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二年级经典古诗文背诵稿.doc

上传人:精品资料 文档编号:8855779 上传时间:2019-07-14 格式:DOC 页数:28 大小:6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二年级经典古诗文背诵稿.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二年级经典古诗文背诵稿.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二年级经典古诗文背诵稿.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二年级经典古诗文背诵稿.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二年级经典古诗文背诵稿.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二年级上学期古诗文背诵目录必背篇目1.登鹳雀楼 唐 王之涣2.赋得古原草送别 唐 白居易3.静夜思 唐 李白4.青松 陈毅5.咏柳 唐 贺知章6.早发白帝城 唐 李白7.长歌行(节选)汉乐府民歌选背篇目1.乐游原 唐 李商隐2.秋月 北宋 程颢3.题画 清 袁枚4.雪梅 南宋 卢梅坡5.夜雪 唐 白居易6.竹里馆唐 王维7.月下独酌 唐 李白二年级上学期古诗文必背篇目1.登鹳(un)雀楼唐 王之 涣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译文夕阳依傍着西山慢慢地沉没,滔滔黄河朝着东海汹涌奔流。若想把千里的风光景物看够,那就要登上更高的一层城楼。2.赋(f)得古原草送别唐 白居易离离原上

2、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译文草原上的野草长得很旺,每年都会经历枯萎和繁荣的过程。野火也无法将它烧尽,春风一吹,它又生长了出来。3.静夜思唐 李白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译文明亮的月光洒在床前,好像地上泛起了一层霜。我禁不住抬起头来,看那窗外空中的一轮明月,不由得低头沉思,想起远方的家乡。4.青松陈毅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要知松高洁,待到雪化时。译文厚厚的一层雪压在松枝上,仔细看一看,这青松又高又直。要想知道这青松有多么纯洁多么高大,那就要等到树上那层厚厚的雪化了之后才能看到。5.咏柳唐 贺知章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to)。不知细叶谁裁(ci)

3、出,二月春风似剪刀。译文像碧玉一样梳妆成的高高柳树,千条万缕的柳枝都垂下了绿色的丝条。不知道这细细的柳叶是谁裁剪出来的,乍暖还寒的二月春风恰似剪刀。6.早发白帝城唐 李白朝(zho)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chn)山。译文清晨,朝霞满天, 我就要踏上 归程.从江上往高处看,但见白帝城彩云缭绕,如在云间,景色多么 绚丽!千里之遥的江陵,一天之间就回还.两岸猿猴啼声不断, 回荡不绝.猿猴的啼声 还回 荡在耳边,轻快的小船已驶过连绵不绝的万重山峦.7.长歌行(节选)汉乐府民歌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少壮不努力,老大徒(t)伤悲。译文千万条大河奔腾着向东流入大海,什

4、么时候才能再向西流回来?如果年轻力壮的时候不知道图强,到了老年头发花白,一事无成,悲伤也没用了。选背篇目1. 乐游原唐 李商隐向晚意不适,驱车登古原。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译文今天到了傍晚时,我心中有些不惬意,于是就坐上马车,到古时的乐游原上游玩。这时望见将要落山的太阳,真是十分好看,可惜已近黄昏,不多时就要消失了。2.秋月北宋程颢(ho)清溪流过碧山头,空水澄(chn)鲜一色秋。隔()断红尘三十里,白云红叶两悠悠。译文清澈的溪水流过碧绿的山头,悬空一泻而下,澄清的水与蓝天在月色的映照下构成了一副空明澄澈的秋景画卷。这秋色把人世间隔在三十里之外,空中是悠闲自在的白云,山上是悠闲自在的红叶。幽

