶89.295.56 7叶87.190.3温度 20 80.7 88.4 80.4 83.2 91.3 81.2 86.1 93.1 85.5表 3 3 基点种植鲜草平均产量不同时期密度 40cm 30cm 密度 50cm 30cm 密度 60cm 30cm苗期 花期结实期苗期 花期结实期苗期硫酸二铵 10.32 9.45 9.18 10.97 10.06 9.53 10.62农家肥 9.82 8.74 8.53 10.25 9.88 8.96 9.95花期9.979.57结实期9.348.87尿素 9.42 8.65 7.94

14、 9.78 9.56 8.18 9.67 9.23 8.25t表 4 3 基点种植种子平均产量 kg不同时期密度 40cm 30cm 密度 50cm 30cm 密度 60cm 30cm苗期 花期结实期苗期 花期结实期苗期硫酸二铵 17.9 18.2 16.6 18.6 19.9 17.5 19.7农家肥 18.4 19.3 15.2 19.4 20.6 18.3 20.2花期21.822.4结实期18.519.2尿素 14.0 15.1 13.2 15.8 16.4 15.9 17.6 18.3 16.3牧草开发 誗402011 年第 10 期誗牧草开发2.3 田间栽培试验田间栽培试验结果如表

15、 3 和表 4 。研究结果表明,种植食叶草施用肥料硫酸二铵鲜草产量高于农家肥和尿素,栽培间距为 50 cm 30 cm 时最为适宜,产量最高 。条件允许时,苗期灌溉鲜草产量高于花期和结实期灌溉 。各栽培条件最佳组合时,食叶草鲜草产量可达到 667 m2(亩)产 10.97 t 。种子是牧草产业化和农技推广必要的先决条件,因此,种子产量高低对于食叶草在大庆地区的进一步推广利用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本课题组对合同外的食叶草种子生产情况做了进一步研究 。研究结果表明,种植食叶草施用农家肥,种子产量高于硫酸二铵和尿素,栽培间距为 60 cm 30 cm 时最为适宜,种子产量最高 。条件允许时,花期灌溉种

16、子产量高于苗期和结实期灌溉 。各栽培条件最佳组合时,食叶草种子产量可达到 667 m2产 22.4 kg 。2.4 田间管理试验田间管理试验结果如表 5 、表 6 和表 7 。研究结果表明,大庆地区种植食叶草刈割 2 茬组产量较低,仅为 9.2 t/667 m2;刈割三茬最为适宜,鲜草产量最高,同时越冬率较高,与刈割 2 茬组无显著差异 。刈割四茬产草量虽不低,草质鲜嫩,蛋白质含量也较高,但越冬率较低,不适宜 。3 处理鲜草对奶牛适口性差异均不显著 。3 结论与讨论食叶草在温度为 25 、湿度为 80 %和 pH 为 7.5时育苗最为适宜,出苗率最高,达到 81.7 %。食叶草在土壤持水量达到

17、 50 %、温度 15 ,幼苗 4 5 叶期时移栽成活率最高,达到 95.5 %。在大庆地区春季移栽,土壤持水量需要通过灌溉来完成,3 月末育苗,5 月上中旬即可移栽 。种植食叶草施用肥料硫酸二铵,鲜草产量高于农家肥和尿素,栽培间距为 50 cm 30 cm 时最为适宜,产量最高 。条件允许时,苗期灌溉鲜草产量高于花期和结实期灌溉 。种植食叶草施用农家肥,种子产量高于硫酸二铵和尿素,栽培间距为 60 cm 30 cm 时最为适宜,种子产量最高 。条件允许时,花期灌溉种子产量高于苗期和结实期灌溉 。大庆地区种植食叶草刈割 3 茬最为适宜,时间分别在每年 6 月中旬 、8 月上旬和 9 月下旬 。

18、食叶草鲜草对奶牛的适口性很好 。大庆地区适合引种食叶草作为奶牛饲料 。本研究只是对食叶草种植技术进行了初步的研究和探讨,由于受试验条件 、试验规模 、试验资金等各方面条件的限制,试验结果还需进一步优化 、细化,增加更多的对比和对照,使食叶草在大庆地区的种植技术达到更为合理 。本研究虽然解决了食叶草引种 、种植技术等关键问题,但下一步还应该对食叶草饲料对奶牛及其他草食动物生产性能的影响进行深入研究和探讨,为食叶草在大庆市的进一步推广奠定更为坚实的理论基础 。参考文献1 张石城.饲用植物食叶草问世J.饲料与畜牧,2004(4):37-482 房丽宁,韩建国,王培,等.氮肥 、植物生长调节剂和环境因

19、素对无芒雀麦种子生产的影响J.中国草地,2001,23(4):31-473 王显国, 密度调控 、施肥 、刈割等措施对紫花苜蓿种子产量和质量的影响D.中国农业大学博士论文.北京:20054 Supanjani, S.1991. Effect of plant growth regulatorson vegetative development and seed production ofbirdsfoot trefoil. Unpublished MAgrsc thesis, MasseyUniversity, Palmerston North, New Zealand5 Boelt, B.1

20、991. The influence of growth regulation onseed yield and yield parameters in white clover.Supplement to Journal of Applied Seed Production. 9:60基金项目 :黑龙江省大庆市科技攻关项目 ,项目编号 SGG2006-029 。作者简介 : 张国和 ,1979 年 10 月出生 , 男 ,汉族 ,硕士 ,黑龙江省汤原县人 ,农艺师 ,主要从事农业资源与环境方向研究与推广工作 。通讯作者 :李国良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动物科技学院讲师 ,长期从事草业科学教学与

21、科研工作 。表 5 3 基点不同刈割方式鲜草平均产量 t组别 第一茬 第二茬 第三茬 第四茬 总产 越冬率 / %2 茬组 6.8 2.4 9.2 97.53 茬组 5.5 3.1 2.6 11.2 97.34 茬组 4.0 2.4 1.8 1.5 10.7 90.2表 6 3 基点不同刈割方式鲜草平均蛋白含量 %组别 第一茬 第二茬 第三茬 第四茬2 茬组 30.2 35.63 茬组 32.1 35.9 39.84 茬组 33.5 36.4 38.7 40.0表 7 3 基点不同刈割方式鲜草对奶牛适口性组别 第一茬 第二茬 第三茬 第四茬2 茬组 中 好3 茬组 中 好 好4 茬组 中 好 好 好4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管理 > 管理学资料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