5、静的秋色是多么令人陶醉啊! 3.题画清 袁枚村落晚晴天,桃花映水鲜。牧童何处去,牛背一鸥眠。译文农村傍晚的天气很好,桃花映在水里,显得更加鲜艳.放牛的孩子跑到什么地方去了呢?你看落在牛背上的一只鸥鸟已经睡着了.4.雪梅南宋卢梅坡梅雪争春未肯降(xin),骚(so)人搁()笔费评章。梅须逊(xn)雪三分白,雪却输(sh)梅一段香。译文梅花和雪花都认为各自占尽了春色,谁也不肯相让.难坏了诗人, 难写评判文章 .说句公道话, 梅花须逊让雪花三分晶 莹洁白, 雪花却 输给梅花一段清香.5.夜雪唐 白居易已讶衾(qn)枕冷,复见窗户明。夜深知雪重,时闻折(zh)竹声。译文天气寒冷,人在睡梦中被冻醒,惊讶

6、地发现盖在身上的被子已经有些冰冷。疑惑之间,抬眼望去,只见窗户被映得明亮亮的。这才知道夜间下了一场大雪,雪下得那么大,不时听到院落里的竹子被雪压折的声响。6.竹里馆唐 王维独坐幽篁(hun)里,弹琴复长啸(xio)。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译文月夜,独坐在幽深的竹林里;时而弹弹琴,时而吹吹口哨。竹林里僻静幽深,无人知晓,独坐幽篁,无人陪伴;唯有明月似解人意,偏来相照。7.月下独酌(zhu)唐 李白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yo)明月,对影成三人。译文准备一壶美酒,摆在花丛之间, 自斟自酌无亲无友,孤独一人。 我举起酒杯邀请媚人的明月, 低头窥见身影,共饮已有三人。二年级上学期古文背诵 论

7、语节选思无邪1子曰(yu):“诗三百,一言以蔽(b)之,曰:思无邪(xi)。”【译文】孔子说:“诗经三百篇,用一句话来概括,可以说是:思想纯正,没有恶的东西。吾十有五而志于学2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y)矩(j)。”【译文】孔子说:“我十五岁时开始立志学习;三十岁时能自立于世;四十岁时遇事就不迷惑;五十岁时懂得了什么是天命;六十岁时能听得进不同的意见;到了七十岁时才能达到随心所欲,想怎么做便怎么做,也不会超出规矩。”温故而知新3.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y)。”【译文】孔子说:“时时温习已经学过的知识,由此就能

8、获取新的更深的知识,这样就可以为人师表了。”君子不器(q)4.子曰:“君子不器(q)。”【译文】孔子说:“君子不要像器具一样只有某一方面的用处。”子贡问孔子5.子贡(n)问君子,子曰:“先行其言而后从之。”【译文】子贡问怎样做才是君子。孔子说:“在说之前,先去实行,然后然后再按照做的去说。”君子周而不比6.子曰:“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译文】孔子说:“君子合群而不与人勾结,小人与人勾结而不合群。”学而不思则罔(wn)7.子曰:“学而不思则罔(wn),思而不学则殆(di)。”【译文】学习而不思考,就会被知识的表象所蒙蔽;思考而不学习,则会因为疑惑而更加危险。攻(n)乎异(y)端(dun

9、)8.子曰:“攻(n)乎异(y)端(dun),斯害也已。”【译文】孔子说:“去攻读钻研邪说,那就有害了。”二年级下学期古诗背诵目录必背篇目1.春晓 (唐) 孟浩然 2 春夜喜雨(唐)唐杜甫3 回乡偶书(唐)贺知章4惠崇 (北宋) 苏轼5 绝句(唐) 杜甫6 忆江南 (唐)白居易7 游子吟 (唐)孟郊8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唐) 韩愈选背篇目9 逢雪宿芙蓉山主人(唐) 刘长卿10 江南逢李龟年(唐) 杜甫11 偶步 (清) 袁枚12 清平调(其一) (唐)李白13 无题(唐) 李商隐14 关雎 诗经15 夜雨寄北 (唐)李商隐16 论语 三则(节选)11二年级下册必背古诗1 春晓(唐) 孟浩然

10、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译文春意绵绵好睡觉,不知不觉天亮了;猛然一觉惊醒来,到处是鸟儿啼叫。夜里迷迷胡胡,似乎有沙沙风雨声;呵风雨风雨,花儿不知吹落了多少?2 春夜喜雨(唐) 杜甫好雨知时节,12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译文 春雨知道适应季节,当万物萌发生长时,它伴随着春风,在夜晚偷偷地及时降临,滋润万物又细微无声。郊野的小路和空中的云朵躲在黑暗之中,江上渔船的灯火却格外明亮。待到天明,看那细雨滋润的红花,映着曙光分外鲜艳,饱含雨露的花朵开满了锦官城。3 回乡偶书(唐) 贺知章13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b

11、 n)毛衰(shui)。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译文少年时离乡,到老了才回家来;口音没改变,双鬓却已经斑白。儿童们看见了,没有认识我的;他们笑问:这客人是从哪里来?4惠崇 (chn) (宋) 苏轼(sh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蒌(l u)蒿(ho) 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t n)欲上时。14译文 竹林外两三枝桃花初放,鸭子在水中游戏,它们最先察觉了初春江水的回暖。河滩上已经长满了蒌蒿,芦笋也开始抽芽了,而这恰是河豚从大海回归,将要逆江而上产卵的季节。5 绝句(唐) 杜甫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泥融(rn )飞燕子,沙暖睡鸳(yu n)鸯(yan)。译文江山沐浴着春光,多么秀

12、丽,春风送来花草的芳香。15燕子衔着湿泥忙筑巢,暖和的沙子上睡着成双成对的鸳鸯。6 忆江南(唐) 白居易江南好,风景旧曾谙( n)。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江南的风景多么美好,如画的风景久已熟悉。太阳从江面升起时江边的鲜花比火红,春天到来时碧绿的江水象湛蓝的蓝草。怎能叫人不怀念江南?7 游子吟 唐孟郊 16慈母手中线, 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 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 报得三春晖(hu)。译文慈母用手中的针线,为远行的儿子赶制身上的衣衫。临行前一针针密密地缝缀,怕的是儿子回来得晚衣服破损。有谁敢说,子女像小草那样微弱的孝心,能够报答得了像春晖普泽的慈母恩情呢?17二年

13、级下册选背古诗8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唐) 韩愈(y )天街小雨润如酥(s ),草色遥看近却无。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译文京城大道上空丝雨纷纷,它像奶油般细密而滋润,远望草色依稀连成一片,近看时却显得稀疏18零星。这是一年中最美的季节,远胜过绿杨满城的暮春。9 逢雪宿芙蓉山主人(唐) 刘长卿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柴门闻犬吠(fi),风雪夜归人。译文暮色降山苍茫愈觉路途远,天寒冷茅草屋显得更贫困。柴门外忽传来犬吠声声,风雪夜回宿家的家人回来了。1910 江南逢李龟年(唐) 杜甫岐(q )王宅里寻常见, 崔九堂前几度闻。正是江南好风景, 落花时节又逢君。译文当年在岐王宅里,常常见到你

14、的演出;在崔九堂前,也曾多次欣赏你的艺术。没有想到,在这风景一派大好的江南;正是落花时节,能巧遇你这位老相熟。11 偶步(清) 袁枚偶步西廊下,幽兰一朵开。20是谁先报信,便有蜜蜂来。译文偶尔来西边的走廊下散步,看到一朵兰花静静的开放着。是谁先把信息传出去的呢?不然怎么会有蜜蜂比我早来。12 清平调 其一(唐) 李白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kn)露华浓。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译文云霞想要她的衣裳,鲜花想要她的容貌;春风吹21拂着栏杆,花上的露珠是那么浓盛。如此天姿国色,若不见于群玉山头,那一定只有在瑶台月下,才能相逢!13 无题(唐) 李商隐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春蚕到死

15、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译文见面的机会真是难得,分别时也难舍难分,况且又兼东风将收的暮春天气,百花残谢,更加使人伤感。 春蚕结茧到死时丝才吐完,蜡烛要燃完成灰时像泪一样的蜡油才能滴干。2214 关雎 (j) 诗经关关雎鸠(ji),在河之洲。窈(yo)窕(ti o)淑(sh )女,君子好逑。译文雎鸠关关在歌唱,在那河中小岛上。善良美丽的少女,小伙理想的对象。 15 夜雨寄北唐 李商隐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23却话巴山夜雨时译文你问我何时回家,我回家的日期定不下来啊!我此时唯一能告诉你的,就是这正在盛满秋池的绵绵不尽的巴山夜雨了。如果有那么一天,我们一齐坐在家里的西窗下,

16、共剪烛花,相互倾诉今宵巴山夜雨中的思念之情,那该多好!16 论语 三则(节选)1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y n),不亦(y)君子乎?”【译文】:孔子说:“学了,然后按一定的时间去实习它,不也高兴吗 ?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24也快乐吗?人家不了解我,我却不怨恨,不也是君子吗?” 2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y) 。”【译文】:孔子说:“温习旧的知识,进而懂得新的知识,这样的人可以做老师了。”3 子曰:“贤 (xin)哉(z i),回也!一箪(d n)食,一瓢饮,在陋(lu)巷(xin) ,人不堪(k n)其忧(yu),回也不改其乐。贤哉

17、,回也!”【译文】:孔子说:“多么有贤德啊,颜回! 一竹篮饭,一瓜瓢水 ,住在 简陋的小巷子里 ,别人都受不了那穷困的忧愁,颜回却依然自得 其乐. 多么有贤德啊,颜回!”二年级下学期古文背诵 论语节选知之为知之9.子曰:“由,诲女(r)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译文】25孔子说:“仲由,我教导你的知识,知道了吗?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样做才是明智的。”见义不为10.子曰:“非其鬼而祭(j)之,谄(chn)也。见义不为,无勇也。”【译文】孔子说:“不是自己的祖先却去祭祀,就是谄媚。遇到符合正义的事而不做,就是没有勇气。”人而不仁11.子曰:“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

18、仁,如乐何?”【译文】孔子说:“一个人不讲仁德,能如何对待礼呢?一个人不讲仁德,能如何运用乐呢?”君子无所争12.子曰:“君子无所争,必也射(sh)乎!揖(y)让而升,下而饮。其争也君子。”【译文】26孔子说:“君子是与人无争的。如果有争,那一定是射箭比赛吧!比赛前互相作揖,谦让,然后登堂,比赛完走下堂来,又互相敬酒。这种争,就是君子之争。”射不主皮13.子曰:“射不主皮,为力不同科,古之道也。”【译文】孔子说:“射箭主要是比赛射中靶子,而不在于是否射穿那皮靶子,因为个人的力气大小有所不同,自古以来就是这个道理。”仁者安仁14.子曰:“不仁者不可以久处(ch)约,不可以长处(ch)乐。仁者安仁

19、,知(zh)者利仁。”【译文】孔子说:“没有仁德的人,不能长久过穷困生活,也不能长久过安乐生活。仁德的人才能安心于实行仁德,有智慧的人才能善于利用仁德。”27唯(wi)仁者能好人15.子曰:“唯(wi)仁者能好人,能恶人。”【译文】孔子说:“只有仁德的人,才能公正的喜爱好人、憎恨坏人。”富与贵16.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君子去仁,恶乎成名?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din)沛(pi)必于是。”【译文】孔子说:“发财和升官,是人们所向往的,若不是用正当的方法获得,君子是不接受的。生活穷困和地位卑微,是人们所厌恶的,然而,若不是用正当的方法去摆脱,君子是不会轻去的。君28子假如离开仁德,如何能成名?君子是连吃完一顿饭的功夫也不能违背仁德的,即使是在最紧迫的时刻,也必须按照仁德去做,在流离困顿的时候也必须按仁德去做。”放于利而行17.子曰:“放于利而行,多怨(yun)。”【译文】孔子说:“为追求私利而行动,会招来许多人的怨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管理 > 管理学资料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